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鱼和熊掌兼得?隐形车衣性能对比测试

    2022-10-29发布于:嘉华车友圈

    其实是否贴隐形车衣,是非常纠结的,想贴的原因有:缤智使用多年后车身两侧划痕太多,贴了车衣可以有效避免;新车洗车、开车等也可以随意点。不想贴原因有:隐形车衣水太深,品牌的太贵,非品牌隐形车衣可能存在系列问题,而对比测试专业性较强,需费心费力去测试;车衣又是个持续投入的过程。一方面不想被收智商税,另一方面又想买到性能相对较好的产品。这很矛盾,毕竟世事无两全。

    近日车到4S店了,趁着周日去龙膜授权店咨询,要到了挑战者PRO隐形车衣样品,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样品都给我了,那么就做个隐形车衣的对比评测吧。

    一、隐形车衣来源信息

    对多数车主而言,贴隐形车衣的主要目的是防剐蹭,那么本次选择测试试样时候就尽量选择较厚的产品。考虑到对比评测的BOP挑战者PRO厚度为9.5mil,本次对比测试产品全部选择10mil产品。

    二、评测内容

    隐形车衣性能指标较多,但我们打算用高性价比的隐形车衣,那么我们优先考核是使用一段时间后不能出现水解、大范围脱胶,然后是黄变,再然后是强度,最后才是增亮、表面光泽度等外观指标。那么我们对比试验的内容也明确了。

    确定了试验项目,那么如何去试验呢?

    三、试验项目及方法

    (一)疏水特性

    使用水彩笔分别在五款车衣上写字,检查车衣疏水特性,对比可见辉凡、华诚、色卡车衣呈现出较强的疏水特性,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水渍痕迹。

    (二)表面光滑性

    表面光滑情况检查采取了间接方法进行,通过在灯光下观察同一物体反射影响,判断车衣平面是否光滑。实际选择同一日光灯在车衣表面镜像判断车衣表面光滑性,车衣表面较光滑时,镜像日光灯灯管为直线,边缘清晰。车衣表面凹凸不平时,镜像日光灯灯管边缘较模糊,甚至出现曲线或折线情况。据此检查由好至一般排序为:利美金盾、色卡、BOP/辉凡、华诚。其中BOP表面有较明显横纹。

    (三)厚度

    五款车衣中只有利美金盾、色卡G1000有两层副膜,厚度方面辉凡车衣厚度只有0.19mm(8mil),其余车衣厚度与标称值基本一致。

    车衣厚度测量

    (四)胶水气味测试

    几款车衣中四款胶面闻起来感觉是一股刺鼻的味道,大概率不是清香,只有利美的胶面几乎无味。测量胶层中甲醛和TVOC含量,车衣直接覆盖在检测口处,甲醛和TVOC含量测量数据均大幅飙升,部分车衣甲醛和TVOC含量直接爆表,详细数据见附图。

    华诚、辉凡、色卡甲醛含量未爆表,分别为0.691mg/m3、0.659mg/m3、1.558mg/m3。

    车衣胶水甲醛及TVOC测量

    (五)强度试验

    1.刺穿力测试

    刺穿力测试使用胜利推拉力计进行,其中BOP挑战者Pro刺穿力最高,为189N,辉凡刺穿力最低,为113.3N,但需要提醒的是,该款车衣实际厚度为8mil。

    车衣刺穿力测试

    热稳定试验试样刺穿力试验中华诚刺穿力最高,为134.5N,辉凡刺穿力最低,为92.5N。热冲击/水解试验试样刺穿力试验中色卡刺穿力最高,为109.9N,利美刺穿力最低,为87.8N。

    原始试样挑战者pro和利美刺穿力表现突出,但试验后试样刺穿力大幅降低,说明试样中增加车衣强度成份在试验中被破坏了。其余三款车衣试验前后刺穿力变化表现较优异,但需要说明的是,车衣刺穿力试验排名按原始试样刺穿力。

    2.拉伸试验

    拉伸试验参照GB/T 1040.3-2006《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进行,受限于样品尺寸,试样尺寸为20mm*135mm。

    试验设备方面采用行车及测力计模拟拉伸试验机,安装后试样有效尺寸为20mm*55mm,进行相同拉伸率情况下拉力及车衣拉伸情况对比。实际拉伸长度按92.5mm、130mm、260mm(16K纸短边1/2、长边1/2、长边长度,拉伸率分别为168%、236%、473%)

