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66号汽车工坊头像66号汽车工坊头像

    66号汽车工坊

    简介:10年4S店金牌销售,尽可能从车主第一人称分享真实车主经验,所谓每天一辆车是不存在的,各位粉丝不要见外哈~

    3485粉丝0关注1.7万获赞关注
    比亚迪官方下场,索赔500万!图1比亚迪官方下场,索赔500万!图1
    16小时前
    比亚迪dmi高速油耗比油车还大?5位车主告诉你真相图1比亚迪dmi高速油耗比油车还大?5位车主告诉你真相图1
    比亚迪dmi高速油耗比油车还大?5位车主告诉你真相图2比亚迪dmi高速油耗比油车还大?5位车主告诉你真相图2
    比亚迪dmi高速油耗比油车还大?5位车主告诉你真相图3比亚迪dmi高速油耗比油车还大?5位车主告诉你真相图3
    03-13
    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跑出发展“加速度”,比亚迪迎来向上突破图1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跑出发展“加速度”,比亚迪迎来向上突破图1
    01-28

    十一露营小结:哈弗二代大狗带我享受慢节奏生活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城市里待久了,感觉身边的人,包括我自己,都越来越向往大自然了。这个十一,和几个朋友商量了下,大家都不想再去网红景点人挤人了,于是就决定一起去露营两天,其余时间各自休养生息。虽然有两个朋友也开的中型SUV,但比较下来,还是我的哈弗二代大狗空间最大,最终出行座驾的任务就落到了它身上。 我们选择的露营地在城郊,全程大概50多公里,路不算远,不过后半段要途径郊区,地形比较复杂。一开始有个朋友一看我的车是混动版,还担心hold不住非铺装路,不过这方面他确实多虑了。我的哈弗二代大狗PHEV是不折不扣的新能源轻越野,接近角 24°、离去角 30°,最小离地间隙 200mm,这也让它在面对复杂路面的时候更有底气,完全不用担心会剐蹭底盘,加上充足的动力,爬坡、过坎都游刃有余。 露营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制作美食,有了哈弗二代大狗的220V外放电,户外也能随便用电,这点真的很方便。我们准备了露天火锅和户外BBQ,一边享受没有天花板约束的自由,一边短暂忘掉工作上的烦恼,在大自然里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享受美食,聊聊最近的生活,感觉自己的节奏一下就慢下来了,身心都得到了治愈。 总的来说,这个十一很圆满,见到了想见的朋友,不用去人挤人也能收获出游的快乐。如果你最近也在看适合自驾、露营的车,推荐哈弗二代大狗哦,快拥有它,换种生活方式吧~

    66号汽车工坊图166号汽车工坊图1
    66号汽车工坊图266号汽车工坊图2
    2023-12-28
    五大全球首创技术,比亚迪超前构建全能充电体系图1五大全球首创技术,比亚迪超前构建全能充电体系图1
    五大全球首创技术,比亚迪超前构建全能充电体系图2五大全球首创技术,比亚迪超前构建全能充电体系图2
    五大全球首创技术,比亚迪超前构建全能充电体系图3五大全球首创技术,比亚迪超前构建全能充电体系图3
    2023-12-19

    单踏板模式受质疑的点集中在紧急状况时腿部的反应。 质疑者认为人的本能反应是“一脚踩死”,这个描述是不严谨的。 一脚踩死是在备刹车状态下的合理反应,而备刹车是防御性驾驶的习惯。当驾驶者进入防御性驾驶状态的时候,一脚踩死是一种有意识的反应,而不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 你说这是“本能反应”也可以,但它本质上是神经系统的一个预加载指令。它和走神时的分不清油门刹车有根本性的区别。 备刹车时一脚踩死,和“误以为自己备刹车”而一脚踩死,和分不清油门踏板的大懵逼,这三者的一脚踩死不能混淆在一起。 后两者就是交通事故定责中最为常见的定性——“操作不当”。 各位反对单踏板模式,本质上反对的正是后两者,也就是开车走神,和紧急状态下的僵直反应; 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正是鼓励防御性驾驶的习惯,而这个习惯是不分单踏板还是燃油车的。 那么单踏板模式下的防御性驾驶是怎样的呢?是虚松油门。 我在通过视野受限区域(比如路口或者公交车遮挡)和人车混杂的复杂路况时,大脑会进入一种高功率状态,具体来说,就是会在神经系统里预加载一个“松油门+踩刹车”指令,提前开始募集腿部肌肉。 一旦出现突发状况,脚步会立即执行预加载的指令。 这个神经过程和燃油车的防御性驾驶是一样的,只不过后者更复杂一些,拆分成了一个动作+一个预加载指令: 一个动作是备刹车,一个预加载指令是一脚踩死,他们共同形成了一套肌肉反应。 这套肌肉反应在走神时会酿成事故,就是我们上面说的“误以为自己在备刹车”。 有些人说“本能反应是一脚踩死”,这其实是长时间驾驶燃油车并有防御性驾驶习惯而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它并非人类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 开单踏板一样能形成本能反应,也就是虚松油门,它本质上是把备刹车的动作内化成了神经的提前募集。 只要你进入防御性驾驶状态,只要你的神经系统对感官输入的路况做了预处理预计算,那么你的肌肉反应过程和开燃油车并没有区别。 有人可能会说,谁要和你讨论防御性驾驶,我们说的就是突发状况时的懵逼反应。 那你说的这个懵逼反应叫走神。甭管是什么车,误把油门当刹车一脚踩死都是重大事故。这样的事故在前电动车时代还少么? 现实中很少有人不知道左边是刹车右边是油门,极少有这样的___逼。误把油门当刹车大多数就两种情况,要么是双手捂脸浑身僵直,脚踩在油门上挪不开了;要么就是误以为自己做了备刹车,其实脚还在油门上。 这两种情况前者叫懵逼,后者叫走神。 前者多发生在新手身上,后者多发生在老司机身上。 单踏板其实极大地减少了第二种情况。有心人可以分别统计一下特斯拉和燃油车因为踩错踏板造成的事故率,也许能够佐证我的观点。 另外,单踏板的刹车效率其实更高。注意我不是说刹停距离。 因为单踏板模式在松开油门的时候就开始急遽减速了,而燃油车是在脚从油门换到刹车并踩下去的时候才开始制动。不要小看这不到一秒的时间,有时候鬼探头就差这一秒。 总而言之,安全主要是靠防御性驾驶意识,靠良好的驾驶习惯。没有证据证明单踏板模式会比燃油车增加事故率。 算了我就说大白话吧,单踏板的事故率并不比燃油车高。 我再分享一个体会: 肌肉反应的养成并不困难,据我在车友圈和车友群的观察总结,大多数车主很快就能适应单踏板,形成新的肌肉反应。 困难的从来都是防御性驾驶习惯的养成,而不是腿部的肌肉反应。 延伸思考: 在燃油车和单踏板之间频繁切换才是大忌,这会搞乱神经系统的肌肉反应。 内分泌系统也遭不住你今天21点睡、明天2点睡、后天又21点啊,人体的使用方式不是这样色儿的。 那些说什么家庭第二辆车是电动车,长途开燃油、市内开电车的,记得把单踏板模式的电车排除在外。因为这种开法就是害人。

    66号汽车工坊图366号汽车工坊图3
    2023-02-23

    理论上宋plus这种紧凑++的大车,配1.5的发动机是有点小,高负载下充电比较慢,给司机随意踩油门留的电余量比较少。 但实际上,非暴力驾驶,正常跑120完全没问题。 因为宋plus车大,车重,suv风阻也不小,满载120匀速行驶已经需要一个不低的基础功率输出了,1.5的发动机在经济转速下满足这个基础功率后,剩下的给充电的功率就很小。稍微加点速,上个缓坡,就充不上了,变成耗电。电不够了,发动机就要提高转速,脱离经济转速区。同样的动力组合,在秦plus上就好的多,秦的车轻,风阻小,同样是120满载匀速行驶,需要的基础功率就小,发动机留出的充电功率就多,充电就快,司机随心所欲的余量,加速 上坡的余量就大。 我是车主,就我个人的体验,宋plus高速巡航,大概一两公里能充1%进去,听朋友说秦plus就充的更快。宋plus高速巡航的时候有个缓坡,或者轻微提速,就从充电变成用电了。我曾经比较粗暴的开过150公里的高速,电是一度都充不进去 维持在19-22%,但还没遇到过把电用光的现象,可以想象那几例把电耗光的司机开车有多暴力,或者上坡有多长多陡? 其实宋plus这个重量的suv,配1.5t更好。 电池的作用是起步,加速,都市慢速行驶等发动机费油工况时出来耗电驱动车辆,让发动机不介入。 在车辆稳定匀速行驶时,也就是发动机转速最经济的时候,让发动机出来直接驱动车辆,再分一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去充电,以备下一次起步,加速,慢速行驶时有电可用。 那么究竟要配多大动力的发动机才合适呢,最根本的条件和原则是~在负载最大的匀速行驶工况下,也能往里充电。 什么时候是负载最大的匀速行驶工况?那就是高速120 满载巡航。这个时候发动机以最省油的转速运转所提供的功率要>此时车辆维持稳定巡航所需要的功率。 而这个差值的大小决定了充电的速度。 可以猜测宋plus的这个差值就比较小。所以充电慢。充电慢,驾驶者就不能无节制的猛踩油门,长时间爬大坡。动力不够了,发动机就必须拉高转速去提高充电速度,这样就不省油了。如果你开车实在太猛,拉高转速都满足不了充电,那空电的时候,车子动力就只剩一台1.5汽油机,瞬间变肉鸡。 所以宋plus配这样的发动机,应该就是纯家用定位,没打算鼓励用户开快车。

    66号汽车工坊图466号汽车工坊图4
    2023-02-23

    作为一个秦plus dmi 55高配车主,落地12万的价格,等车4个月,现在作为一个车主的身份,给广大车友谈谈这款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秦plus dmi是一款优缺点很明显的一款车。 优点: 第一个优点,动力平顺且响应极快,这个是燃油车完全比不了的,这个价位动力好的涡轮车还是有,但涡轮迟滞降档延迟都是很明显的,顿挫也是很正常,而秦plus dmi别看是混动,比起纯电车的加速平顺感,有过之无不及。 第二个优点,用车成本低。自己有车位所以买了充电桩,既充电也加油,当然有时候也馈电行驶,纯粹市区开,还没上过高速。一般充满电,智能保电25%,还剩30%多的时候就充电了,百公里油耗自己算了两三次大概是2.3L(95),电耗表显4.7度,实际充电的钱没太注意,因为电费实在太少了。大概算下来一公里用车成本两毛钱。 缺点 第一个缺点,横向对比同价位的车。悬挂无论滤震还是操控性无一例外都比秦dmi好,秦dmi的悬挂在落地十万以内的车里都不算好。太硬了,滤震不好,支撑也一般。 因为以前的车动力隔音滤震支撑稀烂,毕竟是老二手车了,十多万的车动力隔音比旧车好的有很多。悬挂好的也有很多。甚至晚买一年,攒攒钱,都可以买落地20以内的B级车了,如韩系,美系,法系,或者星瑞速腾。 结果换了个车,悬挂和旧车一样烂。这段时间也开了几个朋友的车,试驾了不少其他车。就觉得15万以内的国产suv除了动力和油耗,其他方面比秦dmi好得多。可惜国产车基本没有什么B级轿车。合资车除了中控屏,只要价钱到位了,驾驶乘坐感受用料配置也比秦好。 这是我觉得秦dmi最大的缺点。13万落地配置用料比起一些国产车算是低的,比起一些合资车如威朗pro也就差不多。 第二个缺点就是品控,我运气还好,只是偶尔有小问题,但是车友群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五花八门,概率也高。这才上市不到一年。 第三个缺点:ev受限,高速失速车友群里没有,并且看车友圈的话,70%强制保电应该就不会出现了。(插一句,我自己感觉,小马拉大车的宋可能更容易出现)。 买dmi真的省油? 馈电油耗我自己算过不是很准有5L多的样子,大概4毛钱一公里。以前1.5L自吸的车夏天8L,冬天8L,春秋7,冬天太堵了,15公里上班能一小时到1小时20分钟,下班40分钟到1个小时。拥堵避不开。去年的油价大概5毛多一公里,现在的油价肯定有6毛了。 就我这驾驶习惯,又不喜欢慢慢加速,若买个1.5t,十多万的轿车,百公里10个油以上挺正常。 我一年大概开两万公里,我自己觉得选这车用车成本大概一年能省一万块钱。但是如果不充电,并且路况稍微好点,这车一年大概能省五六千。 那么问题来了,为了一年省五六千或者一万的油钱,买这车值不值得? 首先纵向对比,55高配和顶配的秦pro配置相近,落地价贵了大概3万块钱。 如果能充电,更好更平顺的动力,3年省出差价,还是值得。 如果不能充电,五六年后才能省出差价。 还有就是两套动力系统后期维护保养的成本大概会比油车高。 总结 总体来说,我的建议,限牌城市,秦dmi值得选。限号/有充电条件/拥堵严重,起码满足两个才值得选(我满足三个)。满足一个可以多试驾多对比。 对动力没需求,喜欢皮实耐用省油保值的还是买日系吧。 虽然我这限号,有充电条件,拥堵严重但让我重新选的话我还是会纠结。 我是属于收入不低储蓄少的人,因为工作前穷怕了,所以对用车成本看得比较重,实际上一年多一万多块钱的用车成本,也没什么问题。如果我重新选择的话,我可能会再等一等选择一辆更加适合水桶的车。 没有充电条件,慎入。限牌,推荐。限号/有充电条件/拥堵,满足三个中的两个推荐你上秦plus dmi不会错。

    66号汽车工坊图566号汽车工坊图5
    66号汽车工坊图666号汽车工坊图6
    66号汽车工坊图766号汽车工坊图7
    66号汽车工坊图866号汽车工坊图8
    2023-02-23
    开了海豹一周后,车主总结了这11个体会图1开了海豹一周后,车主总结了这11个体会图1
    开了海豹一周后,车主总结了这11个体会图2开了海豹一周后,车主总结了这11个体会图2
    开了海豹一周后,车主总结了这11个体会图3开了海豹一周后,车主总结了这11个体会图3
    2023-02-22

    作为一个特斯拉model 3 车主,买回来半个月,开了800多公里,说说我感受到的11个优点和14个缺点: 优点: 1.自动化很强,不需要钥匙直接拉车门就能开,上车系安全带踩刹车挂挡直接走,太舒服了。 2.ap大部分时候很好用。虽然设置最近的跟车距离,还是偶尔被加塞,但是只是偶尔,低速ap开起来还是比较省心放心。 3.单踏板模式逻辑很简单,还能增加续航,即使能关我也会一直开着。 4.续航显示较准确,开空调环境下城市路况接近表显续航,不过标续版本400km左右还是少了点,如果能达到CLTC工况的545km就完美了。 5.后排放倒能睡觉是打工人午休和露营的福利,开空调一小时不到1度电,费用也很低。 6.加速很猛,超车有信心 7.设计还不错,白色好看,全景天窗酷爆了,内饰简约风对我来说也足够,当然如果有仪表盘和车门上方的扶手就更好了。 8.购买流程比较清晰,价格公开透明。 9.储物空间是真的大,真的能装。 10.app遥控真好用,可以远程做除了驾驶以外的几乎所有操控。 11.用车成本低,从20%充满大约70块钱,80%的电能跑300公里左右。 缺点 1.没有360°影像,障碍物距离30cm以内不再提示,而且距离显示有延迟,座椅调到最高也看不到车头,停车和拐角转弯的时候有点虚。 2.座椅不够舒服,22改款加长后排座椅座深后依旧偏短偏硬,前排也偏短,头枕高度高到像是给两米的人坐的,把后排视线全挡住了。 3.ap稳定性不是很好,有一次在40km时速左右前方一辆车突然变道进来,离得其实不近但是系统识别到就突然急刹刹停了,有点吓人,高速开的话天气和路况一定要好,或者就只是拥堵路段右脚稍作休息时开一小会ap。 4.怀挡变挡还不习惯,容易拨错杆或者忘记踩刹车没换挡成功,轻踩油门发现不对劲赶紧刹停,不知道单踏板用久了会不会也会忘记踩刹车。 5.无线充电发热,又没有通风降温,手机放在上面顶部会被中控屏幕挡住,并不好用。 6.能遥控开前备箱,但不能遥控关闭,这让我用手机app操作的时候很惶恐,生怕误点到开启。 7.总是莫名其妙地打开远光灯,不看屏幕的灯光标志都不知道,感觉自己会被前方和对面的司机和路人恨死。 8.自动雨刮速度不合适,有沙石飞过它也刮,已经改手动了。 9.4G服务9.9没啥意思,车载导航声音难听又难用,自带影音app功能孱弱,调不了音质,播放器简陋,有的还不能全屏,不能开热点也不支持用流量下载车机系统更新,鸡肋。 10.行车记录仪只能记录1小时内的视频,感觉附赠U盘128G的内存被浪费了。最近发现一个更要命的问题,回看录像过程中调整视频进度条会导致卡顿死机,重启后还是如此。 11.手机钥匙在车附近或里面的时候锁门总感觉没有用,不管从里面外面都随时可以打开,到现在还没搞清楚锁门的逻辑,在车里睡觉不太安稳。 12.哨兵比想象中耗电更多,一晚上12个小时掉电20km,相当于我通勤单程一次了。 13.后视镜自动调暗功能在夜晚行车时整个后视镜发绿,暗到看不清楚。 14.空调调节非常不好用,分区只能主副驾不同温度,甚至连风速都不能单独调节,后排就更没得调了,只能调开关,还只能在前排用中控屏调。

    66号汽车工坊图966号汽车工坊图9
    2023-02-22

    作为一个宝马3系2022款车主,用车半年了,来分享一下个人用车的各种成本,作为养车的参考 【里程:7760km】 (里程占比约:郊区60% 高速24% 市区16%) 【累计油量:630.28L】 【累计油费:4868.17元】 【平均百公里油耗:8.12L】 磨合期个人很多失误导致油耗偏高,例如竟然出现忘记熄火放了一整天的情况,空烧了10小时;过磨合期开始计算,系统计算的平均油耗为7.8L。P.S系统算的肯定没有我自己算的精准。 【平均每公里油费:0.63元】 始终开空调不开窗,因为广州这边空气不怎么干净,而且增加噪音影响听歌听书 【开过最高的速度:180km/h】 其他相关费用统计(元): 【维保:1350】 在磨合期,掉头的时候懒,不愿意多打一手,刚好挤着路牙石过,结果挤爆了右前方的轮胎,而且是大晚上急着换,比正常价高了100~200吧;还没到首保所以没有其他费用产生。 【车载物品、工具:906.45】 基本上没有什么内饰,就喜欢简洁的。另外也没有用香水,老婆不喜欢,所以自己种了点柠檬,熟了就四个门都放一两个柠檬有点自然香味。 所以主要花费是一些工具,例如买了个喷枪打算自己洗车的,结果还是懒,一直没用过,直到春节前几天外面洗车店都关门了,才真正拿来用,还发现喷枪是坏的……都不知道能否退货。倒是无线吸尘器挺好用的,建议配一个。 【洗车:145】 平安保险每月送30元2次的洗车券,所以还好;因为贴了车衣所以没有打蜡镀晶之类的。 【停车费:3449.98】 市区房子那边车位难得,10月起租附近一个闲时月保600/月,郊区房子那边免费停,等于449.98元是平时的停车费,非必要没在市区内开车,只有疫情期间老婆产检没办法,才迫不得已开去医院的,还得停在1km外,体检一个上午就要花70-80元停车费,不是贵不贵的问题,是值不值得问题,如果能停在医院里面我觉得值,花钱买方便,但是停在1km远心不值,滴滴方便多了。 【高速费:1021.32】 按照沿海城市高速收费平均0.55元/km算,等于跑了约1857km高速。 【罚款:200】 市区里面高架桥入口违规变线了,想想也挺危险的,确实违规就该罚。倒是很多导航提示的超速拍照没罚,有很多提示也不合理,比如从80km突然降到30km这种,我觉得这些就是瞎扯蛋。 半年总费用:11940.92元(不含保险)

    66号汽车工坊图1066号汽车工坊图10
    66号汽车工坊图1166号汽车工坊图11
    66号汽车工坊图1266号汽车工坊图12
    66号汽车工坊图1366号汽车工坊图13
    66号汽车工坊图1466号汽车工坊图14
    2023-02-22

    作为一个唐dmi车主,2021年9月订的车,2022年1月26号提车的,等车120天,唐dmi顶配尊荣版,原车价216800,金融服务费3000,上牌费800,保险6700,落地总价227300,送的2年4次保养(不含首保),车膜、脚垫(这些垃圾我最后都没要) 说一下这车的4个优点和7个缺点: 优点: 1.内饰和外形还算不错。内饰因为配色只有棕色一种,所以对于30岁以下的朋友来说,可能有点过与成熟,但对年纪大点的人来说,倒觉得还不错。外形从侧面看比较好看,但是从正面和后面只能说一般,而且我个人不是太喜欢贯穿式尾灯,觉得太花哨。 2.车辆的静谧性和起步的丝滑性。我以前开车在小区很少用喇叭,因为再耳背的老太太,听到发动机声音也就早早躲开了,但开这个车,经常得轻轻按一下喇叭,为此也招致不少白眼。另外就是起步,在红绿灯一般都适合油门一踩直接蹿出。 3.油电切换的顺畅性。比亚迪的技术,不得说有点东西,这个EV和HEV模式,什么串联并联,自动切换基本上没有任何动静,可能有时候发动机介入,会有比较突兀的声音,而且那个发动机的声音嗡嗡的,确实不怎么好听难听。但总的来说,比亚迪的三电在行业是领先的。 4. 车辆性价比。22万的顶配尊荣,基本上能给的都给了,真的很能对得起20万出头的价格。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HUD。 缺点: 1.品控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订单太多赶工所致,这车在品控上还缺点意思,我提车3天,就发现车辆右后门出现“哒哒”异响,尤其是一过减速带非常明显,去四儿子店检查了下,塞了点静音棉进去,当时好了点,但是过了几天,又开始响了,这个异响真的是很心烦,尤其有一天拉着领导,他刚好坐在右后座位,那个“哒哒”声音令人十分尴尬和无语,主要是我还和他吹过这车怎么怎么好。 2.悬挂和轮胎问题。我感觉比亚迪为了控制成本,已达到丧心病狂的地步,这个车的底盘和DM没有可比性,如果说DM是杰森斯坦森,这个就是郭达,筷子悬架遇到减速带还好,最怕时遇到连续肯洼不平的路,简直就像在海上遇到10级大风,摇摇晃晃,上次把我家的狗都晃吐了。另外一个轮胎,佳通的优点是耐磨省油,缺点就是胎噪,高速上声音确实比较大,很多土豪车友一提车就换了米其林、马牌,我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先跑上2万公里再说。现在对这个胎噪反而习惯了。 3.车道保持的问题。这车的车道保持纯属娱乐功能,根本无法保持车辆行驶在马路中间,就在那儿来回晃悠,稍微遇到模糊的标线,就直接跨过去了,我之前开过朋友的VV7,感觉不知道比这个强多少倍。所以提醒大家,无论科技多么先进,方向盘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安全。 4.钢琴烤漆的问题。这烤漆,乍一看觉得有点高级感,实际上踏马简直要命,擦完车3分钟就落灰,尤其北方空气灰尘大,再加上儿子会功夫,这踢一下,那踹一下,现在很多地方都有划痕了。上次淘宝100多买了个内饰贴膜,踏马在车里墨迹了2个多小时,贴的歪歪扭扭,一怒之下全部撕了,并留下了悔恨的泪水。 5.没有备胎。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经常在城区跑,就没关系,老出远门,就有点难办了,我看有些大哥在车顶整了个轮胎,也他妈是牛逼。 6.其他小问题。默认音乐是辣鸡酷我,很多歌曲都不全,下载别的音乐软件也可以,但是必须手动,语音控制不了,而且氛围灯随音乐律动只对酷我管用。 7.售后。比亚迪四儿子店不专业人尽皆知。我买车后去过两次售后,第一次前面也提到了,是异响,销售目测后给我把后门门板打开了,直接往进去赛隔音棉,踏马我直接无语,这个异响的问题到现在也没解决。第二次,左后轮胎压显示不足,跑去补点气,但是也没多想,结果维修的看也不看,直接往进去打气,结果我回家一看,胎压干到了快300,害的我又到小区的修车行放气,结果人家一检查发现扎了根钉子。 最后说一说总体感觉。其实现在大家一说起比亚迪,很多人都还是以前的那种印象,低端LOW,这就是国产车的发展必由之路。比亚迪由于这几年的汽车销量呈几何倍数增长,他的售后跟不上销量的发展也是情有可原的,就像一个饿了三天的人,见到一顿大餐,你能指望他面带微笑、心如止水、拿上刀叉细嚼慢咽吗?但情有可原不代表无所作为,更不能胡作非为,希望比亚迪能够在引领技术的同时,更能够提高服务意识,这样才能留住更多客户。

    66号汽车工坊图1566号汽车工坊图15
    2023-02-18

    作为一个2022款雅阁幻夜尊贵车主,个人分享下去年8月的提车过程及入手后使用感受: 1、【验车】早上坐地铁到了4S店,漂亮的销售妹妹先带我去洗车那里验车。老实说,我也不知道怎么样,纯新手小白,就之前在网上看了下大致要验证的地方:车架号拍个照看下生产厂日期是22年7月,然后看下4个轮胎的生产日期,算下来也是22年7月,然后车窗玻璃,算下来还是22年7月,然后手机开着手电筒,仔细看下外观没有划痕,又看了底盘下没有刮痕、排气管没有积炭,最后看了行驶里程11km;然后就验完了,这个我是真不懂,所以就是装模作样的走了个过场。 2、【保险】验车完毕,销售妹妹带我去4S店里面办理保险那里,是平安保险,一个帅气的大叔耐心给我讲了各种保险。这个我也不懂,然后稀里糊涂就选了各种保险,最后算下来6200多,比之前买车的时候销售妹妹给我算的5500贵了几大百,不过能接受,我自己多选了个划痕险,总体来说当时看车的时候说的差不多;保险是按照最快生效时间办的,当天11:00生效。 3、【售后】保险办完了、就在旁边一个窗口,售后大哥给我讲了各种保养和注意事项。比如:前3000km不要暴力驾驶、不要超过120码、转速不要超过3000、关闭空调后再熄火、3月或者5000km首保…..反正介绍了一大堆,就记住了这些;完了还介绍了个增值服务,延保那个,囊中羞涩,就没选了。 4、【尾款】接着就是去缴纳尾款了,这个没啥好说的,就是刷卡给钱,然后开了几个票据,销售把票据和合格证啥的装一个文件袋了,说是后面去车管所上牌要用。完事给了我两把车钥匙,打了个临牌,给我微信发了两个定位,先去加油,完了去车管所找他们那边的同事负责上牌; 5、【加油】自己一个新手小白,独自驾车去加油站加油,第一箱油肯定得加满呀,92号加满一共462块; 6、【审车+选号+上牌】这个要吐槽一句,上牌那里车管所门口那个路两车道的,旁边停了两排车,超级窄,好担心擦挂到对象来车,还在有惊无险,顺利进去找到销售的同事,帮忙排号、审车、选车牌号码。选号运气不太好,没有川A的出来,最后在一堆川G里面选了一个稍微觉得好点的。不过也还好,没有川A情节。选了之后喊我开车回4S店等车牌; 7、最后吃了饭,回到4S店等到下午16:30左右,车牌到了,安装好车牌,就开回家了。当天送的脚垫、车膜、行车记录仪啥都没装,说是要后面来,最后是上周六又开过去才给装了,周六也是从早上九点半搞到下午三点过。 8、【用车感受】由于离4S店比较远,三环、绕城高速,然后才开回郫县的,那天不堵车,三环基本上八九十的速度,还挺快的。绕城高速跑了一小段,由于没有etc,还收了我三块钱的过路费。 开了这几天,总共跑了200km,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我觉得开着挺舒服的。动力的话我个人觉得可以,加速、超车什么的,完全够用,经常看别人发说车肉,我不懂那个,反正觉得这个完全够我用了; 空间方面:大,真的大;前排和后排、还有后备箱,这个空间是真的不错的;噪音:我觉得还好,并没有网传的说和没开窗一样,反正我在三环开90左右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噪音大。这可能是我是新手小白,开过的车很少,之前就开过纯电的宝来、ID4、ID6、燃油版的CC(之前扫共享车练手开过十多次)我觉得这个噪音我能接受,并没有很大,再开个音乐的话就很更不是问题了。 其他的话就是颜值高、内饰的话一般吧。油耗开的慢、堵车,开始看的时候是12个油,后面掉到10.6,今天看又到11了 9、【买车的价格】 定金5000、保险6221、尾款186300、购置税8353、第一箱油462。总共206366 最后再说下为啥买雅阁吧,也就是因为颜值吧,比较喜欢他这个造型款式,还去看过天籁、帕萨特,个人不太喜欢凯美瑞的那个外观,所以没去看凯美瑞,从五月看车到8月中旬,期间试驾过两次雅阁、一次天籁,老实说,试驾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出来有什么差异,觉得都挺好的。不过最后还是选择了雅阁。

