发布作品
    carsonfly头像carsonfly头像

    carsonfly

    认证:理想ONE车主·车龄2年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120粉丝17关注6211获赞1被采纳关注

    王新喜春运暴雪冻雨,新能源车取代油车成闹剧,该反思什么?

    02-09

    AutoLab雷克萨斯在国外混的风生水起,属于一线豪华品牌行列,为什么在中国卖不过宝马奔驰奥迪?

    02-05

    手机中国日媒:中国汽车芯片有望10年实现自主化 不再依靠进口

    02-05

    小马虎轟只从外观上看,小米su7没啥值得挑剔的地方,但是从侧面图可以发现,两个大灯几乎在车头的最前方,那么,只要发生前方的碰撞,车灯几乎必坏。这个问题早就发现了,也没有打算专门发帖,结果看到了这个第一撞的照片,验证了我的想法,后面交车以后,坏大灯的照片会源源不断的出现。所以不着急的,可以等改款。 另外几个小问题稍微提一下:一,前门前面的导风口不好清洁,下雨以后前门上会有很多泥浆,买黑色的会特别明显。二,尾箱比较深不好拿东西。 这个车的设计方向有点类似凯迪拉克ct5,因此优缺点也比较类似,后排空间小,头部受限。老款ct5带电磁悬架的尊贵版25万,新款27万。不知道小米su7的空悬+cdc能不能接近凯迪的电磁悬架的效果。

    知嘹汽车外资博世高管:与华为竞争毫无压力,华为都用我们的技术

    02-04

    争辩就是你对探陆真是捅了某些厂商的马蜂窝,目前看来,先是某田的清一色刷评“比不上guan道”,后是某特出动“不如看xx者”。两批人很明显,话术都一样的

    踢车夏东电动车为啥不像燃油车那么强调底盘技术?

    02-04

    用户4512118762858奔驰电动车,购车两个月换电机和电池

    四驱小马达新能源车企1月销量出炉 第一名无悬念/大众仅排12名

    02-03

    猫哥评测体验官500万以内最好的suv,理想L9对比400万的揽胜

    02-03

    迪拜蓝近日,雷克萨斯官方公布了2023年1-12月全年的全球销售数据,一共售出了824,258台,同比增长32%,创历史新高。而从区域表现来看,全球各地区销量也均超过上一年,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北美和日本市场的需求最为旺盛。同时,得益于供应链逐步恢复稳定,也进一步巩固了销量增长的态势

    02-03

    王新喜丰田做超级发动机,背后的深层原因,不可轻视

    02-03

    我爱585之前开过电车,啥都好,就是一到冬天续航里程腰斩,没办法北方冬天太冷,最低温度得零下17度左右,不开暖风一会儿就冻僵了! 开了六年多的电车,跑了将近12万公里,电池在去年,三番五次的出现续航迅速下降,瞬间变零动力受限,车拖到4S店好几次,换了5个电池模块,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去年12月底北京下了场雪气温达到零下18度,这车开的心惊肉跳的,终于扛不住趴窝了,又把我扔在半路上,冰天雪地的拖车都叫不到,只能开着家里那辆油车闯限行把车又拖到4S店里,4S店里的工作人员也是一脸无奈说没办法彻底解决,最好的办法是在没出保前走厂家回收这个方案,这样能合适点儿,如果出了保厂家就彻底不管了,我们合计了一下最后走的厂家回收直接报废了! 开电车这六年,总的来说还是挺方便的,家里有充电桩,出行成本低,除了续航低点儿驾驶感还是很好的!车卖了就去看车了!看了几个纯电车都不是心思,不是续航里程短,就是价格太高,我觉得吧纯电车不适合买价格太高的,开个几年跑个二十多万公里就合适! 期间又看了看增程的车型,发现一个问题:增程车本来背的电池容量就不大,明明有发动机,为什么要用电加热取暖,难道解决利用发动机热量取暖这个问题很难吗?看了几个品牌的车,其中深蓝,零跑这两个品牌的车都看中了,也试驾了体验感的都很好,但是都只能通过电加热取暖,白白浪费了发动机的热量!减少了纯电的续航里程!也不环保节能呀!期待厂家能早点解决这个难题,让更多的车主选择增程式电车!

    智行驾道2024,哪家合资车企最危险?

    02-03

    大飙车日系车居然大量用铝合金,不考虑成本了?

