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不懂车的那个弟头像不懂车的那个弟头像

    不懂车的那个弟

    QJMOTOR 鸿250车主·新提车

    • 精英创作者LV1精英创作者LV1

    钱江鸿250提车半年真实用车感受

    05-13发布于:QJMOTOR 鸿250车友圈

    #摩托车提车作业

    先晒张照片做个车主认证!

    提车背景:

     

          起初是23年11月23日无极发布SR250GT,17666送1000油卡,到手16666,炸裂,相当炸裂!毫不犹豫下订,订单编号就已经排到了第1624辆了。

          之所以这么果断是因为上一辆车标志SF3是150排量,早就想买个250踏板,但是国内各大品牌厂商一直端着价格居高不下,所以无极这一掀桌子,价格直接打破心理预期,就无脑入了。

    退订无极下单鸿250纪念版:

     

          谁能想到更能卷的还在后面,就在无极官宣一周不到的时间,钱江摩托QJ鸿250纪念版直接官宣17999送2000油卡,到手15999元!看到这消息,那还了得。对比无极,第一:鸿250是平踏,大平踏板啊,谁能克制的住。简直喜欢到心窝里面了,实用性直接拉满。回想起之前标志SF3那讨人厌的龙骨,上车都要碰脚,前面什么东西都放不了,因为是竞速风格的车型,装尾箱难看又影响平衡,所以哪怕去超市买个东西都没地方放,更别说载货了。第二:又原地省了1000大洋。。

    果断退订无极后下单了鸿250纪念版

          本来以为这是最终的决定,只坐等提车的事情了,没想到事情又迎来了反转。就在鸿250纪念版价格官宣后,全国的QJ经销商坐不住了,因为他们手里有大批23款高配版鸿250的库存还压在手里,临近年关,寒冬腊月正是摩托车市场的寒冬。加之纪念版升级水冷4气门新车才15999,他们手里老板本2万+的价格还怎么卖。所以率先有个浙江的经销商16999出高配23款,紧接着重庆的经销商15999。。

     

            所以坐不住的除了老板,还有我! 15999的价格买23999的车,早在一星期前想都不敢想。高配的除了前后行车记录仪、胎温胎压检测、导航投屏、TFT全彩屏,最重要的光阳ct250同款发动机啊。虽然是2气门,但是专业做踏板的光阳2气门发动机质量太稳定了,甚至可以用骑不坏来形容。因为2气门构造简单,维修率非常低。加之纪念版4气门发动机是QJ临阵磨枪、仓皇迎战背景下的产物,质量还没经过市场的验证(后期在车友群也得到了验证,首批车有前减震异响和漏油现象)。所以本人买车就奔着实用,质量好的原则,果断加上了重庆15999的经销商。三言两语就交了高配的定金,心情愉悦到飞起(ps表面还故作镇定),生怕一会经销商反悔或者说没车了(因为重庆经销商说需要等5~7天才有车)。。

    交尾款提车:

     

          然后就是漫长又煎熬的一周等待,直到12月11号早上看到重庆经销商的消息,和我要收货地址及核对车身颜色。悬着的心才放下,然后秒付尾款让当天发货。

     

          对了,因为15999这个价格太划算,所以经销商是不给包运费的,到郑州700元物流费。还有就是等待的这一周内还有个小插曲:就是交完定金的第二天重庆经销商就发了个朋友圈,说15999不卖了,要涨价到16999。还晒出了QJ摩托经销商内部群截图(这个我是完全相信的,因为他发完15999消息当天订23款的人太多了,他们自然也想多赚一点)

          紧接着就又是2天漫长的等待,第三天早上8点不到,特别冷,天阴沉沉雾蒙蒙的,物流的一个电话让我瞬间觉得爱上了雾蒙蒙的天气,因为物流说我到了一辆摩托车可以来提了,如果不方便他们有车可以加80元帮忙送来。那必须可以啊,挂完电话就赶紧喊上三五好友来我办公室楼下等着抬车了。

     

          把车抬下来后丝毫没有想要拆开的想法,因为太冷了(你们看上图我朋友攥着的小拳头就知道),外面全是雪和冰,骑不了还要放那里落灰,所以一口气放了半个月等到了雪化,中途隔壁修汽车店的大哥都等不及了,问我好几遍你什么时候拆,我帮你拆。这下如了他愿,叫他过来施展下他的动手能力。