    (1)拉力情况

    拉伸试验时,缓慢点动行车,至车衣拉伸至试验长度时读取拉力计示值作为每款车衣该拉伸率下的拉力值。因473%拉伸率下部分车衣拉力超出50N,采取第二次拉伸至473%数值。色卡车衣为第一个试件,部分数据未读取记录。从拉力看,BOP和利美车衣拉伸强度属于第一梯队

    (2)不同拉伸率下车衣情况

    拉伸至168%,均未出现涂层分离情况;拉伸至236%,BOP 未完全呈现斑马纹情况,其余四款已出现斑马纹,继续拉伸至473%拉伸率,均顺利通过,细节表现排名依次为利美、bop、辉凡、色卡、华诚,该拉伸率下利美的涂层斑马纹仍较明显,为规则的横线;BOP涂层断续较明显;辉凡和BOP类似,甚至感觉比BOP还好点;色卡的斑马纹已开始出现模糊迹象,一条横线断层成几截;华诚斑马纹最不清晰,部分位置短横线已不怎么看得清楚了。

    车衣拉伸强度检测

    (3)回弹性能

    a.瞬时回弹

    车衣拉伸至473%拉伸率后,卸去拉力,观察车衣瞬间回弹情况。留20mm长度粘贴在外部,剩余部分粘回原底层,bop挑战者Pro回弹性能最好,长度仅伸长12mm左右,且不起卷。利美也不错,回弹长度和bop差不多,刚粘贴至底层时也未起卷,静置一段时间后才起卷。

    b.持久回弹

    等待24小时后,最终回弹由好至一般排序为:利美、华诚、色卡/辉凡、Bop,瞬间回弹最优异的Bop本轮表现垫底。

    (六)划痕修复

    在试样表面用指甲制造5道不损伤基体的横向划痕,在130度下经过8小时45分钟加温后,均看不到明显划痕。

    仔细检查部分车衣表面有轻微痕迹未完全修复,按划痕发现难易程度、划痕数量进行评估,由好至一般排序为:BOP、利美、辉凡、色卡、华诚。

    (七)小结

    至此,已完成车衣外观对比、物理性能对比全部内容,总体而言,这五款车衣表现超出预期,以为有掉队的呢。单就拉伸强度和涂层质量来说,这几款性价比隐形车衣完全值得我们去一试。让我们拭目以待热稳定性能表现吧。

    (八)热稳定试验、热老化试验、黄变试验

    对于隐形车衣热性能测试而言,可参考塑料制品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开展。

    热稳定相关标准有:

    HG∕T 4767.3-2014 《颜料和体质颜料塑料加工过程中颜色热稳定性的试验 第3部分烘箱法》

    GB/T 9349-2002 《聚乙烯均聚物共聚物树脂及组合物热稳定性的测定 变色法》

    热老化相关标准有:

    GB/T 7141-2008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

    GB/T 16422.2-2014 《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2部分:氙弧灯》

    GB/T 16422.3-2014 《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

    黄变相关标准有:

    HG/T 5659-2019 《光学功能薄膜 黄变的测量方法》

    HG/T 3689-2014 《鞋类耐黄变试验方法》

    水解相关标准:

    GB/T 20875.1-2007 《电气绝缘材料水解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第1部分:塑料薄膜》

    标准执行是有几个问题,一是要求设备为老化试验箱,完全一致的老化试验箱我没有;二是标准中试验条件、试验方法未全部给出,或者无法全部参照执行;三是热稳定、老化、黄变试验后需使用分光光度仪、三刺激值色度计等设备进行试验结果评估,也没有。此外,我们关注的重点脱胶检查,标准中无相关内容。热稳定试验参照标准按以下内容进行。

    1.试样制作

    使用铝合金喷漆零件作为载体,依次在上面粘贴50mm*50mm的车衣样品。

    2. 热稳定/老化试验

    热稳定/老化试验拟按GB/T 7141-2008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中加速试验方法E进行,在(90-130)度的烘箱内进行加温试验,计划加温试验(96-128)小时。先进行90度热稳定性能摸底及胶层固化,后续进行120度、130度热稳定试验。

    热稳定试验自2022年10月19日18时10分开始,至2022年10月27日20时20分结束,历时160小时30分钟,其中130度下考核137小时30分钟。

    试验后初步检查试样有两点明显变化,一是明显出现黄变情况;二是出现不同程度的圈纹情况。五款车衣揭除后,总体而言表现均不错,未出现车衣撕破及明显脱胶情况。检查bop、利美及色卡有细小点状脱胶,辉凡虽无明显脱胶,但从余胶情况看,已处于大面积脱胶与未脱胶的临界点。

