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孙大大大爷头像孙大大大爷头像

    孙大大大爷

    福克斯车主·车龄16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1登录大师LV1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持之以恒LV3持之以恒LV3
    • 懂车智多星LV3懂车智多星LV3
    • 图文爆款大师LV1图文爆款大师LV1

    2022-05-28发布

    #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先锋对话# 余承东 1、汽车走向新四化,新四化的核心在智能化。华为做通信的企业,我们已经做了新四化的第一化,就是网联化。车的 3G 4G 5G 高端车、豪华车里的联网模块都是华为提供的,这是我在华为十年前终端业务。 后来是做了智能座舱业务,也就是和东风合作的智能车机,后来我把这个业务停掉了,因为这些车厂要做很多差异化定制,很消耗资源。但是停掉后我们发现,我们和东风做的设计成为别人的样板,再后来华为成立了实验室做预研研究,包括电机、电控、新架构平台等,除了电池不做。 2、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是最大两个板块,投入了 6-7 千人,我们提供的全栈解决方案,包括芯片、硬件、传感器等,再加上车载计算机整一套软硬件,包括云端集群训练。 3、大家知道车需要联网,需要不断学习和训练,通过云端模拟、仿真和训练,实际道路上也有车主在路上开,我们做的方案是多种传感器和算法在车端、云端融合做训练、学习。随着时间的发展,里程、经验更高,就像新手司机到驾驶能力更强的驾驶者。 我们一个人的经验可能无法共享,但是机器时代不同,不同车辆可以实现共享和学习,机器的驾驶能力会越来越逼近甚至超过人类驾驶。 4、真正未来的能力是不依赖高精地图、不依赖车路协同,没有也要做好,就像人类开车一样没有这么高的精度,如果高度依赖智能驾驶能力会上不去。 过去我在欧洲生活几年,欧洲的道路没有太大的变化,中国道路变化非常快,全面依赖高精地图不会是合格的自动驾驶。 5、过去从标准化的零部件模式,目前这种模式无法适应智能电动车的需求。在我体验的某合作车型中,当时我心中有一万头羊驼,很多反人类的 UI 设计,后来我们就做了智选模式,由华为终端帮助客户做外观设计、体验设计等。 6、我们用一年时间把 SF5 转到 M5,我们对用户体验满意度很高。M5 的交付量超过一万辆,但是目前因为目前疫情供应链问题跟不上,有比较大的影响。 7、我们传统车厂的模式,包括豪华品牌它们做的汽车车内的部件有 20 多个部件,3 公里的电缆,然后需要 20 多个部件分别招标去做,特斯拉只用了 3 个部件,也就是 3 个控制域,有极简设计、低成本、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优势。 8、手机和智能座舱的玩家不会超过 4 家,主流的厂家就是 3 家,如果不是疫情更能会更少。如果手机不制裁的政治因素介入,应该就只有两家。目前汽车也是类似,能活下来只是巨头。 9、我们也预告下,M7 预计在六月底上市,七月底交付。这是一台外部很紧凑但是空间巨大,是一台大型 6 座 SUV,这个车是目前世界唯一能够让领导很舒服休息的车,会超越埃尔法任何 MPV 车型。另外 M5 纯电版会在九-十月份上市。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