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试驾吉利星越L 是精准定位还是错位打击?

    扉旅汽车头像扉旅汽车头像
    扉旅汽车2021-08-23

    吉利汽车最近这两年带来的惊喜想必大家都有目共睹,特别是CMA架构下孕育出的产品。而今天的主角星越L(图片|配置|询价)可以说是更有来头,13.72-18.52万元的售价区间、全系搭载沃尔沃Drive-E系列发动机,在大家都主打小排量发动机的时候,星越L可谓是同级的一股清流,光是价格和动力系统就足以让人产生好感了,那么这台车的实际表现还能否带来其它惊喜呢?扉旅汽车小编带大家好好品一品。

    #嗯,是精准定位也是错位打击

    小编记得在星越L最初公布预售价格的时候,17-22万元的价格让外界议论纷纷,毕竟这个价格区间段有点和合资竞品打架的意思了。而当星越L正式上市后,这样的价格让所有人都很意外。通过配置不难看出星越L主攻的仍然是15万级别这个大市场,走量的中配车型恰好在15万上下。而上到高功率的高配车型,不到19万元的价格又能精准打击合资竞品的中低配车型,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以星越L也让我十分期待,毕竟两个价位的产品我接触的都比较多,这次我也会在体验过程中去分别对比一下。

    #开着怎么样?

    这次小编试驾的顶配车型来自动力方面的信息很抢眼,Drive-E 2.0T的T5高功率发动机最大功率238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与发动机相匹配的是8AT变速箱,这套动力总成我算的上非常熟悉了,整体素质很高。

    绵密的动力输出在各个速域内都显得非常平顺,这也是这套动力系统带来的最直观感受,初段的扭矩释放很给力,动力响应很灵敏,起步阶段只需要一个很低的转速就能获得一个不错的提速感受,这感觉和领克以及沃尔沃都很像,这样的设定会给日常代步带来不小的轻松感。

    7秒多的百公里加速成绩也意味着星越L的绝对动力不弱,官方给它设定了5种驾驶模式,经济与舒适模式间的差异化并不大,至少变速箱没有让小编感觉到换挡逻辑方面的区别。

    切换到运动模式下,变速箱升挡时机有意被延后,尽可能让低挡位来满足动力释放,相比前两个驾驶模式区别不小。深踩一脚油门后,加速感还是挺强的,这样的动力表现足够应付这台车能去的所有的路况了。

    8AT变速箱给整个驾驶环节加了不少分,换挡的动作几乎很难被察觉到,城市里走走停停也毫无违和感。不过相比于急加速的降挡过程,升挡显得更为积极,车速行驶至80+km/h已经切换到了最高挡位,这样的设定也很有利于燃油经济性,只是降挡反应还是稍显犹豫,即便是在运动模式下,急加速下的降挡速度还是有些保守,能够感受到星越L这样的调校还是偏向于家用,虽然有一定的加速功底,但还是更适用于日常驾驶。

    说到底盘调校这环节,我觉得星越L整体的设定还是挺有意思的。在偏向舒适性的主线上,星越L的减振器初段硬、后段软,行驶在铺装路面传达到身体上的路感还是挺明显的,不过这里说的路感明显和颠是两码事,小编指的是相比起同级这些主打家用的车型,星越L减振器并不是一味的去向舒适妥协,这其实不是坏事。另外,减振器的后段并不像初段阻尼那么强,车轮压过比较大的坑洼,悬架的回弹动作表现的很干净利落,整台车不会出现多余的振动。这样的调校和不少德系SUV比较像,整个底盘的厚重感做得也不错,结合上售价,星越L在行驶环节上的表现也展示出了竞争力。

    官方针对转向力度的命名挺有意思,分别是淑女标准和型男,当我分别体验后,我认为即便是型男模式,转向力度依旧偏轻。偏向轻柔的转向力度配合上偏向舒适的底盘设定,星越L整体属性依然是主打家用,市区代步不累、高速超车比较从容,当然你也很难在这台车上找到驾驶的激情,弯道中将车速刻意提高一些,此时侧倾幅度还是比较明显的。

