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聊一下比亚迪汉和极狐阿尔法双车对撞的两个基本问题

    绿色驾驶头像绿色驾驶头像
    绿色驾驶2021-07-26

    这两天网上沸沸扬扬全是关于比亚迪汉和极狐阿尔法对撞的讨论。

    网上各种说法都有,吵成了一锅粥,比亚迪也发布了官方声明,当然在有更明确的结论之前咱们不对这个声明做任何评价。

    今天只想用基本的物理学知识来跟各位聊一下双车对撞的几个基本问题。

    双车对撞和静止对撞的动能差异

    传统的评测机构,无论是中保研还是中汽中心,无论是正面碰撞还是偏置碰撞,都是拿车去碰固定的桩。

    目前影响力最大的双车对撞则是懂车帝这样一个媒体机构搞出来的节目。从吸引眼球的角度看,毫无疑问双车对撞更具有话题性,也更适合做媒体节目。

    比亚迪汉中保研碰撞

    双车对撞和静止对撞肯定是有差异的,到底有多大呢也是说法不一,

    有人说两车相对速度128,那是不是相当于时速128的单车碰撞呢?

    也有人说都是从时速64停下来,感觉和单车碰撞差不多嘛?

    这是中学物理的基础知识,首先带各位回忆一下动能公式。

    动能公式

    单车碰撞初始动能就是一辆车的动能,

    双车碰撞初始动能是两辆车的动能之和,

    如果对撞的两辆车重量是一样的话,那么双车碰撞的动能损失是单车碰撞的两倍。

    因此上面的相对速度128和速度损失一样的说法都是不对的。不管怎样从动能的角度,双车对撞是比单车碰撞更残酷的。

    双车对撞的动能分配

    单车碰撞,因为是碰撞刚性固定桩体,理论上所有的动能损失都可以认为是由车身承担的。

    但是双车碰撞,问题就复杂多了,首先有一点是明确的,虽然总量是双倍的动能,但是是由两部车来分别承担的。

    但是不是平均分配,两部车一人一半呢?

    这个很难说。

    先来看一个台球的例子,

    台球的动能转移

    这相当于一个动车撞一个固定车,上图中是动车的动能完全转移到了固定车上。

    动能的分配

    当然也有两个球各分一部分的。

    至于两个台球对撞的情况,没找到合适的gif,也不知道大家平时玩台球的时候有没有玩过这种,俩人同时击球对撞在一起,看会发生什么。

    但是,

    但是,

    但是,

    台球对碰和汽车对撞还不一样。

    不一样在哪儿呢?

    台球是刚性碰撞,本质上是没有或者很少动能损失的。

    但是汽车对碰是柔性对撞,动能是要在汽车结构溃缩吸能和整车反弹向后的过程中被吸收掉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气儿不太足的篮球落在地上回弹不起来的情形,球落在地上有动能,但是被球体变形吸收掉了,也就反弹不起来了。

    刚性碰撞动能分配是可以计算的,有规则的球体对撞动能分配也是可以算的,但是汽车对撞,双倍的动能在两车之间是怎么分配的,是均分还是其中某一部车分担了更多,这就很难判断了。

    甚至可以说,这是目前技术条件下的无解之题,也许在车身前部所有结构件上都加传感器能有所帮助,但是只看视频和最终碰撞结果,是不可能有结论的。

    所以单看结果,极狐阿尔法结构完好,比亚迪汉损失较大,但是两者承受的动能是一样还是其中一个更多一些,不知道。

    是不是每一次碰撞都会是这个结果,也不知道。

    所以对于这次碰撞我们只能说,极狐阿尔法的结果更理想。

    而且,大家还可以做一些猜想,什么情况下谁会更吃亏,

    比如是不是先溃缩的那个会吃点亏呢?

    前段结构偏软或者偏硬是否能带来一些对撞方面的收益?

    稍微变化一下碰撞角度,会不会导致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车企是不是应该多研究一下在双车对撞中如何占便宜的技术?

    (以上问题对于单车碰撞都没有任何意义,只适用于双车碰撞)

    这就有点像小时候大家常玩的碰鸡蛋游戏,一样大小的鸡蛋,公平条件下,谁敢在碰之前说自己能稳赢呢?

    碰鸡蛋游戏

    双车对撞的实际意义

    看完第二段,大家应该也就明白为什么传统的评测机构都只做单车碰撞而不做双车碰撞了。

    双车碰撞吸引眼球是可以的,但是对于客观评估车辆安全性的价值并不高,尤其是不同车型的双车碰撞,分析不清楚两款车的动能分配比例是无助于对车辆安全性的客观评价的。

    另外一个问题是,碰撞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复现性,单车碰撞每次碰撞外形变化会有差异,但是框架结构的稳固性一般都会表现一致。

    但是,不同车型的双车碰撞,不好说!

    即便是财大气粗的懂车帝,也只是做过一遍而已,倒是很希望他们再买同样两部车,同样的条件再撞一遍,看看这种对撞的一致性到底如何

    在没有更好的技术评估手段情况下,不同车型双车对撞的安全性评估总体而言,就五个字,

    薛定谔的猫

    不过双车对撞还有另外一种玩法,那就是不久前星途揽月做过的自己撞自己,这个因为对撞双车结构一致,相对而言变数少了很多,其碰撞之后对于乘员的安全保护和车辆损坏情况还是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的。

    @懂车帝,不妨参考一下!

    .万次阅读
    492评论
    139赞同
    收藏
    分享
    492评论
    13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