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漂亮型选手头像漂亮型选手头像

    漂亮型选手

    认证:奥迪A6L车主·车龄13年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5粉丝6关注156获赞2被采纳关注

    用户9367837866174两驱旗舰 1.每天刚开车,自动启停都没有。要开一段时间才有,是否和北京冬天天气冷有关? 2.座位下车时自动后移,上车时会自动前移,但到不了之前的位置,每次我都按1键恢复。 3.熄火人不下车,中控屏要等待一会才关闭,有没有方法熄火就关闭?人不下车的情况下 4.u盘听歌,有时会没有记忆播放,我听评书很苦恼。 5.早晨冷车,打方向(掉头),会出现搁愣搁愣的感觉,我以前的轩逸也有这种情况,而且更严重,这车只是微微有感觉,是否和天气冷有关? 6.第一次用有acc的车,请问每次打开acc都要调时速上限吗?可不可以让他默认比如100这样? 车绝对是好车,顺滑,有力,用料足,配置高,为国产进步感到骄傲!

    剑侠4841最少要1.3的订金,还只能说二个月的样子提车,这边又看到又减配一个或者再等三个月才能拿车,被这个谜之操作搞得无语,,,天天喊缺芯,搞得别的厂商都不缺一样,没见哪个跟吉利一样,连BBA的优惠基本都放回缺芯前的优惠幅度了

    北海烤虾💔爱车吐槽 2022年1月1日零点,看着车机主题变成元旦专属我还挺开心,开心没过几分钟,提示前摄像头功能受限,车道保持不可用,呵呵,吉利你🉑真是给我一个绝妙的新年礼物!

    猫男的圣诞节之前已为了占坑而盲订了M halo金色+棕色内饰+升舱包,不过还是觉得试驾一下来的更加妥当些,尤其是一直被诟病的空间表现问题,其实作为驾驶者,主驾驶舱的舒适程度我一点也不担心,但是其他座位到底舒适度如何还是需要实地考察,尤其是家人实际的意见。 ( 由于每个人现有用车的不同,对试驾的实际感受也会有极大差异,所以以下内容仅代表本人个人意见。) 1.外观 个人本身就喜欢领克系列的外观,什么青蛙脸之类从来都觉得是个性的体现并不是丑,老婆是南京艺术学院设计系毕业,前沿资深设计师,反馈外观虽然不惊艳但也和丑不沾边,当然审美本身就是主观而非客观的。 2.内饰 老婆站在设计角度来说是“碎”,各种饰面板把整体性打碎了,呈现出各种小块面。试驾车棕色皮椅已经有黑色污渍还是比较明显的,至于座椅侧面褶皱问题倒不是太明显。 3.空间 驾驶位没什么好说的,副驾驶腿不能伸直,当然这是因为前轮位置靠后导致的,保证内溃空间就要牺牲副驾驶空间,二排座椅舒适度最高,但是除了国王模式外想二郎腿还是有点困难的,不过敢问有几辆6-7座SUV敢说二排能翘二郎腿的?更别说要求二排翘腿三排还能舒适的了。但有一说一,进出三排确实困难,而且三排坐进去后,在二排不够前置的情况下,高地台导致三排乘坐时大腿下方是悬空的,长时间乘坐时必然不舒适,所以三排真的只能是应急,有长期满座需求的,真的就压根不应该选择09。这也是老婆唯一吐槽的点,觉得这么大的车里面似乎并没有很大空间,反而还有点局促。 4.驾驶感受 作为出名肉车11款1.8L科鲁兹的车主,09的动力真的是随点随有,加油抬头,方向盘指向清晰,悬挂通过减速带时颠簸感是有但是明显带有韧性,并不是单纯的硬,而小颠簸的过滤还是比较彻底的,HUD在阴天下很清晰,仪表盘数据太多,一下不知道看哪个,这是使用习惯问题而不是硬问题。 4.车机 作为软件产品经理,设计界面与用户交互本身就是我关心的内容。但任何系统本身就是一个用户教育与接受的过程,没有太多的应该不应该,只有习惯不习惯,觉得“应该如何”这件事本身只是在拿自己从其他平台获得的习惯套用在另外一个平台而已,我能够很清晰的了解09车机交互和分类传达的意思,但是适应与习惯一定还有一个过程。而且,语音控制呼出可以解决很多隐藏较深找不到的功能问题。至于方向盘调整,座椅调整之类的是属于非经常性使用内容,深一点问题不大,除了新车外,谁没事调方向盘和座椅玩? 5.隔音与音响 特意用了川井宪次为攻壳机动队做的插曲《傀儡谣》来试音,我的木耳觉得相对还是可圈可点的,高质量音源下高音清晰明亮,低音浑厚 还要啥自行车,追求音质的在家搞套HiFi不好么,在车上死磕什么,09整车钱还不够入门HiFi呢。 而隔音的话,和预想略有出入吧,我是大法抑噪耳机的忠实用户,自用WH-1000XM2和3,老婆用WI-1000XM2,我本来以为09会是和耳机一样发送反向声波抑噪,但是似乎只是过滤发动机声音为主,并不是制造耳机那样的静谧效果,不过想想也是,都抑制了也就听不到外面按喇叭什么了……不过09那有科鲁兹两个厚的车门+双层玻璃确实营造出了相对安静的车内环境。 6.其他 座椅较硬,包裹性感觉还不够好(也可能单纯就是科鲁兹椅子被我坐塌了) 短腿上下车有点吃力,最好是有个踏板,自己装不知道会不会不保修…… 脚踢开门亲测有效(试驾员都不知道,一脸惊奇,哈哈哈) 试驾员打开后备箱给我看了崭新隔音棉,同时也看到任何一个组件上都有独立安装+质检确认的标识,也代表了领克严谨且可回溯制造流程环节。 最近再仔细问下老婆对车子的感觉(她还想看看理想等其他车子),不出意外就是等明年恰当时机提车了。