    热稳定试样检查

    3. 热冲击/水解试验

    水解试验借鉴GB/T 20875.1-2007 《电气绝缘材料水解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第1部分:塑料薄膜》中试验方法,采取热冲击试验方式进行试验。按以下方法,一是在(90~130)度的烘箱内加温一定时间后放入水中进行冷却;二是在(80-95)度的水性溶液中进行保温浸渍;三是在干冰中进行冷冻试验。具体试验时间视车衣试样情况而定。

    2022年10月19日,热冲击试验开始,先进行90度试验15小时固化,后续顺利进行水浴加温。2022年10月22日13点30分,试验进行至55小时45分钟后,进行低温考核试验,在-78.5度温度下进行低温性能考核24小时05分完成。从试样情况看,未看出冷冻试验时低温对车衣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热冲击/水解试验自2022年10月19日18时10分开始,至2022年10月27日20时20分结束,历时174小时30分钟,其中水浴加温时间89小时30分钟,干冰冷冻24小时05分,腐蚀试验6小时50分钟。

    试验后初步检查试样有两点明显变化,一是试验载体漆层出现明显腐蚀及水垢情况;二是BOP挑战者Pro出现明显异常情况,其余几款车衣表面白点为水垢,用指甲挂掉再用开水烫下基本恢复光滑,BOP挑战者Pro表面白色水垢点已嵌入车衣,无法轻易取下,希望车衣性能没有受到影响。

    网购杂牌隐形车衣最让人放心不下的就是水解和脱胶情况,而且该情况一般在几年后才出现,到时候真是欲哭无泪。一起揭开车衣感受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看下几款低价隐形车衣会不会爆雷,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水解试样检查

    这…预料中的没有来,不该出现的情况出现了…本次测试选择的样板,作为其他几款车衣效果评价标准的BOP挑战者Pro出现严重脱胶情况,这真是雷的我外焦内嫩,这是什么情况,谁能告诉我???利美金盾在开始揭开位置和揭开结束位置也出现留胶情况,虽然这种属于可以接受的范畴,但是其他三款杂牌车衣都没有留胶啊…测试车衣胶层甲醛含量时候,就你们两个甲醛含量爆表,其余三款甲醛含量都未爆表,看来有一定关系呢……

    换个角度来说,像BOP这样的大品牌,产品推向市场之前会进行大量的专业测试,也经受住市场多年的看样,大家不用担心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严重脱胶情况,大家大可放心。其实本次测试过程中,我心里一直在打鼓,测试项目强度怎样才是合理的,会不会因为强度不够导致脱胶问题暴露不出来而误导大家,会不会因为测试强度太猛导致所有车衣试样均出现异常?目前看测试强度是比较合理的,这几款性价比车衣脱胶表现比BOP还好点,那么这几款车衣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就不用担心脱胶问题了,毕竟BOP是经过长期市场考验的。

    4.黄变试验

    黄变试验拟采取紫外线灯照射方式进行,采用射阳星宇探伤的紫外线仪,紫外线强度最大为4000uW/cm2,。部分车友可能对紫外线强度没有什么概念。在此做下对比,正午时候阳光最强时紫外线辐射量约为100mW/m2=10uW/cm2,该紫外线仪辐射强度为正午阳光最强烈时紫外线强度的400倍。

    五款隐形车衣各裁剪两块材料,一份用作黄变试验,另一份用作黄变试验后对比。2022年10月22日10时30分,五款隐形车衣黄变测试开始,计划进行7*24小时考核,预计至2022年10月29日10时30分结束。2022年10月28日20时,检查黄变试验试样情况,未发现明显黄变情况,试验继续进行。

    检查热稳定试验试样,五款车衣已出现明显黄变情况。

    车衣黄变检查

    目视对比利美黄变最不明显,其次是辉凡,其余几款产品黄变情况和BOP挑战者Pro相对相当,达到测试目的,同为第三档次。

    5.耐腐蚀试验

    10月22日,车衣试件从间接水浴槽中落入加温槽中,在加温槽内腐蚀性溶液中加温浸泡逾2小时,提前进行耐腐蚀测试。表现效果由好至一般分别为:辉凡、华诚、色卡、利美、Bop。本次对比评测,以国货之光,价格比拟国外品牌的BOP挑战者Pro作为标杆评测其他车衣,没有想到在耐腐蚀性试验环节Bop表面腐蚀最严重,呈现明显发白情况,也是唯一一款边缘胶层出现明显剥离的试样…

