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颗粒捕捉器的前世今生(上篇)

    2021-12-29发布于:途观L车友圈

    排放标准最近几年一直是一个比较火的话题,之所以这样说早些年多数人对排放标准基本没有概念,无论是老司机还是新手都认为,国几排放标准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自己开的车也每天能照常在路上跑,可直到国6的出现,才让大家感觉到紧张,尤其是国6真的是猎杀一批车,今天就来说说国6排放标准威力有多大。我国的汽车工业和欧洲,北美相比起步很晚,不仅如此和汽车相关的法规、标准定制也都不是很成熟健全,这就导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国内是没有排放标准限制的,直到2001年左右国内开始参照1993年的欧洲排放标准,93年欧洲执行的是欧1标准,再有了参照标准后,国内推出了首个关于汽车的排放标准,也就是国1排放标准,后续的国2,国3等等都是参照欧洲排放标准所定制的,现如今中国已经是全球汽车保有量最高的国家,于是国内率先出台了新的排放标准,也是目前全球最严苛的排放标准国6。 与国6a和欧6d相比。目前的国6b要比21年执行的欧6d更加严苛,基本都是减半,前面的三项对于车企来说还不算困难,最难得当属最后一项,细颗粒物重量从4.5直接减到3.0,就凭借着一项就足够难住很多车企了,其实这项细颗粒物重量中包含我们总说的pm2.5,要知道发动机目前还没有能够降低pm2.5的技术,所以车企想要达到这个标准还给从三元催化或排气上下功夫,目前绝大多数车企会选择加装颗粒捕捉器。 什么是颗粒捕捉器 颗粒捕捉器从名字上就可以知道大概是什么东西,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捕捉,比如捕捉我们上面提到的pm2.5,颗粒捕捉器多数车企都会将其安装在三元催化后面,颗粒捕捉器内部类似蜂窝状,不过孔径非常小,当尾气经过时细小颗粒物就会被隔离在孔径管壁内,这样就达到了净化尾气的目的,简单说就是在汽车排气部分加入了一个口罩。 既然是在排气端加入口罩那么后续的问题就来了,平时我们带的口罩脏了可以再换,然而颗粒捕捉器是不能像口罩那样经常更换的,所以当颗粒捕捉器过滤满了以后一般行车电脑会提示再生,说实话再生还是有些麻烦的,有些ECU电脑会调动发动机,让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转速,还有一种就是类似延迟点火,大概意思就是让油气混合物在没有燃烧完提前进入排气端来提升排气温度,排气温度升高后高温会与颗粒捕捉器中的颗粒物发生反应,达到再生目的,这么看通过一个颗粒捕捉器就可以达到国6b的标准,而且过滤满了还能再生,可实际上没有想象的这么简单,加装颗粒捕捉器是要付出代价的,下面汇总一下加装颗粒捕捉器你会失去什么。 损失动力 有过改装经历的人应该都知道,提升动力不仅需要高效的进气,畅通的排气也是提升动力的关键,可安装颗粒捕捉器以后,由于内部孔径非常细小,气体经过时的流畅度就会降低,就好比我们带着口罩跑步总觉得憋闷,摘掉口罩就不会有憋闷的感觉,这也是带有颗粒捕捉器的车型动力会下降一点的原因,如果严谨的说,加装颗粒捕捉器也不是一点提升没有,车辆在增加了排气阻力后低扭表现会更好,不过这点提升不说微乎其微也差不多,尤其是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排气端无法排出大量废气,导致拥堵甚至会积攒到排气歧管部位,这样会进一步增加发动机阻力导致影响动力,如果是涡轮车型高温废气经过涡轮时还会继续升高温度,俗称二次加热,气体也同样具备热胀冷缩的特性,这些都增加了排气的困难,而且排气端的涡轮温度越高,越会影响进气温度,为了避免后续问题发生,多数车企都会选择限制或者降低车辆动力,比如斯巴鲁傲虎原本2.5L发动机有175马力,换代后加装了颗粒捕捉器变成了169马力。 油耗不降反高 安装颗粒捕捉器的车不仅动力会下降,油耗也会所有增加,其实这些都是连锁反应,因为受到颗粒捕捉器的影响,排气压力增加的同时会让发动机运转时产生阻力,发动机运转增加阻力油耗必然会增高,当你去4S店仔细观察车辆的能源消耗量标识会发现,百公里综合工况的油耗会比之前老款车型高,这也是现在很多人反应的一个问题油耗偏高,不过相比再生时的油耗这根本不算啥,颗粒捕捉器集满时车辆就会提示再生,上面也说到了,颗粒捕捉器再生时排气一般会保持在很高的温度,想达到目的发动机就必须要通过高转速以及大喷油量来提升排气温度,而目前颗粒捕捉器再生时间基本都在30分钟以上,有些还建议在高速上跑一个小时以上,颗粒捕捉器再生的这段时间油耗会比平时更高,如果使用场景是上下班再生可能会更加频繁,因为上下班多数属于早晚高峰路段,走走停停的低速路况更容易产生颗粒,所以就会缩短每次再生的间隔时间,严重一点的一个月就要再生一次。(未完待续)

    作者提到的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