    66号汽车工坊图1666号汽车工坊图16
    66号汽车工坊图1766号汽车工坊图17
    66号汽车工坊图1866号汽车工坊图18
    2023-02-18

    作为一个比亚迪宋pro dmi的车主,我个人总结了这车的3个优点和4个缺点: 一、车辆优点: 1.智能驾驶辅助方面,360全景,主动刹车,倒车雷达,这些对于新手来说非常友好,尤其是360全景基本解决了新手走窄路,遇到堵车缓慢通行,拐直角弯等情况下空间判断能力不足的问题,本人新手使用智能辅助功能非常顺畅; 2.燃油经济性,提车至今2000公里,加油两次合计约600元,充电10次左右快充充电桩约150块,百公里37.5,经济性方面拉满,本人日常通勤基本靠充电,每周回家高速来回300公里左右; 3.操控性,本人新手这个懂的不多,高速跑到140车身不飘,底盘试不出来好坏,滤震相比较开过的crv,glc260确实要差一些,但是通过性也还不错,感觉整体性比较强,通过调拨路面有种开船的感觉,另外车内无异响。 二、车辆缺点: 1. 55km不建议买,如果想买来当油车用缺点太大了。首先就是hev模式下的发动机噪音,高速上实测跑到120,发动机直驱的情况下噪音非常大,且方向盘、油门、坐垫能直接感觉明显的震动;另外在上坡,且车辆处于缺电hev模式下能感觉到发动机在咆哮,同样伴随明显的震动;高速强制保电60%则会好很多,市区开到亏电25%电量,无上坡无高速行驶状态下则没有以上问题; 2.车辆密封性,A柱漏风,具体一点就是高速上横风吹过来的时候能听到明显风燥,感觉风在往车里灌; 3.车辆灯光,两方面问题:第一车辆灯光不够亮,跑高速远近光均不太够用,市区则无问题;第二智能远近光不如叫智障远近光,控制逻辑简直离谱,夜间有月光都能全程给我调到近光,云南高速转弯很多,很多时候这玩意自己不调远光,离近了发现是弯道非常危险,甚至需要逼得我自己去掰着灯光拨杆调远光。这个有经验的车友可以教一下,如何能自己来控制远近光; 4.其他的没有了,这个价位基本符合我自己的用车需求总体比较满意。

    66号汽车工坊图1966号汽车工坊图19
    66号汽车工坊图2066号汽车工坊图20
    66号汽车工坊图2166号汽车工坊图21
    2023-02-17
    66号汽车工坊图2266号汽车工坊图22
    2023-02-17
    2023年宋plus 改款无责任猜想图12023年宋plus 改款无责任猜想图1
    2023年宋plus 改款无责任猜想图22023年宋plus 改款无责任猜想图2
    2023年宋plus 改款无责任猜想图32023年宋plus 改款无责任猜想图3
    2023-02-17
    66号汽车工坊图2366号汽车工坊图23
    2023-02-17

    作为汉DM的首任车主,在车牌久摇不中,又需要上下班代步的前提下,对市面的新能源品牌做了调研,从底蕴考虑先排除了国产新势力。 在model3和汉dm之间犹豫了许久,试驾后发现汉车内空间更宽敞,造型更大气,动力更强劲,且没有电量焦虑,再结合比亚迪的自研实力和技术沉淀,最终选择了它。 目前总公里数3万5,dm是根据半年或每5千公里做保养。做了两次保养,正常保养费用在8百左右,本人是首批车主,有6次免费保养。 经历过几次事故,都是走保险去4s店维修,换过大灯,3千左右。修过车门,也是2,3千。引擎盖,中网,前脸等维修,1万多。 空间方面,为了后排乘坐的良好体验而牺牲了后备箱的空间,有待改进。内饰方面,对于年轻车主来说,整体配色,材质可能会显得厚重,缺少活力。 作为混动车型,纯电续航在81km,开启空调后在68km,满油续航在600km。用车两年以来,总行驶里程3万5,纯电行驶里程在2万7,平时以城市内通勤为主,节假日长途旅行或回老家。 整体续航表现稳定,寒冷天气下实际纯电续航打65折。云台显示百公里能耗6个油,相当于一公里1毛4。开高速或高架能耗在百公里7个油。 买车第一时间就在家中装了充电桩,每次充满电在2个半小时,每个月平均电费在100出头,还是非常实惠。 最值得提的必然是4.7秒百公里加速,提速很快,动力强劲。且油门响应和加速的平顺性也很好,没有顿挫感。 车机屏幕大,且可以切换横屏,竖屏状态,在导航时很友好。还能分屏操作,给副驾驶更多的休闲体验。 空间很大,后排坐三个人也不觉得拥挤,适合家庭出行。噪音方面,在高速120的时速下,播放音频时基本不会受到车外影响。 Nappa真皮座椅,舒适性不错,对人体的包裹性很好,且十几项的座椅调节可以应对不同身形。 目前为止,对汉dm满意度还是很高,偶尔有小问题,通过售后的服务群都能较快响应并帮忙,定期的保养也会及时地反馈问题并解决。

    66号汽车工坊图2466号汽车工坊图24
    66号汽车工坊图2566号汽车工坊图25
    66号汽车工坊图2666号汽车工坊图26
    2023-02-15
    官方4S店赠送贴膜的各种“学问”,内行人告诉你真相图1官方4S店赠送贴膜的各种“学问”,内行人告诉你真相图1
    官方4S店赠送贴膜的各种“学问”,内行人告诉你真相图2官方4S店赠送贴膜的各种“学问”,内行人告诉你真相图2
    官方4S店赠送贴膜的各种“学问”,内行人告诉你真相图3官方4S店赠送贴膜的各种“学问”,内行人告诉你真相图3
    2023-02-15

    作为一个4S店销售顾问,今天来盘点下6个车内没什么用处的功能: 1、三联屏、车内K歌; 买车前:感觉很高级,幻想着副驾驶也能用车机去看哔哩哔哩,刷短视频,坐车里K歌多特么有情调啊。 买回来后:副驾驶基本上一看,哇,好高级,我试试,然后就拿自己手机在玩了。车内K歌,哇,还有这功能呢,我试试我试试,然后拿自己手机在玩了。 2、没有实体按键,中控全触屏; 买车前:哇,好高级,简约化设计,后现代科技风; 买车后:副驾驶要低头去找音量调节(语音贼尴尬,尤其是同事这种并不是很熟悉的人坐副驾); 3、无钥匙启动(但是解锁要钥匙); 买车前:无钥匙启动尽管跟有钥匙启动区别也不大,但好歹是个配置吧; 买车后:我解锁要掏出钥匙,我还会在乎是不是无钥匙启动吗? 4、同上:无钥匙进入(但是要插钥匙启动); 买车前:高级! 买车后,我上车还不是要掏钥匙?而且我上车后再从包里、口袋里掏钥匙更麻烦。还是先拿钥匙吧。 5、晃晃脚开后备箱 买车前:哇,好高级,啥时候我要是东西搬多了腾不出手来,多方便啊! 买车后:我腿都晃酸了,还没见后备箱打开,还是先放下东西,手动开启吧。 6、没有遮阳帘的天幕 买车前:哇,视野好好,车内够敞亮!天窗有毛用,你一年打开几次,不打开还不是一个天幕! 买车后:我靠空调这么不给力啊,热死了。 7、不可关闭的能量回收/不可设置轻微回收的能量回收系统 买车前:无所谓啊,电车本来就要能量回收的,他不打开我还要打开呢,为什么要关闭? 买车后:副驾驶为什么会吐?

    66号汽车工坊图2766号汽车工坊图27
    2023-02-15
    66号汽车工坊图2866号汽车工坊图28
    2023-02-14

    作为一个汉DM顶配版车主,20年12月提车,开了将近30000km,第一台车。 优点有很多人说了。缺点比如车机慢、掉头难、A柱盲区大等也有人提及,我就说点我认为的缺点或瑕疵: 第一个,老批次没有电尾门。话说落地25万的车还拿手抠后备箱确实差点意思。我找第三方装电尾门+一脚踢,1600元。目前还没出现问题。 第二个,后排乘坐体验一般。这个目前我还没看到有人说,相反说后排空间大的人倒挺多。空间是足够的,但后排的座椅太凹陷了,准确地说人不是坐上去,而是陷进去(如果在家这么坐沙发,我妈是要打骨折的)。因为座椅凹陷,想坐直很难,没有支撑点。而靠背又比较靠后,你很难保持正襟危坐的姿势。所以最适合后排座椅的坐姿就是——想象自己瘫痪了,想象自己是一堆无骨肉,瘫进去,葛优躺。我不喜欢。我还是比较喜欢唐那种比较直的后排。 第三个、底盘一般。当然这个就有点高要求了,我认为这个底盘只能算够用,说优秀就有点扯了。够用的意思就是实用,对得起这个价,但那种驾驶的高级感,对不起真没有。有两次叫代驾,我坐后排,底盘较差带来的乘坐体验,明显有点对不起内饰豪华带来的惊艳。 最后,我已经后悔了,不应该买DM,应该买EV。DM充电频率太高了。所谓的长途需求基本是个伪需求。现在高速的充电网建设已经很完善了,完全不值得为这么个低频需求去承担每天都要充电的麻烦。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要每天都充电,当油车开不可以吗?可以是可以,但体验了纯电的安静之后再切回混动,那个落差感太明显了。如果你之前开过油车,那你可能并不会太介意。但对于第一台车就是电车的我来说,对比确实挺强烈的。为了享受更好的纯电驾驶体验,我现在每天都在苦逼的充电。 所以建议就是:除非、除非你有绝对明确的长途需求,否则都建议买纯电。不要担心那种假设的或者低频的长途需求,不值当。

    66号汽车工坊图2966号汽车工坊图29
    2023-02-14

    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上市了,对于不同的配置,我个人建议可以这么选: 几个配置里,120的有快充,byd宋的家充我记得是6kwh的,一小时6度电,如果是18度电池充满也得3小时,所以你想体验0.5h充满得需要去外面商电充,不过真有家充不影响,睡一觉不管50还是120的都会充满 主动安全的配置 很多老司机都说这个没用那个没用,其实就是其他的车的顶配确实华而不实,byd这几个配置很实用。我是海豹700,说几个我常用的,以上几个里: 主动刹车我不咋用,车距保持好就会很少用到。 并线辅助天天用,是在左右倒车镜下面有个黄灯,倒车镜是有盲区的你知道吧,只能看到左右和车身30度左右的范围,对方车头到你b柱的时候你是看不见的,这时候左右黄灯就亮了,以前老司机是看左右无车后还要看窗外有没有平行的车才能变道。 车道保持和车道居中保持其实总用,配合智能领航,无论是城里还是高速上都很舒服。 碰撞预警我还没太用明白,就不多说。 辅助驾驶 这里只有顶配有相关的自适应巡航啥的,我之前用车道保持加自适应巡航,在城区30-60开啊跟着啊都很舒服,在高速大堵车时候超级舒服:不总堵车停在那吗,启动的时候你就轻踩一下油门,左右有车道保持啥的控制,跟车距离有自适应巡航控制,完全不累,不用把脚放在油门上轻抬。我超喜欢。 照明啊,灯啊,一键升窗啥的就不说了 所以你看,不差钱的情况下,性价比最高是顶配,这个才14.58,超划算。和海豹的差不多。 差钱的情况下,选12.58的120低配,因为360影响在我看来没啥必要 最最最差钱情况下选9.98呗,啥配置都不要也好过合资车,有车机,能听歌,能看电影,能导航。

    66号汽车工坊图3066号汽车工坊图30
    2023-02-14
    9.98万的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伤了谁的心?图19.98万的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伤了谁的心?图1
    9.98万的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伤了谁的心?图29.98万的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伤了谁的心?图2
    9.98万的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伤了谁的心?图39.98万的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伤了谁的心?图3
    2023-02-13

    能接受这10个缺点,买秦plus dmi 55就不会后悔: 接触了这么多秦plus dmi 55km的车主,提到这车最大的优点就是物美价廉,10万出头的价格配合上DM-i的混动系统确实非常吸引消费者,但是在车主的使用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也慢慢显现。 每个车主在用车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和这10个问题沾点边。如果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建议慎重考虑这台车。 01、车内空间问题: 秦plus dmi的车内头部空间比较挤,车主群里一个160的女生都觉得有点挤。座位往下调是可以增加一些头部空间的,但是本来前面的视野就不好,往下调更是增加了视野盲区。 02、车头太长不好控制车距: 秦plusdmi算是车身较大的轿车了,尤其是车头,停车库里面的时候一定要倒车到头轮子压保险杠,否则头就有一半在外面,关键是很不好判断车头与前面物体的距离。 03、轮胎容易打滑。 尤其是进车库的时候,起步油门踩的猛一点,转弯时候带点加速,这个佳通轮胎就开始滋啦滋啦的响,你要是拐弯不减速,就真的要悠着点,打滑不说,那轮胎噪音就能让你清晰的感受到,这样的磨损多一些,以后上路的危险就多一分。 04、车载平板的人工智能“你好小迪”有点智障: 你把VIVO的小V、华为的小艺、小米的小爱同学等等等等都喊过来,都比小迪好用,功能少是一方面吧,要不也不会经常说“你说的目前暂时听不懂呢”,另一方面就是一句话两个人说或者换个说法,就没法识别了,前提是大家都是普通话二甲级别及以上的同志,真的有时候用这个对话能气死。 05、续航、油耗: 秦plus55km旗舰款,纯电续航实测大约50km,综合油耗也不错,至少表显还不错,跑高速最多也就百公里4.1,不管途中是不是飙到4.7、4.8,最后下了高速速度降下来,油耗也就降下来了,适合平时80码以下的速度开,非常省油。 当然了,刚才也说了,是表显油耗不错。实测跑了190km的高速4次、85km的高速5次,一共加了3次油¥400+¥260+¥295,目前油箱85%,油续航980km,基本上相当于是700块钱跑了1185公里,这其中不算电续航还有充电的钱,约等于6毛钱一公里,也没便宜多少。 (说明一下,实测的这台车,平时用车就是充电开,油一般就是高速才用,高速之后就会立马想办法蓄电) 06、充电困难: 一开始就去各个充电站摸慢充快充口,全是快充,慢充很少,回家的时候直接接三口插座充电,又极慢,55km充满要4个半小时。 充电桩充电的话2小时就满。但是外面充电桩不是慢充口少就是到了导航的地方发现是一片荒地,根本没有所谓的充电桩。又或者个别商场终于有一群快充中个别的慢充,但也轮不到你充电,基本上都是蓝牌车占着车位。 07、电能转换效率肉眼可见的变低: 刚提车的时候,充电桩充电都是5块钱不到就从20%充满,后来接过三孔插座4个半小时的充电之后,再回来接充电桩就突然变成了9块多10块钱从20%充满,充了双倍的电,最终的结果都是充满了55km的电池。 具体原因不明,不知道是不是各位车主也发现这样的问题,车用时间长了每次的电费都会越冲越高,还是电量衰减严重,充电效率降低。 08、购车经历不是很愉快: 4S店销售的态度真的不太好,你爱买不买,但是很多人就是抱着买的心去的,不说他态度了,送了2次车漆券和3年6次保养,上牌费1000,然后寄送牌照的邮费你自己出,有好几个店行车记录仪都是默认赠送的,但有些店死活不送。还得自己花了几百块上淘宝买行车记录仪。 09、保养维修: 去店里维修,不用送的那些车漆券,补漆1000块起步,用了券还得付工时费300~500,外面的店也不太敢去,虽然可以便宜个大几百,有的甚至100-200就能解决,但是喷的质量就不敢苟同了。 10、保险费: 一开始没了解,后来对比了一下每个朋友的车险,发现大家的三者险都不一样,有的人只有2000多,有的人3000多,现在能统计出来的是各地保费不同,但有秦的车友的保费是5000多,车被蹭了都不敢报保险,报了还不知道第二年保险费还得上升多少呢。

    66号汽车工坊图3166号汽车工坊图31
    66号汽车工坊图3266号汽车工坊图32
    66号汽车工坊图3366号汽车工坊图33
    66号汽车工坊图3466号汽车工坊图34
    66号汽车工坊图3566号汽车工坊图35
    66号汽车工坊图3666号汽车工坊图36
    66号汽车工坊图3766号汽车工坊图37
    66号汽车工坊图3866号汽车工坊图38
    2022-12-13

    不看后悔,比亚迪买车提车过程中的5个注意点: 作为一个200人车主群的群主,也是比亚迪的宋pro dmi车主,日常也和群友们聊天收集资料。在此总结了5个买车提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都是群友们的真实经历,绝无半点杜撰。 01、宋plusdmi并不在王朝网销售 名字上看”宋“应该是在王朝网销售,其实并不是,因为海洋网刚成立,所以比亚迪将自己的销量扛把子宋plus dmi放到了海洋网销售。而在王朝网,你只能买到宋plus dmi的低配兄弟版:宋pro dmi。 如果你不清楚这一点,同时去找王朝网的销售要看宋plusdmi,他会告知你,宋plus车已经订满了,可以看看宋pro。当然我完全理解销售的做法。毕竟王朝网和海洋网不是一个集团,总不能把客户让给别人吧。 所以真正有意向买宋的客户,请直奔海洋网。同时做好3-6个月等车的准备。 02、免费安装充电桩并不免费 举个例子,我的宋prodmi顶配版是可以免费安装充电桩的。但是实际上门后发现,电表箱离充电桩安装位置过远,而比亚迪只送30米3.4(只能充混动)的线。同时如果你要安装立柱充电桩,那么需要支付200的柱子费用和150的施工费用。然后超过30米的线一米是40。如果换成3.6(混动和纯电都可以充)则每米需要额外再收5元。 最后,我装了个充电桩,花了1175........ 03、提车并不完全按照订单排单顺序来 只要在锁定车架号前,是可以退定金的。所以如果车辆在运输过程中,正好对颜色或者配置不满意,可以随时更换下定的车型或者配置。这就造成了原本的排单中,有一辆车冗余,同时又有一款车型多了个排队用户。但比亚迪也对排单系统疏于管理。 这时就出现了销售会问你一个你没选中的颜色要不要的情况,如果要,那么就是现车。如果不要,那就继续等着。 这里就有一个空子:比亚迪的车卸货后,销售不一定完全按照排单顺序来,有时候可能看谁吼的早,谁的动作快,谁分到的车可能更多。 所以,等车时,请养成好习惯,多多催销售,有奇效。 04、宋plus dmi 5G旗舰版等待时间最久 "宁要凤尾,不要鸡头"在宋plus dmi车型上失效了,大家都盯着顶配版抢。为了顶配版甚至放弃中配现车。原因是只有一个: 顶配版是1.5T骁云发动机。这个发动机是越级配置,主要用在汉和唐上。而非顶配是1.5L骁云发动机。和秦plus,宋pro的发动机是一款。 1.5T发动机的宋是“大马拉大车”,而1.5L发动机的宋是“小马拉大车”,而且1.5L的宋EV受限概率比1.5T的宋大得多,原因分析参见此文章:宋plus dmi更容易失速的真相和解决方案 05、贴膜中的小猫腻 比亚迪一般在签署合同时会送贴膜。这个免费的贴膜,给群里的朋友们描述就是,又暗又不隔热。可能这就是一种营销策略。有对比才有差异。有差异才有消费。 所以会给你推荐高透膜,隔热膜等各种膜,免费的膜可以换成1200元抵扣。但是如果你放弃不贴,那么这个1200元就没有了。当然,比亚迪推销的膜也并不便宜。贴上去效果目前来看还不错。至少有单向隐私,透光性也不错。 所以这里就是在贴膜前一定要决定:放弃比亚迪送的膜还是花钱升级膜。否则,贴上了免费膜又觉得不顺心,还得再去撕了重贴。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66号汽车工坊图3966号汽车工坊图39
    66号汽车工坊图4066号汽车工坊图40
    66号汽车工坊图4166号汽车工坊图41
    66号汽车工坊图4266号汽车工坊图42
    66号汽车工坊图4366号汽车工坊图43
    66号汽车工坊图4466号汽车工坊图44
    66号汽车工坊图4566号汽车工坊图45
    66号汽车工坊图4666号汽车工坊图46
    66号汽车工坊图4766号汽车工坊图47
    66号汽车工坊图4866号汽车工坊图48
    2022-12-13

    众所周知,比亚迪dmi最大的优势是城区省油,静谧性强,性价比高等等。在高速120km/h的场景下,不仅有EV受限的风险,还有很多人质疑高速工况下,dmi将不再省油,甚至比油车耗油。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这里采访了车主群中五位车主,看看他们的真实情况,也许其中有你要的答案: 01、秦plus dmi车主:120km/h 7个油 100km大概在5个油左右,120km大概就要7个油,130上8个油了。 但是高速也要考虑很多,比如上下坡和风速对油耗影响很大的,但是速度对油耗影响的确比较大。对比汽油车比例会更大一些。当时是冬天开暖风零度左右,也是目前开过最高的油耗。 但是很多人有个错觉好像油车高速就很省油,但其实那是在100km的时候,油车上了130照样要多几个油的,不管什么车上了90以后的油耗都是越来高。但是油车在低速的劣势就真的很明显了,dmi低速真的是越堵越省油,前提是距离够长,如果是几公里冬天也很费油,电池温度没上来。 油耗的优势肯定是有的,而且是大幅超过油车的,但是在120km高速以后的速度,衰减程度是大于油车的,电也能保住,但我相信很多人也都是这个速度了。 而且一般限速100的高速我一般就110的跑,这样开着舒服一些,没那么抖好控制一些。 02、唐 dmi车主  120km/h 7个油 较大回收力度,18-22度空调,eco模式。高速行驶了大概500km,表显平均车速67km,百公里油耗6.3L左右。 有一段维持100-120km的时速,油耗超过7个油,不过高速驾驶的同时其实还在充电,扣掉充电耗油部分,表显6.5-6.7L。 1、EV模式,25%保电,纯电大概能行驶83公里,之后发动机会介入。 2、HEV,亏电,0-60km时速区间,20%-25%电量区间,纯电行驶,低于20%,发动机串联补电,到20%以上纯电,周而复始。 3、HEV,亏电,60-75km时速区间,匀速行驶情况下,大部分并连。 4、HEV,亏电,75-120km时速区间,匀速行驶情况下,大部分直驱。 03、唐 dmi 车主,120km/h 6个油 高速基本压着限速跑(120km限速占70%,110km占20%,100占10%,大致是这个比例),看到前面龟速车正常超车,超车不刻意减油门,该地板油就地板油,无需要地板油则正常加速、超车。 全程175公里,23公里常规道路,剩下全高速,来回就大概300公里高速+50公里常规道路。 用了我65%电量+36%油量电量。电量基本是常规道路用的,因为高速电量一直保持不变 。去程是维持在70%,回程电量维持在50%。 家用充电桩0.33块钱一度电,基本钱可以忽略不算。36%油量,唐dmi油箱53km,按有3公里不能用来算(油箱显示0%还能走一段路),50*0.36=18L,油价我这里最便宜用滴滴加油能5块钱,常规就算油费6块5,也就是大概117块油费,百公里油耗6L/100km,我觉得挺可以了 04、宋plus dmi车主 120km/h 7个油 坐标广东,国庆期间自驾游,户外30℃,开24℃空调,满载5人+行李,车速一直在120~140km之间见车超车跑了400公里,才7个油,到家后加油还算了一下。 平时一个人上下班要跑80公里高速,时速一直在100km上下,开着空调,油耗5.0~5.5之间。冬天开暖气的话油耗6~6.5之间,从来没上过7 。 打开强动能回收,可以减少80%以上的刹车。只要路况正常,不是塞到停下来的话,我在高速见车超车,一般跑30~40公里都不用刹一脚(从收费站到收费站)。 很多电车的新车主还是用开油车的脚法,跟车保持距离刹一下,超车后刹一下,看到测速又刹一下,经常刹车,浪费很多动能。 05、宋plus dmi车主 120km/h 7个油 110大概5.5-6左右,120大概6.5-7.2,跑过一次馈电满油,110左右跑了900公里,还剩一格油显示280续航,同级别suv里高速油耗说不上优秀,但也没拖后腿,我之前的2.0自吸suv高速满油也是跑7-8百公里而已

    66号汽车工坊图4966号汽车工坊图49
    66号汽车工坊图5066号汽车工坊图50
    66号汽车工坊图5166号汽车工坊图51
    66号汽车工坊图5266号汽车工坊图52
    66号汽车工坊图5366号汽车工坊图53
    66号汽车工坊图5466号汽车工坊图54
    2022-12-10

    作为一个“大冤种“ 比亚迪汉EV千山翠车主,在苦等了两个多月之后,我的千山翠终于等到了,特地开了200多公里才来交作业,虽然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但是总体我要对云车主说:很值! 01、购车历程: 去年就想着给老婆换个电车,正好遇到极氪001刚出来,去车展看了一下就订了,好不容易等了半年多才等到,结果当时的车机体验不佳,转手就卖了(没想到现在车机免费升级了) 之后也看了极狐、理想、蔚来,唯独没有考虑过比亚迪,就是被他以前的油车吓怕了,一次去商场玩的时候看到比亚迪的展车,美女小姐姐拉过去就热情介绍,我心想总不能泼了她的冷水,就配合一下吧。 没想到就是这一次无意中的偶遇让我对比亚迪有了180度的大转变,第二天就自己悄悄去试驾,试驾完以后再次被驾驶体验折服,当即回去给老婆做思想工作,可是她是不为所动,下班后我故意开车到4s店带她去看了实车,然后又试驾一番,结果可想而知,我老婆也被实车打了脸。 从之前的排斥,到现在的喜欢,买车得买新,尤其是现在日新月异的电动车,当场就下定了即将出来的千山翠,接下来就是煎熬的等待了。 02、服务态度 之前一直关注车圈里面说比亚迪4S店的服务态度不行,这个应该是因店而异,我遇到的就很不错,车子回来后在牌照旁边被划了,销售人员主动打电话过来说明情况,让现场去看看,如果不满意就可以换车,或者补偿。 本身等车就着急,好不容易等到了又出现这个事情,感觉有点具沮丧,无奈,谁愿老婆喜欢呢,就过去看了现状,万幸的时候就绿豆大点划痕,不仔细看的话根本看不出来,最终和4S店人员谈成了补偿。修复好现在划痕后,又送了3次车漆修复、7次保养、加装底盘装甲等,谈好后就立马交钱提车了,总体购车历程还是比较满意的。 03、优点部分 与我现在用的宝马530相比,提速更快,车内更静音,颜值更高,实车比拍照出来要好看,车机功能更齐全,智能化更先进,空间大小足够用了。 这个车配置基本满了,功能还没摸索清楚,用的最多的就是提前开启空调和座椅通风,用车的时候不会那么热,动力上没的说,毕竟是四驱的,又是电动的,宝马530干不过他,开了几天,我都想自己开了,奈何老婆也喜欢。 用车表显200多公里,用了4天,每次用车开空调,剩余电量49%,总体来说还是省电的,按这个用法,应该是一周充一次就够了,因为第二天要去一趟其他地方,来回110公里,怕电量不够,自己的充电桩预约到下周才来安装,就开到快充站,昨晚用快充充满用了36分钟,花了40块。 为何加油的时候感觉40块没啥,在快充站花了40块反而有点疼,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反常心理变化? 04、缺点部分 1. 车子转弯半径有点大,遇到小的弯度,就得倒车了,一开始我以为自己不适应,怎么每次都要倒几次车才能进出车位,以为自己技术倒退了,后来我老婆也发现这个问题才知道,原来是车子的转弯半径有点大导致 2. 就是送的脚垫很容易脏,很容易沾灰,这个还是自己买个换了吧,毕竟是送的,也不能算车子缺点,大家买车时候看能不能不要这个脚垫,置换其他的 3. 就是方向盘有点滑,有可能是我开自己的车习惯了,还没有适应 因为是我们当地第一台千山翠提车的,开到路上的回头率确实高,比亚迪确实非以前的比亚迪了,希望大家都能早点提车,希望车子表现一如既往的稳定。 再和大家分享一下另外一个车,比亚迪宋plus dmi,12年创业第一年,赚的钱就给我爸买了一辆江淮瑞风S5,上次回去老家内蒙古呼和浩特,发现车子已经不行,油价涨高后,我爸都舍不得开车了,每次短途出行就步行,或者骑车。 这次我订完千山翠后让我爸也去看了宋,开始他也不喜欢这个品牌名,也和我一样,去看了实车也喜欢上了,但是死活不肯让我买,说这里面赚钱难,我还有开的,等以后赚钱了再买,但是百善孝为先,尽孝要趁早,不能给自己留遗憾,当我赚钱了,也许我爸也快开不动了。 所以我悄悄私下联系了老家4S店销售就私下订了车,这次提车居然也是同一天提了车,老爷子对车也很满意,看到他和老妈开心的样子,我也心满意足了。

