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车虻头像车虻头像

    车虻

    MG4 EV车主·车龄1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2登录大师LV2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持之以恒LV1持之以恒LV1
    • 懂车智多星LV3懂车智多星LV3
    • 图文爆款大师LV2图文爆款大师LV2

    MULAN 工程师是懂ECO的

    2023-06-30发布于:MG4 EV车友圈

    省流版:日常驾驶不推荐ECO模式,如果你真的续航不够了,轻踩电门,多用动能回收 什么时候用ECO?车上老人小孩晕车,对起步有柔和需求的时候 【前情提要】 偶然打车打到了一辆秦PLUS EV,跟司机聊天,400+续航的配置,去年年底到手的,落地要15w。[大侦探皮卡丘][大侦探皮卡丘][大侦探皮卡丘][大侦探皮卡丘][大侦探皮卡丘] 听到这里我瞬间就精神了,毕竟跟我的520续航的MULAN落地价也差不多嘛,但是他说市区开电耗一般是8~9,电门踩狠一点就11-12,作为一个开了将近1w公里电耗从来没有下过10的人,我决定自己测试一下[大侦探皮卡丘][大侦探皮卡丘][大侦探皮卡丘][大侦探皮卡丘][大侦探皮卡丘] 【实车测试】 MULAN ECO+省电模式,综合工况测试(30km市区,10km高速),电耗如图,与NORMAL相差不大 。ECO模式的加速、刹车、甚至Autohold的体感都会有明显区别: 红绿灯起步明显没有窜出去的感觉,这点好评,但是刹车明显软了很多,牺牲的驾驶感受其实并没有换来电耗的减少,所谓的ECO和省电模式,其实更多的是限制了电机峰值功率,也就是加速没有那么猛, 至于能增加的续航嘛,可以忽略了。所以说MULAN的工程师是懂ECO的,估计我如果没有高速的话,车速一直控制在60左右,电耗是有可能降到10以下的 车友们也晒晒自己ECO模式的电耗,有机会我再测一下SPORT模式下的电耗水平

    作者提到的车系:


    • 木兰 没有忘记造车的初心 车是拿来开的 而不是在里面看大彩电的

      评论发表于2023-06-30
      • 只能说明你还年轻,绝对没成家没有小孩子,等你有家庭有小孩了,你就知道给孩子更大的空间是你唯一的想法,自己那点加速,动力,操控都不是最主要的因为有孩子了,你的提速还是收起来吧,孩子在后排站着玩绝对不想她跌倒了。等到那一天你就理解为啥零跑C11就算用了理想的三缸机为啥还是那么成功,理想就更别说了,一切为了老人跟孩子,自身的需求早就过了那个年龄。

        回复发表于2023-07-01
      • 那家人的安全呢 你不考虑吗

        @99999BIM只能说明你还年轻,绝对没成家没有小孩子,等你有家庭有小孩了,你就知道给孩子更大的空间是你唯一的想法,自己那点加速,动力,操控都不是最主要的因为有孩子了,你的提速还是收起来吧,孩子在后排站着玩绝对不想她跌倒了。等到那一天你就理解为啥零跑C11就算用了理想的三缸机为啥还是那么成功,理想就更别说了,一切为了老人跟孩子,自身的需求早就过了那个年龄。

        回复发表于2023-07-01
    • 《国际品牌观察》里有一篇专门讲上汽的,其中一段提到了木兰的内饰。当初屏幕下面按键的个数和种类都是作为全球车调研过的。当然国人对木兰内饰这样那样的看法,但作为全球车木兰国内国外同等品质本身就该肯定,拿着国内宁要大彩电不要多连杆的恶趣味来要求木兰,确实是自己想多了。某黑科技品牌则应该作为反面教材作为对比。

      评论发表于2023-06-30
      • 国内是啥都要,但是机械部分调校怎么样无所谓,反正屏大会转玩的流畅就是好

        回复发表于2023-06-30
      • 还要装软件,刷抖音,看微信,奇迹了真的

        @董明珠历险记国内是啥都要,但是机械部分调校怎么样无所谓,反正屏大会转玩的流畅就是好

        回复发表于2023-07-04
    • MULAN作为全球车,在驾驶性,安全,耐久应该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所以才有海外每月1W+的销量,国内改改内饰,销量应该可以提升。听说8月份要改款,如果内饰改善可以考虑入手

      评论发表于2023-06-30
      • 只有那么多钱 把钱全花在了底盘和安全上 没有多的钱去搞内饰

        回复发表于2023-06-30
      • 什么时候改款,能不能增加车顶扶手后排阅读灯和换个高清后摄像头?

