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1.4T探歌风头盖过途锐,对比同级别C-HR和缤智也“秒杀”?

    然哥聊车头像然哥聊车头像
    然哥聊车2018-12-22

    不到半年前举办的大众品牌SUV之夜活动我在现场。那晚是全新一代途锐的全球首发,理论上它才是整个活动的主角,但风头完全被其他新品盖住了,搞得自己反而像来"蹭"发布会的一样,有丢丢尴尬。

    而这些"抢风头"的新车中,最受关注的一款,我想大概就是T-ROC探歌(图片|配置|询价)。原因嘛,首先正如问题所讲的那样,它是一汽-大众旗下首款SUV,毫无疑问这是能引来一定关注的;当然我也理解这光环对消费者来说其实意义并不很大,毕竟上汽大众和进口大众也不是没SUV可卖,所以我觉得它之所以能让大家高度重视,真正的亮点都还是在于定位和价格——被划归为紧凑级的T-ROC探歌,会是挂着大众标的SUV里头,售价最亲民的一款。

    在探歌到来之前,市场上能买到最便宜的大众SUV是经典版的途观丝绸之路,不算优惠的话是将近20万起售,哪怕算上了折扣普遍也需要16万到17万起跳,是净车价。而且这个价格买到的只能是已经有十几年历史的老平台和老设计,装备配置也是比较落后的,要是对此接受不能的话,新款途观L是22.38万起售。而现在因为有了探歌,大众品牌SUV的准入门槛被直接拉低到了13.98万元,哪怕去掉实际销量不大的1.2T手动"斋"版,以1.4T自动起算,也是终于杀进了15万区间。

    这点可要比大家想象中重要,因为途观丝绸之路虽说按底盘分级是比探歌高一级(毕竟途观丝绸之路是途观L的前代,虽然代目不同,但级别是一致的),但尺寸乃至实际使用中的空间表现上面,却妥妥是和探歌一样的紧凑SUV(甚至两者轴距都是268Xmm,差别小于1cm),将近20万的起跳价毫无疑问是超出同级竞品水平的,这还是车型代目落后对手整整一代的前提下,谈不上啥性价比。有鉴于此,探歌的出现,不仅仅是拉低了大众整个SUV阵列的门槛,从而覆盖更广、更年轻的受众群体,更重要是重塑了大众SUV产品的整个价格体系,配合着途观L引入1.4T动力后入门价的调整,再加上此后南北大众还各会增加一款全新的SUV车型,以后从探歌到途锐,大众在中国市场上终于是凑出了一条完整而且能与竞品直接对标的SUV产品线,以前靠途观一款车单打独斗的情景一去不返。

    可以说,在定位上,探歌无论对消费者还是大众自己,意义都非常巨大。那么,在产品上呢?单纯谈产品力的话,探歌又是否一款值得购买的车型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和竞品进行对比。媒体同行们都倾向于把探歌的竞品定为广丰C-HR(当然也包括一丰的奕泽,不过考虑到两车基本就是双生子关系,且广丰C-HR是从命名到产品都照搬了全球车型,所以这里就只谈C-HR了)。无可否认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三款车在定位上都有强调年轻和个性,特别是造型方面。

    但大家不妨再想深一层,既然一汽-大众还大费周折在引进T-ROC时把轴距拉长了那么多,想必肯定是不满足于靠颜值卖车的,还是很在意探歌能不能切中国内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从而覆盖更大的面积。而如果从这个角度的出发的话,算在小型SUV归类里头的CH-R其实和探歌都不属于同一级别竞品了,其真正的竞品应该是要还主流一点/更高一级/更注重实用性的,像我想到的会是逍客和缤智。

    正如上文所讲,15万是这一级别SUV消费者最集中的预算区间,所以三个车系中走量最大的应该也是报价15万左右的车型,因此细致的配置参数对比这里就选取对应车型来进行,探歌是230TSI DSG两驱进取型(15.98万),至于缤智和逍客,因为都是上市了有一段时间的老车,市场上存在相当优惠,因此会选实际成交价接近的车型(以我所在的珠三角地区经销商大体报价水平为准,毕竟其他地区我也未能真实了解),逍客是2.0L CVT豪华版(16.88万),缤智则选了1.8L CVT两驱豪华型(16.38万)