    分析导致BOp腐蚀严重原因有:一是潮液为碱性,与生活中常见酸雨、鸟粪等酸性物资差异较大,BoP可能对酸性物资进行针对性涂层配置;二是潮液腐蚀性较强,裸露了铝合金基体和漆层多处腐蚀,而车衣表面轻微腐蚀,表现已很优秀。此外,BOP产品推向市场多年,经过长期考验,质量方面不会存在问题,大家放心。同样,这几款车衣耐腐蚀性比BOp还要优秀,使用时更不会存在问题。

    (九)补充检查

    1.车衣外观质量检查

    车衣外观检查取原始状态外观检查、热稳定试验后检查、热冲击/水解试验后检查得分最低分。

    2脱胶检查

    脱胶得分取热稳定及热冲击/水解试验得分中较低分作为该项得分。

    四、总结

    五款车衣物理、热稳定性能到此已基本做完了,连文带图干货较多,篇幅较长。部分车友可能比较喜欢较直接的答案。但从试验环节来看,这个问题不太好直接回答,每款车衣在不同测试环节中可能都有表现优于其他车衣的地方。那么我们尝试从车衣价格和质量方面两个方面对各个测量项目设置权重,根据测试排序进行评分、计分。

    (一)车衣价格分

    隐形车衣价格组成较多,包含全车车衣价格、施工价格、售后服务价值。车衣价格目前各商家售卖隐形车衣基本按卷为单位在售卖,一卷规格为1.52米*15米,嘉华手工贴膜需要尺寸大约为15米+5米,评价车衣价格时按20米价格进行换算;施工价格统一按专业授权店机裁价格2600元进行评估;车衣售后定期养护按500元计算,实体店赠送的一年内2次补膜按1000元计算;除BOP外其余车衣增加施工费用2600元、售后维护费用500元及赠送2次修补费用1000元。各车衣综合价格见表8(华诚G1000店铺标注价格3600元,与商家交流可按2800元出售,实际价格计算按2800元)。

    各车衣积分按以下规则进行,综合价格最低车衣价格指数按5计,其余车衣价格指数按综合价格最低车衣价格/其他车衣综合价格*5计算该款车衣价格指数,价格指数*100为该款车衣价格分。最高得分为500分。

    五款车衣综合价格如下,价格指数分别为,BOP 2.1,利美 4.7,华诚 4.5,辉凡及色卡 5.0,价格分分别为BOP 209.3,利美 468.9,华诚 448.9,辉凡及色卡 500。

    车衣价格及测算总价

    (二)车衣质量分

    车衣质量权重为100,按车衣性能排序与对应板块权重相乘得出该板块性能得分,各性能得分相加等于综合性能得分。最高为500分。

    车衣性能中,水解权重25,脱胶权重25,黄变权重15,物理性能权重20,耐腐蚀权重5,外观权重10。各性能板块按测试结果进行排序,效果最高得5分,最差为1分。

    质量分得分分别为BOP 304.3,利美 409.3,华诚395,辉凡380,色卡381.8。其中辉凡车衣厚度为8mil,在刺穿、拉伸试验、厚度等项目上均吃亏不小,如厚度为10mil,质量分会更好点。

    (三)综合分

    五款车衣价格分与质量分相加后的得分为综合得分,最高分为1000分,各车衣得分情况如下:BOP 513.6,利美878.2,华诚843.9,辉凡880,色卡881.8。

    几款车衣质量分及综合评分表

    试验选择的几款性价比车衣并未出现我们最担心的的水解、脱胶等情况,黄变程度与BOP挑战者Pro 相比相当甚至部分领先,拉伸强度上较bop和利美稍差,但胜在强度衰减方面明显强过前两者。综合而言,这几款性价比国产车衣表现真的超出我的预期,这些才是真的国货之光。

    各位小伙伴们,关于隐形车衣的相关评测及排序已全部结束,相信小伙伴们对隐形车衣性能指标、考核方法及具体表现已基本了解,对于各平台售卖隐形车衣物理、热稳定性能有了自己的判断了吧!那么后续是选择品牌车衣还是高性价比网售车衣呢,相信各位小伙伴们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吧。

    让我们一起呵护好爱车吧,营筑好家人爱的港湾吧!!!

