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南哥和DD奶爸头像南哥和DD奶爸头像

    南哥和DD奶爸

    简介:帅哥 龙一南 小名南哥 2019.12.08 南哥日常,与您分享。

    774粉丝0关注9440获赞1精华关注

    提车大半个月了,记录一下历程供各位车友参考借鉴。 先说提车。去年10月底订的车,给老婆通勤用,后面夹带私货就上了P版,可能有人担心安全性,放心无虞,具体下文分说。12月通知提车,种种原因,核心是年底了,想看看22年有啥新鲜东西,就推迟到22年1月份提车。 下面是22款3P新车自查信息: 1. 芯片必须AMD,流畅必🐟的; 2. 后面双层玻璃不可能的,但是是福耀的隐私玻璃,据说加厚了,没对比无定论; 3. 小电瓶必须锂电; 4. 前雾灯目测还在,但好像车机上不能单独控制; 5. 后刹车灯是新款; 6. 电池78.4度,官方标注三元锂,我也很想知道是否四元锂,翻了很多论坛,觉得有一种说法比较靠谱:根据欧洲那边公开的信息,22款3P和YP应该是NCMA四元锂,实际82度电,对外78度。动机吗,便宜就对了;作为车主吗,但愿如此,公开研究显示NCMA安全性几乎与铁酸锂持平; 7. 底盘,没有后驱版车无法对比,至少郊区的路随便开,也就正常轿车底盘高度。那些个幻想气囊减震的,我觉得还是低调点,感觉不大现实。 以上,还有什么大家感兴趣的我可以抽空去查看。 以下是山路奇遇记: 大年初一憋得慌,骑新马出去溜溜,市区在全力抗疫,咱也不去添堵,就哪人少去哪,最终穿山越岭,无惧风雪,遍历高速、国道、省道、县道,跨越千米海拔,完成致敬大山的踏春之路。 能耗:全程133km,舒适模式(抱歉,油车跨界新手),一半山路,全程气温5-3摄氏度,山区温度略低,电量从80%掉到52%,好于预期。神奇的是,下山一段居然开出负能耗,负能耗,负能耗,能耗图上出现一段激动人心的绿色,这吊炸天的能量回收。所以,后半程几乎没怎么耗电。 重点说说操控,蜿蜒山道,各种盘旋回转,忽而吃奶爬上,忽而俯冲奔下,前后的油车都是各种急打方向和加油踩刹车,不免手忙脚乱。而我的单踏板,全程未踩过刹车,从容淡定,后面的夸戳跟了我一路,估计对某的车技赞不绝口,哇哈哈哈! 好了,休闲时间到,给大家欣赏下一路的美景,不好停车随手拍的,技术有限,自便勿喷。 今天我走完所有的弯路,但愿今年剩下的日子里,一路通达,事事顺利! 顺便恭祝各位车友新春快乐,虎年大吉!

    Model 3P提车记录及山路奇遇图1Model 3P提车记录及山路奇遇图1
    Model 3P提车记录及山路奇遇图2Model 3P提车记录及山路奇遇图2
    Model 3P提车记录及山路奇遇图3Model 3P提车记录及山路奇遇图3
    Model 3P提车记录及山路奇遇图4Model 3P提车记录及山路奇遇图4
    Model 3P提车记录及山路奇遇图5Model 3P提车记录及山路奇遇图5
    Model 3P提车记录及山路奇遇图6Model 3P提车记录及山路奇遇图6
    Model 3P提车记录及山路奇遇图7Model 3P提车记录及山路奇遇图7
    Model 3P提车记录及山路奇遇图8Model 3P提车记录及山路奇遇图8
    Model 3P提车记录及山路奇遇图9Model 3P提车记录及山路奇遇图9
    写在3000公里,为何我家有两台C11?图1写在3000公里,为何我家有两台C11?图1
    写在3000公里,为何我家有两台C11?图2写在3000公里,为何我家有两台C11?图2
    写在3000公里,为何我家有两台C11?图3写在3000公里,为何我家有两台C11?图3
    写在3000公里,为何我家有两台C11?图4写在3000公里,为何我家有两台C11?图4
    写在3000公里,为何我家有两台C11?图5写在3000公里,为何我家有两台C11?图5
    写在3000公里,为何我家有两台C11?图6写在3000公里,为何我家有两台C11?图6
    写在3000公里,为何我家有两台C11?图7写在3000公里,为何我家有两台C11?图7
    写在3000公里,为何我家有两台C11?图8写在3000公里,为何我家有两台C11?图8
    写在3000公里,为何我家有两台C11?图9写在3000公里,为何我家有两台C11?图9
    写在3000公里,为何我家有两台C11?图10写在3000公里,为何我家有两台C11?图10

    明年,我的驾照就该换成长期驾照了,开车十几年,从拥有自己第一台车到现在也十几年,不完全统计,开过的车也有十几款了,从第一台的国产品牌到现在的合资品牌、原装进口车。说实话是没有经历过动力中断这种致命故障,以致于对比现在C11出现的问题,让我错觉燃油车都是非常可靠的。 我用一台B级车的价格去买一台故障频出,并且是会出现失速这样致命危险故障的车,显然不是我的期望。从概率上讲,C11在未交付大量订单下,仍出现了这么多问题,毫不疑问是款工业垃圾。 我认为的车友群是什么样的?车友应该是一个组织,车友们对车辆出现问题贡献经验提供解答,对车友们受到的遭遇感同身受,对厂商督促解决,跟厂商的品牌建立起到正向互动效果。 而C11车友群里看到的却是一小部分人对出现问题车主的冷嘲热讽,自己的车暂时没出现问题,不代表不会也出现问题,因为车辆故障有分通病和个例,但不论哪一种故障,都代表了车辆品控存在问题,而C11目前所发现的问题无一不指明了是车辆设计、零部件未经历耐久和耐特殊环境使用试验导致的故障,当然也有品控方面的失控。 从这方面来说,C11不是不会出现问题,而是出现问题的时间先后罢了。今天没有你的感同身受,明日也不会得到别人的感同身受。在车辆质量维权上,单一的车主就是渺小。为了避免自己掉坑,人都是会选择性的避开,也许这就是退订的原因。 从一台车的性价比来说,体验感也很重要。体验感可以延伸到进入什么样的车友群,结识到什么样的车友。这是一个认知的问题。所以你不要说性价比牛13牛13,最基本一点,交付一台能正常使用,能安全工作的车辆,这是一个车企的良心!如果连这都做不到,谈何创新?!谈何国产品牌的建立?!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