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从汽车皮厚看安全?那估计只能买坦克了,这层皮并没有想象得重要

    电动公社头像电动公社头像
    电动公社2018-05-19

    不知何时起,在很多消费者眼中汽车的皮厚不厚实成为了一个衡量汽车安全性的重要标准,而皮薄的典型的代表就是日系车了,而在很多交通事故中,日系车往往受损也比较严重,这更进一步"坐实"了皮薄不好的说法。所以一提起买日系车时,可能就会有一帮人苦口婆心的劝诫你:日系车不安全,但是汽车安不安全真的是靠表面的铁皮决定吗?

    汽车上覆盖的那层铁皮其实厚度差不多(各系车型钢板厚度调查表见下,数据来源汽车之间),如果真是靠厚度来决定安全性的话,那厂家之间肯定会争先把厚度做厚,而且价格越贵的厚度越厚,毕竟体现安全嘛,然而,我们知道以安全性著称的沃尔沃汽车也跟普通汽车一样,也只是薄薄的铁皮,而不是跟坦克一样全副武装起来。

    (图片数据来源汽车之家)

    虽然在感官上越厚重的车越能给人安全感,但是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汽车都在追求车身轻量化,寻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对车身进行减重,提高性能,如果真以汽车钢板厚度为安全依据的话,汽车设计工程师可能要哭晕在厕所了。

    对于汽车安全技术,其实跟所谓的钢板薄厚没太大关系,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车身结构以及材料是否合理,主流的安全技术发展也都是通过加强结构设计和合理的碰撞吸能来转移碰撞时对驾驶室的冲击。关于汽车安全性目前有很多相关评估实验,比如欧洲NCAP碰撞测试和美国的IIHS、NHTSA碰撞测试标准,都是目前比较权威的机构。

    溃缩吸能是1940年奔驰提出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发动机舱的溃缩变形吸收能量,减少驾驶舱的变形,而只要能保护驾驶舱人员的安全,发动机舱再怎么溃缩都是OK的。在设计汽车的时候,会有大量的仿真模拟来设计汽车的骨架,而实车出来后也会进行安全性碰撞实验,根据驾驶室的的受损情况来评判是否达标。

    在保险杠、行李箱部分有缓冲区,主要靠溃缩吸能来保障安全。而汽车上覆盖的那层铁皮,可能最大的作用是美观和梳理气流了,并不是用来主要承受外力的,而且汽车上不止会使用一种钢材,在汽车的侧身车门处,这些没有缓冲区的地方,一般都会采用高强度钢来保护安全。

    (懂车师哥 黄丽编辑报道)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

    次阅读
    113评论
    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