    高功率版本采用了博格华纳第六代适时四驱系统,可将50%的动力传输到后桥,对于脱困来说帮助自然是很大。至于有没有必要去选择四驱版本,这要考虑到日后用车是否有时常自驾游的需求,虽然离地间隙不足以满足行驶稍复杂一些的烂路,但至少四驱系统的加持在极端天气下能够给予更强的自信。

    #“这车看着可不便宜”

    近两年国内各大自主品牌在设计方面纷纷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而它们之间共同的一个特点就是越来越向精致化靠拢。当小编第一眼见到星越L的实车,就觉得非常大气和精致,而在拍摄的时候,旁边路过了两位年龄在50岁往上的大叔,他们的原话是“这车看着可不便宜,我当年有一辆吉利金刚,当时就觉得不错了,你看现在进步可太大了”。

    星越L和产品线上的其它车型差异化还是比较明显的,有人说越来越有沃尔沃的影子了,也有人说是更靠拢领克,不管怎么说,大部分人还是非常认可它的外观设计的。重点来了,2845mm的轴距,这确实在同级竞品中具备超大优势。瑞虎8 PLUS和长安CS75 PLUS都是2710mm,本田CR-V是2661mm,定位更高的途观L则是2791mm。

    这台顶配车型的20英寸轮圈是标配,刚开始我还有点诧异怎么选装了个这么大的轮圈,后来一查发现是标配。不得不说轮圈的样式很上档次,但由此一来也会牺牲一些舒适性,毕竟轮胎的扁平比在那摆着。

    现如今,贯穿式尾灯几乎被各个品牌青睐,所以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除此之外,星越L的尾部设计还是挺规矩的,没有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挺耐看、挺大气。

    #车内的一些看点:

    星越L的其它卖点来自于车内,不过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所以下面我就带大家看一些细节以及几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

    映入眼帘的三块大屏确实很能吸睛,以至于试驾过程中大家都抢着坐副驾驶。除了三块大屏,车内的做工用料绝对对得起它的旗舰定位,尤其是中控台上大面积的软皮材质,无论是看着还是摸着你都很难想象这是一台十几万的车。这点,我觉得值得所有合资品牌学习一下,尤其是那三个日系品牌。

    小编接着想给好评的是星越L这套全新的车机系统,操作逻辑与其它车型有变化,整体减少了上手难度,常用到的功能都非常好实现,相比起小编前段时间体验的坦克300那套车机系统,要做的出色多了。

    副驾驶前的大屏在尊贵型版本上是标配,其它车型可以通过选装获得。实际体验下来,三块大屏的UI设计以及显示效果都没啥可挑剔的,只是副驾驶前方这块大屏目前能用到的功能不算多,后期会逐步变多。另外,车机系统的反应速度没有显示效果那么出彩,频繁滑动仍有一些不畅。

    星越L在配置方面自然不必多说,你能想到的比如加热/通风啥的它都有,而我没想到它的HUD抬头显示功能还有AR导航模式,而且实际效果还不错。重点是投射距离给力,看着挺舒服。

    星越L大5座的设计让后排体验感更好,虽然空间没有冠道那么的“过分”,不过这毕竟是级别差着事儿呢。座椅倒是很舒服,质地相对偏软,小编身高178cm,坐在星越L的后排上能够很轻松的找到一个舒服的坐姿。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没有或是极少有坐7个人的需求,那么一台大5座的车型绝对会在乘坐舒适性这一环节上给到你更好的体验。

    #写在最后:

    综合体验之后,小编内心更加确定星越L成为爆款并不是难事儿这一点,就像开头聊得一样,一个有意思的定价加上一个犀利的定位,然后再结合上上面这些丰富的体验感,星越L想要搅局的气势就显得很强了。

    有朋友或许会说星越L的主要对手还是那几个自主产品,对合资竞品还是构不成威胁。是这样,如果你的预算至多是20万,那么就要面临合资车型低配版本寒酸的配置了,而这时如果你去体验下星越L,在两车之间做个对比,相信这一定会对你的选择产生影响,而官方想要的效果也正是如此,事实证明星越L也具备这个实力。



    .万次阅读
    33评论
    37赞同
    收藏
    分享
    33评论
    3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