    首先是动力方面,看排量的话探歌的1.4T是最小的,而且因为230TSI是低功率版本的缘故,131PS的最大马力也是三者中最低,但千万不要因此而小看探歌,或者说小看TSI,因为涡轮很好地强化了中低转速的扭矩(1500-3500rpm持续输出225Nm,扭矩不仅是三者最大,而且输出区间最早),得到的结果不仅仅是主观上可在日常驾驶中感受到连降挡都不需要,一脚下去在2000rpm直接发力"扭"上去的那股蛮劲,哪怕在客观的测试里,探歌9秒左右的破百时间也是要比逍客和缤智11秒左右的成绩要好上一个级别的。

    至于配置方面,三款车型的差距也就稍微要大一些了,毕竟这个价位只能对应探歌的低配版本,而两款竞品都是高配,有落差是预期中的结果。事实上如果以整个车系的配置情况来看,探歌也还是保有大众品牌一直以来在这方面(相对于日系品牌)的优势的,像报价17.58万的280TSI DSG两驱舒适型,仅仅是中配,配置方面就能与对比中两款高配竞品持平,只是说如此一来价格就对不上了,所以就不放在对比的表格当中了。

    但同配不同价/同价不同配什么的,是不是就意味着探歌性价表现稍差一些呢?我觉得话也不能这么说,主要原因在上文也提到了,探歌在动力上的优势那可是实打实的。就不讲涡轮和自吸的成本差距了,以国内市场上合资品牌10到20万车型的普遍情况来看,动力系统相差一个级别,体现在百公里加速上落差大概是2-3秒,而体现在售价上配置不变的话落差也是2-3万,这是同款车型内部对比的情况。而以这个作为参考的话,探歌与列出两款竞品的这所谓"差价",倒也解释得通了。所以与其说这是性价比方面的问题,倒不如理解成不同厂家在价值观取向上存在不同。我之前也说过,大众相比起其他品牌,其实是更倾向于照顾那些不介意多付一两万两三万买车,却反而非常看重产品综合素质的消费者的。而从探歌的产品规划上,这点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大众给它设定的入门坎动力,都已经超出竞品的天花板了。

    而这种价值取向,在空间和驾乘体验上也是能体现于三款竞品当中的:逍客因为和雷诺还存在开发上的合作(逍客与科雷嘉同平台),操控性/舒适性/NVH等都可以做到比较出色,但空间表现就稍差一些了,后排乘客感受还是比较压抑的;至于缤智,没错空间表现一如既往地继承了本田的优良传统,绝对是同级中的佼佼者,但舒适性特别是NVH那是出了名的不咋地。

    相比之下,探歌就能把这车辆各方面的表现平衡得很好,特别是国产加长了之后,空间不会比缤智差,而驾控/舒适/NVH等水平又维持了原版车的水准,基本上你是无法在它身上找到什么突出的缺点的,唯一能说两句的就是要每方面都照顾到,入门门槛是不可能压得低了。

    其实这也是一个一直以来的现象了,大众几乎每一款车公布售价的时候,大家都会说贵,但销量扑街的情况却并不怎么会实实在在的发生,原因何在?那就是因为只要不是预算真心COVER不住的情况,你始终会发现,综合素质最能让你满意的,始终是大众的产品呀!

    其实就别说消费者,哪怕在各位老师都阅车无数,而且还日系粉占主流的新车评编辑部,情况也是一毛一样的。之前探歌上市的时候,我就真没见过有几个说划算的,大家都在喊着"不如买C-HR",但前阵子探歌的试驾车真来到了,大家都试过了之后,风评又相当一致地转为站队探歌了。说到底,消费者不是傻子,既然比凯美瑞和雅阁都贵的迈腾反而卖得比前两者好,那肯定是有它受欢迎的道理的,到探歌这儿,也是一样的道理。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