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车到翻身,博越L的设计终于又好看了?
说句实在的,吉利博越的设计曾陷入两难:是彻底拥抱未来感,还是坚持文化符号?
初代博越的水滴涟漪设计,其实用东方美学打破了合资品牌的设计垄断。而第四代博越L的百川归海前格栅,看似颠覆,实则延续了博越以自然为灵感的基因——格栅拐点处的曲率取意自中国传统器物的R角,2.4米贯穿灯带暗藏了1500多个纹理细节,在1mm间实现一寸山河一寸势的气质
最终,吉利设计团队用山河气韵给出了答案——用精致的细节解构传统,而非抛弃传统
要我说,博越L的成功在于始终将用户需求作为迭代的锚点。比如用户不喜欢的设计就迅速改,用户吐槽的屏幕就迅速换
无论能源形式如何变化,只要这个态度在,相信选择博越的车主,一定会远超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