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车刘不息头像车刘不息头像

    车刘不息

    简介:从业15年,见证中国汽车工业逆风翻盘的汽车媒体人🚘 投资届的巴韭特💵 历史爱好者,野生键政侠,土味工业党

    1014粉丝0关注2106获赞关注
    车刘不息图1车刘不息图1
    昨天 12:41
    车刘不息图2车刘不息图2
    7天前
    车刘不息图3车刘不息图3
    9天前
    车刘不息图4车刘不息图4
    车刘不息图5车刘不息图5
    05-13
    车刘不息图6车刘不息图6
    05-10
    车刘不息图7车刘不息图7
    05-09
    04-28
    车刘不息图8车刘不息图8
    车刘不息图9车刘不息图9
    车刘不息图10车刘不息图10
    车刘不息图11车刘不息图11
    04-25
    车刘不息图12车刘不息图12
    04-24
    车刘不息图13车刘不息图13
    04-22
    车刘不息图14车刘不息图14
    04-21
    车刘不息图15车刘不息图15
    车刘不息图16车刘不息图16
    04-19
    车刘不息图17车刘不息图17
    04-17

    余大嘴和雷布斯打个平手 也就智界能生怼保时米 1️⃣ 之前说过,智己L6的营销在雷布斯看来就是个笑话,但余大嘴一出手,雷布斯就得小心应对了。智界S7本来是一款去年11月底就已经发布上市过的车,这次又拉出来重新上市一次,照着保时米的价格来了个针锋相对,价格直接降了两万,还给续航里程升了个级,升到保时米相同的700公里以上,这就相当针对了。 2️⃣ 余大嘴还借着手机支架cue了一把雷布斯,雷总心领神会,一唱一和,这流量不就哗哗就来了,这下小米的准用户门都要拿着两个车来对比一下了,应该说是各有千秋,智界S7在空间上表现更好,奇瑞100亿重金打造的平台底盘也更有高级感,但是价格也会更贵一些,华为的品牌溢价在那里。智能化都相差不大,两家都是玩手机系统的,也都有各种家电的生态,华为在智驾上表现会更好一些,毕竟起步更早,研发实力更强。 3️⃣ 这个二次上市一个是为了蹭小米的流量,二一个之前也确实失算了,智界S7去年上市本来是挺成功的,但因为奇瑞这边的产能问题,导致没有现车,两万个订单浪费了不少不说,也影响了口碑。这次又上市一次,降低了价格,瞄着小米过去,还随时提现车,以华为的能量,够保时米喝一壶的,目前来看,有实力和小米一较高下的,也就是老冤家华为了。

    车刘不息图18车刘不息图18
    车刘不息图19车刘不息图19
    04-12
    车刘不息图20车刘不息图20
    04-11
    车刘不息图21车刘不息图21
    04-09
    车刘不息图22车刘不息图22
    车刘不息图23车刘不息图23
    04-07
    车刘不息图24车刘不息图24
    04-03
    车刘不息图25车刘不息图25
    04-03
    车刘不息图26车刘不息图26
    车刘不息图27车刘不息图27
    车刘不息图28车刘不息图28
    车刘不息图29车刘不息图29
    03-29
    车刘不息图30车刘不息图30
    03-29

    MEGA吃瘪 电动车为啥卖不动了? 1️⃣ 最近电动车的不利信息有点多,苹果停止造车,奔驰等头部车企推迟电动化规划,电动车在国内的销量也在放缓,纯电的理想 MEGA 遭遇滑铁卢… 中国是新能源发展的高地,但国内纯电车的销量也在下滑,去年增速就掉到了 22%,今年会更低, 而且,麦肯锡的调查也显示,有两成的用户买了电车后后悔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插混,甚至退回到油车。 2️⃣ 为什么纯电突然遭遇倒春寒?问题也不复杂,虽然现在的电动车技术发展很快,有 800V 架构,充电超快,电池也越来越大,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比如,里程焦虑,就算是 700 公里的标称续航,够高了吧,但是实际可能只能跑 500 公里,加上你到 10% 的电量就肯定去充电了,充电到 90% 为了保护电池或者嫌涓滴充电慢就不充了,20%又没了,最终实打实能用的里程可能只有 400 公里,赶上个冷天开一下热风又 100 里程没了,就剩 300 公里甜点里程,如果充电还不那么方便,你说会不会满意呢? 3️⃣而且纯电出门稍远一点就必须做补能计划,得担心路上有没有充电站,充电桩能不能用,用不用排长队,这么一套下来,出去玩哪能说走就走,如果作为家里的唯一一辆车,是肯定不合格的。 综上,纯电只能作为家里第二辆车,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是从根本的续航里程上下功夫。