    66号汽车工坊图5566号汽车工坊图55
    66号汽车工坊图5666号汽车工坊图56
    66号汽车工坊图5766号汽车工坊图57
    66号汽车工坊图5866号汽车工坊图58
    66号汽车工坊图5966号汽车工坊图59
    66号汽车工坊图6066号汽车工坊图60
    66号汽车工坊图6166号汽车工坊图61
    66号汽车工坊图6266号汽车工坊图62
    66号汽车工坊图6366号汽车工坊图63
    66号汽车工坊图6466号汽车工坊图64
    2022-12-10

    汉EV两驱版续航和驾驶感受怎么样,3万公里老车主告诉你答案: 作为一个四川的比亚迪汉EV两驱版车主,2021年11月份购买,当时价格是229800,因为有置换补贴,少了15000,算上保险5200,上牌费500,首付5成办的贷款,金融服务费500。最后落地229800+5200+500+500-15000=22.1万元。 参加工作买的第一辆车,也没有其他油车做对比。开了3万公里之后,个人感觉还可以,接下来将会对这款车的续航,驾驶感受两大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续航; 1.短途续航: 我上班到公司来回加上接老婆上下班,工作日每天通勤在80km左右,一个月回一趟老家,来回400km。605km续航的比亚迪汉已经够用了。 四川夏天日常通勤大概6-7天充一次电,冬天4-5天充一次电。满电回老家跑高速来回400公里,开100-120的配速,回来还省个%10几的电。 当时买电车也没想过跑长途,整个体验下来续航还是足够的。家里面有车位有充电桩,大部分时间不用去外面充电。一年下来平均电耗16度左右,加上充电损耗百公里10块钱。 2.长途续航: 开了一年左右,车况熟悉了,今年国庆和老婆自驾去云南旅游了一圈,来回2600公里。算上当地的路程,一共跑了3500公里,充电花了620元,节假日没有过路费还是挺划算的。 之前担心路上服务区充电桩会出现排队的情况,9月30号提前出发了,四川省内路过的一个服务区有12个充电桩,很多充电桩都是坏的,不个没多少人,也没有排队。 到了云南境内,每个服务区充电桩至少3-5个,维护很到位,基本没有什么坏桩,充电也很顺利。 10月7号返程在云南境内服务区充电的人明显多一些,但大多都是云南境内的车牌,也没有到排队充电的情况。 605km的续航高速基本每跑350km就要充电,我们选择的路线服务区每个间隔不超过200km,提前在手机上看好下个服务区有没有空闲充电桩,所以路上没遇到过等充电的情况。充电如此顺利还因为疫情原因,旅游自驾的车比较少。 二、驾驶感受 1.空间 老款轴距2920,我身高173cm,体重68kg,前排驾驶足够的情况下,后排空间也还挺大的。可以网上找视频看一下,文字描述没有那么直观。 2.辅助驾驶 城区堵车跟车时,30km的自适应巡航,停下来到加速跟上反映有点滞后,大概1s左右,容易被加塞。一般我只有在跑高速直道,车少的时候用,标识明显的情况下也没有出现跑偏的情况。我用的频率不高,总体感觉还可以。 3.驾驶感受 我那个是两驱版本,7.9s的加速,平时开eco模式,也不会觉得慢。电车起步响应还是挺快的,我日常使用也足够了。有个问题就是整车比较长,转向角度也比较小,转向半径大,很多其他车可以一把过去的,可能要打两把。如果经常有狭窄路况的话,这个缺点可以考虑下。 底盘滤震不太行,如果跑的路况不好的话,能明显感觉到车身的抖动。如果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极氪,网上驾驶感受的评价要好很多。 总的来说,用车一年下来还是很开心的,每天要出门到哪里去都想着开车出去,1毛1公里的电费也不高。不跑长途,家里面有充电桩,续航焦虑也没有。 缺点就是一年3万公里内才有三电终身免费更换,今年跑了一趟云南,按照我的使用频率,明显感觉不太够。

    66号汽车工坊图6566号汽车工坊图65
    66号汽车工坊图6666号汽车工坊图66
    66号汽车工坊图6766号汽车工坊图67
    66号汽车工坊图6866号汽车工坊图68
    66号汽车工坊图6966号汽车工坊图69
    66号汽车工坊图7066号汽车工坊图70
    66号汽车工坊图7166号汽车工坊图71
    66号汽车工坊图7266号汽车工坊图72
    2022-12-09

    作为一个比亚迪唐dmi的半年车主,已经开了15000公里,市区12000公里,高速3000多公里。个人结论是:同价位混动车内,唐的性价比很高,21.68万元很值。 作为车主,还是要相对客观,所以先来说下唐dmi的3个缺点: 1、车机系统: 比较特斯拉的操作繁复很多。UI基本就是安卓手机的用法,但作为车机显然不合适。 重要的信息和设置藏在很深的菜单树里,菜单树的排布也比较杂乱。对于开车时的操作来说,并不方便。 比如,空调温度的设置在app全屏模式下不能直接看到,即使能够看到,需要点开才能设置。而特斯拉的UI,体现了less is more的设计精髓,一块屏幕比两块屏幕的使用体验更好。 另外,虽然比亚迪提供了更多的传感器信息比如海拔,坡度,空气质量,但没有很好的显示出来,估计大多数普通司机都不会意识到这些配置。 总之,车机堆料虽然多,但设计改进的潜力还很大。当然,比亚迪也在不断OTA车机,大约三个月到半年一次,相比特斯拉还是频率低了一点。 2、轮胎和悬挂: 佳通245/45R20的轮胎,侧壁非常脆弱,提车一周就无擦碰内壁出现气孔,轮胎漏气。然后另一条轮胎撞击马路牙子,鼓包被迫更换。 这种轮胎价格便宜,节能静音,但如此脆弱,不利于长途自驾,特别是在唐dmi没有备胎的情况下。 悬挂方面,没有使用唐dm的铝合金材质,而是经济性的所谓筷子悬挂。 这种运动型大轮毂+低扁平比轮胎+经济型悬挂的配置,与唐DMI的定位不符。 个人认为,作为一台主打节能舒适的7座两驱SUV,应当选用更加轻量化和耐久性的悬挂组合。比如,铝合金材质降低簧下质量,18寸轮毂改善轮胎耐久性安全性。 既然动力系统已经是独步武林的2驱DMI混动,经济性和NVH已经如此之好,应该选择正常扁平比的轮胎提高耐久性,比如255/55R18的公路花纹轮胎。毕竟,选择0-100加速8秒的唐dmi的消费者并不追求运动和越野。 3、车上休息体验不够好: 唐dmi的车身尺寸完全可以在放倒后两排座椅的情况下,提供一个睡眠空间。但设计者显然没有考虑这种新的需求。第二排座椅不能放平,而且二三排座椅之间有很大的缝隙。 另外,竞争对手特斯拉和小鹏都已经意识到,电动车的先天优势非常有利于车上休息,所以特斯拉提供了空调的露营模式的设置。 但比亚迪虽然为车主提供了麦克风并配置了卡拉OK的APP, 显然并不想让车主在车上睡觉。否则不会让车机没有露营模式,氛围灯无法关闭,座椅不能放平,车内没有AC220v的接口。 总之,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唐dmi完全可以改进休息娱乐体验,成为最好的自驾游工具。 再来说下唐dmi的3个优点: 1、动力系统: DMI总成在性能,节能性,和NVH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点是世界性的。不论是特斯拉和蔚小理的动力系统,还是传统汽车巨头,现在都无法提供这么实用的动力系统。 综合功率300千瓦足够使用,一箱45升92汽油跑1000公里,各工况下平顺安静,任何消费者一旦开上这样的车都会对现在的比亚迪刮目相看。而且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比亚迪会在几年之内保持DMI动力系统的性能和成本优势,所以混动车市场其他车企的机会不多了。 2、内饰和配置都很到位: 我老婆说这车做工精致,其实我是个大老粗,不可能注意到这一点,不然整车肯定没有质感,所以它的内饰看起来很舒服,触摸时,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质感都感觉不错,虽然内饰设计不如外观,但我觉得已经很优秀了,一方面材质非常好,都是软包,一看就是高档货,另一方面,设计比较豪华。 3、驾驶和乘坐体验: 车是一个综合体,并不能把一方面的性能独立比较,在动力和配置,尺寸的综合作用下,唐DMI的驾驶可靠,有一定操控感同时很舒适,车身也不累赘。 乘坐的空间宽敞,安静,空气净化。总之,这是一台驾驶者和乘客都很满意的车,而20到30万区间的特斯拉3和Y就只能让驾驶者满意了。至于这个价位以上的其他车,钱包都不会满意。 总之,作为一个车主,说的更多的是唐dmi的缺点,但这绝对是一台买了不后悔的好车,希望比亚迪继续改进,让我们这些老车主后悔买早了。 当然,体验之后更加认识到特斯拉在商业上的成功之处,毕竟内燃机和各种配置都是很高的成本,比亚迪的利润率很难达到特斯拉的高度。软件定义汽车和less is more的理念越来越重要。

    66号汽车工坊图7366号汽车工坊图73
    66号汽车工坊图7466号汽车工坊图74
    66号汽车工坊图7566号汽车工坊图75
    66号汽车工坊图7666号汽车工坊图76
    66号汽车工坊图7766号汽车工坊图77
    66号汽车工坊图7866号汽车工坊图78
    66号汽车工坊图7966号汽车工坊图79
    66号汽车工坊图8066号汽车工坊图80
    2022-12-08

    宋MAX dmi行政版怎么样,车主开了4700公里后,告诉你真相: 本期的嘉宾是一位宋MAX dmi 2022款行政版车主,购车地深圳,购车时间2022年4月,等车时间2个月,目前累计里程4700多公里,接下来将从购车背景,购车历程,车价,宋MAX的优缺点方面,全面的评价下这款车。 01、购车背景: 很早就关注这款车了。家里2个娃,周末一家人出去玩,坐不下,想换一台6座车。考虑平时上下班也要用车,看现在的油价,燃油车不太经济。 正好单位有充电桩,可以充电,比较方便,放长假也要开长途回老家,不想等在高速服务区里等充电桩。果断插混,且长续航,省油。 02、购车历程: 车上市不久,4月初到4s看车店下单,订了105km旗舰版6座,也是当初自己觉得比较理想的配置,结果告知不排产,换成旗舰7座。 等到5月,突然冒出长沙工厂排放新闻,了解到整顿又没排产。但旧车已经卖了十分不便,眼看补贴也快过期,5月底问了店里还有一台白色行政版,果断换了。 6月中旬提车。建议喜欢这款车的用户,有现车就提现车,不然不知要等多久。 03、购车价格: 车价172800,保险7909(比唐dmi保险7100还高),金融手续费3000,上牌费1000。 本想贷少点免息,销售顾问说比亚迪金融亏钱,贷免息不易通过,考虑后面还要贴膜,地毯等还需一笔费用,最后贷了8万,2年,利息1000多。 关于补贴,坐标深圳,有厂家置换6000(比亚迪牌),广东省置换补贴8000,市置换补贴5000,6月份多了一个新购市补5000。 04、优点部分: 1.动力强劲,轻轻油门上80-100km/h推背感强的。等红绿灯时,一脚把后面的油车甩的远远的。以前开燃油车,从没有这般体验。 2.省油,这么大的车,开空调,亏电跑,目前跑到油耗4.8L/100km。 3.纯电续航长,105km,有时单位充满电,回来在车里开空调看一两个小时视频,第二天跑仍然够电。三天充一次电。 4.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市区跑,用纯电行驶多,跑到亏电时,偶尔会启动发动机,启动丝滑,也没有什么感觉,比起旧车燃油车,舒适很多。 5.1.8m的车高,够高,小孩在里面可以直立行走,已成了他们的另一个乐园。大人进去第三排,也不用怎么弯腰,深得家人好评。 6.配置挺丰富。有自动大灯,自动切换远近光灯,昏暗自动开灯,还是挺方便的。还有ACC,因这段时间都在市区跑,还没用。 7.车机屏幕大,可以联网,观影感受不错,每次停车,小孩都要求播放动画,负仪表台都成了他们的座驾。语音识别灵敏,能控制空调,窗户,灯,导航等,行车很实用。 8.可以对外放电,很方便,装地毯时,把车开到外面,能带的起家里1200瓦的吸尘器,以后搞卫生杠杠的。 05、缺点部分: 1.升舱顶很丑,家人看到实车后评价都说丑。不知道还以为是行李箱。 2.仪表车速表指针是逆时针旋转,很不习惯。 3.车速表刻度太密集,不易标识,车速范围太大,指针到一半,其实时速已经到100km/h。 4.语音无法控制后排空调的风量,行车中,小孩在后面睡觉,需减少风量非常不方便。 5.中排靠背不能放平,无法平躺。 6.氛围灯颜色不能调,不能渐变,对于最顶配这个价位有点失望。 7.后背门行李箱开关无标识提示,不易找到。 总结:这款车插混本身优势很明显,但提醒大家还是有选择的情况下还是别买行政版,这个升舱顶实在太丑了。

    66号汽车工坊图8166号汽车工坊图81
    66号汽车工坊图8266号汽车工坊图82
    66号汽车工坊图8366号汽车工坊图83
    66号汽车工坊图8466号汽车工坊图84
    66号汽车工坊图8566号汽车工坊图85
    66号汽车工坊图8666号汽车工坊图86
    2022-12-08
    一文深度解析上汽大众ID.4 X设计风格及细节图1一文深度解析上汽大众ID.4 X设计风格及细节图1
    一文深度解析上汽大众ID.4 X设计风格及细节图2一文深度解析上汽大众ID.4 X设计风格及细节图2
    一文深度解析上汽大众ID.4 X设计风格及细节图3一文深度解析上汽大众ID.4 X设计风格及细节图3
    2022-09-29
    问界的销量密码,真的是鸿蒙吗?图1问界的销量密码,真的是鸿蒙吗?图1
    问界的销量密码,真的是鸿蒙吗?图2问界的销量密码,真的是鸿蒙吗?图2
    问界的销量密码,真的是鸿蒙吗?图3问界的销量密码,真的是鸿蒙吗?图3
    2022-09-29
    业界首创,这家车厂CEO亲自作废已上市的新车配置单图1业界首创,这家车厂CEO亲自作废已上市的新车配置单图1
    业界首创,这家车厂CEO亲自作废已上市的新车配置单图2业界首创,这家车厂CEO亲自作废已上市的新车配置单图2
    业界首创,这家车厂CEO亲自作废已上市的新车配置单图3业界首创,这家车厂CEO亲自作废已上市的新车配置单图3
    2022-09-25
    新能源横行的时代,我放弃了model 3,选择雷克萨斯ES200图1新能源横行的时代,我放弃了model 3,选择雷克萨斯ES200图1
    新能源横行的时代,我放弃了model 3,选择雷克萨斯ES200图2新能源横行的时代,我放弃了model 3,选择雷克萨斯ES200图2
    新能源横行的时代,我放弃了model 3,选择雷克萨斯ES200图3新能源横行的时代,我放弃了model 3,选择雷克萨斯ES200图3
    2022-09-23
    容忍不了这6个缺点,我劝你别买特斯拉图1容忍不了这6个缺点,我劝你别买特斯拉图1
    容忍不了这6个缺点,我劝你别买特斯拉图2容忍不了这6个缺点,我劝你别买特斯拉图2
    容忍不了这6个缺点,我劝你别买特斯拉图3容忍不了这6个缺点,我劝你别买特斯拉图3
    2022-09-23
    比亚迪汉DM才出一年就推出新款DM-i,老车主被割韭菜了吗?图1比亚迪汉DM才出一年就推出新款DM-i,老车主被割韭菜了吗?图1
    比亚迪汉DM才出一年就推出新款DM-i,老车主被割韭菜了吗?图2比亚迪汉DM才出一年就推出新款DM-i,老车主被割韭菜了吗?图2
    比亚迪汉DM才出一年就推出新款DM-i,老车主被割韭菜了吗?图3比亚迪汉DM才出一年就推出新款DM-i,老车主被割韭菜了吗?图3
    2022-09-09

    手动挡汽车在逐步消失的主要原因就一个,堵车。 随着私家车保有量越来越多,路上车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拥堵,马路上的手动挡私家车消失得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快。 既然因为堵车越来越严重,用户都不爱买手动挡了,那么主机厂自然也就不愿意推出更多的手动挡车型,只会减少手动挡车型的生产。 在平原城市,堵车时,开手动挡带来的痛苦不算特别严重,如果你到重庆来开手动挡,遇到堵车,开手动挡的痛苦让你恨不得马上换个自动挡来开。 手动挡遇到走一步停一步这种严重堵车时,最怕有两种状况: a) 挡难挂。这在低端车型上是个非常常见的问题,特别是一挡难挂,在堵车时,每一次起步都痛苦不堪,起步难,也导致别的车加塞时轻而易举。挡难挂,最多的就是货车、面包车以及一些特别便宜的私家车。 不过,随着最近几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质量的提升,以及主机厂装配能力的提升,手动挡的挡难挂的车也越来越少了,以前非常非常的多,存在挡难挂的问题,还有2016年(大概吧,记不清楚了)之前,一些特别低端的车型,连离合和方向助力都没有,那车开起来非常痛苦。没有哪个司机敢堵车开出去,开出去堵半个小时,踩离合的脚一定会废掉。 b) 手动挡的车最怕上坡堵车。坡越陡越怕。手动挡的车,普遍因为便宜,所以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坡道起步辅助功能。没有上坡起步辅助功能,那么手动挡防止后溜,只有两种途径解决,一个是半离合,另一个是手刹(手刹起步)。比如在重庆东水门大桥上打铜街的第一个红绿灯,以前时时刻刻都堵,坡也有点陡,开手动挡,技术稍微差一点,很容易后溜刮到后车。 我开手动挡过那里,起步时,一定是踩紧刹车,离合一定要在半离合上,然后快速快速轰油门以防止后溜。喜欢开手动挡体验驾驶乐趣的,欢迎去重庆渝中区的大街小巷体验。在重庆很多地下车库出口,坡很陡,排队缴费出去,不用手刹起步,很难做到不后溜的。 手动挡之所以有乐趣,是因为手动挡普遍是便宜的车,功能较少,司机不得不依靠提高自己的驾驶技术来弥补车的功能欠缺,有些人沉迷其中,喜欢自己掌控车子的操作,而不是车子的电脑,代替人操作了。 手动挡堵车最轻松的是下坡堵车时,挂着空挡,人趴在方向盘上,只需要脚放在刹车上,踩踩放放,好不惬意。 就是因为堵车,手动挡开着太累了。这几年,身边的亲戚、同学、朋友都在买车,我经常问他们,为什么不买手动挡,回答非常一致,堵车,开手动挡累。 身边也有很多开手动挡的,不约而同地换了自动挡,不是人家技术不好,回答也只有一个,堵车,手动挡太累。 十年之前的重庆城,那个时候还不怎么堵车,走到哪里都很通畅,那个时候,开手动挡也非常轻松,所以说,买个手动挡,一心想着省钱。与现在的人是加钱也要上自动挡,手动挡不再考虑。 时过境迁,只因为堵车。

    66号汽车工坊图8766号汽车工坊图87
    2022-09-08
    一年内ET5销量将超过宝马3系,是不是一个笑话?图1一年内ET5销量将超过宝马3系,是不是一个笑话?图1
    一年内ET5销量将超过宝马3系,是不是一个笑话?图2一年内ET5销量将超过宝马3系,是不是一个笑话?图2
    一年内ET5销量将超过宝马3系,是不是一个笑话?图3一年内ET5销量将超过宝马3系,是不是一个笑话?图3
    2022-09-07

    理想遭遇车主大规模维权,目前理想面临的情况,说实话在业内并不是孤例。产品换代或大规模降价导致老车主愤慨的情况,小鹏和特斯拉都经历过。个人认为,所有自营渠道的造车新势力都可能面临类似问题。 一般来说,消费者购车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过程。只要购买过程中不存在欺诈,法理上很难追究车企后续降价的行为。 但从情理上讲,购车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都是大件消费,物质上和情感上的投入都比较多。 而实际销售过程中,车企、渠道和销售人员不太可能主动提及未来的改款或降价,反而有可能刻意隐瞒。 由此导致车主刚提车不久就大幅降价,间接损失数万,消费者心态很难不起波澜。 传统燃油车时代历经多年形成的完善4S店体系,一定程度上就与此有关: 车企只发布官方指导价,具体成交价格各地区、各个4S店都有波动,并不完全透明。 降价的冲击力尽可能通过渠道优惠消化,官方指导价下降(俗称官降)往往是迫不得已的最后一招。 但即使如此,大幅降价导致车主不满的情况仍时有发生。这种情况在二三线豪华品牌中尤为普遍,以至于前些年我听过不少段子: 八折虎七折豹,六折老沃找人要,五折凯迪偷着笑 我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案例,是2020年凯迪拉克联手拼多多的“五五折新车”,引发一阵轩然大波。 凯迪拉克官方态度仅仅几天内180度大转弯,更放大了事件的戏剧性,相关讨论热度也很高。说到底,经销商为避免库存积压必须降价清货,但长期大幅优惠终归会伤及品牌。 在这方面,车企和经销商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而到了新能源汽车的时代,两方面的变化更加剧了这一点: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更新换代节奏相比燃油车快很多,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车)更新换代快,这点大家都知道。 其实近两年情况还好一些,前些年国内动力电池突飞猛进的时候,才是真的压力山大。 “晚一年提车,价格不变,续航猛增20%甚至更多”,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小鹏G3 520款,就是比较典型的案例。 当时有车主刚提车开了几百公里,转眼新款价格差不多续航猛增50%,心态直接炸了…… 最后小鹏官方也不得不出面回应,给予老车主三年内换购1万元补偿。 近两年动力电池和续航前进没有之前那么快,但各大造车新势力又在智能化赛道上卷了起来。 车机芯片、自动驾驶算力平台、激光雷达传感器……各类硬件都在不断迭代。 智能电动车整体仍在狂飙突进,类似理想One的情况长期看恐怕都很难避免。 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普遍选择自营渠道,相比于传统4S店模式,在智能电动车时代自建渠道好处很多,已经成为造车新势力主流选择。 但世间万物都是有利有弊,自营渠道也不是完全没有劣势。 相比于传统4S店模式,自建渠道也意味着库存和降价都将由车企消化。 目前造车新势力普遍手握订单,库存的风险暂时无需顾虑太多。但价格上的调整,毫无疑问不会再有渠道分担。 这方面最典型的是特斯拉,自从国产化以来,特斯拉Model 3等车型售价堪称一泻千里。 有车主自行布置“进口韭菜”的车尾标或贴纸,已经是心态相当好的。 当时特斯拉屡次大幅降价引发了不少争议,甚至有报道称特斯拉高管禁止员工说“韭菜”一词,报道真实性可能有待考证,但屡次降价导致舆论哗然,也是客观事实。 特斯拉用自身强悍的品牌力硬生生撑过了风波,未来面临类似境遇的可能不止特斯拉一个。 具体到这次理想One的风波,目前看是两方面原因的结合: 理想One上市时间并不太长,就面临理想L8的更新换代,且官方对理想One降价销售。 最后说点个人的看法: 将心比心,车主提车不久骤然逢此变故,试图维权的心态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只是站在车企角度,直接退还购车款或换新车,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 我个人认为,如果车企能在售后、维保、置换等方面给予刚购车的消费者更多保障,可能是比较妥善的处置方式。 近些年,车企已经部分意识到了智能电动车更新换代的问题。部分新车硬件上采用了一定的模块化设计,可以更换车机芯片。而对于较难更换的激光雷达、自动驾驶算力平台等,造车新势力普遍预埋硬件。大量新车硬件相比算法超前,顶尖产品基本可以保障数年不过时。 不过说实话,我一直认为智能电动车有向消费电子产品靠拢的趋势。近两年智能座舱和智能手机生态越来越趋同,在问界M5/M7等产品上提现的尤为明显。 数码圈流传多年的“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车圈将来恐怕也很难完全避免……

    66号汽车工坊图8866号汽车工坊图88
    2022-09-06

    我梳理了一下雷克萨斯的两类用户画像。 1,对丰田品质高度认同,或被BBA坑过的40岁+中年企业家。 雷克萨斯能有今天的成功,我认为BBA的维修率和保养政策要占一半功劳。 不管外人怎么黑雷克萨斯,故障率低是公认的,虽然很多人都吐槽说是因为技术成熟(老旧),配置过低、电子器件少的原因。 但对于40岁+的中年人来说,汽车意味着面子+行驶工具,他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了一次自适应巡航,但给他亮一次故障灯他就会骂娘:老子xx万买的车怎么还要修? 另外BBA 4S店里,那种不坑死人不舒服的态度实在让人下头,做个小保养要近2000,大保养动不动五六千,这与雷克萨斯4S店舒适的环境、免费的保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身边买雷克萨斯的40岁+男性,要么之前一直开丰田,对丰田开不坏有品牌认同,要么之前开BBA,修车、保养到哭的车主。 当然了,你可以说别去4S店保养balabala,雷克萨斯当初加的价都够保养xx年了balabala。 道理我都懂,但是40岁+的人不是这个心态,先把钱给收了,这种可预期的收费,他会觉得是明码标价,大不了加的价卖车时补回来;而事先不说收费,往后的日子冷不丁这里收点,那里收点,这种不可预期的收费他会觉得真尼玛黑。 2,觉得雷克萨斯外观漂亮,对动力无要求的30岁+女性 她们买车通常仅仅用来上下班、接送娃,可能一年都上不了一次高速,常年在市区以30km/h的最高速度行驶,对车辆最大的要求就是漂亮、空间、品牌。 而ES则处于一个很微妙的价位区间,ES200和34C价格接近,但车长比34C都更长,而且横置前驱的设定,使ES空间比34C大很多。 什么,百公里加速度十几秒?上下班接送娃的女司机可不管这些。 不管怎么黑,这一代的ES是真的漂亮。但我认为ES系列灵魂的300H,价格却已经接近56E水准,实在是有点性价比不足。 雷克萨斯销量几乎腰斩,可能和如下几个原因有关。 1,信息透明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没必要去4S店保养被宰。 2,很多新能源品牌都是终生免费保养,因为电动车保养项目少。 3,好看、空间大的车子层出不穷。 4,40岁+的大叔,30岁+的老baby们,也要刷抖音、小红书了。 5,一次又一次的事故,及公关失败,打破了雷克萨斯质量牢不可破的神话。

