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骏炜非凡头像骏炜非凡头像

    骏炜非凡

    认证:飞凡F7车主·车龄半年

    简介:驾龄超过二十年的老司机

    161粉丝3关注28获赞关注
    飞凡R7半年使用总结图1飞凡R7半年使用总结图1
    飞凡R7半年使用总结图2飞凡R7半年使用总结图2
    飞凡R7半年使用总结图3飞凡R7半年使用总结图3
    飞凡R7半年使用总结图4飞凡R7半年使用总结图4
    飞凡R7半年使用总结图5飞凡R7半年使用总结图5
    飞凡R7半年使用总结图6飞凡R7半年使用总结图6
    飞凡R7半年使用总结图7飞凡R7半年使用总结图7

    有几位车友之前问我是怎么做到低电耗的,作为一个有超过20年驾龄的老司机,今天我就来跟大伙儿聊一聊。 曾经拥有的两台油车,分别是赛拉图1.8自动运动版、高尔夫6代1.4T手动版,去年十一月提的R7是我的第一台电车。开高6的时候,也试过一箱油跑800多公里(在海南自驾)。现在开了R7三个多月,八千多公里,我也慢慢总结出一些开电车的经验。不管是油车,还是电车,要做到低油耗、低电耗,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关键是心态,开车时要心平气和,少急加速、少急刹。下面列举几点,供大家参考,欢迎参与讨论、交流。 1、胎压。我的R7用的是21寸轮毂,配马牌轮胎,宽度分别为前235,后265,这个宽度本来是比较费油费电的。厂家建议的胎压范围是2.5-2.8BAR之间,2.5较舒适,2.8较省电。R7自身较重,净重约2.2吨。前期我也是按以往开小轿车的标准2.5BAR来打气,但舒适性与操控性是容易顾此失彼的两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需要慢慢去摸索、尝试。后来我按2.6来给轮胎打气,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当然,热胀冷缩是一个不变的物理定律,行驶一段距离后,胎压会由2.6升到2.8,也是属于正常的,反正在保证操控的前提下,也没有牺牲很多的舒适性,而且也有利于省电。 2、善用智驾、定速巡航功能。提车后的头2000公里,我都是在市区里开,多数用于上下班代步。上下班单程约10公里(现在一般可以开到电耗13.2度/百公里左右)(图一),下班时的车流量会较大,最堵时两小时只开了12公里(6公里往返,各一小时),所以头两千公里没用过智驾和定速巡航。直到今年年初由广东去云南自驾,才有机会尝试R7的这两个功能。自驾游的头两天,分别开了700多、800多公里,电耗分别是19.1、19.0度/百公里。经过这两天,我发现,如果是按高速公路的限速120公里时速顶格行驶,电耗是会居高不下的。当然,追求速度快,电耗自然会高,这道理谁都明白。从自驾的第三天起,智驾与定速巡航功能,能不用我就不用(开久了,想歇歇脚才用一会儿,如腰也酸了,就进服务区休息)。实话实说,这俩功能启用时,遇到弯多或弯度大时,自动驾驶给人的感受有点突兀(如刹车、转弯时),不如老司机的丝滑,而且这两个功能也不能降低电耗,可以说,这两个功能还未够人性化,有待后续升级改善提升。 3、善用“动能回收”功能。驾驶模式中,我选的是无级驾驶,动力响应是标准,滑行能量回收选的是稍高于25%,这样较为舒适,既有油车般的滑行,不会出现一松开电门,车子就象被往后拽的不适感觉,又能回收动能,节省电量,降低电耗,可谓是一举两得。 有的人会认为,跑高速一定会电耗高,其实不一定。有一天,我从大理到芒市自驾开了三百多公里,翻山越岭,几乎全程高速,平均电耗也才13.8度电(图二)。关键一点,就是要善于利用斜坡,上坡时加速要轻柔,下坡时可以溜一段。 有的车友开电车不懂得善用“弹簧脚”。老实说,我平时开R7很少踩刹车的(除了特殊情况),主要是用电门来控制车速与车距。所谓“弹簧脚”,就是不需要一直踩着电门,适当时候可以放松电门,动能就会得到回收。如果一直踩着电门加速或匀速行驶,电耗高那是很正常的了。 有时与一些驾车人士(有女的,也有男的)交流,发现他们开车时竟然不怎么看中间的后视镜,这是一个很不好的驾驶习惯。如果质疑这一点的,建议可以回驾校回炉再造。作为驾驶者,判断力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国外的一项调查表明,平均七、八秒就需要看一下后视镜,观察后车或旁车的情况。如果多看后视镜,及早留意四周的车况,就可以减少很多急刹或危险情况的发生了。