    车刘不息图31车刘不息图31
    03-26
    车刘不息图32车刘不息图32
    03-20
    车刘不息图33车刘不息图33
    03-15
    车刘不息图34车刘不息图34
    03-12
    车刘不息图35车刘不息图35
    03-12
    车刘不息图36车刘不息图36
    03-04

    中国汽车吊打全球 苹果奔驰丰田…都快逼疯了 1️⃣ 苹果不造车给全球的冲击是很大的,这是一个象征性的事件,中国车企已经有称雄全球的能力。苹果不造车,很大一个原因是没信心能超越中国车企,没法形成代际的技术优势。而更多车企看了看中国市场的内卷程度,直接就躺了,比如奔驰就放弃了原本的电动化计划,推迟了全面电动化的时间,丰田更是对电动化冷嘲热讽,非常消极。美国和欧洲也的酝酿更多限制中国汽车进入的法规,既然打不过,那就干脆闭关锁国。 2️⃣ 奔驰、丰田,都是全球车企中的顶流,技术上的集大成者,但客观讲,如果放开让对中国车企的限制,这些车企在全球市场都不是对手,无论是技术,还是成本,都卷不过。现在在中国之外,已经有了走回头路的趋势,利用舆论上的优势,开始妖魔化电动车,妖魔化中国汽车,不仅放弃了很多对电动车的补贴,甚至后面不排除会出限制电动车的政策。 3️⃣ 但是,离开了欧美,中国车企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客观讲,因为缺电和缺充电桩,全球很多发展中国家不具备推广纯电车的条件,但即便是卷燃油车和混动车,丰田和现代这样的品牌也会受到中国车企的巨大冲击,比如奇瑞一多半的销量都在海外,而且基本都是纯燃油车。 4️⃣ 欧美要保护,那就先由他们去吧,我们要做的,是打一场21世纪的“农村包围城市”。

