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12张图看国内动力电池装机TOP10变局

    高工锂电网头像高工锂电网头像
    高工锂电网2023-10-12

    GGII依据终端零售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303.0万辆,同比增长38%,带动相应的动力电池装机量约142.8GWh,同比增长42%。

    其中,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企业合计约139.0GWh,占整体份额的97%,较去年同期提升2.9个百分点。

    动力电池装机量基本盘:两次震荡,景气不在,寒气降至,十分焦虑。

    7月,新能源汽车在车市整体小幅下降中,依旧保持近三成的同比增幅,但环比呈现降幅。

    此前GGII对于动力电池产业周期研判为,2020-2022年是行业的景气周期,2023-2025年则是新一轮过剩周期,两者的行业景气度CARG分别是78%和40%。

    动力电池终端——新能源车市变化也与该判断相吻合,区别于2020-2022新能源车市规模成倍扩张,步入2023,1月销量同比减少6.3%划定了全年的低起点开局,此后增幅同比急剧收窄,并在4月、7月出现环比上降低的震荡,终端高景气不再。

    即便终端新能源汽车市占的攀升仍强调电动化大势不可逆转,动力电池装机量仍保持攀升的大势,但终端消纳扩建产能的能力锐减的事实已摆在眼前。

    终端的寒气传导至动力电池产业链上游,焦虑情绪在业内蔓延。

    动力电池价格方面,以LFP电芯为例,目前业内电芯报价最低0.45元/Wh,相比于2021年0.8-0.9元/Wh水平,降幅接近一半。

    产能利用率方面,动力电池行业满产满销的状态维持到了2022年末,甚至有头部企业春节期间加班加点保交付。但复盘2022全年,国内动力电池出货480GWh,与销量终端的实际装机量之间的缺口约为219GWh,缺口在出货量占比竟超四成。

    电池企业Q1季报对产能利用率更是讳莫如深。情况较为乐观的龙头宁德时代,2023年H1总产能为254GWh,但闲置产能达100GWh,产能利用率60.5%,相比往年明显下跌。

    但增量空间的收窄意味着电池企业关于市场份额的“争夺战”愈演愈烈,头部企业在动力电池装机量中所占份额越来越高。

    其中,对细分市场的攻占重要性凸显。2023年头部电池企业共同转向“全场景”战略,将动力的应用领域拓宽至海陆空,并在HEV、PHEV、EREV等细分市场上着重发力,尤其在TOP5-10中,不乏企业依靠全场景战略顺利实现卡位。

    宁德时代

    上半年,宁德时代国内装机量合计65.74GWh,同比增长31%,占上半年整体市场份额的64.04%。

    从装机客户上,宁德时代与特斯拉、吉利继续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其装机合作客户中,理想汽车从2022年底公司供应量前五开外,一跃成为客户供应量第三,主要系宁德时代拳头产品麒麟电池,上半年正式装车量产,成为宁德时代与理想汽车的强联系纽带。

    宁德时代方面披露,上半年受比亚迪国内销量影响,在国内装机市占上有所下降,但认为长期市占率仍会保持稳步提升,未来将在成本价格方面对战略客户给出优惠方案。

    在终端市场需求上,宁德时代认为终端对快充性能愈发重视,对电池也将提出差异化需求。8月16日,宁德时代大概率会战略发布会上推出新品快充电池。

    此外,宁德时代表示将持续推进产品创新,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将近100亿,同比增长77%。目前,包括麒麟电池、公司上半年公开的创新产品已有凝聚态电池、钠电池。

    比亚迪

    上半年,受比亚迪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驱动,比亚迪上半年国内装机42.04GWh,同比增长83%。

    中创新航

    上半年,中创新航装机量10.86GWh,同比增长52.7%,超过装机量基本盘42%的增长,实现稳坐国内装机量前三。

    在装机量客户中,吉利从不在主流配套客户之列,变为中创新航装机市占的第二大主力,侧面印证中创新航仍保持对头部份额强势吸纳。

    目前,中创新航已经囊获广汽埃安、长安深蓝、蔚来、小鹏、零跑等一众国内客户订单。小鹏G6全系首发了中创新航基于800V高压平台研制的高倍率快充电池,10%-80%补能用时19min,CLTC综合续航里程高达755km;深蓝S7增程车型首发搭载了中创新航磷酸铁锂CIR混动电池系统,也是行业首个方形CTP量产电池包。