    02-02

    机械增压压第十名:路虎 故障率 1.338% 第九名:日产 故障率 1.322% 第八名:福特 故障率 1.255% 第七名:菲亚特 故障率 1.17% 第六名:雷诺/雪铁龙 故障率 0.999% 第五名:捷豹 故障率 0.988% 第四名:沃尔沃 故障率 0.900% 第三名:奔驰 故障率 0.884% 第二名:丰田 故障率 0.58% 第一名:本田 故障率 0.229% ​

    南方都市报丰田召回超十万辆进口雷克萨斯!螺栓可能松动导致废气泄漏

    02-02
    carsonfly图1carsonfly图1

    魏牌吊打一切看到有两个蓝山车友一直惦记我,心里顿感温暖,这几天发帖少,主要是在外面自驾呢。。。开着梦想破增程一路向南,给大家晒晒油耗哈,第一张图因为江苏大雾,跑了一段国道,油耗6.9,一箱油65升能跑900多公里,第二张图全程高速,基本上都是noa按限速自动跑,7.7也还不错了。大家的蓝山咋样,欢迎来讨论

    仰望星空00789与中国相反,欧美新能源普遍比油车贵,2.4T汉兰达也比2.5混动汉兰达便宜 ~~ 美国混动探险者后驱裸装5.4万刀,混动汉兰达起售4万刀,顶配5.3万刀 ~~ 德国插混探险者裸装8.6万欧,混动汉兰达5.9万欧,柴油陆巡5.3万欧,T8 XC90 8万欧

    小梦汽车笔记丰田出品,折人民币5万起,定位两厢车,油耗不到5L,GLANZA亮相

    02-02

    咬着牙努力的活着XT5和X1还有汉兰达双擎选哪个啊?一年就一个月回老家跑长途,其余都是在市内和郊区跑,工作是自己创业,求大佬推荐

    文凤汽车日产Formula E车队赢得本赛季首个杆位并登上领奖台

    02-02

    用户7351343141380一个月跑低速,费用1200元,每天油耗30快,扛不住,有点后悔!!!!

    分秒必争明月zZO都说一个机盖5200太贵,是故意的,这就是在扯,不知道行情就少阴谋论了,不服把自己的车锤一拳,然后去四儿子店维修试试,价格究竟多少,机盖光钣金喷漆的工时费就2000左右了,电泳涂层一下3520,加起来5200有问题吗?附图,有图有真相,不服你们也附自己的

    jjqgtxy铸铁,多点电喷。正常其他发动机5年前就铝合金缸内直喷了啊

    自由不如大自在答案很简单:买车是买车,养车是养车。 我们先来个豪车的界定,以现在的收入比,我们姑算50万以上的算是豪车。 很对普通老百姓,为了面子,自以为付了买车钱,就完事了。实际上,买车只是开始。后面每年的保险、保养、还有车辆维修才是大头。 我们就拿50万汽车来说,现在200万三者险+车损险+交强险下来,一年就要一万元左右。而普通15万的车只需要3000左右。 再来,一年两次保养,50万车,4S店去一次不低于2000。15万车,一次500左右。 遇到维修,15万车遇到个剐蹭,直接用买车险送的补漆面费用为0,缺点是可能漆面会产生色差,但普通老百姓代步为主不在乎这个。 而50万的车,为了防止色差,你只能去4s店用原厂原漆,1000起步。这还只是说补漆,其他的零部件价格都是成倍的上涨。 说完了物质,再说精神层面。 如果你有资本开豪车的,基本上与平时无异,开出问题了,就撒点银瓜子。 可普通老百姓去开,遇到过用车实际成本了,开车就像悟空套了紧箍咒,时时刻刻小心翼翼。这汽车本来是改善生活的,反而变成了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何必呢? 最后,到出手的时候,有个折旧费用,15万车每年就贬值个1万。50万车贬值费也要翻倍。 举例10年过后,15万车卖了得5万。50万车卖了就到手30万。前者10年消耗10万,后者10年消耗20万。 以上还都是算的全款买车,如果为了豪车还去贷款,又是一笔费用。 综上所述,您觉得非必须情况,还有必要去买豪车嘛?

    买车家大雪来临,才发现电动车最大的问题,不是续航

    02-02

    孔明说车该妥协就妥协,丰田bZ3用料升级价格不变,纯电B级有点诚意了

    02-02

    科技车咖随着自主品牌崛起,日系在中国颓势日显~ 从数据上看23年日系在华总销量370万辆左右,同比下降近10%,市场份额更是跌跌不休,至17%。日系不仅在 A0级、A级传统强势市场受到挤压,在B级轿车市场也遭遇明显下滑。 数据显示,2023年,丰田、本田、日产合资公司旗下的凯美瑞、亚洲龙、雅阁、英仕派、天籁同比分别下降10.39%、23.48%、22.44%、25.14%、39.89%,这一表现与该细分市场同比6%的增幅形成鲜明对比。 日系现在不光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缺失,在传统优势的省油、保值率等方面也没有明显优势了,所以除了传统的对日系品牌有强烈好感的传统地区,其他地方日系再不是首选。 现在日系想靠C级车补位,后面看看还有没有机会吧,我感觉很难!

    02-02

    青青草原上的负翁目前国内就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合资车在玩自吸了?和手动。如果说马自达是因为积分不够玩不了涡轮增压,所以自然受气。那么现代和日产绝对有选择权。涡轮是不是无论从经济角度动力层面都完全碾压自吸?纵观整个国产车圈真的很难找到2.0自吸。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