    车刘不息图37车刘不息图37
    03-02
    车刘不息图38车刘不息图38
    03-01
    车刘不息图39车刘不息图39
    车刘不息图40车刘不息图40
    车刘不息图41车刘不息图41
    02-28
    车刘不息图42车刘不息图42
    车刘不息图43车刘不息图43
    02-27
    车刘不息图44车刘不息图44
    车刘不息图45车刘不息图45
    02-26
    车刘不息图46车刘不息图46
    02-24
    车刘不息图47车刘不息图47
    02-20
    车刘不息图48车刘不息图48
    车刘不息图49车刘不息图49
    车刘不息图50车刘不息图50
    车刘不息图51车刘不息图51
    车刘不息图52车刘不息图52
    02-20
    车刘不息图53车刘不息图53
    车刘不息图54车刘不息图54
    02-19
    车刘不息图55车刘不息图55
    车刘不息图56车刘不息图56
    02-14
    车刘不息图57车刘不息图57
    02-14
    车刘不息图58车刘不息图58
    车刘不息图59车刘不息图59
    车刘不息图60车刘不息图60
    02-09
    车刘不息图61车刘不息图61
    02-08
    车刘不息图62车刘不息图62
    02-08
    车刘不息图63车刘不息图63
    02-05
    车刘不息图64车刘不息图64
    02-02
    车刘不息图65车刘不息图65
    车刘不息图66车刘不息图66
    01-30
    车刘不息图67车刘不息图67
    01-29
    车刘不息图68车刘不息图68
    01-27
    车刘不息图69车刘不息图69
    01-26
    车刘不息图70车刘不息图70
    01-23
    车刘不息图71车刘不息图71
    01-18
    车刘不息图72车刘不息图72
    车刘不息图73车刘不息图73
    01-18
    车刘不息图74车刘不息图74
    车刘不息图75车刘不息图75
    车刘不息图76车刘不息图76
    车刘不息图77车刘不息图77
    车刘不息图78车刘不息图78
    车刘不息图79车刘不息图79
    车刘不息图80车刘不息图80
    车刘不息图81车刘不息图81
    车刘不息图82车刘不息图82
    01-16
    车刘不息图83车刘不息图83
    01-15
    车刘不息图84车刘不息图84
    01-12
    车刘不息图85车刘不息图85
    车刘不息图86车刘不息图86
    01-12
    车刘不息图87车刘不息图87
    车刘不息图88车刘不息图88
    车刘不息图89车刘不息图89
    01-11
    车刘不息图90车刘不息图90
    车刘不息图91车刘不息图91
    01-10
    车刘不息图92车刘不息图92
    01-10
    车刘不息图93车刘不息图93
    01-10
    车刘不息图94车刘不息图94
    01-09
    车刘不息图95车刘不息图95
    01-08
    车刘不息图96车刘不息图96
    01-04
    车刘不息图97车刘不息图97
    01-03
    车刘不息图98车刘不息图98
    01-03

    还有戏吗? 新凯美瑞预售17.38万起 1️⃣ 先来看看老款凯美瑞的销量咋样,11月单月销量达到20,853辆,1-11月期间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而且,不像迈腾和雅阁那样疯狂打折,凯美瑞的终端优惠不大,也就两三万的样子,能有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说明凯美瑞的产品力和品牌认可度还是在线的。 2️⃣ 现在整个网络都是新能源车,似乎新能源就是全部?是不对的,2023年乘用车总量不到2700万辆,而新能源是1150万辆,一半都没达到,也就40%出头,六成还是油车和混动车,这个市场里面,丰田的号召力是没得说的,而凯美瑞的产品里也非常能打。 新凯美瑞也做了很多改变迎合新的需求,比如外观变得很运动前卫,乍一看,还有点新能源车的味道,车内用了8155芯片,语音交互也提上来了,3D面部识别,AR风格的HUD抬头显示,座舱的科技感有了很大的提升,还有大面积的全景天窗,辅助驾驶做了升级,自适应巡航,自动变道都有了,高速也能用一用了。 3️⃣ 而且,新凯美瑞推了个2.0L的混动版,价格在之前的2.5L混动基础上做了下调,性价比提升了不少,油耗应该也有所降低,这对那些暂时还接受不了新能源,想买油车的用户,这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要说不足也很明显,丰田的用料和配置依然抠抠索索,舒适性和高级感上被20万的自主车吊打。但买油车的用户,对这点的预期应该是比较低的,他们会更在乎可靠性和品牌口碑这些确定性的东西。