    木光火山对于目前有些朋友吐槽的第三排空间问题 试问有多少成年人会坐第三排呢 第三排无非是应急而已 其次科普下为什么第三排空间受限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领克09和沃尔沃xc60/xc90的底盘平台一样都是spa平台下的产物 spa平台最重要的一个安全考量就是弃轮保命造成了前轮距主副驾驶之间的直线距离被适度拉长了 此外第三排也是考虑到了如果有小孩乘坐不能让座椅离后窗太近否则发生追尾会受到很大影响 也是为了安全 所以进一步压缩了内部的座椅空间 美玉无瑕 总有不足 领克09的科技配置和主动/被动安全配置在30万左右的价位已经是很厚道的了 个人观点 不喜勿喷

    十四年老司机挑战赛已经结束,超长发挥公布结果

    车届吉他手最近38利用对凡尔赛的评测以及他指出的车身抖动问题,对雪铁龙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击。车身抖动问题尚未有定论,就又有38团队的成员向网友喊话,告诫质疑38观点的人,不要给神龙公司当枪,号召网友与38站在一起,给厂家施压。这一话术着实霸气,背后的底气是什么呢?我想一定是38利用类似操作获得过成功,使其方法论得到强化。在此,我以38测评过的车为线索,简单阐述38强行获取充值的方法论。 当今中国车市分化严重。如果把车企比喻为飞机的话,可以被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平流层平飞的,第二类是正在滑跑努力起飞的,第三类是地上趴窝等待报废的。38选择目标的逻辑也很简单:第一类平稳飞行,攻击效果不明显。第三类,破鼓万人捶,不差38一个,厂家破罐破摔,爱谁谁。最后看第二类,以东风雪铁龙为例,他们将整个品牌再度腾飞的希望都寄托于凡尔赛,所以精心打造产品再定一个诚意十足的指导价,对其市场反应极度关注。对这样的产品进行攻击,会有以下结果:一是,与其他媒体评价形成鲜明对比,制造爆点,这一点38在视频中自己也曾提及;二是,给厂家造成不安,有更大的破坏力和震慑性,给人一种这位攻击者影响力巨大的错觉。于是有车企如果尝试起飞或者再度起飞,就会去公关这位大人物。此处重点点名北汽的宝沃BX和北京X7。38在对这些车型进行评价的时候,对他们高度赞扬。只可惜这两个案例,一个彻底失败。一个非常失败。这足见其正面作用远不如负面作用大。时间线再向前推,38曾经以北汽EC为例,给电动车提出过差评,似乎是在释放什么信号。其实之前38在轻度差评标致308的时候也给出过类似信号,神龙公司应该是并没予以理会。如果有所反应的话,也不乏38在某些车企旗下产品测评口风大幅度反转的案例。在此我并不举例,自己对号入座吧。有些品牌粉丝众多,可能接受不了自己拥护的的品牌被这样一套强盗逻辑所绑架的现实。最后再指出一点,38在测评星越L的视频中曾提到他有很多视频存货,但是没有发。为什么不发呢?应该是要先发给厂家,看看他们的态度吧。 其实我一直关注38的视频,直到看到他在最近一期对比视频中,客观性和专业性双双崩塌,甚至在某些时候表现出情绪失控的上头状态,实在是让我大跌眼镜。希望38能够拾起作为媒体最基本的客观性和专业性。不充值不代表客观,这是两回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下次再聊。最后还是希望雪铁龙能够守住底线不被这套操作所绑架,尽量完善产品,服务好用户。