        回复发表于2023-07-01
    • 专骂慕洋犬头像专骂慕洋犬头像

      专骂慕洋犬

      海豹车主·车龄半年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4登录大师LV4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持之以恒LV3持之以恒LV3
      • 懂车智多星LV1懂车智多星LV1

      开高架,快速路这种,尽可能滑行少踩刹车应该是有可能的。其实和本身档位关系不大,实际还得看脚法。

      评论发表于2023-07-01
    • 木兰跟比亚迪秦比?买秦的看的是滴滴出行尾箱大能装,买木兰的都是没成家的年轻男女,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没有小孩怎么会考虑车的装卸能力,说句实话,婴儿椅,各种小孩用品一大堆,木兰,还是算了吧,家用,我们就是买零跑C11也不会看木兰,另外不是每个刚步入社会的小年轻都能买得起十多万的车的,何况人家就算买也不一定非买木兰,选择太多了,所以,车就那么大,还不赶快把MG7推出纯电版

      评论发表于2023-07-01
      • 那请问你开什么车

        回复发表于2023-07-01
      • 他说要能装东西的,你想想

        @fzz小方那请问你开什么车

        回复发表于2023-07-01
    • wwss4896头像wwss4896头像

      wwss4896

      思铂睿车主·车龄8年

      • 登录大师LV3登录大师LV3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懂车智多星LV3懂车智多星LV3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 2021牛气冲天2021牛气冲天

      木兰这ECO,除了起步不冲,电耗比正常模式还要高一点,相同的路段路况和脚头,ECO总是比正常模式的电耗高一点,已经测试过几十次了

      评论发表于2023-06-30
    • 我正常开,不开空调,有时候百公里11个电左右🙂,开冷空调13-14,冬天暖空调20左右

      评论发表于2023-07-01
    • 之前一直用省电模式,看你说刹车软,感觉还真是,现在用回了普通模式

      评论发表于2023-07-25
    • 挺看好这车,最后还是选了比亚迪,名爵4s店太少,怕出问题比较麻烦。

      评论发表于2023-07-03
      • 不出问题才是硬道理。

        回复发表于2023-07-03
      • 需要市场检验

        @水帘峡不出问题才是硬道理。

        回复发表于2023-07-04
    • 认同,起步没力,刹车偏软,适合我,因为我家小朋友晕车。。。。

      评论发表于2023-12-26
      • 写得好用心啊!

        评论发表于04-09
        • 为啥不直接改叫舒适模式?

          评论发表于2023-07-01
          • 因为只有起步相对舒适,方向盘手感没变,刹车变软,动能回收第3档这些,综合起来,这个模式更多是为了省电

            回复发表于2023-07-01
        • 走国道60速度柔和起步低于10,正常15左右,高速100速度15,120速度20

          评论发表于2023-07-03
          • 虚航吗?

            评论发表于2023-06-30
            • 头像头像

              MG4 EV车主·车龄半年

              • 懂车评论员LV1懂车评论员LV1
              • 持之以恒LV2持之以恒LV2
              • 懂车智多星LV1懂车智多星LV1
              • 内容鉴赏官LV2内容鉴赏官LV2

              我木兰正常开40公里,大概12.7左右

              评论发表于2023-06-30
              • 是你们控制车 不是车控制你们 油车油费贵 怎么省钱怎么来 电车多充次电的事情 不该是怎么舒服怎么开 ?

                评论发表于2023-07-01
                • 刚买车的时候还看看平均电耗,现在成熟多了,基本不看了。

                  评论发表于2023-06-30
                  • 现在电耗多少

                    回复发表于2023-06-30
                  • 平均表现显13.6

                    @taotaosimile现在电耗多少

                    回复发表于2023-06-30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