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前排吃瓜,激光雷达到底是看头还是噱头?

    2023-01-07发布于:飞凡R7车友圈

    如题,我想这也是很多像我一样的吃瓜群众迫切想知道的,这两年国内发布的不少新车都宣称配备了“激光雷达”,在发布会上也是宣传其各种参数性能爆表,但是反馈到终端消费者的实际使用上似乎感知不强,所以也不免有很多人对这个“又贵又难看”(很多车型的激光雷达都是长在车顶的犄角)提出了质疑。刚好在这两天的CES展会上,激光雷达供应商Luminar也带来了量产化的产品,除了带来沃尔沃最新的电动旗舰EX90之外,国产品牌飞凡R7也在其宣传中作为展车出现,不过前者是还未上市车型,而飞凡R7是已经上市的车型,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首发,那就跟着我一起来前排吃瓜吧~



    首先要知道为什么配备激光雷达,主要还是突出一个“精准”。像特斯拉为代表的纯视觉传感器,在大雾或者大雨的时候会处于非常懵逼的状态,即使可以通过极优秀的软件算法解决,但精度始终不如雷达扫描来的实在,尤其是一些三维物体的探查,但好处就是硬件价格便宜,能最大程度控制成本;另一个则是常规毫米波雷达,在一定程度上能感知三维物体的存在,但如果是以高阶辅助/自动驾驶为目的的话,精度是远远不够的,不论是视场角还是探测距离都不够看的;第三个则是今天咱讨论的激光雷达,就拿这一次Luminar展示的飞凡R7激光雷达量产版来说,其最大探测距离可以去到500m,以最大限度去探测前方路况可能出现的情况,在可预见性上是远远超过视觉传感器和普通雷达的,而更远的探测距离也让智能算法有更多的冗余时间和空间,算是硬件和软件算法互补互利的优秀案例。



    回归到我们作为消费者最本质的需求上来,目前激光雷达的痛点无非就两个:售价高和布置形式难看,售价高这一点作为首批尝鲜的人来说自然无解,毕竟第一个吃螃蟹是需要付出一点点代价的,只是看飞凡什么时候能煮熟这第一只螃蟹并端出来,如果在最终的辅助驾驶中能体现激光雷达的特性,那我想消费者该买账也会买账的;至于布置形式这一点,现在大多数车企的激光雷达可能都布置在车顶,确实会有些突兀,不过始终要明白“先有,再整合“的概念,目前是以实用为主导的方式,我相信在后续更新的车型中激光雷达如何整合在车身设计里也是一道必经工序。



    所以回到标题,激光雷达到底是看头还是噱头,最本质的还是看它是否具有实用性,暂且不讨论沃尔沃还未发售的EX90,单就拿飞凡来说的话,我个人还是比较相信上汽这种大厂的技术实力的,尤其是飞凡自家的全融合算法,激光雷达配合其它各种各样的感知硬件,在辅助驾驶的精度和体感上想必会有更大的建树。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