    车刘不息图99车刘不息图99
    01-02
    车刘不息图100车刘不息图100
    01-02

    泼点冷水 小米汽车的几个隐忧 1️⃣网上关于小米汽车的报道铺天盖地,大部分是正面的,特别是科技媒体,出于商业也好,情感也好,都是高度赞扬,汽车媒体相对克制一些,但也基本正面。 那么,小米真的成了么? 2️⃣ 目前看,隐忧有三个,一个是表面上的,不管说是那个宝马前设计师的作品,有什么独特设计理念,最终呈现的,是和保某捷相似度很高的外观,加上小米最近和过去某些不良的纪录,很容易被打上皮尺部的标签,格调就下来了。 3️⃣第二个是价格,雷总自己也说价格会不太便宜,给打了预防针,最终售价很可能会超出预期,25 万起步是有可能的,对比看看极氪 007 的定价和产品力,速 7 的定价是不够卷的。而小米一贯平民的品牌形象很难支撑起高定价,小米的铁粉也都不是闭眼扫货的高消费人群,有心无力。 4️⃣ 第三,速 7 的技术水平看,如果是一年前推出来,看点 不少,但现在才出来,首发新技术几乎没有了,对比同级的极氪和小鹏,华为智界,小米都不突出,只能说 有 80 分水准。这对想定高价,想一炮而红是很不利的,要知道,华为问界,比亚迪仰望和方程豹向上突破,都是有硬核超级技术加持的,要么硬件,要么软件,小米都没有能艳惊四座的领先技术。 5️⃣ 第四,综上,定价是小米汽车的关键,这次雷总没有公布预售价,应该也是没有拿定主意,如果为长远品牌定位打算,就得高一点,但很危险;如果要一炮而红,就得保守一点,老老实实性价比入市,但这肯定会是个艰难的决定。

    车刘不息图101车刘不息图101
    2023-12-30
    车刘不息图102车刘不息图102
    2023-12-27
    车刘不息图103车刘不息图103
    车刘不息图104车刘不息图104
    车刘不息图105车刘不息图105
    2023-12-26
    车刘不息图106车刘不息图106
    2023-12-26
    车刘不息图107车刘不息图107
    2023-12-25
    车刘不息图108车刘不息图108
    2023-12-25

    谁是理工男? 必须比亚迪,奇瑞不是 1️⃣ 国内自主车企最喜欢“理工男”这个称谓,意思是就是自己醉心于技术,不善言辞,不善营销,但是技术很过硬。其中,奇瑞是经常标榜自己理工男,没错,奇瑞确实是一直在搞研发,很多年前,大家都在逆向模仿的时候,他就在搞正向开发,首款车是艾瑞泽7,但是,奇瑞天资实在不咋样,研发一直搞,但成果很一般,奇瑞车,也就是出口在海外市场还行,在国内产品力很没有竞争力,修车排队的口碑也一直没摆脱。 2️⃣ 相反,比亚迪才是那个既勤奋,而且效率也很高的那个,DM双模混动,刀片电池,仰望上的易四方,云辇就先不说了,光是现在流行的800V高压平台,各厂商都当成是个宝在宣传,在性能、效能和充电速度上确实优势明显,很多人以为最早搞800V的是保时捷taycan,在2019年推出,实际上并非如此,比亚迪早在2015年就搞出来了,在比亚迪秦EV上首发,因为当时的充电桩都是低压的,比亚迪还为此开发了升压充电技术。 3️⃣ 有这么牛皮的技术,比亚迪却一直没宣传,搞得很多人还以为比亚迪没有800V,真是闹笑话了。而且比亚迪还有一项脉冲加热技术也很牛,可以保证电池在低温下的充电速度和性能,这也是比亚迪的车能在漠河的冬测中续航遥遥领先的主要原因。还是太低调,不善言辞,真理工男。要是某想,还不吹上外太空了。

    车刘不息图109车刘不息图109
    2023-12-22
    车刘不息图110车刘不息图110
    2023-12-22

    丰田会长:电动车是“低级产品” 不算新能源,要抵制到底! 1️⃣ 见过顽固的,没见过这么顽固的。这已经不知道是丰田章男第几次出来炮轰电动车了,都麻了,而且一次比一次骂得凶。死不认错是日子的本性,迟早会遭到反噬。 2️⃣ 这次炮轰电动车,说的是不环保,并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丰田章男称,电动汽车是“低级产品”,要抵制到底。因为不少国家的电能仍是化石能源,如果全球所有的汽车都换成电动汽车,那么所需的电能将是目前的两倍,给电网带来巨大的压力的同时也会造成更多的碳排放。 3️⃣丰田上半年全球产量与销量均突破 500万辆,均创历史新高,二季度利润也创了新高,可以说是燃油车红利的最大受益者,这么大个蛋糕,实在是舍不得刚吃一口就丢了。丰田也田的确是主流车企中电动车开发最消极的那个,虽然国内两家合资企业都在说电动化转型,但主要还是在推广丰田的混动车型,纯电动车寥寥无几,还依靠比亚迪提供技术。 4️⃣如果还是这个节奏,丰田在中国市场扛不了太久,市场会被自主的插混车型一点点蚕食。而海外市场,自主品牌也在加大力度,即便是海外纯电车需求不大,国产的燃油车和插混车竞争力也越来越强,特别是智能化和各种高端科技配置,碾压丰田。所以,丰田死硬也没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挡不住的。

