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凉酒156头像凉酒156头像

    凉酒156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1粉丝0关注0获赞关注

    预算15到25,挑来挑去买不到喜欢的车了,说说已经试过看过的车。 1.最开始喜欢的是标致508,喜欢他的后悬和可变阻尼悬架,前刹车盘,8at,飞机感的座舱,小方向盘。也去店里试驾了两次,开起来没有大车的感觉,掌控感很好,动力也还行,悬架软硬一换,感知非常明显,买就买中配加悬架选装包。不喜欢的点:车机有点low,手机互联不行,副驾没有通风,没有腿托,有点委屈老婆,后排空间在这个价位里不漂亮,以后带娃一家出门堪忧,音响一般,不能选劲浪了。还有很少很少的4s店,修车怕麻烦。价格也是问题,这车现在优惠不多。喜欢确实也是喜欢,但是缺点确实也明显,极度纠结。 2.油车还看了艾瑞泽8 2.0t的顶配,动力确实可以,变速箱有点拉胯,刹车可以,脚感不错。内饰有一丢丢塑料感,外观也是,有一点塑料感,没有真皮座椅,车机虽然8155,但是也一般。价格可以,同价位没有这个动力的,感觉还能再等等,再砍砍,虽然没有univ那么鬼火,但是也有一丝丝内味。考虑他的优先级并不高。 3.捷豹xel,后驱,豪华品牌,也去店里试驾了,外观没毛病,就是帅,开起来也没毛病,感受也不错,车机虽然拉,但是做的挺好看。不爽的点在于,他最值得买的250的进取运动没有座椅通风,后排乘坐体验是真的难受,中通道的高度基本不可能坐3个人,这两个点着实难受,我屁股非常容易出汗,没有通风,优先级最低。 4.油车还看了君越,沃尔沃s90,这两个车放一起说,都带轻混,这个东西不敢下手,都说一修几万块,根本省不了几个油。s90当然是喜欢,但是开起来有大车的感觉,气场确实也有,但是本人本来就有点老气横秋,配上这个车总感觉用力过度了,然后价格也有点超了,后期修车保养也不便宜,没有座椅通风,优先级偏低。君越外观不干脆,开起来比较软,老年感更强。 5.以上都是轿车,燃油车还看了星途瑶光。还没去店里试驾,因为店里他没有8AT的试驾车。这个车的红色内饰,不是很喜欢,也担心他的车机跟艾瑞泽8一个样,但是内饰的精致感做的可以,四驱还有女王副驾很加分,cdc可变阻尼和他的260匹的马力,加上8at的四驱,键盘值拉满,就是店里没有这个试驾车,我有时间再多找几个店,买也只能买顶配,想要8at,不想要红色内饰,又想要女王副驾的脚托,指导价超过20万了,也在考虑值不值的问题,这个车目前待定。星越l去店里看了一下,味道有点大,直接pass。 6.除了燃油车,还试驾了吉利系的混动。先说领克08,内饰真的强,质感满满,坐进去不想出来,氛围灯绝了,不是简单的灯带,是灯柱,真的好看,晚上可能更惊艳,音响也是天花板,放几首王菲的人声,直接起飞。车机四舍五入等于平板。这是我静态体验时间最长的一台车,打开座椅按摩听个歌确实享受。试驾的时候,试驾车是顶配的,动力确实强,但是很无感,没有一点点的防备,速度直接就起来了,没有油车那种可以感受发动机声音和转速的感觉。试驾的时候动能回收忘了调,老婆说有晕车感,这就是混动纯电的通病了,下次调了动能回收再试驾一次。买一辆车自己坐车晕车这一点确实可以打破他所有的美好。混动车也担心电池包衰减和安全问题,这也是通病,没得办法。价格上,他没有油车那么多的套路,各种砍价优惠,慢慢有点类似电车的销售模式了。吉利的银河l7也试驾了,概括一下就是领克08的青春版,但是试驾的时候把动能回收调低了,感受还行,但是还有电车感。 7.还有几个车顺口说一下吧,蒙迪欧看了一下,我跟老婆统一不太喜欢,内饰黑中带红,有点奇怪,而且福特出名的油耗高,半小时就从4店走了。比亚迪的海豹dmi,比亚迪的4s店跟菜市场一样,没人招待我,自助看车,整车还是比不上领克混动的精致感,没有深入了解的欲望,中通道上太多可操作的地方了,没有什么秩序感。还有观望的纯电,智己的ls6,极氪001,感觉还不错,还没去试驾,但是自己没有充电桩,纯电怕有点续航焦虑。 以上是看车的经历,现在自己都不知道该买什么车了,纠结狂魔,也是这个价位段确实太多的选择了,希望各位老哥给我提点建议,毕竟也是个一二十万的大物件,总该上点心。

    韩媒:能跑1100公里的电动车?中国的杀手锏“半固态电池”! 8月13日,韩国媒体《先驱经济》发表文章称,续航里程达1100公里的电动汽车将在中国发布,是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蔚来生产的新车。   据悉,蔚来即将推出的新车ET7中安装全新的150kWh新型“半固态电池”。蔚来方面表示,新款ET7充电一次最多可以行驶1100公里。 这里值得关注的部分不是行驶距离1100公里。而是搭载“半固态电池”。 半固态电池是固态电池的中间阶段,电池内部的电解质呈凝胶状。 目前大部分电动汽车都在使用“锂离子电池”。 锂电池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膜中有液体电解质。正是由于液体电解质,才会出现外部冲击或温度变化时电池膨胀等安全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全球电池厂商都在研发“全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为固体,结构坚硬稳定。发生碰撞时,电池起火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此外,与同样大小和重量的锂电池相比,充电容量也大得多。业内人士表示,全固态电池是替代锂电池的“梦想电池”。 问题是,目前电动汽车用大尺寸全固态电池还未进入商用阶段。 目前最接近全固态电池商用化的车企是日本丰田,丰田从2000年代初期开始投入研究,两年前公开了固态电池电动汽车行驶视频。但目前还处于开发阶段,无法实现商业化。 丰田计划生产低容量全固态电池,并首先将其商业化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汽车。大容量电动汽车的目标时间表尚未披露。 韩国企业也在迅速准备中。 三星SDI和现代汽车的目标是2027年左右展示全固态电池汽车。但业界普遍认为2030年也不可能。 制造用于电动汽车的大容量全固态电池并不容易。此外,即使能够实现商业化,由于价格昂贵,主要材料“锂硫”要实现通用化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千羽杂谈图1千羽杂谈图1
    2023-08-13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