          这是装好的样子,因为中间等待的十多天每天都在某宝翻阅改装配件,所以提前买好了加高风挡(我身高177买的70cm高的),脚垫、尾箱(45L)等等。

     

          骑上去第一感觉,好大一坨,还这么重。没想到只比150排量多了100cc,竟然车大了这么多,整整比之前骑得150排量胖了一大圈(但是后来发现车大有车大的好处,哪怕100码以上车也太稳了,毕竟188kg的整备质量)。

     

          然后一看时间离24年1月1日就差一周不到了,那必须等上一周再上牌啊,毕竟万一哪天卖二手车保值嘛。

     

    上牌跑起来:

     

          元旦第一天车管所上班,迫不及待跑来上牌,车管所人特别多,摩托车也特别多(我前后排队了5辆都是摩托)可能大家的想法和我一样。果然因为太慢加上不熟悉流程,我选择了找车管所门口的黄牛代办。从黄牛口中印证了我的想法,说平时新郑车管所都没啥人,今天为了把车上成24年的都来上牌了,好久没见这么大阵仗了。

     

    当天花费:黄牛200、保险180、购置税1700左右。

     

          然后就是加装了自己喜欢的配件后开始第一场小短途跑山,伏羲山一日游,全程60多公里(配件一会再说)。

     

    先说下第一次小短途的骑行,因为第一次的敏感度最高,感受最清晰。

          首先就是发动机声音:非常平顺、丝滑,特别是10~30码之间,那突、突、突、持续增大且有节奏的四冲程运行音,听起来太舒服了,不愧是光阳的发动机。但是30~60拧大油门的话声音会略大,毕竟2气门。到了80以后风噪就把发动机声音压过去了。

          其次就是提速,和声音的节奏是一样的,前30码油门特别灵敏,中期提速略有拖拽感,后期车速上来后再往100以上就非常快。顺便提下极速,随便跑120+都没问题,网友有实测最高143好像。但是我跑到120就感觉太快,没敢继续加油门了。

          还有油耗,这个车略微偏高,市区骑行百公里4L左右 ,手机app可以实时显示油量和续航,但是摩托都买了,油耗多点少点应该也没人在乎。

          然后是座椅和空间,因为车足够的大,前面平踏空间非常大,座桶空间更是能放下一顶带尾翼的全盔。但是也造成了后排成员的坐高对比驾驶员高出了一大截,我媳妇儿的原话是感觉快坐到天上了(因为后面排座椅为了给座桶腾出足够高的空间放头盔)。还有就是因为车大,后排又高又宽,后排成员长途下来腿是必麻的。所以有利有弊吧,自己骑和短途无所谓,长途带人是不合适的。

     

     

    最后就是一些小问题以及优化方案:

     

          首先是前手套箱,太小了,别说放水和手机,放双冬天的厚手套都够呛!还有就是导航投屏每次都要连蓝牙,开钱江智行app匹配搞半天,关键是只能投画面,没有声音,更要命的是手机不能锁屏。所以这个投屏功能在实际使用后只有一个感受:形同虚设!这样装手机支架就显得至关重要,还能用前面盖板下的USB边充电。我买的铝合金的240元。然后是前面的隐藏式挂钩,因为前踏板离地高度比其他踏板高一点,挂钩的高度又离踏板太近了,所以东西挂上去就和没挂一样,相当于是放在踏板上了,原车挂钩是不起任何作用的。所以对于我这种追求实用性的人挂钩也是必改的,我改的是自动回弹锁紧的(60元),这样东西挂上去就不会脱落了,又提升了一点这车的实用性。还有射灯,晚上经常跑夜路会很实用(400元一对,安装80元),无损装在前轮上的。最后就是尾箱和一些装饰,买的铝合金的(尾架130+箱380),结果上个月路过越野摩托车场地,硬是想去冲一下坡,一个坡下来底部铝板太薄的缘故就变形了。所以莫装杯,踏板就是家用实用型摩托,想越野去买山地摩托。总结就是尾箱要买质量好的,实用性更加拉满(比如放老婆的头盔),别的就没什么了,看下我尾箱旁边的小天线帅不帅评论区讨论下!!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