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2023-09-03发布

    也不用整天大梁大梁的,现在每天在全国各条国道省道县道上长途穿越拍视频的,大大部分都是承载式车身。再告诉你个冷知识,当年的213小切,什么路没走过? 什么坡没冲过? 其实也是没有完整大梁的,是半承载车身。车身整体刚度提高当然对走烂路有帮助,毋庸置疑。对新车包容一点,不要太刻薄

    nobboy其实厂家一点也不希望用低配去走量,毕竟车身极高比例的高强钢、车身扭转刚度30000,如果消费者只是那它去当最普通的买菜车实在太浪费了,发挥不出效益。还有就是也想用四驱高配去多卖点钱,尽快回笼研发投入,同时推高品牌。所以1.5T全系以及2.0最低那款配置极低,L2、电动座椅、气帘啥的有意砍掉,以及一些便利性配置、音响啥的。这样一来, 主销车型作为一台2.0T紧凑级城市SUV与其他自主品牌价格一对比, 毫无吸引力。 旅行者的定位:就是轻度穿越车型。因为横置平台越野的下限太低,即便各种辅助配置推到顶,也产生不了什么大的质变,从没有哪台横置平台在越野方面有异常出色的表现。 尽管目前厂家营销极度吹嘘越野性能有多出色,但是与潜在购车用户之间达不到契合点。越野能力,与大狗、二狗基本是- -回事,底盘耐操度跟大梁车没法比是事实。奔驰大G车身扭转刚度1万,旅行者扭转刚度3万,老拿这个说事意义并不大。非承载式大梁就是-块极普通的钢梁,足够结实就行了,所以参数根本不用太突出。除了这个,大梁与车身的链接是软链接,依然可以有效保护车身不受形变。 承载式车身如果经常走太烂的路,悬架会经受极大的考验,并且麦弗逊从结构上来说也是偏脆弱的。 烂路太多必然的结果就是底盘松垮感来的更早,或者需要频繁做四轮定位。 关于变速箱双离合还是AT的争议,其实AT不可否认依然是越野车的不二之选,一方面是稳定性好,液力变矩器柔性联接冲击小,另一方面液力变矩器在车辆起步时的增扭效应可以一定程度改善低扭。 旅行者目前标榜长途穿越,这个路子也有点偏,穿越车型需要极强的性能稳定性,有时为了稳定性会更加倾向于简陋的配置。旅行者从未经过市场检验,前路还很漫长。 旅行者最大的卖点依然是外观,毕竟外观看来,目前基本是最接近卫士的破产版卫士。更多消费者看中的也是外观以及外观改装潜力。 目前的售价,就是一台中规中矩的城市SUV售价,并且已经跨入了一二线合资价位区间,凸显不出性价比。主动权依然在厂 商手里,比如预定权益可以调整为2000抵20000或置换补贴2.5万。定价只是定价,通用系定30w实际卖20w,消费者也乐于接受。旅行者依然有成为爆款的潜质。但是依照奇瑞对市场的反应敏锐性来看,可能性极小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