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京城涉牌违法车中,有大量合法外地车悬挂假京牌

    北京晚报头像北京晚报头像
    北京晚报2018-05-24

    购车资格摇号难度逐月增加,进京证办理手续简化,让越来越多的北京常住居民选择为新车上一块外埠牌照。乱象由此而生,北京机动车限购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滋生灰色产业链,甚至诱发“以权谋私”等违法行为。

    外埠车的长期高频率使用,事关社会公平与公正问题。为此,交通专家建议,从使用区域、使用道路、使用时间和使用频率等方面进行适当限制,既要满足北京首都功能,又要把外埠车辆对北京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行驶热力图

    外埠车中间凉四周热

    在记者从权威部门获得的“北京区域内外埠号牌车辆出行热点图”上看出来,拥有进京证的外埠车在五环外不禁行,所以生活范围都在五环外的居民开外地牌照的车就有优势。

    用一句话形容这份“热力图”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

    ↓↓↓

    “中间凉,四周热”

    热:北边,北五环至北六环,特别是天通苑和回龙观区域内;东边,从朝阳区五环路外的东坝常营,直到通州城区;南边,从丰台南四环以外的区域直至大兴五环路周围,如大红门、西红门;西边,石景山至门头沟模式口一带,外埠号牌车辆的出入频次显著高于其他区域。

    凉:越向市中心区域内,外埠牌照车辆越少,三环至四环之间唯一比较显眼的地方,是位于分钟寺桥外侧的京沪高速沿线。相比之下,以三环路为界,进入环路以内区域的外埠号牌车辆骤减。

    记者的现场观察也验证了这份热力图。

    连续两天在早高峰刚刚过去的时段,记者分别观察了东南三环方庄桥至分钟寺桥的外环方向以及东二环光明桥至广渠门辅路路段,半小时内,三环路上悬挂外埠号牌的车辆约在110辆左右,而在二环路上,同一时段仅有十二三辆。

    就在记者正要离开的时候,恰好管界交通大队开始在广渠门桥南侧主路设卡检查,10分钟后,有两辆外埠牌照的车被拦下处罚。

    交警说

    路面执法成本太高

    记者从通州、东城、海淀等多个一线交通队了解到,根据现有规定,警方对外埠牌照车辆的检查,主要集中在“违法驶入禁限区域”和“是否办理进京证”两项。但是,在北京交管部门查获的涉牌违法车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合法的外埠车辆悬挂假北京牌照的。

    记者了解到,目前交管部门设置的探头,只有部分与进京证办证系统联通,能识别并拍摄未办理进京证和禁限时段驶入禁限区域的外埠牌照车辆。目前城区范围内,每个交通大队也都有固定的检查岗,多设置于环路桥区或者主干路红绿灯路口附近,通过压缩车道降低车速等措施,对“闯禁行”的外埠号牌车进行检查。

    据一线民警介绍,由于现在的进京证无需打印,交警需要在执法终端输入车牌或者让司机出示手机上的办理证明才能验证。特别在交通繁忙的要道设卡,如何处理好检查、执法与保障守法车辆正常通行的关系,对交警们是一个考验。

    更隐蔽也更严重的问题则是涉牌违法。

    记者了解到,在警方查获的套牌车、克隆车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外地合法车辆套用北京车牌,其中以从事网约车行业的车辆最多。

    “很多我们查获的套牌车里,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原本在外地有合法手续的车,司机为了方便在北京行驶,买副假牌子,或者让有北京车的朋友帮着‘自我套牌’,这种情况的查处难度确实非常大。”一位资深交警向记者介绍说,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司机是为了经营所需,“他们开的是网约车”。这部分车辆的出没并无规律,没有时段性、区域性的特点,哪儿有叫车的就去哪儿,若想抓获他们,只能依靠一线民警的眼睛,在浩瀚的车海里及时发现车牌的可疑之处。

    车主说

    办理年检不容易

    2016年5月,交管局“北京交警APP”上线,网上办理进京证的措施瞬间使得车主们的好评刷爆网络。自此,对于平时无需开车进入五环路的车主而言,买车挂个外埠牌,可以方便地规避掉北京限购措施,还免去了办证奔波之苦。据权威部门的统计,大约有近70万辆外埠号牌车辆长期在京使用。

