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极星之路,该去哪儿?

    默默KG头像默默KG头像
    默默KG05-12

    如果被问到极星和沃尔沃之间有何区别,我想极星应该想说要做一些沃尔沃做不到的事情。事实上,从Polestar开始,极星在做的是更性能的沃尔沃,这也算沃尔沃做不到或者不做的事情。

    从Polestar之后,极星品牌独立出来,呈现出来的第一款车极星1,也是一款沃尔沃难以呈现的产品。这是极星品牌一开始便要奠定的基调,依旧是更性能、更独特的沃尔沃。尽管极星1有和沃尔沃S90相似的设计,但是平台是极星花了大价钱定制的,动力系统也增加了一台电机,扭矩达到了1000牛·米,也算是定制。

    从极星1开始,极星的目标就是全世界最一流的产品,因为1000牛米在当时只有特斯拉和奔驰的两款产品做到,在8AT的基础上,极星1做到1000牛米的象征意义或许远大于实际意义。

    限量的极星1在中国销售一空之后,迎来的是极星2。

    极星2在中国市场可能并没有太好的销量,但反馈非常不错。当然,极星2一开始就不是针对中国市场打造的产品,这款基于CMA平台打造纯电动汽车以价格、驾驶、设计、体积打动不了更务实的中国老百姓,在海外市场异常凶猛,三年收获了15万订单。

    极星2在中国市场最真实的反馈集中在一小波人手中,因为极星2所兜售的驾驶、设计、环保也确实只有一小部分用户能领会和理解,后期的许多用户只是因为价格而入手,由此得来的所谓空间小、能耗高之类的评价,网友可以置若罔闻。

    在三亚的一次活动上,极星官方有聊到过一次和沃尔沃的区别,沃尔沃是Warm,极星是Cold。

    尽管如此,极星和沃尔沃依然是藕断丝连,譬如SPA2平台上的极星3也会因为沃尔沃的EX90的延期而延期,导致在中国市场长期只有极星2扛大旗。

    那时候的极星中国已经快没有耐心,下一款产品什么时候能到来还不知道,眼瞅着这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品牌。2023年,极星进行了重组。

    在吉利汽车收购魅族之后,极星与科技公司星纪魅族签约,成立战略合资企业。星纪魅族占股51%,极星49%,新合资公司从软件、车机、系统层面深入产品研发和定义,还将负责极星在中国的销售。

    一个崭新的更中国的极星品牌出现了,相比此前的极星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此前的极星经营策略几乎与中国市场无关,极星1到极星2再到极星3,几乎都不是能在中国市场取得销量的产品。原沃尔沃销售总裁钦培吉曾在一个小范围的闭门会议上聊起沃尔沃EX90的市场预期,他表示,中国市场纯电产品在50万级以上只要能取得1000辆的成绩就是妥妥的第一,很不幸,沃尔沃EX90就是这样的产品,而同样是50万以上的XC90销量可以占到豪华SUV的前五。这表明,沃尔沃EX90在中国市场并不是销量主力。

    这种观点似乎同样适用于极星3,同样是一款非常昂贵的产品。至于极星5,这一款几乎重新复制极星1策略的产品,定制化平台,全新且自由的产品定义、造型、性能都决定了这将是一款非常昂贵的产品,而这样的产品在中国市场本身就很不合适。

    在深圳的森那美上,我们见到同样非常美丽的极星6,这是一款充斥极星式浪漫的双门轿跑产品,无与伦比的美,这样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只有500台,而中国只有10台。

    似乎要解决极星产品在中国水土不服的情况,至少要追得上极星在海外的表现,星纪魅族与极星的合资公司达成了一份协议,这份协议就是针对中国市场打造产品,同时利用设计、环保、理念、驾驶做出差异化。

    新合资公司迈出的第一步就是极星4。

    上海车展上极星4被包裹在一堆的郁金香中间,处在一种未量产又不适宜近距离接触的阶段。聪明的极星就在现场布置成了一片花海,将花做成一道美丽的无形的屏障,极星4就在那里。

