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看到个帖子,看完还是很想要😃

    2023-09-11发布于:威然车友圈

    06. Viloran - 一款为美国人开发的中国特供车 从图片上看,你总觉得Viloran怪怪的, 这车脑袋很大,轮子也很大, 离地间隙很高,车身又不太高,但非常宽。 后面还有个下溜的车顶。 和MPV之王——丰田埃尔法放在一起,你会发现,两辆车所有的地方都是相反的。 埃尔法的机盖很短,轮子很小,离地间隙低,车身特别高,车顶平直,车身极窄。 这是因为大众对MPV的理解异于常人吗? 并不是 古人有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前人拉屎,后人吃屎。 由于Viloran是基于途昂开发的MPV,这导致了前舱和L113部分,基本沿用了SUV的途昂。 同时,由于Viloran车顶低,坐姿更低,但仪表台很高,所以前方视野要差于途昂。轮子方面,由于SUV要求更大的轮胎,所以导致VILORAN的轮胎也没法变小。或者说变小了也没用。因为轮拱里面的空间已经定死了,变小了还会更丑。 离地间隙方面,也一样是来自途昂的娘胎的毛病——并不是要做这么高,而是根本降不下来。 尺寸方面就更有趣了。 Viloran的车高是1781mm 在竞争对手普遍一米8,甚至一米9的大高个面前,为什么Viloran这么低? 原因很简单,美国的人工太贵,穷人是用不起人工洗车的,所以要用自动洗车机。 而美国的自动洗车机,高度就只有这么低 所以诸如塞纳,北美版奥德赛,克莱斯勒大捷龙一类的美国本土MPV,车高都不足1米8的原因。 而宽度方面,Viloran也是完全配合了美国市场。 由于美国地广人稀,宽度大多没有限制。这导致大量美国本土MPV的宽度都在2米左右。 而反过来,中国市场的GL8,日本市场的埃尔法,都会谨慎控制自己的车宽在1.9米以内。 这其中的原因,我想你们下过地库停车的人,都会懂。 座椅方面,美国的MPV都要求能够放平成为一个平面,包括后面要形成非常规整的货运空间。 但巍昂这个状态,显然不能满足北美客户的需求。 两端座椅固定的锚点裸露在外,也是社长这么多年看车以来,第一次见到。 由于这车实在没什么卖点,导致4月17日巍昂视频里面,大众特意介绍了风阻系数。 太幽默了,社长是第一次见到有人宣传MPV的风阻系数。 MPV有着最大的迎风面积,最差的气动外形。所有一切的核心都是为了空间更大,乘坐更舒适。但Viloran却反其道而行之。 仿佛就像一个砖厂老板说 “我们家的砖头,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考虑了砖头的流线型设计,所以它不是方的。” 07. 未来前景: 这车在中国,大概率很难打过竞争对手。 较低的车高是方便美国洗车机的设计,在中国毫无意义。 又长又宽的车体在美国没问题,但在中国,家用客户使用起来会非常尴尬。 超大的轮子没有带来什么好处,反而挤占了内部空间,还会让换轮胎变得更加辛苦,轮胎也更贵,毫无意义。 增加的离地间隙,完全悖离了MPV的使用原则——地板要尽量低,这样上下车才能便利。 巨大的行李箱平时利用率低。而需要使用时,后面的形状又不规则,凸起的第三排座椅固定点在装卸货物时非常碍事。 谁会买这辆车呢? 社长猜想,可能是一个内心在MPV和SUV之间反复纠结,无法下定决心的人。 就像一个又想吃海鲜,又想吃蔬菜,又不想点两个菜,最终点了个凉拌海带丝的人。 对于这类 Cross Over 车型,规划者往往想到,或许这辆车可以吸收两种不同车型的优点。 但大多数情况下,那些失败的产品,如宝马3gt,5gt,领克02,本田歌诗图, 都是完美吸收了两种不同车型的缺点。 上一个用SUV架构开发MPV的,是已经死了的雷诺Espace。 那么我们也预祝巍昂在中美两国,走出不一样的风采。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