    但开一辆外埠牌照车也有很多烦恼。

    在通州交通支队潞河大队执法站,记者见到了正赶着来处理一笔违法停车非现场执法单子的老邓。“被电子眼拍到违章,京牌车主可以等到验车之前一次性处理,而外埠牌照车主就得随发现随处理,不然无法通过进京证网上审核。”

    更麻烦的事儿还是年检。

    北京早已可以提供车辆异地年检的服务,在购车之初,许多车主都没想到,等到需要年检的时候,这个环节才是真麻烦。

    市民孙先生说,北京实施限购政策之后,他在东北老家买了车上了牌,一直在北京开。外埠车虽然可以在北京年检,但必须由老家的车管部门开出一张异地年检委托书。“我是每次都得麻烦老家的亲戚,可身边有不少在河北上牌的人,根本没亲戚,也并不在上牌地居住,需要年检的时候就得找人帮忙,很多人都会在网上找人代办,麻烦太多了。我的车现在还是一年一检,问题不大,等到需要一年两检的时候,我肯定就得换车了。”

    专家说

    疏堵结合

    疏:拓宽渠道 满足刚需出行

    张蕊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副教授

    外埠车的长期高频率的使用,最大的问题是政策实施的社会公平与公正问题。对很多长期参与小汽车“摇号”等待中签的居民来说,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但在长期的等待过程中,刚性需求者也会在等待中无奈地增加了购买外埠车的意愿。

    为防止外埠车无限制的增加和使用,在时间和空间上,应继续对外埠车实行禁限行措施。应根据外埠车的增长情况及使用的时间及空间情况具体进行研判,同时配合严格的交通执法,这样才能引导市民合理购置和使用外埠车。

    对于刚需,相关部门要考虑有渠道去满足,如小汽车“摇号”政策适当调整,为这些家庭提供适当的方式和方法满足购买本地车的刚需;提供满足这些家庭刚需的各种交通社会服务体系,如接送儿童上下学。

    另外,还有一个可以供大家讨论的方法,随着交通管理技术的发展,每一辆小汽车配给一定数量的出行指标,在满足绿色出行、出行比例指标较低的情况下,可以把多余的出行指标交易给有需求的人。这样我们既能鼓励绿色出行,也能满足刚需的出行。

    堵:限制外部车辆使用频率

    袁茂存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首席工程师

    与对北京籍车辆的管理相比,对外埠车辆的管理难度更大一些,对北京市交通综合整治也会有挑战。

    北京作为首都,不让外埠车辆进来,或对外埠车辆限制过分严格,是不可能的,但也要避免外埠车辆使用的本地化倾向。主要从使用区域、使用道路、使用时间和使用频率等方面进行适当限制,既要满足北京首都功能,又要把外埠车辆对北京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在这方面,我国其他一些采取机动车限购的城市在限制外埠车辆方面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也取得一些经验,可为北京制订这方面的政策借鉴。

    为避免外埠车辆使用的本地化,除目前已实施的交通管理政策外,限制外埠车辆的使用频率,比如每行驶几天后必须间隔几天才可再次申请。或是每年给予同一车辆在北京使用一定的天数限制,我认为这都是较为合理和可行的方案。

    同一车辆每年办进京证的次数或天数应设定一个上限。现在通过网络即可办理,一方面讲确实是非常方便百姓了,但也几乎没有什么限制作用了,仅仅是起到一个登记备案的作用。未来总体上讲,我认为做一定的合理限制还是必须的。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对于已经进入到北京市区的外埠车辆,尽管在某些日期或时段不允许在某些道路上行驶,但车辆停放的问题同样存在,加剧了本已紧张的停车位短缺。特别是这些车辆大量的路侧停车、不规范停放和违章停放,同样占用道路资源,对道路通行和交通管理、市容环境治理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对外埠车辆的管理,不仅涉及“通行”,还应涉及到“停放”,也应加强管理和制定相关政策。

    文字 | 北京晚报记者 安然 谢宇航

    图片 | 白继开

    编辑 | 王雅贤

    .万次阅读
    166评论
    32赞同
    收藏
    分享
    166评论
    3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