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山髙雲阔头像山髙雲阔头像

    山髙雲阔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116粉丝1关注44获赞关注

    关于后轮过坑洼摆尾及四轮定位参数的个人理解 这个问题我研究了1个星期。跑了三家四轮定位轮胎店做了3次四轮定位。对比了说明书与各家四轮定位机器的四轮定位参数设置以及最后一家四轮定位的小哥丰富的经验。最终找到原因并调整四轮定位的参数。(对四轮定位专业术语不懂的可以百度) 首先前轮的四轮定位没有问题,前轮的前束跟外倾角的数据说明书中与四轮定位机器的差别不大。 508L两后轮外倾角向中间倾斜比其他车大,且不可调,随着后座坐的人多重了大,2个后轮向内倾斜增大。如果两个后轮的前束都为0(就是平行向前)会导致轮胎内侧磨损严重。这是就要加大前束值(就像内八字的脚)以减少轮胎内侧磨损,平衡整个轮胎的整体磨损。所以508L后轮的前束值比其他车大,内八字更厉害些。如右后轮过坑洼井盖在后轮从井盖上井盖牙边时候由于轮胎内八字在速度较快时形成一个向左的推力,速度快推力大,就形成了所谓的摆尾。 对于后轮磨损,我的508L开了35000公里,啃外侧,就是因为车辆出厂时的前束过大。为什么过大,因为出厂的四轮定位是在车辆装载4个68kg成员及28kg行李的情况下。后轮内趴较大(注意后轮外倾角不可调整,其它车比如奥迪a6就可以调)就需要较大的前束值(内八字更厉害)。又因为我一般都是一个人驾车基本等于空车状态,所以原厂出厂的后轮前束抵消外倾角防磨损轮胎内侧过头,导致啃外侧。说明书中在负载状态下的单个后轮前束值是2.5(2-3范围内)。根据与有经验的技工探讨,根据我驾车的情况(一般一个人驾驶多)建议我将后轮单个轮胎的前束调整至1.5,这样在一个人驾驶的情况下会稍微啃内侧,后座坐一个人的时候就是均匀磨损,全车坐的人多就啃外侧。我为了保守起见调的1.9,也接近说明书的(2-3)的范围。当然1.9的前束也不一定是适应我的用车环境,这还是等行驶一定里程后再去复查。 一般的车空车行驶的情况下是啃内侧的多,后座坐人的话会均匀正常磨损。应对这种情况要么定期前后轮调换达到均衡磨损。或根据自己驾车的情况调整四轮定位参数(需具体一定的理论知识)。当然每个车的定位及出厂设定的参数不一样。舒适型的车跟运动型的车参数肯定不一样。后轮内趴是保证更好的操控性,前束值过大过小都不行。 总结:法系车后轮的参数普通内趴多一点,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前束值调的大(负载状态下的四轮定位数据),在经常一个人驾车的情况下过坑洼会出现啃外侧。同时不管是一个人驾驶的情况还是满载的情况过大的前束值过坑洼会摆尾。 这是我个人理解,讲解的不正确的地方请勿喷。欢迎一起讨论。

    山髙雲阔图1山髙雲阔图1
    山髙雲阔图2山髙雲阔图2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