    66号汽车工坊图8966号汽车工坊图89
    2022-09-06

    盘点马自达汽车的4个隐藏功能: 1. 自动车窗升降: 在生活中,我想大家都遇到过这样一种烦恼,比如车中后排坐了人,然后人都习惯性地下去了,车子也熄火了,准备离开时却发现后排车窗没关。这时又要重新开启车的电源关闭车窗好麻烦啊。 但是马自达却有这样的冷门又实用的功能:拿起车钥匙,长按开锁键5-6秒,然后四窗就会自动下降。长按钥匙关闭键5-6秒,然后你会发现四门又奇迹般升上去了。其实还有一个更冷门的功能,有兴趣地试一下:锁-解锁-锁(不用开电源)四门车窗会开一条缝,但是好像没什么卵用。不知道厂家的意图。发现之后,带女朋友或者撩妹子时对着车门用四窗智能升降法再加上马自达的颜值,妹子一定会刮目相看,逼格提升不少呢。 2. 四门定制落锁法: 都知道汽车刚起步到15km左右,四门会自动默认落锁,下车挂p挡又会解锁。其实我们还可以更科学地设置成默认的,这就可以避免停车很多朋友乱掰锁扣,那个心疼啊,有不能直说。 长安马自达全系都有,包括最低配的手动舒适(带收音机的那款,据说特别照顾的),方法:开启车内电源,关车门,按驾驶室的门的锁车键8秒左右,听到嘀嘀就说明了设置打开了,20秒内可以自定义设置自动落锁触发条件了。 3. 自适应智能大灯: 细心的马自达车主会发现,大灯会自动调节高度,它会根据坐上的人调节,是不是很智能。如果感觉不到的话,可以把车开到墙边,坐上人就很明显了。还有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当你在上坡时或者下坡时灯光会根据路段的变化而变化,下坡会把灯光往下聚集,因为在马自达的左后悬挂下有一个接收感应数据的随动传感器,连接部分的是一节球头,当车辆上坡车的重心在车尾,后悬挂下摆臂弹簧弹起,球头杆受感应,纵向角度拉长。由传感器传输数据到ecu再传输到大灯模组控制单元根据数据调整光聚(下坡同理) 4. 导航死机及序列号查询 我们都知道有的导航会在使用时突然死机或者黑屏,然后就不知道怎么办,很麻烦!要是在高速死机黑屏真的对于不认识路又靠车上导航的人来说要哭了。马自达是针对这个有特殊设计的。 在中控台有几个功能键,同时长按音乐键和最右的导航键可以重启。还有就是查序列号,这东西一般用不到的,但是小编还是教教大家:音乐键、导航键、星号键一起长按7-10左右,然后弹出编码输入框,输入59,点击选项ENTER(最左边的选项),退出点击EXIT(最右)

    66号汽车工坊图9066号汽车工坊图90
    2022-09-02
    行程100万公里的老司机提供的23条建议,新手必看图1行程100万公里的老司机提供的23条建议,新手必看图1
    行程100万公里的老司机提供的23条建议,新手必看图2行程100万公里的老司机提供的23条建议,新手必看图2
    行程100万公里的老司机提供的23条建议,新手必看图3行程100万公里的老司机提供的23条建议,新手必看图3
    2022-09-02
    66号汽车工坊图9166号汽车工坊图91
    2022-09-02

    比亚迪dmi技术在以下6个方面,可以说跟行业拉开了较大距离: 1. 插混技术积累的深度壁垒:比亚迪是全球首家发布并量产插电混动技术的企业,早在2008年就推出了全球首款插混汽车F3DM,经过四代技术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拥有15年的插混技术经验积累,DM技术累计获得专利已达到408项,这个壁垒够不够高,大家自行估测一下; 2. 核心技术的独立研发壁垒:比亚迪dmi的核心零部件以及各个控制单元做到了100%完全自主研发,包括骁云-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EHS电混系统、插混专用刀片电池等零部件都是为DMI超级混动“专用”而研发的,同时还有VCU、ECU、MCU、BMS等都由比亚迪自主研发,也就是说在“专用”及“自主研发”这个方面已经完全和行业拉开距离,形成壁垒。而其他混动品牌所使用的核心零部件要么直接搬用传统油车的、要么就是借用别人的技术,无法做到像比亚迪dmi完全的自主重新开发来专用; 3. 插混技术人才的壁垒:目前行业比较资深的插混技术人才,除了最早的两田,国内插混技术人才基本都集中在比亚迪,这也是难以超越的壁垒,当然有人会说花大价钱把整个团队挖过去不就可以了,然而目前没有哪家车企能像比亚迪一样在研发,特别是插混技术研发板块投入如此大的人力和资金,从零基础开始的研发投入不是一般企业能承受的; 4. 产业链的供应壁垒:基于如此深远的技术积累,比亚迪在产业链方面也已经建立壁垒,形成成熟的产业供应链; 5. 规模效应造成的壁垒:比亚迪DM技术车型累计用户已超过一百万,并从研发—生产—销售—用户—研发形成技术沟通闭环,让dmi在整个流程中不断考验、提出改进与创新升级,由规模效应带来的成长速度进一步建立更强的壁垒。再加上用户大数据平台的运用优势,在获取信息和反馈上,也形成了相应的壁垒。 6. 工艺上的壁垒: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老干妈的瓶子上面标明了所用材料和调料清单,为什么大家吃了这么多年,没有人能做出同样的味道;美其林餐厅的菜式做法直接拍成了视频演示,为什么没有人能按同样的刀工、同样的配料、同样新鲜的食材做出跟米其林同样的味道呢?道理很简单,“控制”的度没法学得来,也就是所用工艺没有办法抄袭,因此,就算买dmi车辆来拆解,一一抄袭,也没办法做出跟dmi一模一样的核心零部件及其性能表现,因而形成工艺上的壁垒。 我觉得就以上这几点壁垒已经够高了,其他车企要追也得花好几年的时间。

    66号汽车工坊图9266号汽车工坊图92
    2022-08-29

    最近刚提了辆公路闪电老头乐es200,来分享下日常使用这台车的一些心得体会: 从一开始选车到最后购车时间长达半年多,中途对比和试驾了很多的车型,最后在es200和沃尔沃s90中决赛。 这两个车主要是外形都很漂亮,内饰略带一点复古,比较符合我的审美。 只能说车无完车,没有一个车能面面俱到。s90动力强,安全性更好,es更舒适些,可靠性更好,两车的配置都挺丰富。犹豫了很久,最后外观和内饰更喜欢es一点,从而放弃了s90,。 es200在网络上是被喷得最多的几款车之一了,主要是cvt+2.0的动力组合。实际我开下来还好,加速不够迅猛,但其实也不差,响应还行吧。丰田这个cvt好像不是传统的cvt,是2at+cvt有档位的,所以低速偶尔会轻微的顿挫一下,但总体平顺性很好。那些网络上黑上不了坡超不了车的看看就行了不要当真。 关于换壳亚洲龙的说法,我当时是两个车都有试驾的,其实两车区别很大,开起来完全不是一个车。es别看他动力弱,他的底盘其实是运动调教的,和我开过的上代3系的底盘有点像,很紧致,而且有韧性,路过小坑过滤很舒服,而且转向支撑性很好,我当时试驾的时候就很满意。 试完es我就去了丰田4s体验了亚洲龙。当时试驾的是双擎顶配版,说实话体验下来对亚洲龙有点失望,首先内饰很粗糙,塑料多可以理解,但是缝隙很大感觉很随意,在es的对比下做工有点太差了。混动的动力绝对比es强,体感下来比沃尔沃也不差了,但是隔音太差,我甚至问了销售两次窗有没有关紧,这车前排竟然还是双层玻璃的。 最后就是底盘了,和es完全不是一个味道,整体偏软,底盘更松散,我过减速带后感觉车屁股还会摇晃几下,没有es那种紧致的感觉,是调教完全不同的两个车。后来我查了下亚洲龙后悬挂是双叉臂的,es是多连杆的,也有区别。亚洲龙试驾完就pass了,对丰田有点失望,我宁愿买雅阁和君越也不会买这车。 es200年初的时候去谈落地要35.8w,加价2w左右,把我当猪宰,当时也被我pass了,一直在看别的车,这车是进口的有3w左右的关税,性价比确实也不大行。后来得益于销量下滑(不用加装潢了)+购置税减半,一下子便宜了3w多,二话不说直接去订了。体验下来整体比较满意,再让我选一次,还是会选es。 大哥们别喷我,我在路上开得很快,基本都是超速行驶的。

    66号汽车工坊图9366号汽车工坊图93
    2022-08-29
    “小窗挡视野,续航有惊喜”比亚迪海豚车主经验分享图1“小窗挡视野,续航有惊喜”比亚迪海豚车主经验分享图1
    “小窗挡视野,续航有惊喜”比亚迪海豚车主经验分享图2“小窗挡视野,续航有惊喜”比亚迪海豚车主经验分享图2
    “小窗挡视野,续航有惊喜”比亚迪海豚车主经验分享图3“小窗挡视野,续航有惊喜”比亚迪海豚车主经验分享图3
    2022-08-25

    你眼中的理想ONE车主:油耗这么高!这也叫新能源?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理想ONE车主:乙醇汽油长时间不用的话,会不会变质?所以,你不能用几年前的落后思维来评价增程式插电混动车型。 丰田有一款车,叫卡罗拉双擎E+,是插电混动车型,前几年落地价高达20万元人民币。很多人买这辆车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这辆车挂着绿牌,既不用摇号竞拍,又不用每周限一天号。 买过来也不充电,完全当成燃油车开。这就是卡罗拉双擎E+的用户写照。 买插混就是为了混个绿牌,就是为了不用摇号竞拍,就是为了不用限号,车买来根本不充电,就当一辆燃油车去开。 这种思想,在2022年放在比亚迪dm-i身上还算可以,但放在理想ONE身上就显得很可笑。 怎么会有理想ONE车主只烧油的呢? 怎么会有理想ONE车主不充电的呢? 怎么会有理想ONE车主烧油呢? 怎么会有理想ONE车主不具备充电条件呢? 怎么会呢? 所以,买了理想只用燃油开的假设,根本不成立。因为绝大多数的理想ONE车主,其一年的油费,比你一个月的油费都低。 因此,你凭什么说增程式插电混动路线不低碳不环保? 理想ONE、问界M5、岚图Free的车主们,只是在根据自己的实际用车需求和实际用车环境,去选择一辆适合自己的车,仅此而已。更何况,有大把大把的dm-i车主也在选择纯电行驶,网上0油耗的作业一抓一大把。 所以,你不能用你自己的落后思维来评判别人。毕竟,不充电,你还买啥的插电式混动车?

    66号汽车工坊图9466号汽车工坊图94
    2022-08-24

    作为一个昨天刚给捷尼塞斯G80上完牌照,买车的时候看了BBAL同级车系,老公是汽车制造行业出身,深耕交通领域十多年,非常懂汽车。他给我说这个牌子的时候,我一脸懵逼,说是韩国车的时候一脸嫌弃。毕竟,四五十万的预算,啥车不能买。 先说为啥不选新能源。林志颖特斯拉事件,比亚迪蔚来自燃事件…惨痛的教训比比皆是,用他的话说,燃料汽车工业经过百年发展,技术经过时间考验。新能源汽车迸发才几年,现在是风口,风口是对投资人而言的,但成熟度,毕竟差点。 看过奥迪Q5,太丑,直接pass。宝马5系、X3、奔驰Glc和E也看了,当时还降了不少价,但是4S店各种政策,让你感觉会花不少冤枉钱,老公最不满意的是减配还涨价,比如一些以前还是铝材,因为中国人只认BBA,所以材质给降到了钢。意思是反正我做成啥样,中国人人傻钱多,都会买。 尤其要说一下X1,据说以前的X1还好,现在的X1就是做给只认牌子的人,完全没有宝马的精髓,只是上了个宝马的标 还看了凯迪拉克和捷豹,性价比相对较高,但内饰觉得有点老气,不喜欢。 雷克萨斯es300我还蛮喜欢,除了空间有点小,感觉油电混动很省钱,又安全。老公查了一下他们在国外的价格,当时比国内少10万左右,老公拔地而起,是中国人就不给割韭菜。 他把我生拉硬扯到捷尼赛思店里去,看到车就开始惊叹:大灯真靓,旁灯哎呀,前脸真漂亮,电吸门真好,内饰做工真精细。 查了下配置,同级别车里最高最安全的配置;查了下用料,没有省半点;查了下全球的价格,和北美相差不大,价格没得谈,是多少就是多少,没有bblL的降价噱头;还送5年保养,节约差不多小一万。 经过了两个月的思考,准备去订车了,结果订的时候又涨了1000。 经过5个月的等待,这款全系进口车终于到了。btw,韩国现代和北京现代不是一个概念。谢谢。 多说一句吧,我对韩国不太了解,网上很多喷子说韩国棒子,包括之前部署萨德,国内反韩好多乐天都关闭了,所以一直觉得韩国好像被中国压制着,不太行的感觉。直到去年认识几个在中国工作的韩国朋友,聊天说起首尔最低收入,比如成都最低年薪30000(也许大概),但是他们说韩国人最低年入是22万。我当时就震惊了。后来想想当年亚洲四小龙也不是白来的。 总体来说,车很棒,没被宰(全款在外面买保险也就几千块),没有乱七八糟的手续费,上户自己上,落地价比车价只多了小4万 这个级别的车,你去bbal试一下(朋友28万的路虎落地多了快7万) 忽然觉得,老公一直说给我买车,其实都按照他的想法来的,不过提了后,还是觉得没有买错,毕竟是拿来自己开的,产品力是关键 最近天气炎热,总在地下停车场散步,旁边是邻居的奥迪A6L,以前总觉得L的都很大,和小捷并排一起,还是显得小气了些,若说捷尼赛思目前最让我不满意的一点,便是没有定napa皮的普通皮,味道大了一点,油耗一公里10个油,相信过了磨合期还会降低一些…

    66号汽车工坊图9566号汽车工坊图95
    2022-08-23

    作为一个跑了5个月电动网约车的司机,如果只谈燃料成本,那电动车太省了。毕竟 1毛钱不到1公里。保养也非常少, 我那款每次150。 充电其实在省会应该还是很方便的,只要你合理地避开一些网约车出租车补电高峰,就基本不用等。是的,一分钟都不用等。 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外围的地方如果你没电了,可能不一定很快能找到。而且很多app上的充电站,车位被油车占,以及很多枪是坏的等等。 如果是县城,我老家那个县城好像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充电,自己体会。 关于续航:续航其实都虚,400的续航实际肯定没有的,正常打八折吧。现在这个高温天气可能还要狠一点。 当然如果你是佛系开车,慢吞吞的加速减速,始终六七十码的跑,那会多一点。 我刚刚跑了趟450公里的路去杭州。但是我用了油车。因为很明显,如果我在高速上130-140的速度,全程开空调,带着一车人的情况下使用那个电车,那么我可能2个小时就要充一次电。每次1个小时最少。而且我还担心这样会把电机烧了。 所以,买电动车还是燃油车还是看个人需求。电动车的优缺点其实都明摆着,就看你愿不愿意享受低成本的同时克服一下那些缺点了。 我有两个看法可能有点不一样。 第一是老是听人说路上的电车越来越多了,我很想说,你看看是不是网约车先。 第二是电车确实起步快、没顿挫、不用熄火开空调等,但到了一定速度上,一般的电车是跑不过带涡轮的油车的,不信去高速上看看。某些好的电动车当然不惧,但在高速上能不能斗,就看自己有多少电了。所以电动车更适合市区需求。 个人观点,非绝对,仅供参考。

    66号汽车工坊图9666号汽车工坊图96
    2022-08-22

    四个理由告诉你,大众朗逸和速腾不是很推荐买: 1. 大众家这个级别的小排量涡轮机(EA211-DJS/DSB)都上了颗粒捕捉器,大众的颗粒捕捉器比较烂。作为对比,通用的同样用了颗粒捕捉器,用了几百万辆车上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事。 2. 干式大傻瓜变速箱(DSG)低速蠕行体验比较差,一直没有可观的改进,甚至可以说已经不比现代摩比斯的干式DCT有什么优势了。德国的驾驶习惯和高速路况比较适合。国内道路在你前方并排三辆公路三大妈的情况下开这个就是受罪。 3. 这个级别的大众,1.5自吸配爱信6AT家用完全够用,而且也是大众的价值最大化区间所在。中国道路上到处都是车,跑得快不快更多看技术。大多数情况下,大众的底盘还是过得去的所以不用太纠结排量。 4. 冷知识不考不用背:大众的EA211系列里边,标号DSB的发动机,增压器是三菱重工的;标号DJS的发动机,增压器是富奥石川岛的。欢迎来到全球化的现实世界,咱也不知道信仰哪来的,是隆美尔给你的吗? 综上,对动力有要求: 1. 六边形全能战士选思域1.5T, 2. 操控驾驶乐趣选福克斯1.5T, 3. 性价比超值选威朗PRO1.5T, 4. 精致细腻选昂克赛拉2.0自吸。 对动力要求不大:朗逸1.5自吸,宝来1.5自吸(最新款已经没有自吸了),伊兰特1.5自吸。还有更多选择,如果你能想开点,看看自主品牌,你会发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秦Plus DMi,艾瑞泽8,帝豪L雷神,这几个闭眼睛买,哪个不比1.2T好?上个月,某辆全新朗逸,我老婆坐进去第一句话:这怎么跟教练车一样的。。。

    66号汽车工坊图9766号汽车工坊图97
    2022-08-22

    捅破雷克萨斯伪豪华车的伪装和TNGA架构安全性的神话,只要一次事故: 自从丰田全面引入TNGA架构后,同级最强的安全性一直是TNGA的重大卖点。国内外各种碰撞测试,丰田一直都是全优的成绩。 2021年1月,懂车帝做卡罗拉和速腾的对撞测试。 再一次证明了丰田测试没输过,实战没赢过的弱点。最重要的是,这次卡罗拉已经暴露出了“事故后无法开门”的问题。但是卡罗拉配置较低,没有自动解锁不是大问题,网上声音也没到一边倒声讨的地步。而且没有案例证明卡罗拉事故后会真的打不开门,打不开门会导致人员伤亡,所以一切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但是这次雷克萨斯的事故就把丰田所有的底裤都扒光了。 如果丰田在懂车帝的事故后可以认真研究车门打不开的问题,排查原因后解决,可以说,这次雷克萨斯的事故完全不会死人。 但是丰田对这个问题的漠视,白白浪费了一次挽救生命的机会。 看了这次事故,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丰田所有的安全性设计都是为了应付测试?而不是真的想保护消费者和成员的安全。 还有一点,雷克萨斯虽然一直自称是豪华品牌,但是对比ES和BBA主流B级家轿产品,雷克萨斯的价格其实是最低的。 即使优惠较少,但是考虑免费保养以及较高的二手回收价,对有豪华品牌追求但是囊中羞涩的用户来说,雷克萨斯是性价比最高的豪华品牌。 安全性对BBA来说从来就没成为过一个问题,即便当时帕萨特a柱烂成狗,奥迪的碰撞都是全优。 这次事故也解答了为什么雷克萨斯坚持进口的情况下交完关税还能保证自己的利润,人家有自己的省钱秘诀。

    66号汽车工坊图9866号汽车工坊图98
    66号汽车工坊图9966号汽车工坊图99
    66号汽车工坊图10066号汽车工坊图100
    2022-08-20

    作为一个蔚来ES8车主用车半年了,说一说自己买ES8的理由以及实际用下来的优缺点: 买的理由: 1、家里俩娃,需要6座车,现有的帕杰罗第三排就是个摆设; 2、正好有个电标。看了比亚迪唐,第三排太小。看了理想,这玩意儿在北京占油标 3、家、公司附近几公里内都有换电站,上下班还顺道,完美。 缺点: 1、蜜汁悬挂,过弯软,过坎硬,第三排过山车,会横滚的那种。 2、物理按钮太少,调个空调点好几下、开个座椅通风点好几下。 3、蜜汁抓地,加上蜜汁悬挂,过弯加速没信心,地上有水没信心,变线猛一点都没信心,别提人车合一了,净担心人车分离了。 4、太费电,尤其是跑高速。虽然我每月6次免费换电就够用,但是和标称差太远,随便踩踩电耗上25,夏天开空调实际续航也就360公里左右,身边能把续航开上400公里的,无一例外是在路上爬得很开心那种,容易招人骂。 5、很多细节调教不好,我开过里程超过5000公里的车超过10辆,其中4辆车里程数超5万公里,ES8是我第一次控制不好刹车点头的,几个月了才算能平稳踩停。 6、没有手套箱,太别扭。 7、fellow废话太多,没事儿发什么微信,提醒个天气、疫情啥的有个P用,不搭理人家也不合适,占用精力;APP太烦人,买个车还要签到,有毛病,现在除了提前开空调根本不用。 优点: 1、换电是真香。 2、副驾真舒服,媳妇和我抢着开帕杰罗,抢着坐ES8...... 3、三排空间还是大的,虽然也没那么大吧,在纯电里也还行了。 4、NOMI很好玩,虽然有时候耳背、有时候瞎打岔,但是确实很有趣,当然之前没接触过智能化的车型,也可能是我见识短了。 5、省钱,不限号,当然这是所有电动车的优点。 总之,作为第二辆车,市内开,附近有换电站的话,对空间有要求,同时驾驶质感能凑合的话,也挺好的,买之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行。

    66号汽车工坊图10166号汽车工坊图101
    2022-08-20

    作为一个宝马8系,保时捷911和保时捷panamera都开过的人,我认为宝马与保时捷最大的差异在于风格。 人的手、脚、屁股和腰是对一台车的驾驶感受最为敏感的四个部位。手对应转向手感、脚对应油门的力度、屁股对应避震的软硬、腰对应重心转移时的动态表现。 宝马的风格是轻、快、灵,保时捷是沉、稳、狠。风格上的差异体现了二者锚定的核心市场的不同。 宝马的销冠车型是什么?是3系,看家的性能车是M3、M4、M2和1M,宝马轻、快、灵的风格在小体量的性能车上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在8系这样的大型GT跑车上,风格与车本身的定位难以呼应。 我在开8系的时候会觉得特别不适应,一台五米的车开出了四米五的感觉,方向特别机灵,也特别跟手,与保时捷相比宝马的转向手感要轻很多。 我的大脑告诉我“你在开一台大型GT轿跑”,我的身体却说“那孙子骗你呢,这车贼得很“实际上,我的屁股根本跟不上车身姿态变化的节奏,8系继承了宝马一贯的“活泛”,在弯道中依然会不断挑逗驾驶者的神经。 很多人认为宝马无法与保时捷媲美,是品牌价值上的差异,这是一种情绪导向看法,我并不完全认同,最终还是风格与定位的错位导致了8系这款车缺乏大型GT轿车的气质。 保时捷panamera给我的感觉特别扎实,电子系统极为强大,即便你有什么出格的操作,它也会通过主动控制,将车死死地按在车道线里。 做个抽象的比喻,宝马8系就像足球运动员加雷斯贝尔。贝尔出道时是踢边卫的,身材偏瘦,速度奇快。欧冠热刺打国米,贝尔凭借速度生吃萨内蒂,单骑闯关对门怒射。早期到了皇马,贝尔的优势也在于速度,国王杯名场面“传给五秒后的自己”,外道超车把巴萨的防守队员都看傻了。 后来贝尔改踢边锋,锋线队员与边卫相比综合能力要更强,尤其是在身体上,进了对方进去后,你得先扛住大个儿的中后卫,再寻找破门良机,所以我们看皇马生涯的贝尔日渐壮硕。但是人跟人总是不同的,肌肉对所有人也不都是好东西,增重后的贝尔能明显看出一些机能的下降,伤病也多了,比目鱼肌总来捣乱。 这就是风格学的玄妙之处,风格、能力、定位,三者融为一体,宝马的风格和能力在M3、M4这样定位的车上肯定是没毛病,到了8系,就像增重后的贝尔,还是有牺牲的地方。 保时捷的车就像是伊布、C罗这样的正印中锋,现如今足坛什么球员最贵?当然是中锋最贵,今年夏窗的两笔重要交易,哈兰德和努涅斯都是标标准准的中锋位。好中锋真是千古难于的奇才,能抗能打,有技术还得有脚下功夫。

    66号汽车工坊图10266号汽车工坊图102
    66号汽车工坊图10366号汽车工坊图103
    66号汽车工坊图10466号汽车工坊图104
    2022-08-20

    作为一个22年1月买的沃尔沃XC60智远(加宝华)车主,总共算下来下来39,现在7千公里,说一下我对XC60的直观感受: 缺点: 1.车身重(用料足),比较耗油,其实我开车比较省,平均不到10个油,这是很少堵车的情况下,有次夏天堵车到了15个油,所以放肆开的话估计得13个油往上了 2.高速行驶的时候隔音不是很好,但是也说不上很差 3.发动机的声音不是很好听,动力确实是够用了,超车很随意,但是踩油门时候发动机的那种声音像是很费劲一样,不像是那种很有力的声音 4.后排空间不大,而且后门比较短,抱小孩会不太方便 优点: 1.外观经典耐看 2.车内基本无气味,就连40度的天气在外边上车的时候也没觉得有难闻的味道 3.同价位安全辅助功能最全 4.方向盘很轻,指向性非常好(小力气女生的福利)很好上手 5.座椅很舒服,支撑性很好 6.停车的时候48v电机会介入空调,这个冬夏季节会比较省油 7.音响就不用说了,下雨天或者晚上都不想下车,简直是享受 8.底盘高,全时四驱,市内不是极端天气也用不上 每个人的体验都是不一样的,还是要多去试驾一下,我当时xc60试驾了十几次,试驾都把车开熟练了,当时一心想要运动款,一直没车,无奈选的豪华,现在来看豪华的还是经典 总的来说我为什么选择就是喜欢它的外观内饰,经典耐看,而且这个车基本是我自己开,空间没有太大需求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可能也是大家比较在意的,就是低频共振的问题,因为我是属于比较敏感的,如果是真的有这个问题我再喜欢也不会买,我当时也就因为这个试驾了十几次,其中几次是约时间长时间试驾了两次,结果是有时候真的会耳鸣头疼,有时候不会,我就觉得可能是心里作用,然后我就带很多不同的朋友都说没有感觉,我索性就买了!也是赌一赌的心态,现在看来真的是心里作用,现在完全没这个感觉,包括开长途,有时候心里作用真的会影响很大。。

    66号汽车工坊图10566号汽车工坊图105
    2022-08-19

    雷克萨斯销量腰斩,在竞品之间不发生剧烈产品力变化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是目标用户的数量腰斩了。雷70%在国内销量都是ES,ES的70%的销量是200,可以看一下这个段位的用户画像。 1,贪便宜,大部分考虑雷车的都会被雷车的残值率和保养不要钱吸引,但实际上雷车实际残值率还不如凯迪拉克,非混动三年的保养也就是三次小保。 竞品送一次首保的情况下,两次2t机油的更换也不贵,两次嘉实多极护这种途虎也就1600,两次原厂的半合成更便宜,1000元足矣,贪便宜本质还是花小钱办大事,3系的钱装5系的X。 但是现在随着大部分德系B级开票价进入30,新C最低配落地进入30,三叉星对所有这个价位都是降维打击,100个ES叠起来也不如一只三叉星啊,所以贪便宜的用户会转头benz。 2,不懂车,ES的动力也就A0级车水平(被飞度吊着锤),隔音B级(赢君越都难),精装凯美瑞真不是贬低它,而是道出了实质,车机也是百年不换没有科技感,内饰设计感说实话跟凯迪拉克 沃尔沃拼都有点困难。 这个车的传说仅停留在网络广东人和UC上,实际上北美卖不过BB ,广东卖不过BBA,只能靠五年前的销量忽悠小白,但是正经人谁买车听键盘水军啊,大部分换这个价位的车大概率之前拥有过一辆A级以上的车,但凡是开过福克斯,思域,高尔夫,马三,君威,迈锐宝这种大众化车系的,对ES的评价就绝不可能高,所以,换车需求里面懂车比例的增高也会导致ES目标人群尿崩。 总得来说,凌志尿崩的主要原因就是目标用户锐减,凌志目标用户就是想小钱办大事,不懂车且是买第一台车的萌新。随着换车需求增大,奔C下水入30,ES跟雷就根本不可能有活路。