    作者提到的车系:


    • 有点判断力的 看完你这个评测后都只会选利美 所以 怎么证明你不是水军呢

      评论发表于2022-10-30
      • 本次测试的主要是阿里巴巴的几款2200元的白包产品,4000元包贴送不足部分,经测试没有出现水解和脱胶,达到测试目的。除了bop外其他几款评分差距不大,如果关注黄变利美相对而言是好的选择,关注脱胶那有其他选项,不缺钱有bop或者其他品牌。 本次评分设置不一定合理,但哪款表现相对较好,哪些相对较一般标注的很清楚,作为非专业人员,部分评测项目可能不一定完全对,这点接受批评。 至于利美,属于有品牌,黄变较轻,但是脱胶情况还不如几款白包的。价格方面,利美3400元,有电子质保卡的,几款白包的,自选施工的话20米价格不到3000。能接受美容店施工的话,可以做到4000包贴送不足部分。 看大家关注哪些方面吧,利美黄变较轻,脱胶较重;几款白包脱胶没有问题,价格较低。没有看出非选利美不可的地方。利美得分是最高,但甲醛含量高,刺穿力不稳定,有轻微脱胶,耐腐蚀也一般,不知道你如何得出只会选利美的决定。

        回复发表于2022-10-30
      • 就嘉华圈里这几个人,哪家推广会选择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有这种大冤种?

        回复发表于2022-10-30
    • 智商税

      评论发表于2022-10-29
      • 车衣本身肯定有保护效果的,但是否有必要见仁见智。另一方面主要是价格太贵,没有到老百姓能接受的程度。本次测试针对几款网售2000价位进行测试,结论和品牌20000价位车衣差别没有那么大,尤其是水解、脱胶和黄变上,经受住考验。 相信2000左右价位,大家接受程度会高很多。

        回复发表于2022-10-29
      • 车衣靠忽悠

        @一声叹息393车衣本身肯定有保护效果的,但是否有必要见仁见智。另一方面主要是价格太贵,没有到老百姓能接受的程度。本次测试针对几款网售2000价位进行测试,结论和品牌20000价位车衣差别没有那么大,尤其是水解、脱胶和黄变上,经受住考验。 相信2000左右价位,大家接受程度会高很多。

        回复发表于2022-10-31
    • 紫外线下油笔写的字迹还能看到,但是就是不变黄,咋弄

      评论发表于2022-11-03
      • 太白组织头像太白组织头像

        太白组织

        飞凡R7车主·车龄半年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精英创作者LV1精英创作者LV1
        • 登录大师LV3登录大师LV3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持之以恒LV3持之以恒LV3

        楼主,车窗太阳膜你推荐用几MIL的?

        评论发表于2022-10-30
        • 太阳膜可以用4mil,对于防异物侵入稍好点。但是施工有点费时间。 车衣建议8mil的,10mil的部分位置收边会收的不是很好。

          回复发表于2022-10-30
        • 好的,谢谢了

          @一声叹息393太阳膜可以用4mil,对于防异物侵入稍好点。但是施工有点费时间。 车衣建议8mil的,10mil的部分位置收边会收的不是很好。

          回复发表于2022-10-30
      • 评论发表于2022-10-29
        • 咋了,这个表情

          回复发表于2022-10-29
        • 还是老铁专业,

          @一声叹息393咋了,这个表情

          回复发表于2022-10-29
      • 纯技术贴

        评论发表于2022-11-01
        • 有点尴尬,紫外照射近300小时了,油笔写的字消失了,但没有发现明显黄变情况。 怎么办?继续?还是采用热稳定试验结果?

          评论发表于2022-11-03
          • 紫外线辐射试验500小时了,无明显黄变

            评论发表于2022-11-08
            • 将紫外线灯调整至与试样面前,看下到底黄不黄

              评论发表于2022-11-08
              • 结合今天贴车衣情况,给大家点建议,一是车衣8mil就好,10mil偏厚,一些位置不好收边;二是嘉华车较少,机裁数据不是非常准确,建议大家选择手裁。

                评论发表于2022-10-30
                • 有车衣反映黄变环节评分未按实际效果评比,导致最终排名和实际情况不一致。仔细看了下,的确是这样的,之前没有注意到对综合分有较大影响,再此说下抱歉。 原按利美、bop、其余三款排名,现更正按实际效果利美、辉凡、其他三款排序,得分分别为5/4/3,更正后质量分最高为利美409.3,综合分最高为色卡881.8,色卡、辉凡、利美综合分分差不大,未超过4分。

                  评论发表于2022-10-31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