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美团高德凭借滴滴擅长的补贴将其打回“原型”?脆弱的独角兽

    每日资本论头像每日资本论头像
    每日资本论2018-04-01

    文/财经杂坛

    如果想要变成一匹狼,最好的办法就是与狼共舞——美团和高德决定这么做。

    近日,美团杀入网约车与滴滴展开大战的一幕幕着实让吃瓜群众大呼过瘾。简单粗暴的补贴模式不禁让外界对网约车龙头滴滴产生一丝担忧: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果真如此,那公认的网约车“独角兽”企业滴滴也太脆弱了吧!

    更为不妙的是,今日有媒体透露出一份资料显示,滴滴出行2017年GMV(交易总额)达到250-270亿美元,主营业务亏损2亿多美元,整体亏损3-4亿美元。滴滴方面对上述数据未予置评。

    公开资料显示,滴滴经历了前后17轮融资,融资总额达200亿美元。自上线以来,滴滴依靠补贴大战获取了大量用户,这也成为了公司交易额暴涨而一直未产生盈利的根本原因。

    2015年,滴滴在程维的带领下合并快的,开始独步中国网约车市场。公开资料显示,滴滴出行平台累计用户已超4.5亿,业务遍及全国400多个城市,在网约车市场的份额超90%。随着滴滴在网约车市场的龙头地位逐渐凸显,滴滴也开始收紧的补贴政策准备“收网”。

    3月初,滴滴曾预计2018年其主营业务将实现盈利,净利润有希望接近10亿美元,公司整体“微赚钱”。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在滴滴即将盈利的重要关头,王兴携美团大张旗鼓的杀进了网约车市场。

    3月21日,美团打车正式登陆上海,同时上线出租车及快车两种业务。根据美团公布的数据,第三日突破30万单,超过三分之一份额。

    据了解,上海美团打车司机满足在线时长和接单条件,即可获得每天最低600元的保底收入。在乘客端,美团推出了未设使用门槛的满减1券,最高达14元。这就意味着,3月27日之前使用美团打车,起步价之内的行程都能免费。

    针对美团打车在上海的补贴行为,3月28日,滴滴区域运营高级总监孙枢表示,从零到一的阶段需要一定的补贴和营销PR动作滴滴很理解,但补贴畸高就会带来黑产和刷单,这会对整个出行业造成巨大创伤。

    美团在刚刚进入网约车市场就用上了滴滴此前的招式,一时之间美团的攻势引起业内激烈反响。

    3月27日,高德地图也宣布推出顺风车业务,已在成都和武汉先行上线,并将陆续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推出。作为行业后来者,高德顺风车将采用零抽成模式,承诺不打补贴战。前有美团、后有高德,滴滴作为估值560亿美元的独角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野心勃勃的美团

    2016年8月,在滴滴收购Uber中国之后,其市场份额一度高达93.1%。随着网约车新政的推出,滴滴平台的服务水准有所下降。不管是乘客还是司机均表现出了对滴滴垄断后的一些质疑。

    美团选择这个时间切入,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移动应用数据分析公司Sensor Tower数据显示,在登陆上海市场不到一个星期后,美团打车iPhone端App的单日下载量连续六天超过了滴滴出行,目前在中国App Store免费榜中排名第八名。

    Sensor Tower对用户评论的分析中还发现,美团打车得到五颗星评价的比例接近80%。美团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美团打车登陆上海第二天,日完成订单量超25万单,同比3月21日增长超66%,司机平均接单时长为5秒钟。

    对于刚刚跨界网约车的美团来说,这样的成绩显然可圈可点,但是这种成绩很大程度都来源于美团大手笔的补贴。

    在美团打车注册的前1万名注册司机,前三个月免抽成,司机在每日6~24点期间,在线满10小时、接够10单,可拿到600元的保底收入,超过600元后还将获得200元额外奖励。对此,滴滴也推出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发放快车优惠券、司机收入保底等等。

    美团王兴(左)与滴滴程维(右)

    3月24日,美团CEO王兴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时也公开表示的美团打车的野心。王兴称,美团打车在出行领域还是新玩家,去年在南京试点,今年刚刚进入上海,打车的需求很强,美团的目标是拿到三分之一的市场。

    “看似无害”的高德

    对于高德进入移动出行领域,业界并不意外,无论是对自身生态的延伸还是扩大阿里在出行领域的竞争力,抑或着眼于更宽泛的无人驾驶、智慧出行领域,高德都没有理由袖手旁观。

    虽然高德选择从顺风车业务作为切入点,而且顺风车业务在滴滴的占比并不高,但是,作为阿里巴巴的“亲儿子”,坐拥7亿用户规模,高德对滴滴的打击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2013年5月,阿里巴巴入股高德地图。2014年2月,入股仅仅9个月后,阿里巴巴就宣布以11亿美元现金收购剩余股份,高德成为阿里巴巴全资子公司。高德此次上线顺风车业务,业内认为与阿里在出行领域的布局分不开。

    对于上线顺风车的目的,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此前曾表示,顺风车本是非常绿色的共享出行方式,它在不增加道路压力的情况下,撮合共同的出行需求,可以有效提高社会出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空气污染。但随着行业的发展,由于顺风车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些平台已经渐渐背离了顺风车的初衷。

    滴滴出行和嘀嗒出行是目前顺风车的领头羊。从二者的运营模式上看,平台都会对司机抽取一定的佣金。与这些平台不同的是,高德顺风车平台暂时没有任何商业化目的,不但零抽成,还为用户补贴短信通知、保险等第三方服务费。

    高德的顺风车项目看似公益实则也隐藏了自己的一些私心。去年7月,高德上线易行平台,并接入滴滴、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曹操专车、ofo、摩拜单车和飞猪旅行等众多出行服务商。其对自己的定位,也早已不再局限于地图应用,而是“公共出行服务平台”。

    业内人士表示,交通和地图的关联性非常紧密,所以高德顺风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增加高德地图的用户黏性。而高德的数据和算法优势,对其顺风车项目也有足够的优势。高德此次入局顺风车,看似无害,一旦卯足劲投入,滴滴顺风车想必也难以承受。

    美团打车和高德能够从滴滴口中夺得多少份额,后续仍待观察。作为消费者来说,美团和高德的加入所带来的红利才是最实际的。

    (想知道更多财经新闻独家分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caijingzt,【财经杂坛】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万次阅读
    360评论
    127赞同
    收藏
    分享
    360评论
    12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