    66号汽车工坊图10666号汽车工坊图106
    2022-08-19

    作为一个十代半雅阁1.5T幻夜尊贵车主,裸车189800,保险6000,加了3000装潢,购置税减半 交了8500,落地不到21。 然后内蒙古自驾游,跑了一万多公里了,长途短途都有,说一说对这车的10个驾驶感受: 买之前20万左右的都看了也试驾了,德系迈腾帕萨特、日系凯美瑞、天籁、美系的新蒙迪欧。最后选的雅阁。 1. 动力方面虽然1.5T 排量小,涡轮迟滞也有一点,但是实际表现不错,急加速也可以,不能说很澎湃,但是150一下随踩随有。 跟朋友的迈腾330比加速几乎没差别 ,但是跟380比确实差一大截。 2. 滤震 隔音,夹胶玻璃有点用 关窗声音不大,但是轮胎很挑路面,柏油路声音小,水泥路胎噪真的大。 3. 空间和舒适性没得说,我182 足够了。座椅宽大 主驾有电动腿托、腰托,跑了两趟呼伦贝尔长途不累。 4. 底盘没说得那么矮,我量一下 15~16厘米的离地间隙应该是有的,跑了内蒙的自然路也没托底,但是烂路还是要慢行。 5. 油耗没那么低,高速5.7到6个油左右,市区8-9个油。我的脚丫子略重。 6. 保养不贵 400多块钱,但是间隔周期短,6个月或者5000公里就得保养。 7. 外形和内饰 各花入个眼,我是比较喜欢雅阁外观。买他有一半是因为造型。 8. 幻夜尊贵这个配置还可以,该有的都有,感觉最好用的就是ACC全速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车道偏离辅助, 简直是长途神器, 用了才知道多香。 9. 明显的缺点就是车漆薄,真的薄,,,随便花花草草都能划出印儿,从心疼到麻木 10. 买车的时间不长,但是开得不少 内蒙跑了一大圈了,总的来说中规中矩,均衡,没有明显的长板和短板。

    66号汽车工坊图10766号汽车工坊图107
    66号汽车工坊图10866号汽车工坊图108
    66号汽车工坊图10966号汽车工坊图109
    2022-08-19
    秦plus dmi车主:交付等一个多月差点被劝退,绿牌混动性价比高图1秦plus dmi车主:交付等一个多月差点被劝退,绿牌混动性价比高图1
    秦plus dmi车主:交付等一个多月差点被劝退,绿牌混动性价比高图2秦plus dmi车主:交付等一个多月差点被劝退,绿牌混动性价比高图2
    秦plus dmi车主:交付等一个多月差点被劝退,绿牌混动性价比高图3秦plus dmi车主:交付等一个多月差点被劝退,绿牌混动性价比高图3
    2022-08-17
    长安深蓝,背刺了谁?图1长安深蓝,背刺了谁?图1
    长安深蓝,背刺了谁?图2长安深蓝,背刺了谁?图2
    长安深蓝,背刺了谁?图3长安深蓝,背刺了谁?图3
    2022-08-03
    小米汽车,主打的真的是性价比吗?图1小米汽车,主打的真的是性价比吗?图1
    2022-08-02

    2011年在澳洲3999澳币买了一辆1998年的凯美瑞V6,开了十年,上周因为想买新车卖掉了,废铁价格650澳币。 这十年里,他从来没有把我撂在路上过。买的时候17w公里,卖的时候25w公里,因为读书加工作平时开得不算多,偶尔出去玩一天开个几百公里。 这期间轮胎被扎过,补了一次,换了一次,加四轮定位花了我几百澳币。 左后侧车门内部锁有点问题,无法遥控开关,所以常年手动开关,没修,所以没花钱。 驾驶室车门锁扣松动让修车铺得紧一下花了300澳币。 前后避震年龄到了,只换了前面两个因为有点噪音,加四轮定位,花了700澳币。后面两个想着今年年底换掉的,结果没来得及,又省了。 澳洲气候恶劣,19年引擎盖表面漆被鸟粪腐蚀,脱皮面积逐渐扩大。youtube找了个视频学习一下怎么喷漆,花200多澳币买了几罐子漆自己动手喷了一次,效果不错,没有上腻子有点磨砂纸的印子,不过不仔细看完全看不出来。 去年遥控钥匙不能用了,去4S店配了一把,几十块钱。 15年左右车内电路老化,后备箱传来奇怪的噪音,开去修车铺,老板说是后面的天线电路有问题,一直不停伸缩,他用手把里面线路一拔,好了。从此天线不能升降,但是没有影响收音机的效果。那老板人也好,没收我钱。我说这东西能修好吗?他说不用修,修了不划算。后面就一直是这个状态。 至于保养,因为我开得少,修车铺每次让6个月保养一次,我都是拖到9-10个月去一次,每次200多一点澳币。 还有中间换了两次电瓶,大概600澳币吧。 所以我想,值不值这个价格其实在买新车的时候可能看不出来。但是我非常感谢买到了一辆这么靠谱的车陪我过了十年,虽然从买到第一天起我就担心它会坏掉,把我甩路边,各种脑补焦虑。结果时间越久心里越安定。最近换车也是因为工作需要,老车跑多了油费有点贵,加上自己也心痒想开开新车。 不知道你的凯美瑞值不值,我的挺值的。在国外像我这样的人应该也不少,才有了丰田的口碑。

    66号汽车工坊图11066号汽车工坊图110
    2022-07-29

    当时德国开始放弃清洁能源,转向火力发电;进一步推迟燃油车退市时间表,对新能源的全面普及时间不再坚决确定的时候;其实对于在电动化最激进的迪斯来说,他已经很危险了。 01:工会:他不过是个工具人。 干掉迪斯的不是工会的废柴,资本家也知道工会就是一帮废物,但是他们能维稳,能让工人老老实实地在生产线上全力输出就够了。 当迪斯裁3万人的时候,难道大众也想像特斯拉一样走一遭产能地狱吗?不可能的,特斯拉被一款Model 3都要快搞死了,大众集团包括了数百万的保时捷到几万块钱的斯科达,十几个品牌,上千款车型,千万级的产量。 这么大的产能规模,不靠熟练的工人生产靠什么呢?特斯拉从开业到现在不过是第二百万辆车下线,即使 是最好的上海工厂也会经常遇到像供应、防疫等各种问题。再说大众真开了那么多工人,在法律相对健全的资本主义国家,赔偿金也是一笔不小的钱。 迪斯是一个大炮型的人物,迪斯的成名战来自于大众集团遭遇的排放法案。那个时候欧洲一片歌舞升平、繁华似锦,俄毛廉价的天燃气和老美的页岩油,外包中国大量的劳动力、生产线,让欧洲的老爷们以为繁荣将持续下去。 当欧洲老爷们享受着高增长,低通胀带来的一切福利之时,排放是罪恶的,碳是可耻的。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谁嘴巴大,谁能鼓吹环保,谁就能获得极好的社会声望和财富。 迪斯面对大众排放门祭出的不过就是电动化,清洁能源,汽车共享化,这些在国内PPT造车里被人嚼烂的词,结果迪斯对环保的鼓吹,让欧洲老爷们极为受用。 正是迪斯对大众排放门出色的处理,让迪斯登上了大众CEO的职位,要知道在此前他是因为在宝马集团竞争CEO落选的失败者。 02,是谁真正让迪斯下课? 据德国老牌汽车媒体《 Automobilwoche 》在付费频道刊发了一篇名为《这就是赫伯特-迪斯不得不离开的原因》的深度稿件,这场让迪斯下课的视频会议前后一共开了一个小时。 相对大众集团在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缓慢,这场关于大众集团CEO人选的决策会议似乎高效了一点。但是自从21年迪斯与工会斗争失败以来,迪斯的权限早已被关在笼子里。而与迪斯续约到25年的合同,不过是大众在告诉外界,关于推动电动化转型,我们不遗余力。 但是现在看到德国已经在开环保的倒车,大众又有什么理由花着宝贵的Money养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吉祥物呢? 让迪斯下课,把发动机转起来,环保不重要,赚钱才重要,之前支持迪斯的环保是为了赚钱,现在见风使舵地转向也是为了赚钱。赚钱,不丢人。 拿掉迪斯,大众不过是拿掉因排放门而起,受制于环保的投名状。现在整个欧洲都笼罩在能源危机之下,当此前因为综合出行成本较低,而支持电动的消费者发现,现在电价涨得比油价都快,电动车的制造成本还是无法降低,整个22年的电动汽车仍在不停涨价的时候。 一边是成本可接受的油车,一边是越来越贵的电车,自然没有人愿意和自己的钱包较劲。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繁荣不再,动荡再来的全新时代。 表面上看,是来自保时捷和皮耶希家族,他们拥有大众汽车一半以上的投票权和 31.4% 股权,他们组的局,召集股东偷走了迪斯。实际上却是欧洲在能源危机中的摇摆不定,让这位曾经以540亿欧元巨额投资推动大众集团全面转型电动化的环保大炮而下课。 03,迪斯未来会去哪? 很多人因为2015年马斯克曾以特斯拉CEO的职位向迪斯发出过邀请,而认为迪斯的下一站可能是特斯拉。但是现在对于风头正劲的特斯拉来说,实在没兴趣雇佣一个来自传统汽车的CEO。联想到马斯克此前干掉了FSD的负责人,未来的特斯拉将会在智能化上一路狂奔,CEO这么宝贵的岗位怎么可能会给迪斯。 个人认为迪斯大概率会来中国,包括蔚来资本已经在得到迪斯下课的消息后,向他抛出橄榄枝。其中原因很简单,中国需要环保大炮。 环视全球,现在对于碳中和执行最为坚决的国家只有中国。过去十多年,中国用超级补贴打造出了全球领先的新能源产业链。在中国能够买到全世界最便宜、最好用的智能电动车。最重要的是,消费者起码可以在5-6个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品牌里任意选择,并且这个阵营仍在不断扩充之中。 当然,中国消费者也在用自己的钱包回应着这全球罕有的电动化、智能化超级福利。截止2022年6月,中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高达26%,我们计划在2025年达到的渗透率目标领先三年完成。 同时中国在清洁能源发电领域、特高压输电网络建设、充电桩建设的超前化投资,使得在家充电的用户可享受5毛/度的低廉电价,公桩充电最贵也不过是2元/度。 当整个中国的汽车产业,都在快速向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时,汇集全球的精英来到中国这片热土,似乎更加顺理成章。只不过,如果迪斯来到中国,似乎就不会再有长达四周的夏季度假,没有人把他两眼一蒙,24小时待命,已经是中国人民对外宾最大的优待。

    66号汽车工坊图11166号汽车工坊图111
    2022-07-27

    作为一个驾校教练,分享下学员科二满分一把过指南: 上车准备:看看车有没有熄火,手刹是不是没拉,调座椅,系安全带。切记切记,先调座再系安全带 第一项,倒车入库 倒库是先右后左,一般倒库是你走到右倒库的停车点挂倒档才开始计时的,所以很少有因为超时挂的。 我们先讲右倒库,最开始教练会告诉你,右倒库的打死点在黄线上两指左右,这个准确来说是打完方向盘后在黄线上两指左右,这样的话是回两次方向盘。 如果很不幸,你打方向盘打早了,可以提前回半圈或者一圈,让车斜着进库,看右镜,已经快看不到右边库角了,直接右打死,进库之后车斜的话微调方向就OK了。 如果你非常不幸,打晚了,那就别回方向盘了,因为晚一点儿是可以等车身回正一把回的,但是如果太晚的话,肯定进不了库了,听天由命吧。 然后我们再讲左倒库,左倒库的点,众所周知,很早很早,很多人都找不准,这边建议和右倒库记一样的点位哦,右边正好地打死点,就是左库一把回的点。 第二项,侧方停车 这个进去的时候一定要先顺线,方向盘对着最前面箭头尾巴的右侧顺,顺的时候可以略微瞟一眼右镜,心里有个底。 教练讲的时候,解释箭头剩个小三角的时候停车,准备倒侧方库。倒库的时候,从右镜看门把手对着第一条虚线的头右打死,之后看左镜,找到差不多第六分之五左右的位置,方向盘回正继续往后倒,然后看左后车轮,这里一定要坐直。 可以身子稍稍探出窗外看车轮与线是不是一个似压非压的状态,如果是,直接右打死,完美进库。出来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转向灯,也千万不要回方向盘,直接挂档走。 第三项,曲线行驶 右镜看到第一根黄线打死,等到出风口对着左边线的最高点的时候,方向盘回正,保证车在中央,进去的时候,看前面的挡风玻璃,露出一个小三角,直接打一圈带四十五度,看左镜。 如果左边宽了就再多带点儿方向,窄了就回一点方向。车在行进过程中,看左镜已经看不见黄线了,方向盘回正,看右镜,右镜看到黄线露出来了,还是打一圈带四十五度,当车头正对着前面那个角的时候,方向盘回正,当车头盖着角的时候,方向盘左打死,准备进行下一项。 第四项,直角转弯(右直角转弯) 顺线,出风口压着左边黄线进行顺线,建议从曲线出来车身正的时候直接带上转向灯,一般车头离最前面黄线一到一点五米才可以放车灯,我一般都是从前挡风玻璃看剩一指距离放,刚刚好。 放完灯看右边打死点,我们教练教的是看车窗按钮正对右边黄线打死,这个打死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教练教的进行随机应变。直角结束后记得把车领直。 第五项,半坡停车 往前开的时候看右车窗,当你看到,半坡右边的那个桩子,在你看来是一条线的时候进行右打死。如果半坡顺线顺不好,可以右打死方向后不用回,等到前挡风玻璃的中间正对着右边那条黄线的时候把方向盘回正。 上坡的时候记得看一下右镜,以确保右边不会压线。可以把车速压得慢一点,一边往上走,一边看右镜进行微调,把车领直之后,看左镜,找自己的停车点,拉手刹,放手刹。上坡的时候一定先松离合,等车略有抖动再松刹车,不然容易溜车。 最后的最后,一定要切记没有听到报成绩合格暂无考生信息这句话,千万不要解开安全带,不少人都是满分,但是因为提前解了安全带,直接闭了。所以,一定要听到报成绩合格,才能下车。

    66号汽车工坊图11266号汽车工坊图112
    2022-07-27

    作为一个2022款汉DMI121尊享车主,4.11订车,6月底提车上牌,等车周期2个半月,目前行驶里程677KM。其中200KM左右的高速,其余为市区工况。 买汉之前关注车型为凯迪拉克XT5(五六年没有大换代,内饰风格陈旧),奥迪A4L(外观爆赞,内饰无感),奥迪Q5L(关注时落地价38左右,有点吃力),林肯Z(感觉是蒙迪欧换壳,价格有点不值,新车待观望)。 正好这个阶段汉DMI预售,零星的了解了一些碎片信息,觉得可油可电,外观内饰,科技配置相对于传统油车有比较大的优势,最重要的一点,便宜。比我之前的购车预算低了5-10个W!这个对于穷人的吸引力是无比巨大的。 就目前半个月的使用情况来看,结合自己传统油车的使用经验,说7条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1,尺寸大。之前开的是长度4500mm的紧凑级SUV,车长,车宽的尺寸突然加大不少,坐姿相对于SUV要低,视野盲区变大,有点心里障碍,坐进去开车总觉得比别人矮一头。但是实际开起来的感觉,除了非常紧凑的车道需要特别留意居中行驶,其他区别不大。 市区停车是买之前的又一大心病,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我感觉比之前的小车还好停一些,毕竟汉是配置了360全景摄像头,配合上倒车辅助线,哎,真香。 2,使用成本低。以我目前的综合油耗来看,考虑到有时候喜欢在高速上飙飙车,折算综合油耗在5L左右。相对换同尺寸同级别的传统油车,黄金右脚可能也就8-10L的经济油耗,还是汉要更省一些。 3,动力够用。0-100,8S左右。市区常规行驶动力足够,油门响应灵敏,动力随叫随到,加速线性,没有迟滞。这世界上最好的变速箱就是没有变速箱。 4,静谧性不错。EV模式行驶非常安静,听不到任何噪音,有发动机介入的时候,能明显感受到发动机的存在,也可能习惯了非常安静的环境,对发动机的存在变的敏感了。 5,行驶品质还行。市区铺装路面非常舒服,马牌MC6静音轮胎,几乎听不到胎噪,底盘的支撑和过滤有那么一丢丢品质感,这点得到了朋友(BMW530车主)的高度赞许。高速过弯底盘支撑明显不足,必须控制速度,才能带来驾驶安全感。走烂路底盘表现一般,没有特别不堪,也没有特别惊艳。综合评价,同等价位的主流水平。 6,内饰用料可以。内饰风格见仁见智,两极分化很严重,看车时特意感受了一下,觉得自己可以接受就入了,内饰用料属于越级水准,毕竟汉还是主打性价比,和BBA之类的不同。 7,车机功能和智能驾驶,相对于传统燃油车是爸爸;相对于行业巨头或者做得出色的新势力,是弟弟,或者是儿子。 这个车在使用需求方面,是水桶车型,不存在硬伤。硬伤的是他的身份和品牌。 1,如果你需要这个车给你带来一定的身份认同感,加点钱上BBA,别人有意无意提到你是某品牌车主的时候,你总会觉得舒服。 2,BYD这个名字,王传福说他是为了注册方便随便取的。这三个字母的谐音确实难听,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在拿这个梗开玩笑,反思一下自己,是否能做到毫不在乎。 3,国产车。面对不同人的不同观点,能否做到不迎合,不争论。自己喜欢,开着舒服,才是最大的价值。

    66号汽车工坊图11366号汽车工坊图113
    2022-07-26

    作为一个传统车厂动力工程师,很多人买车时平时喜欢和我探讨底盘和架构平台方面的知识,在买车时可以避坑,其实,要找到底盘和平台好的车,得先了解清楚架构和平台在车企中的定位: 一、架构和平台主要是车企生意: 车企做架构和平台的主要目的在节省研发成本、量产成本,并缩短新车开发周期,所以车企比较关注怎样在产品力足够情况下,较低成本地实现让同架构/平台能适配更多尺寸的车型、更多动力总成的组合。 所以架构和平台更多是车企自己保持竞争力前提下尽量多降本多赚钱的考量为主,对消费者来说并非越先进的架构/平台产品力越强。 二、架构和平台也影响消费者。 正因为架构和平台适配的车型范围广,自然会出现同平台高价车性价比不如低价车的情况,所以普通消费者也确确实实需要了解一些架构/平台知识来排坑。 典型案例:上汽奥迪基于大众途昂的MQB平台造了奥迪Q6,目前预售价50-65万,这是100%需要避坑的。 原因在: 1. 平台内部。MQB平台适配的主力产品是十几万的大众高尔夫、大众速腾等中小车,卖三十多万的大众途昂本就是MQB顶着天花板适配大车的产物。 2. 对手。比Q6略贵的X5、Q7,GLE等车型普遍采用纵置发动机平台,对比Q6更有优势,侧面说明Q6想赚钱却不敢越雷池的心态。 3. 自家车型。MQB以往只在A3和Q2L等入门奥迪车型上采用,跟A4,A6和Q5等MLB奥迪相比本就偏低端,结果Q6用低端平台卖的价格比A4,A6和Q5三个高端平台的车还贵就非常没诚意。 这就是奥迪Q6的车头比例不但看着不像自家纵置的Q7,反而像横置的大众途昂,甚至是格栅相近的横置的奇瑞瑞虎8PLUS的主要原因。 三、悬挂形式。 一般来说,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挂组合具有省成本省空间的优势,在小车上较受青睐,反观大车喜欢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挂组合获得更好的弯道支撑和滤震性能。本来算是各有优劣,但是别忘了悬挂给小车和大车贡献的车价不同。 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在小车上往往足够用,整车布置也确实刚需悬挂让空间给发动机和乘员舱等。但大车的车重大、轴距长等特点决定了,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想要足够好性能的话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成本,升级版的扭力梁很可能已经不比隔壁多连杆便宜了。 因此一般来说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组合会优于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组合,尤其后者的优势在大车上很可能进一步放大。 参考避坑那些在大车上还吹自家扭力梁很先进、很不凡、体验不输多连杆独悬的品牌(注意细品“先进”、“不凡”、“不输”这仨词,心虚都快写脸上了)。 综上,买车需要看底盘等技术细节,主要目的在发掘技术路线上性价比偏低的车型排坑。至于主流技术路径上,很多厂家分别自夸独门第一的部分,还需拉出主流竞争对手,然后详细体验比较。

    66号汽车工坊图11466号汽车工坊图114
    66号汽车工坊图11566号汽车工坊图115
    66号汽车工坊图11666号汽车工坊图116
    2022-07-26

    作为一个玛莎拉蒂总裁车主,当时购车落地100w+,我来谈谈开这车两年来的6个个人感受: 1.底盘有点低。我的第一辆车是奥迪A6,通过性是非常好的,玛莎遇到陡一点的坡道容易磕到。印象中买的时候没有底盘升降这个选项,不知道现在有没有。 2.声浪有点吵。短途开的时候确实很性感,但是开长途的时候一直轰轰声还是有些难受的。 3.人机交互系统做得不行。内饰是老生常谈了,个人觉得是用料不差,但是审美真的堪忧。。。不过我对这方面是不在乎的;主要是人机交互系统,像carplay什么的容易卡容易掉,这个是我买之前没想到的(不过用久了也习惯了) 4.最有名的应该是异响,确实有,但是真没网上说的那么夸张,玛莎有的异响其他车上也有,只不过其他车价格低默认可以接受,这个价格就比较难接受罢了。我开过一辆14款10w公里+的吉博力,确实异响不少。。。 5. 买车其实还是看自己的需求,这句话说烂了,我想加一点:所谓的实用性能并不比装X性能高级。在我个人眼里,需求就是需求,每个人的需求都会不一样,但是没有高下之分。有人愿意为了三叉戟买单,有人为了奔驰标买单,当然更多的人愿意为了油耗、空间、维修费用等买单,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下之分。 真正不一样的是这车买了自己有没有后悔,别买了车,连坐在车里都难受,那说明这辆车你买错了。有个例子分享一下:有人问公牛队的老板公牛队最便宜的球星是谁?老板答是乔丹,乔丹当年的工资是3000w美元,联盟第一,但是对于因为他带来球队数亿美元的收入来讲,根本不值得一提,最贵的还是旁边的板凳球员—几乎不上场就看看饮水机,但是球队每年要付给他几十万美美元的工资。 车子也是一样,花了35w买了所谓的智商税奔驰C,搞了1.5T的发动机,被很多“懂车”的老司机鄙视,觉得被割韭菜了。核心是老司机们觉得需求是有高低之分的,我大空间大马力的需求就是比你装X的需求要高。 你喜爱的35w1.5T奔驰不贵,因为你很喜欢,你开它的时候是开心的,是高兴的,每次停完车都要多坐一会儿,说明这辆车很满足你的需求,这车是你买对了。买错车是什么样?花了20w,买了所谓性价比高的车,结果你不喜欢,连分享它的心情都没有,这20w花的就和2w买个二手车一样,谁赢谁输一目了然。 6. 玛莎拉蒂和保时捷的销售量对比:保时捷1年卖的就比玛莎拉蒂10年卖得还多 结论1:哪怕算上二手车,玛莎拉蒂在中国的保有量撑死也就10w出头一点这个级别。 结论2:这品牌哪怕是最便宜的二手,都得接近40w的价格,但是看看全国的保有量就会发现,拥有率更是低,说明玛莎拉蒂的车主真的要比保时捷少太多了。 结论1+结论2:至少在中国,开过玛莎拉蒂(我都不说拥有玛莎拉蒂)的人要远远小于开过保时捷(拥有过保时捷)的人数;上来就说玛莎怎么怎么不行的,说句实在话,不小概率是真的没有体验过或者没有长时间体验过玛莎拉蒂品牌的汽车。

    66号汽车工坊图11766号汽车工坊图117
    66号汽车工坊图11866号汽车工坊图118
    66号汽车工坊图11966号汽车工坊图119
    2022-07-25

    新能源车对比燃油车到底值不值得买,想明白这5点就够了: 1、同样的车,油车标定续航500公里,电车也是500公里。到了冬天,油车百公里多费一两个油,电车直接拉胯变成400公里,开暖风再减50。你怕不? 2、同样的条件,油车没油了去加油站,5分钟油箱加满起步走人。电车先得找到充电桩,然后至少等半小时才能走,让你选你选哪个? 3、假设在服务区,充电枪个数是油枪的10倍,哪天开车出去玩,你猜如果开油车排队10分钟,电车需要多久?看看各种小长假服务区电车排队车主斗地主打麻将的视频你就知道了。 4、如果油表见底告警了,基本上跑个三四十公里没问题。电动车电量告警了,你慌不慌?另外油车见底猛踩油门动力依然强劲,电车据说没电之后会降低动力以增加续航,马路上你开二三十迈往前挪动十几二十公里,你内心是否焦虑烦躁? 5、现在确实电车便宜,家用一年到头也不过两三千块钱,那是因为新能源补贴,国家政策优惠,国家电网亏着本都得卖,那是政策需要。如果哪天政策改了优惠没了,你猜一度电收你5块钱有没有可能?购置税全免还能否存在? 所以,电车其实还是更适合中近距离通勤出游使用,使用成本也低。油车虽然用车成本高,但同级别可能价格更优惠,差价都够两三年的油费了(以每年1.5万公里计算),所以差别不大。什么时候电车能做到三五分钟甚至十分钟充满一辆车,解决用电焦虑问题,那时候油车就可以完全退出市场了,让我选我肯定买电车。

    66号汽车工坊图12066号汽车工坊图120
    2022-07-24

    作为一个毕业后一直在日企从事发动机的开发的工程师,从我的个人感觉,日本发动机绝对参数上并不算特别先进,但是实际均衡性做得还是比较好的。核心技术并不是采用了什么什么硬件,而是为何用这些硬件,以及用二流的硬件做出准一流的效果。 从绝对参数来看,比如丰田的TNGA2.0L/2.5L发动机,或者本田的地球梦1.5T发动机,或者马自达的创驰蓝天G系列发动机,在如今的时代,硬件参数都不算顶尖。 比如丰田的发动机,高压直喷只有20MPa,本田的L15发动机和国内绝大多数1.5T的硬件规格一模一样,比如马自达创驰蓝天G系列甚至还没有用上外部EGR系统。它们的账面参数并不是最高,如今已经被自主品牌各种完爆,但是它们的实际油耗or性能or可靠性依然优于行业主流水平。 现在媒体搞一个拆车节目就可以知道各个零件的供应商,车企的解析对标团队技术实力会更强,通过3D扫描就可以逆向建立三维数据,通过拆解对标可以知道零件的具体供应商,甚至能知道这个供应商这个零件的具体参数和价格水平,硬件结构早已不是秘密。控制层面虽然不知道具体逻辑,但是最终效果也可以通过OBD进行初步分析,大体知道一些方案。 但是,这都不是难点,真正难点在于用这种二流的硬件和低硬件成本,做出了准一流的水平。 举个例子,比如丰田的发动机,热效率40%,这是在比较入门的硬件结构上实现的,不少拆车媒体都在喷它的硬件,很多黑科技都没用上。同样的硬件规格,国内车企其实很难做到这个性能水平的。 所以这些车企并不怕人家搞逆向开发,逆向开发的最终结果也是接近而不是超越。但是国内优势也很明显,干嘛非要用一样的材料炼药?我明明可以用更加高规格的硬件,在其他手段降低综合成本啊!从而达到或者实现更好的技术指标,20MPa高压直喷不行,就上35MPa;机械水泵不行,就用电子水泵;EGR效果不够,上低温EGR;常规排气歧管无法解决爆震那就上集成式排气歧管。 为何日本的企业喜欢or善于用二流硬件做准一流效果呢? 一方面和日本人性能有关,干什么都是抠搜抠搜的,追求够用的原则,加速够用就好,排放达标就好,油耗够低就好; 一方面也和核心技术有关,内部的体系文件和Know How数据库非常详细全面(小到螺栓的扭矩校核方法、操作物品摆放顺序、数据填写的步骤都有详细的规范),技术积累也足够丰富,二流的硬件能够实现较为完善的调教。对于大公司来说,体系文件和Know How数据库才是关键的核心技术,长盛不衰的法宝。 日本企业是非常怕这些东西的泄露的,以前我所在公司的电脑是模拟机一直被监控,手机也没有摄像头,出入要过安检,就是防止把技术资料带出去。现在公司曾经发生过有人把技术规范放到百度文库,被发现后直接追责,现在也对技术资料高度保密,不同层级接触不同材料,关系者外密,机密,极密等等。 在大变革的技术井喷时代,抠搜抠搜的方式并不适合;在技术稳定的时代,日本这种模式才有机会。