    极星4当时展示的就是极星的设计,已经是标志性的LOGO一样的大灯组合,实际上这又是与沃尔沃相同平台带来的硬点固定而进行的再设计。尽管如此,依然很美。后风挡引起了大家的讨论,相比较后来一开始就隔断座舱和尾厢的阿维塔12,极星4应该有点徘徊,在保留后风挡这件事上犹豫了很久,最终决定采用流媒体后视镜。

    极星4有几项非常出色的设计,相比大多数强调平滑溜背的造型,极星4选择不跟随;相比较极氪001不怎么舒服的后排头部和臀点,极星4解决了,解决的办法就是C柱后移,说明极星4的改动比预想中的要大。

    这个基于SEA旗下大型车平台开发的产品,在很多地方都保持着极氪001相似的布局,尤其是座舱。仪表屏、中控屏、中央通道,坐上去就能觉得这不够极星。虽然极星也很喜欢浪费空间,但极星4并不是极星的手法。

    星纪魅族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车机系统上搭载了FlymeAuto,基于魅族21Pro搭载了与车机协同的Polestar OS。车机系统也可以与魅族品牌手机写作完成无界界面。这是一种系统级别协议握手的模式,可以在车机屏幕上显示手机界面,且可以操作APP。

    车机系统的深入改变了极星在中国的不适,变得更加互联了。海外市场,极星依然基于原生安卓打造产品。

    相比原来的车机系统,Polestar OS在界面、功能上确实更智能,但作为一个颇为传统的用户,极星和沃尔沃的老车机系统提供的高德地图、华为、酷狗、腾讯爱趣听也已经能满足使用,并且竖屏应该是极星的传统。

    我是在极星在美国举办的一次活动上意识到中国市场的极星与海外市场极星的不同,极星CEO英格拉特说当时不清楚有极星手机的诞生。

    极星在中国走起了本土化的路子,这必然是一条更贴近中国用户需求的路子,也是正确的一条路。可是极星所展现的对于美、性能的追求,使得极星必然是一个高端品牌,而中国纯电之路的高端又尤为艰难。这一点,沈子瑜几乎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

    虽然高端豪华汽车品牌没有标准,但极星一定位列豪华其中。

    广州车展上,极星重新调整了价格,北京车展上,极星有一次调整了配置,这一次收缩了产品线仅推出33.99万的单电机标准续航PLUS和39.99万双电机长续航PLUS,智驾采用两颗Mobieye EyeQ5H芯片,动力总成和布置与极氪001此前保持一致。

    极星在用中国思维打造适合中国消费者喜欢的但带有极星设计、理念的产品,极星4在纸面上拥有不逊于任何对手的配置、参数、性能和设计,与此同时极星又把北欧对环保的独特理解带入其中,使得极星4颇有中欧混血的感觉。

    北京车展上,极星展出了Synergy概念车,这并不是一款可以量产的概念车,展示了极星对于设计的执念,整体运动、低矮、造型表示极星追求驾驶,极星有与Brembo、Ohlins、马牌达成的深度合作;大灯和尾灯是新一代极星的家族设计,这一点在极星2时期就已经得到了定性。

    永远都保持对仪表盘的热爱,椭圆形的方向盘像赛车,而这种一般预示着和线控转向系统结合打造的精准性。

    无论什么时候,极星都高贵到冷艳,冷艳到拒人于千里之外,可是这个来自北欧的、年轻的、冷酷的产品希望能好好经营中国市场。既然如此,在软件层面由星际魅族操刀,在硬件上一方面接受极星全球的产品,一方面也要做好和吉利集团资源共享的准备,在这些已经成功的平台和产品上,极星能提供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和体验。

    这是我理解的极星该去的地方,我对这么美的品牌留在中国是非常欢喜的。

    次阅读
    19评论
    10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