    买车不想等分享图片

    墨影空间设计有限公司09刚跑了100公里,发现停车怠速抖动,很规律得那种,有没有车友遇到

    大天熊快三个月了,好不容易等到厂家PHEV的排产计划(本人预定配置属于第一批生产计划配置),看到群里已经好多PHEV已经有配额了,为什么我这边连个消息都没有?坐标武汉。 我是9月底就去4s交了大定的定金并签了合同,10月9日9点19分app成功下定,按照领克承诺先定先排产原则,我应该属于第一批,结果至今连个配额信息都没有,问了4s说还在等厂家配额。 希望领克厂家能信守承诺,当时订车的时候一直都是承诺先订先交车,现在相同配置的订单,为什么很多人已经有配额了,我们这边还没有?

    李时珍的皮1013销售告诉我预计明年三四月份拿车,我在想明年三四月份车价会不会降或者变相的送东西,之前订的还能不能享受

    遇过虚妄丶领克09提车作业-长篇小论

    用户4943574660220看看 能不能做储物间

    各安天涯1986被逼营业,继续发帖,这次集中写下09该小改或优化的地方

    漂亮型选手图1漂亮型选手图1

    哈哈树欲静而风不止12看看专业的三十八号车评人对国产车的评价

    小白毛毛熊之前的一篇帖子我已经说的很详细了,混动对于传统大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转变的路上必须经过混动这一个环节,这与新势力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怎么完成纯燃油向混动的过渡事关生死。 其实比亚迪已经很好的指明了路线图,简单点说就是不给自家纯燃油产品活路,用替代的方式推广自家混动产品,这就需要产品有着相当性价比的实力,所以比亚迪从秦这种低价产品入手开始入手推广自家dmi混动车,以超高性价比迅速打开局面,然后由低到高逐步替代,几乎一年不到就几乎完成了混动对纯燃油替代的路线,并且销量实现翻倍,这简直就是2021年最为惊艳的逆袭。 吉利后发有后发的优势,第一,比亚迪彻底打开了混动的大门,消费者意识开始转变,就相当于有人帮你踹开了门。第二,吉利有两个好老师,一个是比亚迪,照样学样把比亚迪的路走一遍,比亚迪已经为吉利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方法,第二个是长城,只不过长城是反例,我之前有一篇帖子也指明了这个问题,长城的问题是把自家的混动技术当成高端技术,只用在旗下高端品牌或高配车型上,走高端路线,把混动当成纯燃油车的补充,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连续发布几款车型在市场上没有引起什么波澜,完全被dmi压的死死的。 吉利雷神首款产品选星越L而不是首发领克是正确的,要铺开自家混动必须更亲民,利用当红车型去推广是顺势而为,但不能犯长城犯的错,把混动当成补充车型走高价策略,必须学比亚迪那种不给自己纯燃油留活路的方式去定位定价,吉利这套混动系统有多种搭配方式,我个人觉得用1.5T加单轴变速箱的方案替代当前的2.0T加7DCT起步车型,价格定在13.xx万,放弃比亚迪的大电池可充电方案,把成本压低,也就是放弃绿牌把价格做低,在此基础上1.5T加三速变速箱的方案做到15.xxW,基本完成对纯燃油的替代,然后也不能没有绿牌方案,1.5T加单轴变速箱加大电池可充电也就是跟dmi差不多的方案可以做到17W,换成三速变速箱做到19W,大概的框架差不多就这样,中间用不同的配置再补充一些车型进去,基本就做到了对纯燃油的完美替代,星越L打开局面后,再逐步替换星瑞,帝豪等产品,2.0T的方案可以给领克,正好又把两个品牌的差异化做出来了。 未来几年是新能源发展的大年,也是混动发展的大年,我们应该看得到纯燃油车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萎靡,能抓住这几年未来可期,抓不住那就没有未来了,对吉利来说极氪和浩瀚平台已经打开了纯电的局面,就差混动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还未打通,成败就在这几年,比亚迪实在来势太汹涌了,基本不给对手犯错的空间,关键时期试错成本太大了,必须考虑清楚再出牌。

    用户257500160440如果由于车辆质量原因而造成事故(如自动停车中把车撑坏,前提是车主一点都没介入车辆控制),能否向车企索赔?如可索赔该如何操作?

    用户1345239612196星越L新车提了五天跑了80公里,每次第二天开启动耗油都是19.9,跑到两公里才慢慢降。 昨天开到11个油,今天启动又是19.9个油, 销售说新车都这样,得开1000公里后才准,正常吗,还是车子问题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