    66号汽车工坊图12166号汽车工坊图121
    2022-07-22

    作为一个比亚迪汉车主,4.23提的车,顶配,订车是1.20,车3月就到了,目前开了10000多公里。说说我购车的心路历程和用车体验: 1. 选车之前也去看了小鹏和特斯拉,小鹏感觉还行,不满意的有两点,第一,新企业,不知道以后咋样,第二,性价比还是比亚迪汉比较高,高性能四驱版,比亚迪比P7便宜7万不说,具体性能还比P7好,唯一比不上P7的就是悬架的问题,比亚迪的麦弗逊悬架有点拉胯。特斯拉就不说了,第一眼看上去就是个毛坯房,啥都没有。 2. 购车费用是车价27.95,上牌费500,保险6400,总价286400元,车挂在自己公司名下,也就是说能抵285900元的增值税发票,大概是37000的税抵扣,所以我买这辆车实际支出是249000元。 3. 首先是外形,不用说在我这个35岁的老年人眼里看人,这车很靓,所以为了闷骚一下,一改以往买车只选黑色的保守,选了红内加红外,到手之后爱不释手。 4. 具体性能网上测评很多了,加速和刹车性能没得说,操控的确差点。怎么说作为家用车,汉可以95分,你去跑赛道估计就只能70了。 5. 内饰方面,这次比亚迪用力有点猛,真皮座椅,加热通风前后都有,前后座椅都可以调节。。。。这么说,豪车的配置他基本有了。只不过尾门实属垃圾,都靠近30万的价格了,都不给配个电尾门。 6. 充电方面,送的充电桩装在公司,可惜价格是商用电贼贵,所以到现在也只充了2次,去外面快充上充,现在有优惠大概0.7-0.9元每度电,快充基本能够保持在105KW,每次5-100充满大概1小时,20-80大概25-30分钟。和油车比起来,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钱,我一年至少能省下来2W的油钱。充电焦虑我是没有的,现在市区的充电桩多得很,高速所有加油站都有国家电网的充电桩,贵一点1.4-1.5每度电,比亚迪还送了220V的3KW家用充电桩,有电就能充。 7. 续航方面,我踩油门一般较狠,市区大概满电能跑450左右,高速定速110能跑450-480,定速120能跑400-430,最近发现ACC还是挺好用的,而且省电,我估算了一下,我油门踩温柔点,多用ACC,续航至少500+。冬天未至。 8. 自动驾驶或者说辅助驾驶,所有新能源车企都是一个鸟样,吹牛都不打草稿的。作为L2级,汉的ACC我觉得还行,大屏幕我只用导航的时候和充电的时候看电影用,平时也就儿子在上面看看动画片,K歌没用过。 总的来说,作为家用的C级车,我给这车打95分,环境舒适,车内安静,动力充沛,续航扎实,充电快捷,电池可靠,性价比超高。美中不足的就是电尾门和悬架。一家老小用,建议买汉,小年轻建议买P7,或者据说不错的极氪001。 6.23,买车整2个月,献出一血,被追尾,一点感觉都没有,到了公司停车才发现的,回想了一下,一辆路虎靠得我很近,应该是他的车头右侧碰了我的屁股左侧,有一条细微的漆面挂掉,其他地方毛巾一擦就和原来一样,我的感觉这车一是自重大,扛撞,二是隔音好,不知是优点还是缺点 。

    66号汽车工坊图12266号汽车工坊图122
    2022-07-21

    作为一个5年汽修店主,围绕着汽车保养,有一系列的智商税产品和服务,无孔不入地在等着你。我罗列4项,各位车友记得避开: 1.某宝上那种一看就不可能的节油卡、省油宝、电子节油器之类的东西: 在油箱盖上贴个卡、OBD上接个电子设备就能节油20%。我觉得展开说法的必要性不大。如果连那个都能相信的话,就老老实实被收智商税吧,这个智商可能确实是有点问题。下面重点说几个伪装成高端,其实没什么卵用,甚至还可能有害的保养产品。 2.无水冷却液: 这个简直是某些高端车型智商税的标配了,而且换完以后一定要背后贴一个logo以彰显尊贵的身份。坐拥着与原材料成本不相称的高价格,更低的比热容(宣传说热车更快,增动力,然而更大的问题是散热能力低,整个系统也更容易过热),确实低腐蚀性但和传统冷却液并没有本质差别。 我不是开路虎的大哥也不是开雷车的雅痞,咱也不知道这俩品牌采取了啥套路,为什么它们的车位含“Evans”率如此之高。 3.小众厂牌机油: 我实在不明白,放着几大巨头的这么多系列产品不用,去买那些自己没有炼油能力,基于巨头的油添加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有的甚至连添加都懒得添加。换个包装换个厂牌,在小众发烧友圈子里一通宣传,就可以翻倍卖了,这买卖真是稳赚不赔啊。这里就不放图了,得罪不起这些大爷们。 4.无损改装提升动力的高流量空滤: 我简单打个比方,对于空气滤芯,我们的需求或者说希望是——体积小,高滤清性能,低气压损失。对日常家用车来说,布置空间是确定的,我们通常是以牺牲一定的气压,来换取优质的滤清性能,延长车辆寿命。而在不改变空滤体积的情况下要增大进气压力,那一定是以牺牲滤清性能和发动机寿命为代价的。 至于冬菇头为什么是有效的,因为他在这三个变量里挪动了体积这一项,以更大的体积和更优的进气流量效率,来保持高滤清性能和低气压损失这两个特性同时存在。 多说两句,空气滤芯属于那种没多少钱,但是很重要的耗材,售后经常会有那种“看起来为你好”的操作,比如吹吹空滤这次就不换了,这种操作更是完全没有必要,不要因小失大。

    66号汽车工坊图12366号汽车工坊图123
    2022-07-21

    国产宝马X5和进口版宝马X5如何选择? 完全看你是预算性用户,还是均衡性用户: 1. 预算性用户,就选择不加价的国产X5L,国产X5L最大的问题还是价格没有到达大部分消费者的心中预期,上市初期,不少4S还要加1-3W的精装(加钱),而进口版无论什么版本多少有些优惠,那么在不加钱的情况下,预算性用户选择国产X5L,问题不大。 2. 均衡性用户,我建议选择进口X5,首先X5L国产版本其实就是拉皮版X5,我个人认为外观方面跟X7长度没有太大差别,但是问题在于X7的中网很大,大灯细长缺不会失去大气感,这就是大车,长轴距车所需要考虑到的设计协调。 这方面最典型的反面就是X1国产,它真的啦的太夸张了,虽然看着很大,但是比例上我觉得很不协调。同时这种国产车型,在长度拉长后,对于操控,或者是行驶感受肯定相比原版标轴是有一定影响的,可以说违背了最早设计师的初心。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国产X5L更重了,马力降低了20匹,速度相比进口版有所下滑,不过如果不是经常体验急加速,或者开快车的人,影响真的没多少。X5这个车不适合商务接待,适合自己开,如果商务接待,买GLE,GLS(跨级了),都要合适的多。 接下来从价值,马力,配置,保值几个方面分析下进口版和国产版的区别 1. 价值,无论对于国产X5,进口X5,都好,这款车型肯定是相对贬值了,物以稀为贵,其实X5在这20年之间一直都是慢慢降价,因为它的价格大体不变,但是货币在通胀,再加上国产版本已经上市,如果考虑价值,从投入最小角度看,我当然认为国产X5L相对是投入了少的费用,就可以获得这款高端SUV。 2. 马力方面我已经提到同为B48,B58的 4缸发动机,6缸发动机,对应的2.0,3.0,国产在动力上略有缩水,但是我觉得对于购买国产X5L用户而言无所谓。而如果在乎急加速,相对轻的进口X5 40I我记得急加速极限是5.5秒 0-100 KM,虽然这个时间很少人能踩出来,但是对于一台中大型SUV来说已经非常快了。所以重视动力选择进口40I,不在乎,国产两个版本都可以买。 3. 配置,其实国产X5很鸡贼,多出了一个30Li 尊享,加3w的确多了很多实在或者好看的配置,激光大灯(进口版为40标配),HUD(宝马的HUD做的真的很好),21寸轮毂(进口版为40尊享标配),针对中国市场的舒适座椅,哈曼卡顿音响(正常水平罢了,原厂音响太差), 360全景等。 甚至可以说,这个30Li尊享版,把尾标扣了换40Li,不开机盖,在路上很多人都看不出来。 但是国产X5将原版X5的真皮换成了合成皮,某种意义是一种看不到的减配,差评。 而顶配的40Li尊享和40i进口尊享,在配置上差异就不大了。主要是国产版x5增加了很多镀铬件,虽然我觉得这种镀铬件甚至是多余的,因为和全版本采用的M运动包围较为违和,同时全线使用的镀铬版方向盘(类似7系或者x7),只能说宝马把中国市场的需求吃的透透的,国产版均为M运动包围,比进口少量的 X-Line豪华设计套装好看很多。 4. 保值我没发评价,我不是二手贩子,但是我觉得X5这款车在20年的历史长河中地位的确有所下滑。

    66号汽车工坊图12466号汽车工坊图124
    2022-07-20

    作为一个长期潜伏于雷克萨斯车友会的资深卧底,总结下来:雷车车主不是人傻钱多,而是陷入了在很久以前就有的丰田营销陷阱。 营销套路就是:开雷克萨斯的是低调奢华有内涵,开奔驰、宝马、奥迪、凯迪拉克(当时的凯迪拉克)、捷豹、路虎这六个牌子的,都是暴发户、土老帽。 而且,在当时的外观也能看出: 当时的奔驰,流行的是立标,商务气息十足。 当时的宝马,营销的是操控,运动气息十足。 当时的奥迪,主打的是官车,政治气息十足。 当时的凯迪拉克,硬汉形象,他的肌肉钻石切割造型,比之前的ATS-L还要硬朗许多,更不要说CT4、CT5这些已经很圆润变得CUTE的车了。 当时的捷豹,也是立标,西装暴徒的感觉。 当时的路虎,霸气。 以上六个品牌,德国、美国、英国,除开奥迪的政治气息,给人的感觉,就是可以总结为两个字,「张扬」。 而奥迪官味十足,也是被很多学者讨厌的。 雷克萨斯,主打的就是「知性」「学者」气息,这也是目前沃尔沃主打的。 「学者」一定是隐世的、低调的、对权力不屑一顾的,自己是超然的、高脱的。 当然,现在都变了。 奔驰,变成了女生最爱以及普信车,当然,他的高端车还是商务。 宝马,变成了以前的奔驰,主打豪华商务了。 奥迪,也跟官味完全无关了,现在主打科技、运动。 凯迪拉克,主打是运动,实际从硬汉变成了洗浴王,软了(为什么软了呢)。 捷豹,立标取消,也更加年轻化,然而销量越来越差。 路虎,依旧霸气,然而销量却越来越差。 但其实,很多人没有发现,唯独雷克萨斯的车主一如既往。 因为另外车主为了生存,为了销量,他需要重新定义。 比如奔驰发现,他只要有个标就好卖,那我为什么搞得那么好,我形式主义就行。 宝马发现,我累死累活搞运动,不如家用车赚钱。 凯迪拉克发现,在按以前那种套路,饭都吃不起了,主打性价比、运动,吸引年轻人。 但雷克萨斯,他无所谓。 他营销三个方向,三条路线,都走正确了。 用户画像方向,车主知性路线。 用户需求方向,省油耐操。 用户购买心理方向,饥饿营销。 可以这么说,雷克萨斯这个品牌,完美契合车主。 这是除了目前凯迪拉克车主外,另外品牌没法比的。 凯迪拉克: 用户画像方向,年轻运动爱干净。 用户需求方向,性价比高,用料足,三大件优秀。 用户购买心理方向,什么?才优惠5万?我过段时间再看。 说实话,雷克萨斯和凯迪拉克,是两个极端。 一个是极端务虚(雷克萨斯),一个是极端务实(凯迪拉克)。 所以,这两个品牌是仅次于BBA销量最高的豪华品牌。 所以,雷克萨斯车主,不是人傻钱多。 而是丰田营销,真的厉害。 吃准了这一批人。 以后可以分掉的,是沃尔沃。 沃尔沃主打知性,但知性的那群所谓学者,有一个臭老九的坏毛病。 那就是觉得贵才是好,好就是贵,有一股小布尔乔亚的感觉。 沃尔沃有两大问题,首先被吉利收购,让那群臭老九感觉是国产货而不是根正苗红的瑞典货或者美国货(以前被福特收购),其次是优惠,优惠让他们这群人又感觉名不副实。 而沃尔沃的车主,实际上也不是真的知性,很多人其实真的图个吉利,沃尔沃安全,性价比也不错,然后感觉吉利也好,真就图个吉利。 另外一个品牌,要走这个路线,就很难。讴歌和英菲尼迪根本不用说,都快退出中国市场了,捷尼赛思主打的其实一直是运动,林肯这种,虽然林肯相对凯迪拉克更加低调,但美系车总给人一种硬朗感,阿尔法罗密欧太运动了更不用说,DS,麻烦法国人学下拼音,DS既然是女神的意思,为什么不直接翻译成女神?然后logo叫豹子,豹子叫捷豹,logo就是豹子,你叫女神,logo不弄个女神?然后营销文案:法系女神豪车。 反正,目前的很多品牌,都跟雷克萨斯的车主定位不符合,雷克萨斯是目前独吃的。 特斯拉一部分车主,其实定位跟雷克萨斯重合,可奈何很多特斯拉车主没有雷车车主硬实力,人家可是真的加价买车的哦!弄不好真的是高知高收入人群。 其实,看牌子买车的,要的就是品牌带给人的那种感觉。 又不是玩车的,玩车的看性能,不玩车的,要的就是那种feel!

    66号汽车工坊图12566号汽车工坊图125
    2022-07-19

    作为一个旅居美国的10代雅阁混动车主,在美国高速公路上,我也只开100km/h,这也是国内绝大多数老司机在高速上喜欢开的车速,为什么不是120km/h甚至更高,原因不外乎两点: 其一是省油。 100km/h等效于62mph,这个速度下巡航特别省油,可以接近50mpg (图省事都用英制单位了,简单换算:百公里5个油 = 47mpg;8个油 = 29.4mpg)。 如果开快点,这周末顺着5号高速北上拉森火山国家公园刚刚试了一下,尽量开80mph的情况下,油耗表现变差了很多,只有37mpg,这还是平均速度不到80的情况。 再快一点呢?三个月前横跨美国时在SD州的高速上试过,88mph定速巡航了20多分钟不带减速的,油耗更差了,掉到了27.9mpg。 SD州高速88mph(142km/h)巡航,油耗仅为27.9mpg(8.4 L/100km),混动也可以很费油 所以开62mph明显可以省很多油,以我这次从湾区往返拉森火山国家公园的里程计算,高速开62mph相比80mph可以节省$30的油费。 其二是省心。 在高速上开62mph是什么概念呢?周围的车几乎都比我快,大卡车也比我快。我在右道开了acc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最多是在有车辆汇入时适当加减速避让,偶尔借用左道超车时加速也更容易。此外,车道保持在62mph时效果也比80mph更好。 相比之下,开80mph意味着反复的变道、超车、加减速,非常消耗人的精力。很多加州司机都不会开车,占着左道开,70的比比皆是,在两车道的高速上,很容易形成并排的死结,必须抓住机会才能超过去。 除非是像上面SD州那种地广人稀高速100公里不带拐弯的情况,提高速度才最有意义。 ——这里我不得不地图炮一把,相比新英格兰/大纽约地区,我从湾区到LA都感觉加州的司机普遍不会开车,具体表现为: 高速占着左道开慢车,tailgate/闪大灯都不理会 高速逢弯必踩刹车,即使前面没车 山区弯道必压中线甚至压过半个车身 所以加州的高速空有70mph的限速,通过效率还远不如康州55mph限速的高速,经常遇到因为踩刹车的蝴蝶效应形成局部拥堵。

    66号汽车工坊图12666号汽车工坊图126
    2022-07-19

    作为一个传统4S店销售,个人觉得近28万的Model 3不值得买,哪怕以后Model 3还要涨价。 买车值不值和以后涨不张没关系,28万Model 3不值完全是基于当前市场做出的判断。 虽然很多车今年涨价了,但是没有像Model 3 Y涨得这么凶,市场上涨的压力基本上车企承担一些,消费者承担一些。 而特斯拉是把市场上涨的所有压力,全部传导给消费者,谁让他卖得好呢?对吧,但消费者也不傻子,压力来了我全扛,最多是不买了。另外从纯电车的角度来看,Model 3也并非像2年前一样,技术、体验领先国产车一大截,很多人哭着喊着非特斯拉不买。 现在28万这个价位里,能买P7,能买汉,当然,如果上海人会更看重品牌的话,可以花20万出头的价格买极星2带性能套装的首发版,金黄色的卡钳+金黄色的安全带,要性能有性能,要设计有设计,自己有桩,续航少一点也不是啥事。反正就是你和你妈在城市代个步,车里空间小对你们来说应该也不算啥大问题。 如果预算稍加一点,还可以看看宝马IX3,虽然现在优惠少了点,但比X3便宜10万,也还是很有诱惑力。 在上海的话,蔚来也不算LOW逼的品牌,可以订个ET5,能充能换的也挺好,缺点是车身太宽,这个看个人喜好。 当然IX3 ET5都还要再加一些预算,你家里有油车,有大车,买纯电,就是平时其实一个代步车,我觉得最好别花过20万。 还可以看看ID.3,上汽大众出品,品牌在上海不算LOW,精品代步小车,现在差不多优惠1.8万+1.8万豆,全下来15W左右基本就能搞定,续航300多,家里有桩,城市代步也足够。而且ID.3好开好停,找车位都比别人省心好多。 反正往下看,买个ID.3,能省小一半;买个极星2,要性能有性能,北欧品牌调性也不差;往上看,加点钱IX3、ET5也都能买,这车开出去人家都知道是30 40万的车,哪和Model 3似的,开出去就是个20万出头的车。还好多地方不让进,不让开。 特斯拉涨价没毛病,但是不管特斯拉涨多少钱都要买,就有点毛病了。

    66号汽车工坊图12766号汽车工坊图127
    2022-07-18

    作为一个十年驾龄的大众出租车司机,路上行车总里程超过100万公里,个人总结了9条驾驶秘籍,供新手司机们参考: 1、斜踩油门、正踩刹车,开车最重要的是能够及时刹停,不踩油门的时候脚放在刹车上。平时注意踩油门时脚是斜着,踩刹车的时候脚是正对刹车踏板的。脚跟固定在刹车踏板下方,切换踩刹车和油门时,脚跟不动,脚尖以脚跟为圆心,在刹车踏板和油门之间来回切换。 2、与前车保持距离,给自己多留2秒的行车时间,看到前车刹车灯亮时,迅速带刹车跟车,目光以前车的后保险杠后方两米为目标,当前车减速或者停车时,确保能在前车后保险杠后方两米开外刹住车。 3、走高架、高速、平时行车,保持中间道路行驶。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左右都预留有变道的空间,可以有效减少紧急事故发生的概率。 4、开车注意不要玩手机、不要玩手机,很多事故可能就发生在低头的一瞬间。 5、时刻注意车辆胎压,确保胎压正常。现在大部分车都有胎压显示,如果没有,外面买一个安装下,也就几百块钱,正常的胎压在关键时候可能会救你一命。 6、按照保养手册定期保养车辆。 7、在高架或者高速上开车,一般情况下走中间道路行驶,在遇到服务区、出口、入口时,提前变道靠最左侧车道行驶,避免其他车辆变道并线影响。 8、在高架或者高速的出入口堵车时,尽量靠最左侧道路行驶。 9、高架或者高速行车时,车辆有定速巡航功能的,定速巡航功能辅助驾驶。超车时直接踩油门,超车后会自动恢复定速巡航。踩刹车减速后,待正常行驶时,恢复定速巡航,在恢复定速巡航时,如果当前车速与巡航车速相差较大,车辆会自动猛加速。因此恢复前,尽量保持一致。 以上对9条安全驾驶的总结,希望对你有用。

    66号汽车工坊图12866号汽车工坊图128
    2022-07-18

    作为一个加价1.5W提国产宝马X5 2.0的大怨种,来说下开这车的实际使用体验 先说说缺点: 1.无线充电非常鸡肋,充时间长了手机非常热且会变卡,手机变卡了Carplay跟着也会变卡,如果手机不放在无线充电的位置,你还真不知道放在哪里。 2.原来开的是一辆X2,车身小也非常灵活,换了X5这种中大型SUV后有点不适应,毕竟车身大不是那么灵活,因为车身长,所以盲区也更大一些,所以我提车两周就把后轮胎侧壁开到水泥地得钢筋上面划破了,花了3000大洋换了一个轮胎。 3.油耗目前13.5个,开了2000公里也没降下来,或许是因为个人开车习惯问题导致,远高于官方所说的七八个油耗,现在油也挺贵的,每次加满差不多要小1000块也是挺肉疼。 4.目前座椅是皮革的,不如进口的真皮座椅质感更好,但是座椅加厚了坐着更舒服一些,所以既是缺点也是优点吧。 5.目前最恶心的功能,仅次于无线充电,就是变道辅助这个功能,但凡是偏离道路方向盘就会强行把你拉回去,因为老司机都知道,有些时候开车超车也不是每次都打转向灯,所以这一点就很恶心,每次变道超车不打转向灯,就会给你极差的驾驶体验。 来说下优点吧。 当初提车时候有对比GLE、卡宴,最终选择X5的核心原因还是因为空间和保值率相对更高一些。 1.国产后的X5后排空间无敌大,堪比无座X7,同级别空间无敌,比较适合家用和商务接待混合使用,看了卡宴、GLE空间都不是很理想,比我原来的X2提升并不大,也有考虑过GL8这类MPV,但是开着觉得没啥个性和体验,纯奶爸车,就放弃了,日产的途乐、普拉多也考虑过,但是内饰不太符合年轻人审美,要是越野和开车旅行的话绝对是个好选择,也有看过730,但是没怎么开过轿车就没考虑,最终选择了X5。 2.说到保值率,三年X5的保值率应该能有个70%左右,比卡宴、GLE相对好一些,汽车之家看到的数据,没经过验证。 3.加价这块的话,我1.5W里送了车衣,基本可以说不亏,相当于平价提的,因为我是直接提的现车,所以价格基本没谈的空间,估计到今年年底应该会有一定的优惠。 综合来说,我觉得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目前这辆车计划开五年以上,等开段时间再买个718或者4系双门轿跑类的小车日常上班代步。

    66号汽车工坊图12966号汽车工坊图129
    2022-07-18

    作为一个一汽大众动力工程师,我本以为经过理想one近四年的市场科普,大家对“增程”已经很熟悉了,没想到竟然还有如此巨大的理解差异。我来谈谈我眼中最真实的“增程”吧。 “增程”技术近期因为华为余总和长城魏的李总隔空对话而再次翻红,标题往往被媒体冠以“怒怼”、“开撕”、“炮轰”、“呛声”这类极具对抗性的词语。 至于增程技术是不是落后技术并不是问题本质,根儿上的问题还是在于里程焦虑、成本控制、动力体验。 一,“增程式”概念起底 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增程技术"的初衷——增加里程,这里省略宾语,增加的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增程式”是伴随着电动车而诞生的技术。 追溯历史的话,又得说那几个老头子的故事——保时捷、本茨、迈巴赫、戴姆勒,没办法,谁让他们是汽车之祖呢。与增程式关系最大的是费迪南德·保时捷先生,这位保时捷家族的初代,在19世纪20年代探索性的在电动车(那时电动车比燃油车市占率还要高)里增加内燃机来进行发电。 所以电动车不是近代产物,增程式也不是。根据国标《电动汽车术语》里的定义,增程式电动汽车必须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1. 纯电动模式下可以达到其所有的动力性能 2. 车载辅助供电装置为动力系统提供电能,可延长续航里程 3. LPRW">车载辅助供电装置与驱动系统没有传动轴(带)等传动连接 我们不仅要看定义里有什么,还要看定义里没有什么。定义中没要求增程器必须是燃油发动机,可以采用其他能源,甚至都不要求供电装置是发动机,电视机可以发电的话,也可以称为增程。 在这一轮的争论中,很多网友说:“增程式就是串联式混合动力”。当我们面对一种论断时,应该学学鲁豫,问一下:真的吗?恰好国标《电动汽车术语》里对“串联式混合动力”也有定义:驱动力只来源于电机 越简单的定义涵盖的范围越广,按此定义来看串联式混合动力包含增程,是母子关系,因此二者并不能划等号。 二,增程式的发展 增程式作为一种技术模式,也是经历过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因为它是伴随电动车而生,而电动车因为石油的大量开采和冶炼技术进步,在20年代后开始衰落,增程式也就销声匿迹了。 但是这项技术并没有被遗忘,我在之前介绍通用汽车EV1的历史时说过一个大背景,90年代欧美开始痴迷“0排放 Zero Emission”,很多地方放水补贴能实现0排放的车企。油改电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火起来的。 所以,骗补并不是只有中国车企才会用的招数,通用、丰田、宝马等车企在30年前就在琢磨怎么更好地骗补了。增程技术的发展就是在骗补的过程中重新走回大众视野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如今很多人鄙视增程技术的原因之一。 目前广受诟病的“充电宝模式”的始作俑者是宝马的i3,也就是发电机只给电池充电,不给电机供电。这种模式在高速情况下有两个很严重的弊端: 1. 动力衰减,山地就不要想了,很危险。 2. 并不节能,耗电贼快,让你焦虑加倍。 鉴于通用和宝马这两位前辈的打样,日产在之后e-power上彻底抛弃了增程的说法,直呼自己是纯电车。包括理想one诞生之初,也在别别扭扭地想隐藏自己的增程式本质,强调纯电体验。 增程技术就是这样走过了几十年并不光彩的发展历程。时至今日依然过街喊打,其“骗补、碰瓷纯电”的发展历程得背这口锅。 三,增程式是最好的过渡技术 目前把燃油混动技术和增程技术都判定为汽车未来动力的过渡技术应该是共识吧。 在对终极技术尚无清晰目标之前,过渡技术的好坏之别就是过渡技术能用多久。若能满足用户需求,且成本和价格合理,那就是合格的过渡技术,市场自然会接受,能用的时间就会久一些。 至于“技术难度”根本就不是评价一项技术的必要标准。不必要为了克服困难而去制造困难。需要考虑一个边际贡献在其中。 这也就能理解很多初创车企从增长起步,因为技术、成本门槛再次降低。如果说纯电车是弯道的话,那增程就属于弯道中的弯道。 我们不否认华为是一个技术大厂,但在造车这件事上,确实选择了相对讨巧的技术路线,得承认。因为时间不等人,华为没有精力去把每一项汽车技术储备做好之后再造车,我们也应该理解。 把增程技术包装成很牛的技术这点没必要,目前增程技术确实也在进步,但与长城、长安、比亚迪、奇瑞这些醉心于DHT混动技术的老厂比起来,技术水平着实有差距。大部分DHT技术本身就包含了增程技术,也就是说增程式只是其中一种模式。 四,总结 增程不是一项全新的创新技术,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优点的技术,作为过渡技术完全够用。 增程在技术难度、成本方面对于初创车企很友好,所以准备在弯道的弯道超车的企业会拥抱增程。目前很多使用增程技术的产品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不是增程技术的功劳,更多是产品综合实力的体现。市场和时间会给予所有争论答案的。

    66号汽车工坊图13066号汽车工坊图130
    2022-07-14

    你要问我雷克萨斯ES200好不好?无疑是好车,但是好车要建立在一个相对的基础上。这就像是一部《哈姆雷特》在每个人读完都有自己的想法。 它技术落后,维修方便,动力低下,但是都刚好够用,并且它内饰氛围豪华,座椅舒适,有双层夹胶玻璃,静谧性能优异,基于常年不换的技术所调教的悬挂,舒适又优雅。对于一般人来说没有任何感官上的差别。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落后的技术是恶,但是可靠性高却又是善,它到底是天使还是恶魔,难以区分。 ES200的车主唯有在和他朋友一起出去玩需要跟车时,朋友开着一辆BMW330/A4L/CT5啥的在过红灯时一脚油门,刷的一下,很快啊,不讲武德的就过去了,但是ES200怎么都跟不上只能吃下这个红灯时,感叹啊自己的马力不够以外,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毕竟一年也跟不了几次车。 再说了,对于一台自吸发动机,能有这个表现已经够了,别人也没有宣扬自己是运动标杆,买这车的冲的就是那个被称为东方奔驰的名号去的,确实奔驰也没有辜负它,推出1.5T的优质车型来配合雷克萨斯,所以比起问雷克萨斯轮上马力只有96.51匹怎么看,不如问问奔驰C出4s店门4个小时就回来处理48V电机故障问题怎么看来说,雷克萨斯es200无疑超越了奔驰,至少它能开。 综上所述,希望大家能够对双向单车道依旧开着40码车速孜孜不倦行驶的,路口红灯5秒停下车等红绿灯的,在高速道路上用60努力前进的那些ES200有一些包容心。 什么你问我有没有包容心?