    我是如何做到低电耗的。图1我是如何做到低电耗的。图1
    我是如何做到低电耗的。图2我是如何做到低电耗的。图2
    我是如何做到低电耗的。图3我是如何做到低电耗的。图3
    用自家充电桩是真的省!图1用自家充电桩是真的省!图1
    用自家充电桩是真的省!图2用自家充电桩是真的省!图2
    用自家充电桩是真的省!图3用自家充电桩是真的省!图3
    新方向盘使用感受图1新方向盘使用感受图1
    骏炜非凡图1骏炜非凡图1
    骏炜非凡图2骏炜非凡图2
    骏炜非凡图3骏炜非凡图3

    本人的驾龄超过20年,之前的私家车是自动档赛拉图、手动档高尔夫6,去年双十一提了R7。上两周从广东出发,到云南自驾游,想说说R7的表现。全程13天,近4800公里,零事故、零故障(除了之前就存在的右转向灯故障问题未处理),可以说R7也是很令人放心的。 一、先说说操控方面,以前试开过某小日子品牌销量不差的SUV,避震软,象开船一样,尤其转直角弯时更令人心慌。后来也开过三菱、BMW X1,但对SUV的操控印象始终不是太好。直到试驾R7时才让我有所改观,其底盘调教偏硬朗但有韧性,也很容易让人上手。本次自驾前,2千公里主要都是在城市里开,试不出R7的真实水平,因此这次到云南,翻山越岭,弯多路陡,尽管多是高速公路,只有几公里的乡村公路,不能说体验了其越野性能,但也经历了雨天、团雾、寒冷天气(当然比不上北方)等多种恶劣环境,所以对R7也是一次较为全面的考验。总的来说,我对R7是比较满意的,虽然其车身较大、长,但只要熟悉了它,操控起来还是很容易的,驾驶也很有乐趣,转向精准,坐姿舒服,长途驾驶不会让人觉得难受。 在此不得不说说其自带的智驾系统,因精准地图未全面覆盖全国,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享受智驾带来的乐趣。在直路较多或路况较好的情况下,智驾还是较聪明的,能自动变道和跟车,但出匝道时会自动停止,转为L2驾驶,这就有点危险了,需要人手及时接管。如以120公里的时速智驾,出匝道时,智驾会提前提示并自动停止,转而用定速巡航,这就比较吓人了,需要马上点刹解除定速巡航,当然此时还只是在辅道上,还不是在匝道上转弯,否则高速转弯的危险性还是挺大的。不知这是不是我的错觉,欢迎各位R7车主一起来讨论。 另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弯多、弯急的时候,智驾的转向、刹车也不是太令人舒服,不如老司机的丝滑。对于这一点,希望R7的工程师精益求精,能加以改进。还有一点,就是同一段高速公路,智驾也是时有时无,不知是什么原因。 由于有智驾、定速巡航、前排座椅按摩等功能的辅助,纵使最多时一天开近900公里,还是能让腿脚、腰背及时得到休息和放松的。 二、动力方面。这是令我较为满意的,平时在市区内一般不会激烈驾驶,但基本上只要深踩电门踏板,动力随之而来,没有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迟滞,超车那是想超就超,丝毫不会拖泥带水,当然这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完成超车动作。 三、空间方面。由于是两人出行,带了两大一小共三个行李箱,还有一堆杂物象搬家一样,R7的空间还是够用有余。 四、噪音方面。这一点R7做得很出色,在不开音乐的情况下,在高速行驶过程中车内依然保持很安静。只有在横风较大时,才会明显地听出风噪声。胎噪也几乎可以忽略,只有在某些路面才会较为明显地听得出来。21寸轮毂搭配马牌轮胎(我以前的车也用过马牌,但觉得不好用)也有不俗的表现,并且近5000公里走完,胎压也没有明显下降。可以看出,虽然R7是SUV,但由于其风阻系数较低,配上双层车窗玻璃,因此可以有效降低风噪,减少扰人的噪音,这些设计是值得称赞的。 五、电耗方面。这估计是很多准车主或车主关心的问题。平时在市区里开,上下班单程约10公里,电耗一般是15度左右。本次自驾全程4774公里,平均百公里电耗为17.2度电。对于大部分路程是高速公路,这个电耗我是满意的,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刚开始头两天高速公路电耗分别是19.0、19.2度,也是较高的,后来掌握了技巧,电耗也能降下来了,某天跑了300多公里电耗只有13.6度,71公里也只有9.8度,当然这也与路况、驾驶习惯等有关。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桩,一般是一块多一度电,如果下了高速会便宜约一半。在市区内的充电桩,我们也是用多个软件来选择位置较近、相对便宜的充电桩。虽然系统升级后理论上可以走670公里,但自驾时一般是300多公里充一次电,一来不至于会有里程焦虑,二来也趁机休息调整一下,不会让自己疲劳驾驶。总的来说,这次自驾平均电耗约为每度电1块钱,一共花了电费700多块钱。当然,用纯电车最划算的还是用家里的充电桩。 还有很多人关心的天气与能耗的问题。大理、腾冲的气温早晚温差较大,太阳出来前最低可至2、3摄氏度,车的表面也会出现结冰现象,但并未冻住开门把手,也没有出现电池电量掉得快的问题。 有人说快充会伤电池。这次出行,全程都是用快充。我想说的是,车只是工具,该咋用就咋用,快充、慢充视情况而定,不需要纠结那么多。

