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用户1513444227195头像用户1513444227195头像

    用户1513444227195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142粉丝111关注38获赞关注
    不吃香菜阿阿视频1不吃香菜阿阿视频1
    广外大街视频1广外大街视频1

    #我与懂车帝的2023换车的时候,我没有其他车友的选择性困难,我就奔着rdx去的,就是看中那套强劲有乐趣的四驱,由于对音响系统还有要求,最终锁定顶配车型,钻享Aspec版。虽然讴歌rdx是小众车型里的小众,但却不影响我对rdx的喜爱,于是那段时间经常看懂车帝rdx的视频讲解。个人一直都觉得现款(2020款)rdx的前脸不符合我的审美,可以说前脸设计的非常丑,没有霸气或者灵动的观感,当看到2023美款的rdx,眼前一亮,瞬间觉得rdx外观变的更有魅力了,心动于是想等新款上市,可是等来的是讴歌可能要退出中国的消息,就这样带着少许遗憾提车了。对了,虽然我对前脸非常不满意,但对尾部设计还是非常有感觉的,rdx的屁股非常饱满有力量,特别是那两根霸气粗壮的排气管,so nice,so sexy,这就是我要的车,棒棒哒。 rdx这车最吸引我的就是那套全时四驱shawd,公路驾驶感非常满意,带着我跑过零下25度的大东北,也去过四五千米的川西高原,还能胜任轻度越野路面,满足了我对一辆城市SUV驾驶的所有幻想,非常有乐趣,尤其是shawd的矢量管理,后轴最多可以分配70%的动力,转弯的时候后轴左右轮胎可以0-100-0自由转换,从而做到即将出弯的时候可以更早踩油门,让你明显的感觉被推着屁股出弯,这种感觉很美妙。 这车综合油耗12左右(我所在的城市路况不乐观),rdx绝不是省油的车,开着爽就行了,在当今电车满世界的情况下,可以说这是油车最后的倔强,我准备一直开着讴歌rdx,因为喜欢,一路讴歌。看到我与懂车帝的2023,遂发一贴捧个场,祝大家2023平安,2024年吉祥。

    RDX一路讴歌图1RDX一路讴歌图1
    RDX一路讴歌图2RDX一路讴歌图2
    RDX一路讴歌图3RDX一路讴歌图3
    RDX一路讴歌图4RDX一路讴歌图4
    RDX一路讴歌图5RDX一路讴歌图5
    RDX一路讴歌图6RDX一路讴歌图6
    RDX一路讴歌图7RDX一路讴歌图7
    RDX一路讴歌图8RDX一路讴歌图8
    RDX一路讴歌图9RDX一路讴歌图9
    备胎说车视频1备胎说车视频1
    2022-10-26
    这车,越看越喜欢!图1这车,越看越喜欢!图1
    这车,越看越喜欢!图2这车,越看越喜欢!图2
    这车,越看越喜欢!图3这车,越看越喜欢!图3
    这车,越看越喜欢!图4这车,越看越喜欢!图4
    这车,越看越喜欢!图5这车,越看越喜欢!图5
    这车,越看越喜欢!图6这车,越看越喜欢!图6
    这车,越看越喜欢!图7这车,越看越喜欢!图7

    最近一周只上下班通勤,油耗直接飙到了14.7,就这不是退市退的明明白白吗。 提车两年,整体用车体验还是不错的,越开越喜欢。座椅舒服,相对江苏人来说空调效果很好,音响尚可,虽然不如S90的宝华,也够用了,毕竟车载音响有点迷,不如家里来一台naim。家人也渐渐接受了这台车,因为座椅舒服,后排地台几乎纯平,后排体验相对较好。其实我个人觉得前排体验更好。 两年前这台车并不是我的第一选择,阴差阳错买了这台车,开上了就是爱不释手。红绿灯第一排一定是第一个冲出去,科教城的环岛总是最快的,高速上是真的稳,乡间小路相比以前的科雷傲也有一种贴在地上的感觉。 虽然官方退出中国市场了,但对我来说影响并不大,如果有自己的车库都打算自己换机油。两年来也没什么大问题,小毛病还是有的,尾门在过交叉斜面路上异响,停在不平的路面开启尾门电弹簧声音异常,估计跟塑料尾门有关。方向盘偶尔异响,我都是捶两下喇叭,我很少按喇叭,有时候按喇叭不是要提醒其他车而是我的方向盘响了另外,这车在看得见的地方,细节做工真不如雷克萨斯。 除此以外基本都是优点了,尤其在看不见的地方,这台车在当今的车市场算少有的良心产品,如果10万公里不出大问题我就来吹吹这车,如果它能陪我走过10年,那它就一定能陪我走到最后。

    真的不适合国内城市路况图1真的不适合国内城市路况图1
    真的不适合国内城市路况图2真的不适合国内城市路况图2
    真的不适合国内城市路况图3真的不适合国内城市路况图3
    真的不适合国内城市路况图4真的不适合国内城市路况图4
    说车24视频1说车24视频1
    2023-06-28
    佛山钜盛肥麟二手车视频1佛山钜盛肥麟二手车视频1
    2023-09-06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5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5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6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6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7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7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8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8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9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9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0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0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1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1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2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2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3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3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4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4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5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5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6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6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7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7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8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8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9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19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0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0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1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1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2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2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3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3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4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4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5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5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6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6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7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7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8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8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9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29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0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0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1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1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2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2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3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3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4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4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5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5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6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6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7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7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8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8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9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39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0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0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1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1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2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2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3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3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4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4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5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5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6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6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7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7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8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8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9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49
    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50k20C避坑改装分享(技术贴)图50
    小志说车1视频1小志说车1视频1
    2023-07-25

    如今爱车已购入4年多,前几年没有感觉车载空调效果差,因为上下班车辆都是停在地库中,路程也就10几分钟。近期因工作关系,每天车辆都要停在室外在太阳的曝晒蹂躏,买了一只电子测温表放在车内,在外界气温高达36度时,车内温度在半天的太阳曝晒下测温表直接黑屏(表的最高显示温度为70度),下班时把车门全部打开降温后再把空调温度设置在22度自动状态下行驶,经15、6分钟到家时车内温度还是38度左右,此时才感觉车辆的降温效果真的差。该如何降温呢?仔细分析了车辆的情况,同时也查看了很多车友的帖子,想从二个方面来解决车辆的降温问题。一是给车辆降温,环顾车辆只有全景天窗未贴膜,其他地方贴的都是强生陶瓷膜(应该不算差);二是提高车辆空调的降温效果,受到深圳翼总改装车辆照片的启发,查看了很多车友关于车辆空调低压侧管路保温效果的论坛,这其中有说行的有说不行的,但有遍文章我还是认可的,他认为可通过空调低压侧管路(机仓内)保温,降低空调压缩机进气口压力,达到降低压缩机负荷与提高压缩机效率的问题,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于是马上动手,在网上买了反射隔热帘,用无痕贴贴在天窗上(不影响天窗开和关),实测了一下,同样在外部36度高温和太阳曝晒下,车内电子测温表不再黑屏,但车内温度同样高达50多度。同时在网上又买了隔热反射保温管,其内部为石棉外部为铝箔,防火又隔热,然后把他安装在空调低压管路侧,通过测试,用10分钟就可把车内近42度高温降低到29度,空调的风量此时也开始减小,所以总的来说,通过二个措施,车辆降温效果还是明显的。仅供车友共享。

    浙FV0852RDX图1浙FV0852RDX图1
    浙FV0852RDX图2浙FV0852RDX图2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