    66号汽车工坊图13166号汽车工坊图131
    2022-07-14

    作为一个驾程10年100多万公里的出租车司机,给新手小白科普下高速上的8条行车秘诀: 1. 不要占左边道,胆小开得慢就开右边道,左道老司机都认为是快车道,超车道,一般变道时下意识会往左边变道,新手司机容易反应不过来。 2. 没有一年以上实际驾龄(指开车的时间,哪怕开别人车,不是指拿照时间),不建议上高速,一定要上,最好找老司机坐副驾驶指导,现在已经写入交规里了。 3. 能开快别开慢,跟不上车流,最危险的是你。不要觉得慢就行。超车与被超车就会产生事故几率,累积得多了你懂的。 4. 离大车远,新手往往不敢踩油门,不敢踩刹车,优柔寡断,碰见大车或者极限情况难以招架,最好离远点。 5. 提前找没人的大路,地板油,地板刹多试试,对车子的工况有个基本了解,免得上了高速手忙脚乱。 6. 放机灵一点,不要见了摄像头就刹车,现在超速20%以下不扣分不罚款,真的超了也没事,也不要瞎变道,因为你没发判断后车是否车速比你快几十码,经常遇到高速上飙车开160码以上的,遇到这种车尽量让开。 7. 眼光看远点,要下高速提前变道,随时瞄准后视镜。 8. 尽量不要跟别人并排开车,作为道路交通参与者,要聪明,不影响别人才是好司机。 总结一下:车的性能你要了解,极限在哪里,心里要有底。你自己是什么心态,喜欢暴力驾驶,还是安稳驾驶,都会影响到你怎么开车。一句话,多练,说的多了也没用,没事上B站看看车祸视频练练预判。加油吧。 补充一下,时速要看路况,看车流,和车流保持一样是比较安全的,快了慢了都会增加事故几率。别人都开130,你开100,你一直被超车,不安全的是你。 别人都开100,你要开120,不安全的还是你,因为你要一直超路障。

    66号汽车工坊图13266号汽车工坊图132
    2022-07-14

    理想ONE女车主,提车一年,目前跑了16820公里。个人分享9个用车感受供大家参考: 1. 车子比较大,长5米,宽近2米,座位也高,通过狭窄拥堵的路段,确实有点麻烦。但是车上有360度影像,像我这样的小个子女车主,开起来不觉得吃力。那个影像特别好用,在倒车入库、侧方停车时起很大作用,我也是主要通过这个影像去判断方向,打方向盘。 2. 六座的空间用起来感觉特别好。第一,第二排空间感舒适,第三排坐上成人也不觉得拥挤,而且第三排的小窗子做得比普通车要大,给人感觉非常宽敞,视野非常好。后备箱的空间也很大,可以放一个超大旅行箱,还可以加上很多东西。一家人出门旅游,真的不用担心没地方可以放东西。 3. 四个大屏用起来特别爽。使用感觉跟平板电脑一样,副驾上的媒体屏幕使用频率非常高,带个娃出门让他坐在主驾后面的第二排座位上,给他看一个动画片,一路上安安静静,我开我的车,他看他的动画。和谐相处,非常快乐。 语音理想同学虽然比不上小度同学,有时候不太给力,但在基本功能的使用上还是杠杠的。空调屏下面还有随车充电器,虽然充电速度不快,但是开车的时候把手机放上去,完全不用担心路上手机没电,这一点用起来感觉特别贴心。开了理想之后看到了其他的油车,看到他们那些小小的屏幕。顿时觉得理想太香了。 4. 开车的时候用纯电模式,车内特别安静。对油车一点兴趣都没了。另外。这么大的车在用电模式下开起来特别平滑,感觉特别好。至于油耗方面,用油开了一次高速,油耗8.6,也不觉得高。大多数时候都是用电,在外面充1度电一块钱。一般从30%充到100%,大概30块左右。怎么说呢?油耗这块都不是关心的问题,平时开油车也需要油耗啊,这些都是要付出的成本,难道买车的目的是为了节省这么一点油吗?买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更方便地出行吗? 5. app也比较给力,界面简洁,而且在里面可以学习到很多车主的用车知识。每次习惯离开车后又看一下app,看看有没有关好车门车窗,有一次在楼上发现车窗没有关,在楼上遥控,居然可以把车库里的车关上车窗。我家住十一楼。 6. 动力什么的都不太关心。我买它是因为它适合我的需求,一年也出不了几趟远门,大多数时候一次行程不超过40公里。但是平时用车多,坐车人数也多,它的空间它的舒适,能够满足我这些用车要求就可以了,至于几年后它会不会因为动力系统而被市场淘汰,那就几年后再来看吧,如果需要的话,那个时候再考虑换其他的车。 7.如果要买,建议不要买黑色,太不耐脏了。 8. 对于新能源车,大家最关心的无非就是充电问题和是否省钱问题。 我家在小城城区。小区物业不给充充电桩。但周边的充电桩配备还是可以的,上班的单位也有两个公用充电桩。平时基本在单位充电,很是方便。如果能够装私人电桩,那肯定更方便。 至于是否真的省钱?那是真的省,尤其是现在油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充电更显示出它的优势。单位的公桩属于南方电网,充电价格比较贵,低谷电价一度电1.05元,高峰电价1.89元。我基本都是在低谷充电,加上撸他们充电小程序的优惠券,一个月可以省二三十块钱。统计了一下过去的四月份,充电用了139块钱。如果在周边的民营充电桩充电的话,闲时时段经常只有几毛钱,是非常便宜的。 9. 买车的这一年月,理想的系统也升级了好几次。升级后的功能更强大,越来越顺手,越来越贴心。 一是理想同学的连续对话功能提高了,可以长时间对话。 二是可以选择锁车的时候,车窗自动关闭。 三是增加了好几个APP。多媒体功能更强大。尤其是在喜马拉雅,可以边开车边听书,听音乐,听故事。 四是远程控制空调增加了快速制冷功能,降低很快,试过车子放在太阳底下,车内温度36度,三分钟之内降到了27度。

    66号汽车工坊图13366号汽车工坊图133
    66号汽车工坊图13466号汽车工坊图134
    66号汽车工坊图13566号汽车工坊图135
    2022-07-12

    作为一个极氪001 WE86 四驱的车主,1月提的车,现在7月,目前快4000公里了。说下面的7个驾驶感受: 个人感觉,到目前为止,极氪001是这个价位中,性价比以及驾驶体验最高的车型了。 以前我也算个汽车爱好者,有空去蹭蹭试驾,看看汽车论坛啥的,买了极氪后,对车提不起兴趣了,极氪满足了我对车的需求和幻想。当然品牌一般这一点算是遗憾,毕竟开始换车想换BBA来着。 1. 机械素质、nvh优秀。这个确实牛,有说机械素质驾驶感受能到宝马5系、奔驰E这个级别的,刚开始听到这样的说法感觉这也太不要脸了,这样的说辞,很容易引起不满、论战和招黑,但试驾以及提车近半年的体验,个人觉得这么说的确不为过。 2.配置高。HUD、后排电动座椅、电动方向盘、电动尾门、四驱的雨雪天气高安全性、运动模式下3.8秒的百公里加速、nappa真皮、21寸大轮毂、2米宽5米长3米轴距......我落地不到30万轻松拥有,这要在BBA里得加多少钱?原先想买a4l或者咬牙上q5l..... 3.驾驶灵活。这点特别值得表扬,2米宽5米长3米轴距的大胖子,开起来举重若轻,转弯半径也小,小城市没遇到停车难的问题。 4.车机卡慢,小bug多。多次试驾特斯拉,车机体验离特斯拉差远了。比如有些设置不能保存、倒车雷达抽风......太多了,但是个人感觉不怎么影响驾驶体验,以前油车时代没人关心车机,将来8115芯片要是得花钱换的话不准备换了,够用了。 5.服务网点太少。我所在的地级市没有服务网点,上个月出现全景影像故障,去临市的服务网点解决的。。好在电动车也不怎么需要保养维护的,服务网点好像也没啥作用。 6.品牌没知名度。个人换车一直纠结品牌,原打算换BBA,开始有点好面子,觉得开BBA别人会高看一眼,路上加塞啥的会不会少点...但是我预算内的BBA配置用料实在惨不忍睹......后来看到我们小区一位开路虎揽胜运动版的大佬换蔚来了,也就不纠结了。比较有意思的是,极氪在当地太少了,很多人不认识,多次被认为是豪车...... 7.耗电高:2.3吨重吧,不是省电的车,夏天开17度电百公里,冬天开20。现在山东也搞峰谷电价了,谷电3毛多,这样算一公里还不到1毛钱的电钱,即便电耗高,跑10万公里也就毕其他省电的车多一千的电费......我现在红绿灯地板油、拿快递都开车去........

    66号汽车工坊图13666号汽车工坊图136
    2022-07-12

    作为一个3年动力工程师来告诉你们,判断混动好不好最主要看两点,一是油耗,二是平顺。 厂家之所以要做混合动力,核心目的就是在驾驶感受不变甚至更好的前提下,靠电机帮助发动机只在最高效时候才工作,从而更省油。既满足环保政策法规等变化趋势,也利好消费者降低用车成本。 一、油耗(主要看亏电油耗): 首先,相对简单易懂的鄙视链是重混比轻混省油,原因在重混可以多工况长时间地用电机帮发动机分忧,轻混做不到或者只能很少量的很偶尔的做到。因此,电机能完全发挥优势的时候可以让发动机停机不烧油。 其次,电从哪来呢?目前来说,用一台发电电机,配合一台驱动电机的双电机串并联架构/功率分流架构比其他混动更省油,原因在发电机可以调节发动机的运行工况给驱动电机供电,还有驱动电机协同发动机同时驱动车轮的模式,保证发动机一旦启动就高效率地使用。 2022年来说,国内最成熟的且广泛投放的重混是丰田THS混动,本田immd混动,外加新秀比亚迪DMi也表现亮眼,长城,吉利,广汽等车企也在加速投放新的串并联重混产品。 二、平顺(多试驾) 既然为省油选了重混,下一步需要保证的是平顺。 在电机出力帮发动机之前和之后,电机新增的扭矩和发动机原本输出车轮的扭矩不一定相等,这会带来车辆的前后闯动,更容易晕车。 因此试驾混动车时,需尽量多地尝试不同电量下的,不同速度下的,不同幅度加减速动作的排列组合体验,验证它们是否都平顺。 三、其他指标。 混动车往往还有很多其他指标:纯电续航,总续航,功率等,相对油耗和平顺会比较次要。 1. 纯电续航,能插电的混动在有私桩或充电条件好时,能更多用电更少用油降低用车成本,如果当油车开则不用关心。 2. 总续航,因为买完省油的重混后,往往已足够支撑一箱油跑很远才去次加油站了,除长途穿越等特殊用途外,不需要很在意总续航。 3. 功率,架构和调校好的重混往往能通过电机和发动机的默契配合,在省油基础上实现不输同级车的加速。有少量消费者不在乎省油就要更强地加速,那混动并不一定比得上性能燃油车,电车或者专门针对性能而不太针对省油的混动。 至于尺寸,配置,外观等跟燃油车互通的成熟比较体系,与混动直接横向对比即可。 综上,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畅销混动都是针对广大省油需求研发的,且省油向混动越来越多,其中,电机协同发动机在复杂工况的匹配是个难点,因此省油、平顺是一般用来判断混动好不好的主要标准。

    66号汽车工坊图13766号汽车工坊图137
    2022-07-12

    作为华晨、保时捷双料车主,个人觉得,宝马X5对于宝马而言,如同卡宴对于保时捷的意义:保时捷如今独步天下的诀窍有以下5点: 1. 顶级护盘(品牌价值):918、GT2RS这种神兽镇住纽北的场子 2. 次顶级护盘(键盘价值):GT3 Touring、911R——手动挡神器,让全世界最顶尖的车评人(Top Gear现主持人Chis Haris、另立门户的Grand Gtour三剑客、Motor Trend等)从头吹到尾 3. 中级护盘(中流砥柱):911,男女老少通吃,喜欢911的人不敢说遍布世界,单纯讨厌911的真的没几个 4. 基本盘(现金流奶牛):卡宴、Macan、帕拉梅拉,永远高出BBA一等,永远拥有911的光环,借用大众集团的技术分摊研发成本,拼命赚钱。 如今宝马可以看作低配版保时捷: 1. 利用M Power护住巴伐利亚机械厂最后的骄傲,因为i8无论从技术还是价值角度,都是彻头彻尾的战略失败。利用3系和X5疯狂走量,上帝客户的需求是啥样,他们就会变成啥样。 2. 国人(绝大部分)喜欢BBA的标,喜欢软塌塌的悬挂,喜欢计算每公里几毛的油钱,喜欢超大的后排空间,喜欢精致细腻的内饰设计和BlingBling的金属小件儿。 3. 所以我们看到了3系的改变,过度软化的悬挂导致频繁的点头,曾经神一样的ZF8遇到了低速顿挫(为了油耗表现导致升档标定过于激进,牺牲了低速平顺),加长后排彻底丢掉巴伐利亚的骄傲。当然了,华晨3系的升降车窗按钮换成金属件,我还是很喜欢的,这个触感太舒服。 结果就是,3系遭到了车评人的一致谩骂,却又遇到了市场高度认可,消费者用脚投出了宝贵的钞票。那么作为宝马两大现金流之一的X5,为何不照搬3系的成功秘诀呢? 另外再说说宝马X5对比GLE和Q7的优势: 1. Q7首先出局,都卖不过卡宴的玩意,有啥值得讨论的。 2. GLE的销量是能跟X5对得上话的,但是奔驰无论从价格和「调性」上都和X5走了差异化的市场。X5多数是小企业主,以公司抵税的方式购买的车子,这类人帐算的比各位清楚多了。 X5的使用场景高度集中在小企业主自己身上,承担了所有的家庭、商用场景,可谓是「上得厅堂入得厨房」。基于这个逻辑,进口版的X5价格完美铆钉在了这群人身上,和卡宴形成了完美的错位竞争。 国产后的X5,更是将上述逻辑发挥到了极致,内饰的再次升级完美的对应了商务场景,非常适合我等将上班和喝茶盘串子画上等号的社畜型老板,加长的后排把实用性发挥到了更高的层面,最重要的是,经济环境如此严峻,今年都给我们小微企业减税了,宝马国产化减掉的几万块,有些时候是救命钱。 总结: 前两天感叹了一下,JDM的终点是宝马和保时捷,是我从学生时代到社畜主管的内心感想。德系车企里值得票价的,也只有宝马和保时捷,另外两家并非产品做的不行,就是国产化后,纯粹的生意帐算的太过精明,无法打动我这颗90后步入社会,50%麻木的心。 我依然热爱驾驶,只是身上枷锁越来越多,留给我的选择只剩下宝马和保时捷罢了。

    66号汽车工坊图13866号汽车工坊图138
    2022-07-11

    作为一个凯迪拉克CT5 车主,2019年12月定的车,截止目前已经有快4万公里的行驶里程了,勉强也算是一名深度驾驶过的车主了,我来说说对这车的6个实际使用感受和3个卖不动的原因: 1. 外观:车是骚蓝色,超喜欢这个外观,身边的朋友对我这个骚蓝色也是赞不绝口。外观我给到95分。 2. 内饰:目前各种大屏显示,科技感爆棚的车机系统面前,ct5还采用这么多的实体按键确实非常传统且保守,但是我个人感觉实体按键使用起来真的非常方便。总体内饰我只给到65分。 3. 空间:我买这个车基本没考虑空间,家里还有辆七座,哈哈。但是既然是总体体验我也想简单聊一聊空间的问题。前排空间非常大我就不说了,后排我176挺直坐会扫头发,而且我感觉坐姿不是很舒服,后驱车中间的凸起比较高,且后排中间座位非常硬,如果坐人会非常难受,综合空间方面我给个及格分,60分。 4. 变速箱:变速箱是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所以我先说变速箱。首先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日常驾驶的10at非常的平顺,日常使用的10at我给好评。 但是暴力驾驶的情况下,问题凸显。前期起步的感觉属于那种肉肉的,如果油门踩的突然踩的比较深,变速箱就像是慢了半拍的样子(知识储备不足,不知道怎么用专业的术语表达,请大家见谅。)这一块我不是很满意。 还有用那个换挡拨片换挡也是这样的,体验不是很好。(9.16刚收到消息说,厂家出了新的程序,能否解决这个问题,等我去4s店升级后再做评价,我相信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用车体验将是极大的提升。) 但是当你不处于起步阶段的话,日常的加速超车变速箱又变得聪明起来了,起步迟滞的感觉就消失了,哈哈。而且加速体验非常棒,超车无压力,哪怕速度超过100以后,动力储备依然非常足,这点好评。 综合以上情况,我给到变速箱75分。(我看了许多人对通用变速箱批评得很厉害,我担着被骂的风险,我还是认为10at的体验并不糟糕。) 5. 底盘:底盘质感非常好,给我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很有高级感。 ct5是辆运动感很强的车,坐在驾驶室里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路面情况,悬架给人的感觉是那种硬硬的,但是绝不是无脑绷硬。举个例子,如果你是驾车遇到水坑来不及躲避,我们首先会认为剧烈的颠簸肯定少不了了,但是我驾驶起来发现这辆车对这一点的处理上非常的聪明,它好像自己在偷偷的调节一样,非常有高级感的驾驶体验,这种感觉体现在过弯,下坡,过减速带等等。 这一项我给好评,85分。 6. 油耗:高速油耗:6-7(很多车友能跑到5.5个左右,高速油耗非常友好,因人而异),市区拥堵(空调):13.5-15(偏高) 综合油耗:11.5浮动。这项勉强给85分吧,毕竟美系车的油老虎之名下,能开出11左右的油耗,还是有进步的。 接下来讲下凯迪拉克CT5的三个卖不动的原因: 卖不动原因1:凡是是个能站着说话的自媒体,都会说我们方向盘偏向洗浴中心,然后几W赞。 卖不动原因2:车辆性格比较极端。运动性强、配置高、空间一般、油耗偏高(较以往相比有改善还是偏高)、小毛病多、品牌认可度一般、内饰较传统(被吐槽最多的是没有全液晶仪表盘)。2021款铂金运动配备了液晶液表盘,我看了,但是不喜欢,不打算改。 卖不动原因3:车主大多不推荐别人买ct5,同价位大多推荐别人买3系,因为ct5确实是一款优点与缺点明显的车,买它的车主大多不在意它的那些小缺点(特别是空间上的,如果家里没有其他车,要放大考虑车辆空间问题)

    66号汽车工坊图13966号汽车工坊图139
    66号汽车工坊图14066号汽车工坊图140
    66号汽车工坊图14166号汽车工坊图141
    2022-07-10

    作为一个开了一年4.5万公里的es6性能版车主,个人分享下这台造车新势力旗舰车型的14个实际使用感受: 1.续航:作为大车,这点电耗是正常的。油车中卡罗拉油耗7个,汉兰达12个。电车中model3电耗13个,es6电耗20个。有钱还是应该上100度,城市用车75度也足够用的。 2.座椅:对于我,的确不是很舒服。对比了家里共7台车,ES6的确是最不舒服的,主要是因为包裹的太紧了。这一点仅限我自己。毕竟大部分的车主并没有座椅舒适度的问题。 3.悬挂:能把细碎过滤得很干净,很多人吐槽有点晃。我觉得还行,毕竟家里的奔驰S也是一样的晃,ES6晃动幅度比奔驰大10%?纯粹猜测:大概空气悬挂都是这么个特性吧。 4.车有点宽,要是能控制在1900就好了。或者配个后轮转向 5.香氛不是太好,不香,而且更换费用偏贵 6.车机反应慢,逻辑比较清楚。更新的次数越多,卡顿也比以前明显一点,好在稳定,不容易死机。毕竟是几年前的芯片,还要不断适应新需求,能理解。据说过几个月会升级芯片,价格也不会高。有点期待 7.辅助驾驶性价比不高。好像听说现在小np基本上都送了。我这种3.9万买了大NP的有点不划算。实际使用效果比家里的混动艾力绅的辅助驾驶好很多。应该是比不过其他新能源的辅助驾驶。只能说将将够用吧 8.最喜欢的就是换电站。我可以因为换电站这一点就决定买蔚来。想想万一哪次必须要出去充电,一等就要一个多小时,遇到个刮风下雨,烈日大雪什么的,这得多苦。而且遇到个节假日,换电站几乎是不用排队的,这一点今年国庆我已经验证过。能换电是多么的美滋滋。 9.隔音还可以,基本上有80%奔驰S的功力。不过音响有点漏音,车里听歌,外面也听歌....... 10.外观很漂亮。几乎绝大部分的朋友都说这车好看,大气。 11.内饰不错,用料也不错。 12.质量目前看应该不错,4.5万公里下来没有任何异响,没有任何损耗件坏掉。网上有人开到30万公里了,说没有质量问题。我上一辆油车15万公里后就陆续有坏的,30万公里时基本上磨损件换了个遍。 13.和油车比,费用是真的低。4.5万公里充电费还没到3000元。保养了两次,第一次免费,第二次500多元(要求做的换刹车油和小电瓶我没换,主要是我每日里程高,可以考虑第三次保养再换) 14.我一年前买的蔚来, 那时候蔚来能不能活都不知道,现在看基本是妥了。等et7和et5和ES7冲量吧 其他没提到的也都很满意,能接受以上一些缺点的话,这个车还是值那个价格的。不过不急着用车的话,还是推荐大改款后再买,我觉得大改款后性价比应该会比现款高。

    66号汽车工坊图14266号汽车工坊图142
    2022-07-10

    作为一个雷凌车主,也就是卡罗拉的兄弟车型。2020年4月买的,现在开了满两年,女司机神车,家用通勤代步神器。我来谈一谈开了2年多的雷凌的使用感受: 优点: 1. 性价比高:合资车看得上眼的,比较便宜的车了。各方面都比较均衡。TNGA架构配备十个气囊,安全性高,没有太多电子化系统操作,适合女司机。滤震性好一些,最起码个人感觉比我哥的帕萨特滤震性好,我哥帕萨特是真的硬。 2. 省油:油耗城市平均6个,高速4.9,一箱油高速我跑了990公里 3. 轻巧:拐弯转向很灵活,车身小巧,停车也方便。 4. L2辅助驾驶!跑高速实在香到不得了。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马3轩逸速腾能有,13.5w能下来。 5. 保值率高:卡罗拉比雷凌保值率更高,耐操、稳定性好,小毛病少,维保成本低。 缺点:论缺点,也很明显。 1. 这代卡罗拉雷凌空间是真的小。好在我家就一家三口,还都是瘦子,所以空间对我家还行。但家里稍微有个高大壮(胖),坐这个车就憋屈。前排座椅估计也就一拳,脑袋顶着车顶蓬了吧。我187的男同事搭我的车,座椅调到最低拉到最后,头发从天窗出去了 大马路上就看到一撮毛跟着车在路上飘。这车设计的,真的就只适合女人开了。 2. 噪音大:开60迈跟飞机起飞似的,噪音真心大。 3. 内饰丑陋:我的雷凌豪华版居然还是个织物座椅。豪华给整个织物豪华从何谈起?!不过织物也有织物的好处,散味快,夏天不烫冬天不凉,舒适性透气性好。 4. 车漆薄:是真的薄,经常跑绕城,引擎盖都已经被石子打掉好几块漆了。 5. 异响:主要是中控台附近,尤其是冬天。估计是里面塑料件的原因,这个问题无解。 当然人无完人,车无完车。雷凌绝对是性价比比较高的车型,没有之一。 平时都是我一个人开,目前28000km,除了剐蹭补漆外,就补了两次胎(扎铁屑),换了一回空调滤芯一回机油滤芯,真的省心。补一句:我的雷凌胎压监测系统老是不太好使,经常报警,实际啥事都没有。让4S店解决两回了,也没看出啥问题来。是辆好车,以至于现在我想换个大点更高级别的车,都舍不得我的小雷凌。

    66号汽车工坊图14366号汽车工坊图143
    2022-07-09

    作为国内最早的一批NX车主,15年NX300,目前NX已经使用了7年,使用成本确实很低很低,比我的皇冠低,和昂克赛拉差不多。下面分享下雷克萨斯的真实养车费用构成。 1. 日常使用成本:我每天里程较长,70km,油耗6.5L/100km,92的汽油,周末还有一些出行,平均一年2万公里,一年油钱9000元。 2. 保险:第一年4S店保险,11000元,第二年就5500元了,现在车比较老了,每年4500元左右。 3. 保养:NX和ES一样,燃油版提供4年10万公里保养(10次),混动版提供6年15万公里保养(15次)。说实话这个保养的频率有点太高了,平均要4.8个月去保养一次。 4. 前四年一分钱不用花的,机油、机滤、空气滤、空调滤、雨刷、刹车片、玻璃水等都是免费的。而其他零件都不用换,比如火花塞只需要定期检查,不用更换。我大概10万公里出保后换了轮胎,400多一条。出保后我就在某虎保养了,一次400元左右。 在雷卡萨斯保养是一个享受,有健身房,书法室,台球室,电影室,伙食还不错,酒水饮料随便喝,还有儿童游乐室,我女儿也喜欢去那边有吃有喝有玩。 5. 维护:因为我的车是第一批买的,后续也有召回,有一次刷写软件,丰田中国寄给我快递告诉我去4S店升级软件,我的心情是不开心的,但是去了4S店,升级软件的时候请我吃了午饭,帮我洗车,还送了300元加油卡,立马觉得心情还不错了。 6. 在使用1万公里的时候,我出了一场严重的车祸,修车25万,车停在4S店,然后4S店给我提供了一辆老款ES350作为代步车开了两个月。最让我感动的是我当时车毁了,心情很差,很迷茫无助,在一个高速边上的交警大队里,半夜把车锁在停车场。 我就求助4S店,当时4S店直接派了有经验的售后人员帮我处理,然后帮我叫拖车送到店里,还把我送回家,这个让我很感动,我觉得没有其他品牌能做到。 当时拍照的纪念,老款ES350,3.5L V6巡航开出了7.6的油耗,日常驾驶都是18个油 7. 在使用了10万公里的时候,变速箱出现故障码,因为出保了我特别担心,先去某修理厂把故障码拍照留证据了,然后去4S店检查,查到原因后发现这个不是我的问题,直接对我道歉。告诉我他们会订购配件,帮我修理好,也不用钱,虚惊一场。 8. 12万公里的时候问我为啥不去4S店保养,我说我在外面解决了,他们说他们活动送我一次保养(我猜测是需要回店更新软件),然后帮我做了全面检测,我的化妆镜灯不亮了也帮我换了新的。 9. 洗车:我家周围有雷克萨斯4S店,说实话我没事喜欢去蹭洗车,4S店是提供免费洗车的,洗的比外面还干净。 综合而言,目前一年成本:油9000元+保险4500元+保养400元*2次=14300元,其他就是过路费和停车费了,一年也就17000元吧,这个成本我觉得很低。 目前开了12万多公里了,我觉得车辆才到壮年,除了变速箱出现过一次故障码以外,就没出现过问题,用OBD看一下故障码都是空白的,连隐藏故障码都没有。电瓶11万公里了都没有换过(1万公里的车祸换了电瓶),全车没有异响,内饰和新的差不多,没有一处渗油等问题。后面即使我换车了,这个车也会一直留着。 虽然我知道很多人觉得雷克萨斯性价比不高,我也觉得他参数一般,但是我从来不黑它。我每天上班很累,如果还要伺候车的话是接受不了的,对我而言省心省力的车才是最适合我的。