    云南自驾游图1云南自驾游图1
    云南自驾游图2云南自驾游图2
    云南自驾游图3云南自驾游图3
    云南自驾游图4云南自驾游图4
    云南自驾游图5云南自驾游图5
    云南自驾游图6云南自驾游图6
    云南自驾游图7云南自驾游图7
    云南自驾游图8云南自驾游图8
    云南自驾游图9云南自驾游图9

    先说选车的心路历程。之前买过两台燃油车,主要是用于上下班代步,节假日偶尔出外自驾游。现油价居高难下,于是想买台新能源纯电的。 本初定了大众ID4 CROZZ的,做了不少功课,想着国庆期间去郊区的车展看车的。结果9月30日到大众的展位后,才知道没有该款车的展示。经过飞凡的展位,被R7的外形吸引住了。 坐进驾驶室,看着大大的三联屏,感觉很不错。R7的内部空间足够大,手能摸到的用料有质感,塑料味不重。看了一会儿后,提出试驾,于是有销售人员登记资料后带出展馆,由其开车到大路边,才由我驾驶。 之前试驾过蔚来,而R7的电门反应也很直接,只要敢深踩,推背感随即便来,脖子瞬间就硬了,五六秒便可破百。底盘的调教也出乎我的预料,虽然也是偏向于舒适,但路感、手感还是不错的。因试驾的路程较短,未能测试其智能驾驶的功能。 回到展厅,定配置、谈价格,展馆早已拉灯赶人,我们先撤了,没有马上签合同。晚上回家,才马上恶补功课,在懂车帝上看关于飞凡R7的资料、测试视频等。有人说它是“堆料王”,配置足够丰富,这个价位的车该有的,它基本上都有了。虽然其销量不高,但其有大厂背书,只要价格够优惠,主打性价比,那也不是不可以考虑的。 10月1日,去大众SSSS店看车试驾,可能为的是让自己死心吧。果然,看到ID 4的真车,心已死了一半。试驾完,就真的完全死心了,其动力、空间、配置等都不如R7,而且价格优惠也没有优势,还是放弃了吧! 跟着又马上驱车到市区的飞凡销售店去看车,对比价格。看到展厅里有台F7,于是提出试驾。试驾中,觉得F7的底盘够扎实,避震有韧劲,操控感好,动力足,是我喜欢的感觉,开了十几公里,真是越开越爱!回到展厅,谈价格,但说好的价格后来又说不行,因此摆了乌龙。因其优惠力度不如R7,权衡再三,只有忍痛割爱,还是决定选择R7。 车展上接待过我的那个销售MM叫我次日去谈价格啥的,于是2日我们又过去试驾了一次R7,重新体验一下驾驶感受,后签订了合同,并交付了定金。签约门店的店长言明有24小时犹豫期。纷争由此开始了。此处略去一万字。 正所谓好事多磨,经过三周的扰攘,终于重新确定与市区的销售门店签订购车合同。原本是想电池分租的,后来销售人员电话通知,在原先谈好的价格优惠10W的基础上,再优惠3W,这难道不香吗?于是便决定买断电池。 先写到这儿,待提车后再继续交作业。

    第一次交关于飞凡的作业——选车篇图1第一次交关于飞凡的作业——选车篇图1
    第一次交关于飞凡的作业——选车篇图2第一次交关于飞凡的作业——选车篇图2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