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有电更香头像有电更香头像

    有电更香

    宋PLUS DM-i车主·车龄2年

    • 懂车帝3周年懂车帝3周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5登录大师LV5
    • 懂车评论员LV3懂车评论员LV3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 懂车智多星LV3懂车智多星LV3

    写在等车的209天,给厂家和准客户的建议

    2022-01-21发布于:宋PLUS DM-i车友圈

    借用某位老哥的帖子说一下比亚迪的产销,客户、4S与厂家之间的关系,也说说订车过程的一些注意点。顺便给厂家和准备订车的客户提点建议(站在消费者角度的,如果厂家听得到的话)。

    第一:比亚迪的产销依然是传统车企模式,以产定销。厂家根据自己的产品规划和生产规模,按部就班生产车辆,并每月给4S分配车源。4S收到配额之后,向厂家打款,确定车辆。请注意,到这时候,4S很可能是盲订状态,不知道厂家究竟会发什么颜色、什么配置的车型。这也就是很多订车客户去问4S到车情况却一问三不知的原因。这种做法,厂家规避了一切风险,热销时客户催车,催的是4S;滞销时厂家压库,压的也是4S。等的和苦的是终端客户和4S。也就是因为这些死板的产销模式,造成越早订车的客户,等的时间越长。因为厂家每个月给4S的配额基本是固定的。新开的店总共就收了100张订单,一个月也能发50-60台车。老店积累了上千张订单,每个月也只有发50-60台车。再加上比亚迪为了拿到更多的地方补贴和市场占有率的考虑,采取不同地域区别对待的情况,这才造成了沪杭广深以及其他一些重灾区,出现大批200天以上订单的情况,而且这些订单都集中在一些老店,一些对比亚迪信任度更高更早的一些客户身上,请问比亚迪情何以堪!

    第一条建议:请比亚迪厂方认真梳理超长等待期的订单,在考虑厂家利益的时候,也考虑下4S和客户的愿望,制订方案集中车源,采取必要的倾斜措施,优先解决这批订单。

    第二:这位老哥的订单里写了“比亚迪汽车金融89000”。请注意,这里并没有写“免息”。这也是订车单上的一个陷阱。因为车是找4S订的,合同是与4S签的;而“免息贷款”最终是要和比亚迪金融签的,免息额度也是由比亚迪金融或者说比亚迪集团根据整体情况确定的。大家都知道,今年比亚迪悄无声息的把免息额度下调到74000。如果产销衔接顺利,所有客户都能在合理时间内提到车辆,自然不会存在老哥贴子里说的问题。但现在出现了大批等待周期超过半年的订单,以至于厂家早先制订的政策已经失效,却又没有针对这批订单采取合理的补偿措施。即使消费者要根据这个订车单去维权,从法律角度讲也很难。包括从今年开始,新能源车补贴下降,不排除厂家是从这个角度考虑,减少了免息额度,希望从中减少一些损失。可是,比亚迪你别忘了,造成提不到车、少拿补贴的原因是在于厂家,而不是4S和客户。尽管客户在法律角度奈何不了厂家,但请记住罗翔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作为一个厂家,只是考虑自己不会败诉,没有法律风险,而忽视了应有的经营道德,会不会得不偿失?如果都要逼着客户来对簿公堂的话,对比亚迪的形象也没什么好处吧。

    第二条建议:请比亚迪厂方在第一条建议的基础上,明确各项新政策的使用对象和使用期限,包括且不限于按揭免息政策、“油衷有礼”活动等等,尽可能做到“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唯有这样,才能有效安抚等车帝的焦虑之情,并预控和减少舆情和法律风险。

    第三:在各种社区上,我们见到了形形色色的订车单,式样和条款五花八门,其中最容易产生纠纷的,一是不写交车时间;二是金融政策不明确(如老哥帖子);三是赠品不标明品牌、型号和等级。可以说各地的各家4S基本是放飞自我,一切站在有利于店家的角度编写格式条款。当然,交车时间和金融政策,的确不是4S能够把握的。而赠品也是店家自己掏腰包,所以多半能省则省,不愿意明确了。

    第三条建议:毕竟现有的销售系统和4S在比亚迪艰难的岁月里苦苦陪伴了那么多年,和厂家之间也有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也不指望比亚迪立即重起炉灶学习新势力打造一套全新的直营销售体系(这样其实是过河拆桥,对广大商家不利,而且投资巨大、用时很长,伤筋动骨)。但趁着DMI、刀片电池等等带来的热销局面,比亚迪完全可以强化自己的地位,对全国的4S制订统一的订车合同模板,统一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不仅仅是搞几个神秘顾客,接接投诉电话的事儿。更重要的是要制定统一的可执行的公开的标准,让客户帮助厂家去监督4S,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这里,比亚迪应该学习现在的政府、大型国企的一些做法,服务标准公开、承诺上墙,让消费者一目了然,这才是最好的监督手段。另外,关于那些赠品,在车辆热销的情况下,对新的订单,比亚迪索性规定不要再提供这些东西了。这样一是减轻了4S的压力,二是避免了4S被迫提供各种莫名产品对比亚迪厂家形象造成的不利影响;三也是给4S的售后营销提供新的思路,减少浪费,给消费者以更多的选择。

    同时,所有的准车主以及准备去订车的人们,在下订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等车时间过程中各种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有些是国家政策的变化,有些是厂方经营策略上的变化,尽可能要求4S明确交车日期、免息额度和时间等关键点。如果不能明确的,也要依法依规提出自己的要求。…………

    太难了,实在太难了,在车辆热销的时候,消费者完全是被动的,厂家给4S增加压力,4S又要缓解自己的压力,消费者最终还是会被迫签订不合理条约的。谁让别的厂家都不给力呢,要么技术不行,要么成本不行。说实话,在混动领域,现在真是拉出来没一个能打的。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