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2023-06-07发布

    我在这给大家普及一下一些车圈油子天天拿来说事儿的几个量,因为统计口径不同,数据有所不同是正常的,最终所有数据都是参考数据,你们全当个乐。 产量:从生产线上下线生产完成待发运的数量,这个数据厂家内部数据。 销量:分两种,批发销量,终端销量。有些人直接说销量其实是不严谨的 批发销量:在传统汽车厂家口径是指批发卖给4S店的,这些车有的上了牌有的没上牌。4S店提车要是交钱的,在厂家的视角销售已经完成,也回款了。 终端销量:4S进来车也不能吃了,要卖给最终客户,所以4S店卖了多少就是这个终端销量,这个数据是全国4S店月初的汇总数据。 上险量:全国保险公司汇总统计的一段时间内新车主首次购买较强险的数量。 交付量:新势力造出来的词,意思是他们的交付中心交给客户走完销售流程的数量,约等于终端销量,基本等于上险量。 这四个数据哪个更准确一些?其实差不太多,有人认为上限量更客观一些,但上限量存在很大的滞后性,从厂家的产量到上险量有很漫长一个过程,传统厂家又不是新势力那种直销,有很大的中间环节的周转期,所以按上险量统计对有传统4S店的车企是不公平的。这也是新势力排榜单为什么喜欢用上险量的原因。 生产量,批发销量严谨的企业是要与财报相符的,要不容易出事儿,终端销量仅供参考,这是4S店的统计汇总误差可能大些,上险量就不能造假了嘛?更容易,把车挂牌上户冲个量然后再二手市场处理就可以了,集中骗补年底冲量的某些鸡贼公司这么干的可不少。 如果像某些鸡贼人排榜单的方法,谁是传统企业上刚上市我就跟他比上险,谁的上险量已经拉平销量并且比我高,我就不排它,这不是自己永远赢,反正输了就把它从榜单剔除即可。 所以这些榜单都是自娱自乐的营销小把戏,成天把精力放在这上面的企业领导者,长久来看竞争力也存疑啊,格局也太小了,玩这小孩子和尿泥的小把戏。哈哈哈

    文西我来了跻身新势力这条路,艰辛且不易。 长城从1984年起 奋斗了40年。 魏牌从2016年起 奋斗了7年。 也希望比亚迪、埃安品牌要再接再厉 早日跻身新势力品牌。 理想真教主风范,提携长城魏牌成为新势力 同时也要致敬理想营销部,在长城公布销量仅一天时间就能打出3k上险+2k压货+0.08w的周销量神级组合拳!这套数据遥相呼应 浑然天成,连我小学3年级的数学都能算清0.08w*4≈3k。 相信这套3k+2k+0.08w的组合拳一定会让蓝山: 已有的2w大定吓到退订! 车圈里催产能的集体失声! 在比对蓝山l8的陡然对蓝山失去兴趣! =================== 什么?你问我为什么对蓝山还有兴趣?? 我去…我都混到看魏牌的车了 我还在乎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