    66号汽车工坊图14466号汽车工坊图144
    2022-07-09

    作为一个3年驾考网点科目三的工作人员,接触了10000+的考生。说一说科目三经常会挂的37个原因: 1.车门未关紧(非没关门):关门的时候太轻,车门没有关紧,仪表盘会有个提示,一起步就判不合格。 2.安全带未系:起步太着急忘记系安全带直接不合格。 3.起步未打转向灯:起步太着急忘记打转向灯或人为操作失误,导致起步前转向灯自己熄灭的,一般都是没起步前方向盘打了一些角度,然后又回正的,此时转向灯会因为回正自己弹回,这时候你不注意一起步就不合格 3.灯光错误:紧张记错题,紧张操作失误,前面人最后打了远光灯没归位自己没有注意修正的,本身不会做 4.起步前没有绕车一周:没有下车绕一周,或者感应按钮没按,按得不明显 系统没有识别 5.起步没有左右观察:没有左右转头观察周围 6.起步时手刹忘记放或没有完全放 7.转弯没有打转向灯左右观察或打了转向灯但是没有超三秒或操作失误导致转向灯提前熄灭 8.150米内没有完成超车 9.超车时没有使用转向灯或转向灯使用错误或转向灯未打足3秒 10.超车时未左右观察路况 11.不能完成直线行驶:直线行驶过程中左右偏移超过50cm 不能完成直线行驶不合格 12.冲速阶段速度低于40或高于60不合格 13.冲速时间未达10秒不合格 14.路口不减速,路过学校,人行横道,公交站台,不点刹车减速或速度过快不合格 15.人行横道,路口停车不合格 16.起步不用一定不合格 17.1档行驶超过50米2档行驶超过150米不合格 18.挂不进档不合格 19.速度与档位不匹配不合格 20.靠边停车大于50公分或者压线不合格 31.踩着离合器半联动状态超15秒不合格 32.不遵守交通信号灯不合格 33.靠边停车不打右转向灯或没打够3秒转向或没有左右观察不合格 34.靠边停车拉起手刹前转向灯未关闭不合格 35.靠边停车后未回空挡不合格 36.靠边停车后在未拉手刹之前先松脚刹不合格 37.考试结束后未关车门或车门没有关紧不合格 能想到的暂时就这么多,科目三扣分的点真挺多的,还是希望考生认真对待,毕竟考试只是不合格,真的上路,那就是影响他人了

    66号汽车工坊图14566号汽车工坊图145
    2022-07-09

    作为一个1.2T卡罗拉车主,3万公里,油耗从8.5降到8.0,我来谈谈我的省油秘诀: 以前开车的时候,从来不在意省不省油的问题,开车嘛,爽就行了,我这车油耗又不高,能省几个钱?不缺那一点!绿灯亮,直接地板油踩死,省油?不存在的 公路三大妈,没有我的卡罗拉。直到油价破9元,真心的贵,所以我开始省油开法了。 1. 首先,减少车重。把车上,尤其是后备箱所有不必要的东西统统拿出来,我的钓箱,我的各种野营装备,各种小孩玩具,小孩推车。 2. 其次,开车油门的控制,基本上不追求速度硬超车了。更多地利用滑行,比如前面红灯,目测距离开始松油门,控制到快到跟前就差不多停下来,这样就不浪费动能。你的所有让车动起来的能量,都是烧油得来的。 3. 然后,红绿灯启动加速,如果前方车流量比较大,那就缓慢地提速,跟上车流。如果前面空无一人,油门踩一半,让车比较适中的提速达到50-60速度,然后松油门,用油门来控制车速而不是刹车控制车速,这样能有效减少油耗(当然,要看转速,尽量不要踩的发动机哄哄响,2000左右足以)。而不是慢慢提速。 4. 另外要知道,我们的目的是让车跑起来,而不是烧油,虽然车一定要烧油才能跑(电动车大哥大姐们,小弟无意冒犯)但是内能很多时候并不能高效的转化成车的动能。 所以,在很多细节上面,我们要想的是,减少喷油量,减少发动机的转,多利用惯性。比如下坡大家都知道利用惯性滑下去,那上坡呢?上桥呢?我的做法是在上桥之前,相对快一点提速到90,然后轻松油门,只给一点点动力,加上之前的惯性,冲上桥去,这样能非常有效的避免在上坡的时候发动机狂飙但是不见速度提升。 我从8.5油耗,直接降到了8.0,省了好多钱钱,这不,私房钱就攒下来了吗? 最后,我觉得吧。上班虽然比较远,但是骑电动车沿途的风景也是非常奈斯的,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再买个电动车。买电动车的钱够我开十几年的油了。

    66号汽车工坊图14666号汽车工坊图146
    2022-07-08

    作为小米汽车的座舱产品经理,想谈谈对问界M7发布会的10个看法: 1、问界后台用户数据80%纯电行驶,二八定律,即便最多只有20%的场景有需要充电的可能性,但在心智上也已经足够有说服力让用户在购买决策上选择更自由的增程方案了。当然这是买车之后车主的自我强化,大多用户买车之前是不知道这个数据的,他们只需要“可油可电的自由”这一条理由就够了。 2、一年出两款车,如果大嘴哥没有吹牛,那绝对是行业里的卷王之王,鲶鱼来了肯定是好事。 3、问界M5净推荐值(车主推荐意愿评价指标)达到72%,绝对值接近苹果的AirPods,登顶世界级产品?当然不能上头。大宗消费品价格高决策周期长,老早就把摇摆的用户筛掉了,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实打实用钱投票的理性粉丝,72%的NPS很优秀,但不意外。Btw,最近一次业内横评前三名是理想、比亚迪和蔚来,净推荐值都超过了82%。 3、与理想L9不一样,问界M7大六座车在品牌和营销上刻意模糊人群标签,家庭商务男主女主既要又要。怎么说呢,有品牌有渠道就是有底气。 4、多任务切换和壁纸。产品经理还是在车机与pad的差别化定位之间犹豫不决左右横跳。地图常驻前台是非常必需的,但用壁纸替代是更好的选择吗?车机有多少场景服务非驾驶,多任务的必要性又有多强呢?(还是说“超级桌面”引入手机生态后又不得不配套加上多任务切换?) 5、手表给车解锁很酷,但手机蓝牙钥匙已经体验过剩,既然不带手机或者手机没电属于小概率事件,剩下为数不多的场景估计大多还是留给炫技,不如重点讲讲停好车在手表上怎么继续最后一公里导航来得实际。当然,相比无脑喊着闹着要上面容解锁的某些主机厂们,华为算克制多了,好歹人家做营销功能的时候知道自己是在做营销,前者就不一定了。 6、再详细说说“地表最强没有之一”的超级桌面引入了手机应用生态。一下子想到Musk的原话,“没有自动驾驶,特斯拉的价值等于零”。 特斯拉的战略定力还是得服的,为什么呢?除非做好自动驾驶,否则用户的注意力一秒钟不离开方向盘,座舱的生态再丰富也只能是产品经理与用户之间的精神互撸。 超级桌面的解决方案很牛逼,但需求场景在哪里?开车用不上,不开车为什么不用手机却要用一块不能动的屏幕?我是暂时想不到,华为的产品经理和市场部的同学估计也还没想到,不然这一页PPT也不会空着了... 7、导航使用率三倍于其它车机。好奇对比的车机品牌以及计算口径是啥 。 8、原子化服务,相信是出于对用户场景的深刻洞察,是面向未来的产品架构设计,但依然没看到杀手级应用,目前还是形式大于内容,不过值得继续期待。 9、导航目的地无缝转发到车机,通话和多媒体自然续播,手机app调用车摄像头。鸿蒙分布式操作系统只能说牛逼到只有羡慕的份,不夸张地说,以手机为中心的万物互联可以说是蓄势待发了。 10、语音交互可见即可说,精神互撸的功能里排第一,第二是超级桌面。如果非要说ios不也有可见即可说的能力吗,但人家那是为残障用户设计的。 创业路上悲观与乐观相互交织,但始终相信,汽车数字化的希望和未来在于开放,只有开放才能把车这个独立的终端原本的能力和优势更好地体现出来。而华为模式是有机会做大装车量从而积累空间量变,以及自动驾驶有可能解放注意力积累时间量变,两者一起,能积累和带来第三方开发者生态的质变,彻底改变人们的出行生活。 华为传说中的三年出精品,实际交付数据也很好(上牌量很难做假),总归是行业的好消息。但我想,我们愿意花一个多小时蹲发布会,写观后感,说一些看似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评价,其实是对华为有更多的期待。 创业维艰,作为行内人是想看到,集中了中国最优秀研发资源的公司,做出了什么真正有价值的突破性的创新。哪怕很小,只要是踏踏实实地在打磨产品力,其实也能给行业带来力量,鼓励大家一起精进。但从这次发布会来看,我们显然期待更多。 跟苹果一样,华为对行业的创新贡献已经大于它作为一个企业单纯赚取利润的存在,无论它愿不愿意,都会不自觉地被当作行业的风向标: 当华为做得好的时候,行业拿它当努力的榜样——华为是这么做的;当华为做得不够好的时候,行业拿它当不努力的借口——华为也是这么做的。

    66号汽车工坊图14766号汽车工坊图147
    2022-07-08

    作为一个锐界m5至臻版车主。目前开了1000公里,应该说对于这辆车的各个部分有一定的发言权了。个人总结了6个使用感受: 1、车机:车机系统流畅分辨率高,小艺基本能覆盖到全车的主要部分了(实测座椅调节通过语音无法控制),能够分辨主副驾后座的语音指令,目前软件较少,一些软件也不是很好用。但是基本车辆控制,能量控制等基础功能是没问题的响应非常快。自带的pedal map拿的高德地图的接口做的,精准度还可以,页面简洁干净,我喜欢,音乐就是酷狗和华为音乐两个我都不用,不做评论(搞个网易云或者qq音乐吧) 2、外观:说实话,见仁见智,个人感觉车身造型一般且几个基本配色真的很基本,不出彩,但是也不丑,中规中矩。(我最近看这个车,越看越像鲶鱼,这个前脸我不是很满意,还有人说像toothless,emmmm不做评价) 3、内饰:简洁,干净(黑内)说白了也就是比特斯拉的毛坯房稍微好点,真皮座椅,后排空间一般,主驾副驾电动调节有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后排只有通风,有个不痛不痒的氛围灯和仪表显示以及hud,什么全景玻璃什么的现在已经烂大街了,没啥好说的。 我个人很喜欢这种简单的内饰风格,(如果特斯拉有混动或者解决续航焦虑问题我就选择特斯拉了)但是如果你对内饰颜值要求非常高的话,什么游艇级内饰(旗舰版有水晶档把),浮雕啊什么的那就非常的不符合你的需求了。 4、智能化:博世L2驾驶辅助,懂得都懂,最好别用。 5、机械素质:全车整备质量2.3t,全铝合金底盘,悬挂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华为双电机,赛力斯的四缸增程器(喝95的哦),最大马力496最大扭矩670,零百加速官方标注4.6s,实测没试过,但是推背感比较强,不同驾驶模式的动力输出区别非常大,弹射起步来一脚地板电很爽,转向助力比较虚假,转向角度个人觉得偏小,但是买菜家用足够了,我没开过什么好车,我觉得这个车的操控真心还不错的。 6、总结:这辆车我买来开到现在整体比较满意,省油也还可以,我没有开到过亏电的情况。 整体下来油耗7-8个,我开车比较暴力,长期弹射起步模式不换的,空调能开多凉开多凉,音乐从上车到下车才关,我是要它给我服务的,我又不是买个爹,所以我的油耗比较高我也认了,我看有些人黄金右脚四五个油的也有。 鉴于它喝95号,建议在通勤上班的条件下还是就纯电吧,wltc180公里上下班是足够的,有条件最好装充电桩,真的很省,开高速跑长途再开燃油优先跑吧。 吐槽的话:第一是nvh,路噪,胎噪是有的,燃油优先打开,弹射起步打开,增程器启动声音是真的不小,但是发动一会声音就下去了。 第二是切换驾驶模式的时候永远都会有那种模拟音,真的很尬,希望ota后能让我们选择把这个声音关掉。第三是我的空调通风有异响,但是声音非常小,有时候根本注意不到,但是这个问题就是存在的。

    66号汽车工坊图14866号汽车工坊图148
    66号汽车工坊图14966号汽车工坊图149
    66号汽车工坊图15066号汽车工坊图150
    2022-07-08

    以理想one为代表的增程式电动车产品创新是值得肯定的,在可预见的未来十年会成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可行路线之一,但是在众多技术路线中因为相对优势不足很难成为主流。 一、美系、德系事实上战略放弃增程式电动车路线 事实上,汽车行业是高度依赖供应链与汽车OEM技术路线选择的,美系和德系都有尝试过增程式电动车技术路线,但却被市场打脸,因而已经事实上放弃了增程式技术路线。 2013年,宝马推出的增程式前驱电动车宝马i3s,全球交付了25万辆,今年宣布停车。 2017年,通用推出的Velite5,至今销售不到3000辆,也已经停售停车了。 2020年9月8日,在大众中国的一场媒体沟通会,大众集团中国区CEO、大众汽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博士表示:增程式电动车从单车角度看具备一定的价值,但从整个国家和地球的角度来说,是最糟糕的方案。 此外,冯思翰还认为,发展电动车的最终目的是减少碳排放,但如果是用化石燃料来发电,那根本没必要这么做(即直接用内燃机驱动车辆即可)。 可以预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美系、德系不会把增程式电动车技术路线提上日程。 二、增程式电动车仍然小众,但却是新能源电动车的一股重要力量 2021年,国内增程式电动车销量为10.5万辆,占乘用车整体销量的比重为0.49%,预计到2025年有望提升至1.2%[1],从销量数据上看,增程式电动车可以说是绝对小众了。 而这一波的增程式电动车市场热潮主要是由理想ONE带动起来的,目前月销量稳定在1万辆以上,到今年4月累计交付量已经有16万辆 在2020年10月正式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将"增程式"这一曾备受争议的新能源技术解决方案正式划分进插电式混合动力类别当中,这预示着在顶层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中,增程式技术路线终于获得正名。 从最初的饱受争议到被市场接受,政策支持,增程式电动车确实有了一席之地。但严格来说,增程式电动车并不属于纯电动汽车。 混动汽车相当于在传统汽车上安装电池和电机,内燃机、变速箱在电量耗尽或需要更强的动力时,是要通过传动轴直接参与车辆驱动的。 而增程式电动汽车则反之,是在纯电动汽车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用于发电的增程器,说白了就是一个发电机,也因此增程式电动汽车是没有变速箱的。 三、增程式电动车相对优势并不明显,很有可能上演燃油车时代的马自达“转子发动机” 如果从驾驶体验角度看,增程式电动车没有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但却有纯电动车的驾驶乐趣,是很吸引人的优势。 如果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看,增程式宣称可以一直将发电机保持在理想的运行条件下,进而提高能量转化效率,达到环保的作用。但这个节能减排的效果相比于纯电动是远远不及的,相比于领先的混动技术也是毫无优势。 如果从产品复杂度角度看,增程式电动车复杂的两套纯电动与增程器系统对车企意味着更高的物料成本,更多的研发投入,并且很难快速平台化扩展增加车型来分摊成本;对消费者意味着更高的保养成本,更频繁的保养频率,并且还有潜在车损后的更高维修费。 增程式电动车这个思路很有趣,是非常优秀的产品经理做出的模式创新。在驾驶体验上目前相比于电动车是有优势的,但是节能减排效果相比于燃油车不足,远不及电动车,并且产品复杂度较高使得终端价格及维护费用处于高位。增程式电动车本质上就是纯电动车+发电机组,发电机组不参与驱动。而插混车发动机可以适时介入,参与驱动,性能上是有天生优势的。 目前市场上增程式电动车路线的已经不只是理想汽车孤家寡人了,岚图、哪咤、华为问界、日产e-POWER也都推出了增程式电动车产品,但相比于更广阔的燃油车、纯电动车、混动车型,增程式电动车还只是小众,远远谈不上普及。不过,对于企业来讲,马自达也曾经是转子发动机的孤独者,但全球市占率也在2%,足以让其活得很滋润。

    66号汽车工坊图15166号汽车工坊图151
    66号汽车工坊图15266号汽车工坊图152
    66号汽车工坊图15366号汽车工坊图153
    2022-07-08

    作为一个比亚迪海豚(时尚版)车主,4月27日提的车,到现在三千多公里,之前开了4年油车。说一说我开比亚迪海豚的个人感受: 一、能耗及费用 开了8天,有两个周末,还剩27公里,车载系统里调行驶记录,一点一点加起来,两次充电间行驶距离加这27公里总和为395公里。而且开了200公里左右的高级公路(时速90左右,丘陵地带,天气晴朗),天热开空调。目前车子的累计能耗是9.3度电/百公里。 不计充电损耗的话不到6分/公里(按6毛/度电算),和油车相比,几乎可以忽略… 按官方说法,刀片电池寿命能循环3000次,假设7天循环一次,也有21000天,57年多…前提:不物理伤害到底盘电池。 另外,电车在等红绿灯,行驶缓慢路段,几乎没有能耗,消除了很多的内心焦虑,甚至还在车里看电影学技术了(车载12寸屏,下了网易公开课) 二、动力及控制 平坦道路,50-70的速度比油车灵活,加速快。官方数据50用时3.9秒,实际驾驶感觉轻盈。这应该是大多数电动车的优点吧。(老头乐又另说了…)方向盘轻,而且后半周比前半周感觉轻,转到后面感觉越转越快,差点忘了打了几圈了…而之前的油车,感觉是反过来的。 上坡和高速,油门会有一点硬,要深踩油门,而油车感觉是,油门一直都只需轻轻踩,刹车时也是,不踩油门电车减速快,油车减速会慢很多。(时尚版70kw电机,eco模式,标准回馈,下定时想的,如果动力再强一倍,价格虽然只贵一万多,但可能需要更高的驾驶技术…可能300N/m扭力的骑士版也只需要轻踩油门就能上坡吧~),跑过一次高速,最高接近140,还算稳。 这里提两个建议: 1,油漆比较薄,高速碰到一颗小石子可能就要露底漆了… 2,我也不知道减震是软还是硬,反正第一次过一个减速墩,车“咚”了一下…后来就没有这么明显了,可能后来学会提前减速了。 三、空间及内饰等 之前开的是紧凑型suv,这个车车内空间和之前的差不多,轴距2.7米,拐弯半径也比较小,加上360度汽车影像,再也不怕倒车调头了…只是座位高度矮一些,A柱有点档视野,晚上会车灯光较刺眼。后排坐下来后感觉还是很宽敞的。配色比较多,但是目前等车也等得比较久…下定后42天提车,还被各种羡慕…带天幕,据说是晚上看星星用的… 自觉有两个不足: 1 ,内饰反光,前挡风伸向前端很长,车前台上的出风口看得清清楚楚,而且出风口的形状让我总以为有个jeep跟在后面…左右挡也有空调出风口的金属反光,哑光设计可能可以消除这些问题。 2,一键升降车窗,可一键降窗,但只有驾驶位可一键升窗,且下车后无法通过钥匙控制升降窗。这个我也不知道是程序写了一半没写完还是…? 充电会免费送个7kw的充电桩,一个2kw的充电枪,7kw充电桩实际功率6.2kw,从7%到100%将近7个小时。 总体来讲是满意的,但是离完美还有大把的空间。落地11.7万…不然真的要卖疯了…订车后一周就涨了6000…开了3000公里至少省了2700块…车上新鲜的小玩意挺多:NFC车钥匙,手机车钥匙,蓝牙车钥匙,远程定位,远程控制,蓝牙遥控,语音控制…高配还有部分智能驾驶功能~

    66号汽车工坊图15466号汽车工坊图154
    2022-07-07

    雪佛兰为什么在国内越混越差,源于许多中国人很神奇的会去迷信三个观念:一个油耗,一个保值率,一个品牌力。 先说油耗,很多人就喜欢拿着十年甚至二十年前的观念,美系车就是油老虎,通用车就是油老虎中的霸主。但是如果你拿十几二十年前的老观念,咋不提大众车外观就是丑,两田车安全性就是差呢?难道德系日系国产都进步了,就美系在吃几十年前发动机的老本? 再说保值率,一直很纳闷保值率是怎么算的。上一次看一篇汽车类文章,终于知道原来保值率是以二手价/厂家指导价得出来的。可是二手价的计算是以新车实际成交价来作为依据的,折扣大的品牌以实际成交价来衡量二手车价格,当然在计算保值率的时候相当吃亏了。 举个例子,一辆丰田卡罗拉厂商指导价12万,不用加钱原价提车,3年后8万卖出,一辆雪佛兰科鲁兹厂商指导价也是12万,但是大幅优惠最后9万提车,3年后6万卖出。最后计算是卡罗拉保值率:8/12=67%,科鲁兹保值率:6/12=50%,厂商指导价一样,二手价卡罗拉还多亏掉了1万,但是卡罗拉保值率算下来却远高于科鲁兹,所谓保值率,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最后说说品牌力,我感觉这就是商家忽悠出来的一个类似于公摊面积的概念,花大量的钱砸在一个自己也不知道在哪里的地方。有人说品牌力=保值率,我上一条已经解释过了,这是不成立的。在我看来,谈品牌力的至少也该是BBA或者同级别车才有的概念吧。十万左右的车谈品牌力。开个大众朗逸或者丰田卡罗拉,你好意思跑出去乐滋滋地跟人说,开这车比开个科鲁泽有面子?都是代步级别的买菜车而已,谁还好意思看不起谁? 雪佛兰亏就亏在通用在中国市场定位的时候就把它定位在了低端,所以哪怕质量不差,但内饰或者其它细节上总有点给人一种廉价的感觉。而雪佛兰当年的畅销款大多是乐风、赛欧这种低端,也给人一种雪佛兰就是低端的错觉。

    66号汽车工坊图15566号汽车工坊图155
    2022-07-06

    作为一个每周要和日本汽车工程师开会的国内豪华车厂员工,来说说大家对日本人看车的6个认知误区 1. 豪华车中日本人不怎么推崇他们的国产车,德系车最受欢迎(BBA走哪都是BBA) 日本在现在来看虽然是汽车强国,坐拥两田、尼桑、三菱这样的世界级汽车企业。但是我们都知道日系早年可是把美系和欧洲品牌抄了个遍,直到80年代左右才有了日系格调,后期在豪华品牌上其国民对于奔驰的推崇,也到达了极致。资金富裕的人买车大多会中意德系车。 大阪街头随处可见的奔驰宝马奥迪,像大阪这种中心城市德国车十分的普遍,真的不用再迷信日本人如何如何的爱国产车了,有实力的日本新一代的年轻人尤为中意进口车 话说回来ABB在日本卖的也不便宜,还是买本土车实惠一些。 2. K-Car被过度神化,K-Car更多是受国情影响较多。 其实绝大多数的日本国民还是希望自己有一台大型豪华的车,只不过是日本的汽车政策比较严格,以前是没有私人停车位不能购车,现在是没有私人停车位也能购车,但只能购买K-Car。再加上其便宜,就流行开了。 3. 日本的汽车工程师对自己的品牌认可度很强很自信。 他们认为德系车虽然严谨,但是过于死板不会变通。 4. 日系车在美国受欢迎但美系车在日本却不怎么受欢迎 日系车发家与美国,当年石油危机日系车凭借小巧省油特点迅速攻占美国市场,漂亮国人民一看这不行呐,我堂堂漂亮国岂能容忍你在我市场上肆意妄为,于是呢就给日本搞了一个“自愿限制出口协定”其本意就是每年规定一定数量日本车出口到美国。日本一看这不行呐,既然数量定了那咱就提高单价搞“豪华车”,再加上后面的“广场协议”限制,可以说日系的豪华品牌基本都是为美国准备的,有之前的口碑加上不错的质量日系车在美国市场知道现在的认可度都相当不错。 然后关于美系在日本不怎么受欢迎,这和我们国内的情况大致一样。除了汽车整体的质量,还有综合用车产生的资源消耗等等。岛国人多地少资源匮乏,汽车的能耗严重影响着生活水平。 5. 日本人对汽车观念也没有那么务实。 都说汽车是代步工具,是个消耗品,但是有钱之后谁不想开台豪车?没钱讲实用,有钱讲作用,全球人民应该都是这个看法,荷包饱不饱才是关键。 6. 改装车文化盛行。 但是和国内改装文化不一样,不是那种软装潢。日系改装还是那句话不降低底盘的改装就是耍流氓。其实可以看到日本人对汽车的看法和我们对汽车的看法基本异曲同工。不过对于日本看待中国汽车,总结就是燃油车有很大进步,新能源潜力无限。

    66号汽车工坊图15666号汽车工坊图156
    66号汽车工坊图15766号汽车工坊图157
    66号汽车工坊图15866号汽车工坊图158
    2022-07-06

    作为一个22年3月购买的特斯拉Model Y车主,目前行驶超过2000km+,来谈谈我的个人感受和这台车的优缺点: 缺点部分 1. 走坑洼路和路面平整但有裂缝的路会有多处响动甚至是共振(仪表台方向盘周围共振、左右b柱中间共振,副驾安全带卡扣碰b柱,后备箱放了东西有声,后备箱右侧共振),这个看命吧 2. 避震硬,加上我之前胎压3.2,座椅偏硬,腰部支撑不好,没有头枕。加在一起简直是腰部杀手 3. 内饰太素,自己加了氛围灯和旋转高音头 4. 大玻璃顶太晒,贴了玻璃膜有一点点用,遮阳帘有用,能不晒但是夏天车内温度还是高。 5. 黑色车漆太薄,甚至拿刚洗过的手摸一下都有划痕(可能是心理作用?但是基本上洗一次车你就知道了,没有几个洗车店的毛巾不划车漆)。要么新车就贴车衣,要么等一段时间改色 6. ota有的时候创造bug,12.1版本现在音响只有最前面那个响,ota迟迟等不来 优点: 1. 续航里程比较准,要是正常驾驶夏天几乎和epa的表显一样,暴力驾驶看能耗表的估计,但我这有家充从来只看百分比,百分比准啊。 2. 阶梯电价最高一度电8毛,差不多一公里0.12元人民币。很省钱 3. 音响听着可以,不差,当然跟宝华那种没法比但是我的耳朵觉得这样就ok 4. 第二排够用了,因为家里的model 3后排已经快把我折磨的ptsd了 5. 开着比较舒服,操控是个玄学,自己觉得舒服就是舒服 6. 没购置税和限行,虽然大连限行也不多。保险8000,34.7w的车价我可以接受。 需要习惯的部分 1. 没仪表,得自己习惯斜眼看,我现在习惯了,但在想办法加点什么 ,希望有一些成熟的hud而不是加装仪表那种,不怕贵。 2. 现在modely或者3落地最少都要28左右甚至更高(取决于下单时间),没有氛围灯这个真的…所以我自己加了,旋转高音纯粹是为了更好看 3. 特斯拉你自己能改装项目巨多,钱包已经…家里正好属于用电车容易的。喜欢这个车,外观也加了卡钳罩换了轮毂盖,还是很好看的。但是要佛系一点,特斯拉自带正负两面流量,听得太多了又高兴又难受。

    66号汽车工坊图15966号汽车工坊图159
    2022-07-05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