    国轩高科

    上半年,国轩高科装机量6.04GWh,市占率4.23%。

    从装机配套看,国轩高科与国内上汽、奇瑞、吉利等主机厂包车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市场战略上,国轩以A00级市场作为护城河,并保持对高端市场的开拓,上半年已给长安、哪吒、领跑提供更高端设计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国轩5月11日公告,拿到大众欧洲的量产定点,目前已在试验阶段,预计2024年根据大众车型匹配装车。此外,国轩在合肥新建20GWh产能,预计三元、铁锂合计超10GWh设计为大众配套。

    在成本上,凭借国轩高科一直以来深耕的一体化供应链优势,国轩在瓦时成本上拥有超行业水平的毛利优势。

    亿纬锂能

    亿纬锂能上半年国内装机量3.55GWh,同比增长322.6%,为2023H1国内动力电池装机TOP10中的最高涨幅。

    驱动亿纬锂能国内动力装机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一方面与小鹏保持着稳定合作,另一方面,上半年新增客户显著增多,新增了重要客户广汽、合众、宝马等。

    据亿纬锂能披露,上半年共计基本维持产销紧平衡,并且顺应客户需求持续新增产能一季度新增产能90GWh在爬坡,包括2022年的30GWh共计120GWh产能爬坡中,良率在92%以上。

    LGES

    作为唯一还在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榜内的海外品牌,上半年LGES装机量3.39GWh,排名下降一位。其客户特斯拉、上汽、吉利愈发偏向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国内头部动力电池企业。

    蜂巢能源

    上半年,蜂巢能源国内装机量2.34GWh,同比增长40.1%。主要配套客户包括长城汽车、零跑汽车、合众新能源等。

    蜂巢能源采用飞叠技术生产的短刀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性价比等方面极具优势,已得到了吉利、长城、Stellantis等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其盐城基地生产的L400飞叠短刀电芯已获得了PHEV市场很多客户的青睐,已经搭载吉利、长城等车企的多款车型上市。

    产能上,蜂巢能源盐城基地产能规划共23GWh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已经量产,二期正在建设中,预计2024年5月实现量产。近日,蜂巢能源上饶基地二期项目投产,总规划产能24GWh,二期规划20GWh,新建8条16PPM电芯产线同样应用飞叠技术,主要生产多型号的短刀系列电芯。

    欣旺达

    上半年,欣旺达以2.23GWh的装机量“杀回”国内动力电池TOP10之列,强劲的增长与其顺应市场变化的战略转型密不可分。

    欣旺达重抓细分市场需求,在动力方面提供具有竞争力、场景化的乘用车、商用车、船舶动力电池解决方案以及储能电芯解决方案。

    面向乘用车,欣旺达提出了“左手混动,右手纯电”的发展方向,混动方面,欣旺达动力HEV、PHEV、EREV等多种产品,主打节能、耐低温、超长寿命,助力传统车企实现转型;纯电动方面,欣旺达动力布局了超级快充CTX、高比能快充CTX、长寿命快充CTP等多款电池产品。

    孚能科技

    孚能科技以1.97GWh的装机量位列2023H1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第9。

    上半年,孚能科技在与原有客户合作的基础上扩大装机份额,在广汽乘用车和北京奔驰的装机量分别达0.92GWh、0.75GWh。

    产能上,孚能科技近日公告,将终止部分募投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用于新项目。两大新项目为:“赣州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和“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

    其中,赣州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主要规划有新能源电池生产线,中试线和研发测试中心以及各项配套设施,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GWh三元材料软包动力电池产能;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主要规划有新能源电池生产线及各项配套设施,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GWh磷酸铁锂软包动力电池产能。

    正力新能

    正力新能以0.83GWh的装机量、0.58%的市占率,在2023H1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的顺利卡位。

    特别的是,正力新能与欣旺达一致,瞄准细分市场助其在上半年实现市场份额的“虎口拔牙”。

    5月,正力新能接连获得上汽大通(重卡、轻卡、房车),量纲55.68GWh;上汽通用(PHEV),量纲9GWh多个重点动力电池项目独家定点。

    结合正在供货的上汽通用(HEV),量纲1.12GWh独家定点,正力新能与上汽集团的合作,全生命周期整车量纲超过150万台车,电芯量纲达65.8GWh,预计将于2024年起陆续实现量产装车。市场覆盖海内外,产品包括电芯和电池包,涉及HEV、PHEV、EV汽车电动化全领域,化学体系涵盖三元和磷酸铁锂。

    此外,正力新能基于“LISA-321”产品+研发战略体系,针对eVTOL航空级电池系统进行了长期研究布局,目前正与国内外飞机公司合作中。

    万次阅读
    26评论
    13赞同
    收藏
    分享
    26评论
    1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