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2023-12-28发布于:Model Y车友圈

    假新闻缠身,马斯克罕见发怒,发推大骂媒体无耻 #马斯克辟谣工人受到特斯拉机器人袭击# 不久前,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特斯拉汽车公司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附近的工厂,曾发生一起残暴血腥的事故,有一名工程师遭到机器人袭击。并且配有擎天柱的图片,以此来博流量。 随后马斯克在X上发文回应此事,表示媒体拿出两年前的事件炒作,并做了具有误导性的暗示,此种做法非常可耻。 这是2021年的一起简单的工业伤害,在所有的工厂内都会发生,但媒体却造谣说是擎天柱造成的,然而擎天柱却是在2022年发布的,无中生有确实令人气愤。 其实,类似上述的特斯拉假新闻一直层出不穷,如来也为大家作了个整理: 1、毫无根据预言特斯拉价格,博取流量 特斯拉的价格涨或者降,都与制造成本、市场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很多人看到特斯拉涨价,或者降价,便借题发挥,甚至大谈阴谋论,是热点必须得蹭,毫无事实根据,最后也只是自说自话的小丑一般。 2、“刹不住”?还是蹭热度“忍不住”? “刹车失灵”是特斯拉最惨的“背锅”经历,衍生出的段子层出不穷,然而曾被爆出的所谓“刹车失灵”案件,最终都被“打脸”。 不管是台州的“大溪波力”,还是“温州特斯拉失灵车主”,还有那位车展大闹的河南张女士。最后都被相关部门判定向特斯拉道歉。 3、特斯拉高速无处充电得叫拖车?法院判处造谣者道歉赔偿! 2022年国庆节,一网友发布视频,声称“首次尝试开电车返乡,因遇堵车充不到电也下不了高速,最终叫了拖车”。仅微博#男子开特斯拉返乡堵到没电叫拖车#话题便获得2.5亿次阅读量。而最终真相随着法院的一纸判决浮出水面,该男子亲口承认,编造事实,博取流量。 4、还有编造电动车易自燃的谣言! 2022年7月,一则“7月8日特斯拉位于苏州的一家钣喷中心起火,100多辆车被烧毁”的截图在网络上引发关注。截图下还配着聊天记录,“烧了100多台”、“一台磕底盘的没查出来”、“烧了五个小时”等言论有板有眼,引起不少网友跟风评论。几天后,苏州消防部门辟谣:网传的图片并非苏州,现场也并没有网传的100多辆汽车被毁。 5、给特斯拉扣“间谍车”帽子,伤人害己 这个最离谱,超过20万粉丝的西瓜视频平台博主“小超哥说政经”,在西瓜视频平台以“小超哥向前冲”的用户名,发表题为“特斯拉汽车是间谍?军队禁止!扒一扒特斯拉是多么危险!”的视频,一直在网上被发酵讨论,甚至出现机场不允许特斯拉进入的现象。 之后,该博主不仅承认自己捏造、虚构事实,正式道歉,商务部也直接发布相关政策,要求相关场所禁止毫无理由的拒绝特斯拉进入的行为。 6、销量下滑 特斯拉但凡销量数据有一点波动都会被唱衰,而实际上,2023年以来特斯拉热销不停,各国家、地区3月和第一季度的汽车销量榜清一色被特斯拉刷屏: 5月10日,乘联会发布预估销量数据显示,4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共计交付75842辆,同比猛增4916%,对不愁卖的特斯拉来说,谣言不攻自破。 7、车主团队带领“维权”? 特斯拉价格波动,与疫情好转,原材料、运输等成本的下降都有密切关系,很正常的事,却被一些人抓住了“把柄”。今年1月初,一则“比亚迪员工组织特斯拉车主维权”的消息在全网疯传,车主代表王兴广之前在上海高合给某车企做公关,现任比亚迪西安研发项目经理,身份爆出后,便丢下维权群跑路了。 8、造谣特斯拉质量问题 2020年12月起,一媒体品玩接连在8个平台上发布题为《特斯拉中国区揭蛊》的多篇文章,其中含有大量针对特斯拉的贬义性言辞、捏造和虚构信息以及极具倾向性的负面评价和主观臆断。2022年11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判决,品玩需删除8个平台上的侵权文章并在各平台首页发表置顶书面道歉,持续30天。此外,品玩还需向特斯拉支付10万元的损失赔偿及公证费。 9、特斯拉维修成本高? 北京的一位特斯拉车主声称发现主驾外把手不能正常弹出,随后爆料称自己的Model S因无法弹出被回复需要更换动力总成,并支付高昂的维修费用。实际上特斯拉客户支持并没有接到这台车进店维修,车主是电话咨询,且维修中心也说明仅维修即可。 10、谣传特斯拉合作谈崩! 2022年2月,网络上关于宁德时代被美国制裁、被剔除创业板权重指数、与特斯拉谈崩等一系列恶意谣言,并声称宁德时代和特斯拉谈崩,引发市场误解曲解。宁德时代直接报警,对造谣者追究法律责任。商业谈判本身是属于高度机密的,两家公司都不会泄密,造谣者纯属别有用心。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互联网时代,媒体和个人造谣的成本很低,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和名誉伤害却是严重且难以弥补的。对特斯拉来说,仅以产品力默默证明自己,好在虽然这种事难以杜绝,但特斯拉的销量依然飞速上升。预计今年特斯拉的全球销量为182万辆左右,大幅超越去年的131万辆。特斯拉依然在

    作者提到的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