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奋发有为面条mG头像奋发有为面条mG头像

    奋发有为面条mG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3粉丝10关注244获赞1被采纳关注
    充电功率分享图1充电功率分享图1
    充电功率分享图2充电功率分享图2
    充电功率分享图3充电功率分享图3
    充电功率记录图1充电功率记录图1
    充电功率记录图2充电功率记录图2
    充电功率日记图1充电功率日记图1
    充电功率日记图2充电功率日记图2
    充电功率分享图4充电功率分享图4
    充电功率分享图5充电功率分享图5
    充电功率分享图6充电功率分享图6
    各位充电速度多少?图1各位充电速度多少?图1
    奋发有为面条mG图1奋发有为面条mG图1

    混动或者增程,4700长度等级的车全部干趴了呀。长城枭龙,比亚迪宋puls/pro,零跑C11增程,还有价格藏到前两天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深蓝S7?来说说为什么, 比亚迪质量稳定性其实和吉利是对等的,但是舒适度还是吉利好,特别是收购了沃尔沃以后进步了的吉利。 零跑呢?工艺上没法和传统大厂比较的,再说增程很多都是有家冲的,续航100和续航200的纯电里程对他们都是不影响的,回家就插电。再说稳定性,吉利和零跑选谁用脚投票吧。 再来长城,其实自从魏品牌建立以来,它的设计是真的棒。但是人家银河L7价格放这里了。怎么选,车友真金白银投票,就知道了。但是我个人认为后期长城还是有降价能力的,因为他们家就是suv当家的一个车企,降本增效肯定是还有空间的。 最后深蓝S7,参考深蓝03要不是脱了裤子在卖,你以为有销量吗?就算同价格,看设计个人也挺银河L7。s7简直就可以胎死腹中了。它的竞争力唯一就是价格,价格,还是价格。 最后再说一下,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一个好情况,这意味着未来会死一大片车企,各地方的龙头车企说不定都会撑不下去。那么对我们用户来说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事。真的让我想起了小米手机崛起的那几年,传统的四大手机(中华酷联)厂商全部都被干趴了。手机还能用,车子维修就困难了。

    价格公布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图1价格公布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图1
    价格公布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图2价格公布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图2
    刚问了一下保价90天的问题。图1刚问了一下保价90天的问题。图1

    电电加电近期零跑车友圈儿里弥漫着一种“减配”的舆论风气。本来嘛对配置不同的人对配置有不同的想法很正常,但是从正常的关注展车差异、到各种细节……直到近期发展到造谣取消DSP、悬挂“铝换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有点耐人寻味了,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一直在引导这个话题。 汽车“减配”是有明确界定的,既同款车型在未推出新配置表的前提下,不同生产批次之间“减配”部分功能导致与配置表/宣传不符! 首先,3月1号零跑发布的是23款年度改款新车,而不是对22款车型直接降价。23款通过配置的调整推出了更多的入门车型和更多的选装包,尤其是23款增程版 C11压根就是该系列的第一款车型,从未交付过,何来“减配”一说。如果年度改款车正常配置调整都称之为减配的话,那么请问有几家车企改款的时候没“减配”过? 其次,21/22款车型采取满配的产品策略, 为什么23款就必须采取满配策略?通过调整部分配置降低入门价格就不行?请问23款安全气囊、200kw的动力、三联屏、皮质座椅/内饰……砍了吗?怎么就看不到23款标配升级的地方呢? 再次,配置表列明的东西哪一样没有交付给车主呢?总有带节奏的水军盯着配置表没有标明的地方,请问你家车企的配置表可以事无巨细? 作为正常的车主肯定是思考过以上问题了吧?怎么就会一直有人发现新“减配”,而且发展到造谣呢?怎么会出现一边倒黑零跑“减配”的盛世呢?我很困惑!经过了解才发现其中其中绝大部分黑零跑“减配”的IP地址竟然集中在一起。甚至有些帖子所谓订单截图和准车主身份都是拼凑来的! 这特喵的就好理解了,不是消费者不理性,压根就是有人恶意带节奏!劳烦这些水军下次稿这种小动作的时候专业一点,把尾巴处理干净! 23款的零跑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本来是利好消费者的好事。现在看看就是有些人面对市场的压力选择“提高自己,不如贬低别人”,不是主动适应市场竞争,反倒是靠歪门邪道,这真的对消费者好么?

    最近这两个星期,这里到处各种评论。我就最近看到的,记录一下: 第一,三月中配置讨论,减掉了日行灯什么的各种,这个大家都看得到的,就看自己能不能接受。还有售价讨论,售价其实是减配增价,对标的是首批车主的2-4w优惠后价格和22款促销价格,这个只能说第一批车主那是他们该得的优惠,还有觉得22划算自己也可以去买22款。这都是理性讨论 第二,增程首发到货。很多车友增程收货了,但是爆发出发动机故障。后来也收到反馈了,就是接线员的锅。现在该维修的维修,相信该返厂的也返厂检查了,导致最近交车变少了。我猜测是增程和纯电一起运的,一货车都被打回去殃及纯电版了。这我觉得不应该,但是小厂发生这问题虽不想但也难免。但作为车主来说新车搞这个肯定是不爽的。 第三,1,车机内存减配,同车系给不同容量的内存。客服美其名曰,低配用不到这么大。低配车主愿意装200个app怎么了?买1t的手机有几个用满的?不是为未来做准备吗?2,车窗键灯减配,这要人怎么评论?车主这么小气,这个都计较?那你车厂大气了?这个都减配?这两个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告而减。有些人说打官司因为一些厂家的配置单上告知条款而告不赢?可是你不看看这些条款是针对全系车而言的,如果低配没有8155那么你车机系统为另外配置,而说明8155全系标配,在一个大华背书的企业减配内存我是真没想到。 第四,还有水军问题,他们玩问答了开始,如图。还有说不爽,就退车定金当扔掉。凭什么不要定金?是低配车主的问题吗?倒是他们的错,还要变相霸王条款收5000?要么价格不要写的这么漂亮,再要么去体验店里订车直接说低配订不了。不想卖低配就不要收定金好吗。 另外最近上海车展也在4月22号,过了315没有维权。四月难道想逼准车主去车展维权吗?股价刚刚起来,不要'自会长城。 最后我想不明白,前期对于车主很不错,关心也挺多的品牌,为什么23款改款了会变成如此?继续你的初心好不好。

    最近这里各种水和黑图1最近这里各种水和黑图1
    最近这里各种水和黑图2最近这里各种水和黑图2
    最近这里各种水和黑图3最近这里各种水和黑图3
    最近这里各种水和黑图4最近这里各种水和黑图4
    最近这里各种水和黑图5最近这里各种水和黑图5
    最近这里各种水和黑图6最近这里各种水和黑图6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