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Model Y车主体验飞凡R7之后直言想换车

    2022-11-25发布于:飞凡R7车友圈

    作为一个Model Y车主,经常被挑战,很少被超越,很多新车号称要挑战Model Y,可是试驾体验之后,总是觉得差点意思。不过周末体验一次飞凡R7之后,竟然有了一点失落,甚至产生了想要换车的冲动。尤其是回来坐进Model Y车内,看看名为简约实为简陋的驾驶舱,总是产生从飞凡R7五星级酒店回到Model Y如家级酒店的不平衡。

    空间感受,直接提供头等舱待遇

    上个周末,同事将新提的飞凡R7开到楼下,非要让我体验体验,然后给个评价。看到新车第一眼,就觉得似曾相似!只不过人家的车尺寸更大,就像一个“大号Model Y”。

    网上查了一下数据,飞凡R7确实比Model Y大一圈,尤其是轴距优势很明显,虽然不至于产生阶级差别,不过两车对比,飞凡R7的气场确实更强大,外形也更为流畅优雅,Model Y可能是看多了,感觉有点平淡保守,同时过分追求风阻,也牺牲了一些美观。

    实际乘坐感受方面,大车确实有优势,我身高180,前排坐得很舒服,头部还有一拳空间,这个感受和Model Y差不多。后排腿部空间,飞凡R7优势明显,我用拳头比划,大约比Model Y宽了一拳。女同事对比更为直接了当,她在Model Y后排时怎么也无法翘起二郎腿,小腿总是顶着前排座椅。坐在飞凡R7时候,很轻松翘起二郎腿,然后一边玩手机,一副自满惬意得样子,差距瞬间就出来。

    不过,最令人不平衡的地方其实在于舒适性。Model Y前排其实舒适性还可以,后排舒适性就差多了,尤其是坐垫明显偏硬,头枕也硬,还小,坐过一次就不想再坐。飞凡R7前后排就感觉更人性化,前排都是电动座椅,加热通风带按摩,Model Y就一个加热功能,冬天还好,夏天就……。

    更气人的是,飞凡R7副驾竟然搭载了腿托,而且还有加热脚垫,在上面躺着试了试,直接就是飞机头等舱待遇,估计副驾以后就是利用率最高的位置了。前排这么好,问题是飞凡R7的后排也不错,坐垫宽松柔软,靠枕宽大舒适,瞬间就觉得好舒服,然后想想Model Y,竟然有点泪目。

    智慧座舱,巨幕电影让人念念不忘

    一直以来,Model Y的驾驶舱和智能化一直令人满意,也是当时选择这台车的原因之一,在感受飞凡R7的智能座舱之后,这种优越感……竟然也没了。

    打开飞凡R7车门,坐进驾驶舱,视觉有点震撼。整个中控台就是一块巨大三联屏,视觉冲击和理想那个巨屏差不多,不过外形好像海浪沙滩曲线,相比理想那个巨屏更有艺术感。查询一下数据,这组大屏几何尺寸是43寸,真正巨幕。以前觉得还不错的Model Y的15寸大屏,瞬间觉得有点拿不出手了。

    这组大屏分为三块,一块仪表屏,一块超清中控屏(分辨率2.5k),一块副驾屏,各自功能清晰,再加上独立音源,主驾和副驾谁玩谁的,互不干扰。简单体验了一下,确实很VIP的感觉。此外,要想一块玩也可以,三屏随时联动,可以体验交互的快乐。比如副驾给主驾共享一个地址,手指一滑,“嗖”就过去了,不但实用,更重要的是挺好玩的,有种星际飞车的感觉,只能暗自嫉妒了。功能方面,也比Model Y丰富太多,主要是开放式生态,各种各样的娱乐社交视频应有仅有,毕竟大厂风范,感觉Model Y像个有点单调的小圈子。

    飞凡R7语音系统给人印象深刻,语音秘书智商很高,反应很快,偶尔加个方言也能识别,还支持连续对话。想想我的Model Y,一次只能发一句指令,必须等到这条指令执行后才能第二条,瞬间觉得智商好低,唉……

