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大胆预判:2019年的汽车市场

    BR汽车夜校头像BR汽车夜校头像
    BR汽车夜校2018-09-10

    去年8月17日,我写了一期《关于汽车行业2018年的9个生猛预判》,今天看来,有些判断不免有些幼稚,有些判断正在变成现实,有些判断piapia的打脸……

    还好并不长,索性一并贴过来:

    1、洗牌。2017年下半年的市场预期会低于大家的普遍期望,从数据上说,2017年全年销量较2016年微降。2018年全年销量将继续走低,2018年上半年,会出现1-3个中国本土汽车品牌消亡或被兼并。

    2、WEY。WEY在2017年12月前会小小的“火爆”一下,当然,此时的冲击力和成长性是无法与H6和当年的C30相比的。在消耗掉了保有用户的忠诚之后,2018年春节后,WEY会急速下滑,并无可挽回。

    3、领克。从目前的商业模式创新(虽然全球出现过,这里主要指在中国的创新)看,较WEY更乐观。饱和的生产市场、饱和的品牌市场不是不需要新品牌,而是需要新服务。WEY只是传统商业模式的平行线,而领克看似慢了,实则进行更深层的准备。但是,如2018年年中前这个商业模式不能推出来,结局也是和WEY一样。

    4、新零售。不同于目前在汽车金融、后市场、线下体验店、经纪人等已有的断裂式商业形态,2018年年中左右会出现新的商业形态,对整个汽车商业模式有颠覆性的革新。

    5、政策。2018年下半年会有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出台,这个政策可能不同于以往的直接补贴方式。

    6、合资退市。2018年会出现合资品牌退出中国市场

    7、经销商集团。2018年上半年会出现少数经销商集团崩盘

    8、电动车。增幅继续远高于传统能源车,汽车电池技术在2018年下半年有关键性突破

    9、车联网。个别品牌先行突破,在2018年底有望全面开放车联网接口,很多企业被迫跟进。

    2019年会是怎样的一年?2019年的汽车市场会怎样?

    在这个国际大环境尤其是中美经济关系波诡云谲的阶段,国内经济走势云遮雾罩,汽车市场消费需求不可逆的下行,产业政策主导下的生产过剩还在加剧,2019年的汽车市场不容乐观。

    危机在哪里,机会就在哪里。

    消亡在哪里,新生就在哪里。

    改变在哪里,不变就在哪里。

    过去在哪里,未来就在哪里。

    1、品牌重组。不仅合资品牌出现地域或品牌重组;自主品牌之间也将重组。提高抗风险能力,寻求抱团取暖。

    2、企业倒闭。诸多小众品牌支撑无力,出现倒闭(出售、退出等多种形式)。

    3、金融坏账率大幅上升。汽车金融的坏账率大幅上升,部分融资租赁公司倒闭

    4、新能源。个别新品牌在向市场推出产品前就关门大吉

    5、市场容量。汽车消费大幅下滑,2019年全年狭义乘用车极可能下滑5%-10%。

    是不是太悲观、看的太差了?也有好的,只是,很有限!毕竟,生产过剩这个问题,是需要浪费掉一批资源、重组一批资产后才能逐步解决的。

    6、新型出行技术。新型出行技术正在孕育,车辆技术、交通方式、服务方式均有可能变革发端。

    7、细分市场变化。低端(低价、高续航)电动车在县乡市场快速崛起放量;小排量、小油耗、小尺寸车型需求增长

    万次阅读
    102评论
    38赞同
    收藏
    分享
    102评论
    38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