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2019-06-19发布于:凯迪拉克ATS-L车友圈

    #凯迪拉克凯迪拉克ATSL价格降幅如此之大,是不是意味着豪华汽车品牌溢价很高? ATSL价格降幅大,有多大,上海大概降了8万左右,长沙那边据说竟降了9万,为啥能降这么多,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不降就卖不动。严格来讲凯迪拉克相比于BBA来说应该是二线品牌了,虽说二线,那也是豪车的行列,但如果看销量的话,会发现凯迪拉克相比BBA的销量差了不是一点,所以,品牌影响力打不过人家,又没有什么突出的性能上的亮点来吸引消费者,况且这时候主流阵营BBA也在降,那ATSL真的不能不降了,还要降得更狠。这样看来,这款ASTL最开始发售之前肯定是溢价了,而且溢价率还挺高的。 其实不管ATSL怎么降价,在我眼里相对于普通百姓开的代步车,豪车品牌尤其外资豪车都会溢价的,且不说那些豪华超跑,BBA明显也是溢价的,但是溢了又怎样,还是大批大批的人买。不光是车,所有做到一线的品牌,比如女孩子们喜欢的奢侈品,都有很高的溢价。所以性价比这个东西在奢侈品身上就不要提了。 除开凯迪拉克的例子,大家会想是不是所有豪车品牌都溢价很高呢,这里为了让大家有个直观的理解,咱们用溢价率来展开聊聊。对于溢价率的理解,大家的正常思维会考虑到两方面,一个是外资品牌引进到中国后,由于进口的原因,导致卖到中国的车价格虚高,其实在国外就是一般代步车,甚至人家还看不上。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MINI了,披着宝马的皮,卖的还挺贵,但搁人家那瞧都瞧不上。 同样的品牌配置的车国内外售价不同,这种由于进口导致的溢价率有高有低,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包括各种消费税、关税、增值税等等。下边的话给以奔驰这个典型的例子为代表,给大家感受一下不同车型的溢价情况,不同品牌不同配置溢价情况有所不同,不能以偏概全,大致做个参考。 从这个表格里,大概可以看出奔驰这个品牌对于中国消费者的态度不是很友好,低配高价、同配高价等让人看了后心里不太舒服,所以购车的话除非认准牌子了,否则还是希望大家理性消费。大家可以去网上参考一下各豪车品牌的溢价情况,给自己留个底儿。 另一方面的话则是特指品牌溢价,就是不同品牌的同等配置由于品牌影响力导致的价格差异。其中最明显的当属一些豪车品牌的入门级轿车,就配置、设计、用料来说属实跟一些平价品牌差不多,但愣是贵出好几万。所以像奥迪A3、奔驰C级、宝马1系啥的这些豪车的入门级,为啥大家觉得诶价格还行啊,二三十万是自己的接受范围了,然后就美滋滋的去买了,感觉终于踏进了豪门还不亏。真的不亏吗,其实不是的,作为豪车的入门级车型,不在价格上动动脑筋,属实没多大吸引力,就同等配置而言,可能朗逸、卡罗拉更合适。但是,另一个角度,开始也说了,如果是豪车的话,大家基本别太考虑性价比,就像个1万块钱的爱马仕,跟普通包背起来有啥区别,买的就是它的品牌影响力不是吗,拿下了宝马、奔驰,虚不虚荣的不用纠结,体现一下自己的生活品质没啥毛病。 这样说的话,很多人可能也开始想了,买也无可厚非,但买了还是觉得有丢丢亏,那买啥样的能不那么亏,又能提升我的生活质量。刚上面也提到了,只针对豪车来说的话,入门级的豪车性价比相对低一些,配置一般般,打了个豪车的名号,价格相比它们的其它系列也没那么高,想走一走销量,一众的宝马奔驰奥迪入门级基本都是这个道理;到了中级的话一般来讲性价比还可以了,卖多少钱给多少配置,至于这些个配置值不值这么多钱没法说,成本贵在研发,发动机、底盘、变速器的机械部分能贵到哪去,关键是人家的技术。常见的宝马3系、奥迪A4,个人认为如果资金允许的话,这个配置配上这价格还是可以的,操控性和驾驶舒适性真的能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再高级的那就纯粹看个人需求了,可能花十万块钱只为提个速,自己买的舒坦,7系、8系也就无所谓了。 品牌溢价在当今社会本身是一种正常现象,反过来说是一种社会价值的体现,只是要把握好一个度,消费者也不都是傻子,溢价要在合理范围之内。拿奥迪这个中国人眼中最早的豪车为例,前些年在中国的溢价水平那真的是相当高,但是,这种所谓的“面子工程”终究是不会长久的,消费者对于购车的概念越来越清晰,豪车品牌的价格走势也会越来越合理化。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