    车刘不息图111车刘不息图111
    2023-12-18
    车刘不息图112车刘不息图112
    2023-12-15

    奔驰吃准了国内有钱人 1️⃣ 试了试奔驰新上市的E级,好久没接触燃油车了,进化确实挺快的。外面是隐藏式门把手,花样很多的LED大灯。内饰也都是各种大屏,三块起步,系统各种APP很丰富,芯片是高通8295,到顶了。辅助驾驶也到了L2+级,高速上点对点巡航是没啥问题,燃油车现在都这么拼了,除了发动机是烧油的,其他都向电动车看齐了,还有一些特色的创新,比如4D的音响,就是座椅靠背也能随着音乐震动,有点意思。另外还有那个裸眼3D的液晶仪表,感觉没啥用,就很像是两层屏幕叠加,还有各种氛围灯,镀铬装饰,木纹装饰,拿捏高级感是奔驰的强项。 2️⃣要说优势还是底盘,很扎实厚重,转向体验很好,应了那句话,奔驰的底盘越来越运动,宝马的底盘越来越舒适。当然,现在国产品牌在这方面也在奋力追赶,部分品牌已经很接近这个水准了。 3️⃣别的就没啥了,要说座椅的舒适性,奔驰E是不错,但在自主的各种零重力座椅,女王座椅面前,也没有太大的优势,还有官方力吹的后排座椅后背可调36°,这种也算不上啥大亮点吧。 4️⃣新奔驰E售价是44.9万起,次低配就是49.98万了,比老款的定价高了1-3万,这年头,还有勇气涨价也就是特斯拉和奔驰了,前者是信仰值钱,后者是车标值钱,反正对中国有钱人的心理吃的都挺准的,自主品牌打价格战自降身价,已经被人看不起了,要知道,装13是人的刚需,这个生态位,适合玩的很花的奔驰。

    车刘不息图113车刘不息图113
    2023-12-15
    车刘不息图114车刘不息图114
    车刘不息图115车刘不息图115
    车刘不息图116车刘不息图116
    车刘不息图117车刘不息图117
    2023-12-12
    车刘不息图118车刘不息图118
    2023-12-08

    特斯拉旧疾复发 药在中国 1️⃣4年了,特斯拉终于交付了首批Cybertruck,但仅仅只有10台而已,从2019年11月首发到现在Cybertruck已经收到全球超过150万辆订单,这个数字目前依然在持续增加,交付不力也大大拖累了特斯拉的盈利状况,股价这两年也一直萎靡。 2️⃣ 量产受阻的原因五花八门,目前传的最多的是说因为车身用了某种神奇的不锈钢钢材,生产量提不上来,这些其实都有点扯,一个破不锈钢,能有多少技术含量和秘密。本质上来看,就是米国已经没有大规模制造的能力了,特斯拉又遇到了和2019年同样的困境。 3️⃣2019年,特斯拉也遇到了Model3量产不给力的问题,交付量迟迟上不来,而且产品质量堪忧。转折点是上海超级工厂的迅速开工,十个月就奇迹般建成投产,然后就是37秒就下线一台特斯拉,大大提升了产量,特斯拉就此柳暗花明,股价也一飞冲天。 4️⃣ 而这次的问题是,Cybertruck没发拿到上海工厂生产,本来上海工厂就满负荷运转,没有多余产能,而且像Cybertruck这种皮卡,在中国市场显然是没有啥大前途的,在上海生产,就只能出口,这样成本会高不少,而且不在本土生产,没法享受米国补贴,就失去了北美这个皮卡的主要市场,这条路走不通。所以,这是一道无解的题,还是那句话,米国已经不具备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了。