    飞凡R7最令人震撼之处是那个全球首发量产华为视觉增强AR-HUD平视系统,还有VR增强显示功能,场景效果很棒,目不转睛就能对车辆信息了如指掌。休息时候,这个投射系统其实可以看电影,将车停在停车场,座椅半躺,随机播放一个“万里归途”,超大屏幕,70寸画幅,BOSE音响,直接就是家庭影院。再想想Model Y,15寸的画面,驾驶舱中央,歪着脖子,字幕都看不清,又费脖子又费眼,看半个小时电影,比开一个小时车都累。

    智能驾驶,飞凡R7更适合国情

    体验智能驾驶时候,其实心情轻松,因为Model Y的智能水准已经高度成熟,号称智能驾驶天花板,结果飞凡R7又给我刷新了认知。

    第一印象,飞凡R7的智能驾驶聪明又成熟,自动跟车,自动刹车,自动启动,自动拐弯,预见性很强,动作娴熟。出高速时候,竟然自动转换到匝道,就像一个经验丰富敬业又勤勉的老司机。查了一下资料,原来飞凡R7基础硬件确实花了大钱:中国区首发4D雷达;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 ;英伟达ORIN X芯片;软件则采用全栈自研的Full fusion全融合算法,据说是飞凡首创,而且奔驰和沃尔沃两家大厂也要入局这个全融合算法新赛道。总之在感知和计算能力方面,飞凡R7基本已经是行业顶板了。

    此外,给飞凡R7动力响应和能量回收可实现无级调节,再也不用感受能量回收的顿挫感,明显提升了行驶品质。

    飞凡R7还有一个令人点赞的地方,增加了很多Model Y没有的功能。中午吃饭,选择了一家网红店,出来倒车时候,行人、车辆、电单车、还有三轮,人来车往,错综复杂。以前开着Model Y遇到这个情况,总是提心吊胆小心翼翼。没办法,美国人少地广,道路旷阔,交通没有国内这么复杂,生活在美国的特斯拉设计师也不会考虑中国国情。飞凡R7就聪明多了,360全景影像、开门预警、倒车预警、倒车车侧预警统统安排上,就好像找了好几个老司机给看着,心态一下放松了很多,轻轻松松一把出位,不由得伸出大拇指点个赞,大厂考虑就是周全。

    补能方式,未来必然是换电天下

    最后说说续航和充电,飞凡R7(性能高阶版)续航大约606公里,零百加速时间3.8秒,这两个数据和我的Model Y(高性能全轮驱动版)伯仲之间,没什么好说的,反正加速非常犀利。

    飞凡R7和Model Y最大区别是充电模式。平时开着Model Y轻快安静,比燃油车舒适多了,可是最怕亏电,每次充电,找充电桩不说,快充至少一小时。这个时间段相对尴尬,吃一顿饭时间有点紧张,车里坐着又觉得浪费,看看电影,费眼睛费脖子。

    飞凡R7在充电补能方面,确实比Model Y更人性化。

    首先是充电时间更快,只要找到充电桩,快充时间也就30分钟,刷几个抖音微博,再喝口水溜达溜达就充满了,然后直接走人。

    最令人羡慕的一点是,飞凡R7具备换电能力,车身和电池分开设计,电池可以随时取下更换,和Model Y底盘电池一体化完全不同。这就带来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可以随时更换一块满电电池。中途体验了一次换电,从开进换电站到出来,仅仅用了三分钟,重新满电出发,简直比加油还快。最重要的一点是,换电站你也不用费劲去找,竟然就在中石油加油站内。

    回头想想,快充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面临瓶颈。换电模式简单快捷,优势明显。以前换电站很少,现在很多品牌都在推。将来统一标准,不同品牌可以兼容,绝对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写在最后

    试驾一天,简单总结一下飞凡R7的使用感受,空间比Model Y大了一圈,后排更舒适;智能座舱领先了至少一个级别,三指飞屏和抬头HUD太令人震撼;智能驾驶和Model Y差别不大,不过因应中国国情的一些预警配置太实用了。最大优势是可以换电,加油站,三分钟,直接搞定。

    总之大厂出品的飞凡R7确实让惊喜,甚至产生了是不是换一台车的想法……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