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抵制日货为什么攻击重心在汽车上?

    汽车消费网头像汽车消费网头像
    汽车消费网2018-03-27

    最近几年,中/日/韩关系可谓峰回路转,民间关于抵制日韩商品、支持国货的呼声不绝于耳,其中,关于日系车、韩系车的舆论攻击最盛。

    那么问题来了!从女装到护肤品,从餐饮到家电,在国内生产销售的日韩商品琳琅满目,为什么那些义愤填膺的激进分子对这些商品避而不见或闭口不谈,攻击重心始终都在汽车上?这背后有什么深层原因呢?

    首先,受到抵制的日系车基本都集中在10万左右的日系家轿,例如丰田威驰、本田锋范、日产阳光等等,这些都是当年被砸的“重灾区”。原因很简单,车主一般都是报复无门的城市普通小康阶层,遇到这种事大多选择忍气吞声。而对砸车的人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风险系数低。

    而像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这样的豪车,基本没人敢动手,排出一部分人可能不认识车标外,其他即使认识恐怕也要装作“车盲”。丰田陆巡、三菱帕杰罗就更别说了,就是尾部贴上“日货”两个烫金大字,也没人敢上,车上下来的很可能是八块腹肌的主儿。

    实际上,这群人最不敢碰的并不是价格昂贵的日系豪车(GT-R、LS等),而应该是丰田的经典中巴——考斯特,常见于商务/政务接送。

    另外,一些竞争车企总在舆论白热化的时候,干一些推波助澜,打压对手的勾当,这样的行为严重损害品牌形象,对消费者来说简直就是在“秀下限”。

    退一步说,哪怕是挂着国货牌子的商品,大部分拆开以后也必然有日韩的零部件。就拿汽车来说,日本电装、爱信精机、三菱重工,这些零部件企业的产品基本已经渗透到所有自主车之中,德系、美系的合资车就更别说了,谁还没点日货。抵制?先把自己车拆了再说。日常生活中,日系商品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松下的电器、索尼的相机,你老婆梳妆台上的化妆品中,指不定就有全日文的,你去砸了试试看。

    ●总结:

    身在全球化制造业核心国,抵制某国货实在是愚蠢至极。自主车也好、合资车也罢,即使是整车进口国内的产品,只要是一款走量的商品车,其无数零部件都是全球范围内采购,谁能保证一定不会跟日本的汽车制造业挂钩,无数大佬级别的供应商都是全球汽车厂商眼里的香饽饽。

    抵制日/韩货?先把自己家里的汽车拆散了检查检查!什么?没车?那就拆家用电器,砸护肤品!

    次阅读
    67评论
    1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