    车刘不息图119车刘不息图119
    2023-12-07

    华为将推百万级豪车 对标迈巴赫 1️⃣ 根据券商发布的深度报告,华为在明年的还有的一大波新车在路上,并且华为智选车会有江淮和北汽两家新的合作伙伴加入。在明年一季度会推出华为和北汽合作的X4掀背车型,售价区间为30-40万元;和奇瑞合作的代号为S9的SUV车型,将于2024年第二季度上市;而备受关注的是和江淮合作推出的X6,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上市,其定位百万级豪车,并且对标梅赛德斯-迈巴赫S级。 2️⃣目前华为体系下售价最高的也就是问界M9,预售价为50万元起,和江淮合作的这款百万级豪车会把华为造车的品牌价值再往上推高一个档次。不过要支持这么高的售价,肯定还得有更多的超级技术,就像比亚迪的仰望那样,目前很难想象华为还能给哪些惊喜,感觉该有的技术都出的差不多了,只能拭目以待。 3️⃣之前的观点的是认为华为和其他车企合作是按照车型类别来划分的,赛力斯主要造SUV,奇瑞造轿车,而江淮造MPV,目前看,似乎并没有这个限制,后续的智选车品牌可能会出现内部竞争的问题,希望华为能规划好。华为要大展拳脚,一些中小车企要早做抉择,淘汰赛阶段,头部强者恒强,比亚迪拿到了门票,华为也会拿到一张,其他自我认识要清醒的,应该早点加入,免得后面连车型分配都赶不上好的。比如那个被华为主动邀请的一汽,如果华为的超级技术,能配上红旗这个目前唯一的中国豪华品牌,那画面一定很美。

    车刘不息图120车刘不息图120
    2023-12-06

    华为联盟来了 这把玩得很大 1️⃣ 华为和长安成立合资企业了,华为把先进的车BU技术都装进去,其他合资对象出钱,目前是长安,后面还有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这些已经在和华为合作,华为还特别cue了一汽邀请加入。成立独立的合资企业后,这些合作伙伴应该也是很开心的,这会大大提升自己在和华为合作时的话语权,至少不用被指责是把“灵魂”交给华为了,那家为自己服务的合资企业,自己也是有股份的,不会随随便便给自己断供。 2️⃣ 而对华为来说,会大大降低自己的资金上的压力,毕竟华为现在的车BU是不赚钱的,一直是净投入,华为去年一年就投了10亿美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成立合资公司后,相当于是合作伙伴出钱给华为搞研发,开发的技术大家再一起共享,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而且合资公司未来还可以运作上市,为研发募集到更多的资金。 3️⃣ 而且更重要的是,华为真正实现了“帮车企造好车”的梦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不是华为作为一个供应商,单方面的输出。当然,这样做也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个是合资公司还是得华为控股,以华为为主,避免出现多方需要不同,没人拍板的情况,另一个,合资公司也需要继续保持华为现有的文化和效率,持续的高产出,让合资的每一家车企都能获得最领先的技术,才能让这个合作变得可持续。 4️⃣ 如果这种模式成功,未来的新能源产业可能会从单兵作战,过渡到集团作战的阶段,其他车企,除了比亚迪和吉利这种头部的企业,其他中小车企可能要站队了,如果不加入华为阵营,可能会失去继续成长的机会,这会加速淘汰赛时代的到来。

    车刘不息图121车刘不息图121
    2023-12-01
    车刘不息图122车刘不息图122
    车刘不息图123车刘不息图123
    2023-11-29
    车刘不息图124车刘不息图124
    车刘不息图125车刘不息图125
    2023-11-27
    车刘不息图126车刘不息图126
    车刘不息图127车刘不息图127
    2023-11-24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