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如今的汽车,连门把手都要玩花活!可哪些才既实用又安全?

    小迪爱聊车头像小迪爱聊车头像
    小迪爱聊车04-30

    如今的汽车厂商要想取悦消费者,不但要在核心的三电、智能驾驶等“硬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也要学会在自己家的产品上玩各种各样的“花活”。如今变得越来越五花八门的汽车门把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最早的机械门把手,到如今的隐藏式门把手、按键式门把手……各式花样可谓是层出不穷。看着很拉风,但是要知道一旦出了事故,门把手出了故障打不开的话就非常危险了……像是在网络上沸沸扬扬的山西运城某款热门SUV的追尾事故中,除了其驾驶辅助系统的性能饱受诟病之外,碰撞后因为车门没解锁,导致门把手没有弹出、乘员被困车里,最终耽误救援祸及生命的问题也受到了广泛的质疑。

    今天,小迪给大家科普一下各种各样的汽车门把手,看看其中有哪些所谓是真的“黑科技”,还是仅仅是所谓的噱头而已?什么样的汽车门把手,才能够在危急时刻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

    1、机械式门把手

    这种门把手,可以说是我们以往接触到的传统车型中最普及的经典款式了。当中有的是外露型的,有的则是与车身一体化造型的。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需要车外人员自行手动拉开的。

    优点:可靠耐用;不容易被冻住;方便用钥匙开(一般钥匙孔都是裸露的或者有个小盖子盖住,一撬就开)

    缺点:风阻比较大,看着档次不高,比较传统

    2、半隐藏式门把手

    这类门把手常见于目前合资或者外资车型的新车上,和目前自主品牌车型比较流行的、完全隐藏在车身里的门把手不太一样,它们能够更好地与车身融为一体,而且内部的机构大多已经换成了电子控制,开门的时候相比传统的机械门把手明显要省力很多,同时又保留了比较显眼的门把手造型以及应急的机械部分。

    优点:兼顾安全和科技感;断电了还能用钥匙开(有盖子隐藏);不怕被冻住打不开车门

    缺点:不能完全和车身一体化,不够好看

    3、隐藏式门把手(半自动)

    这种是目前普通品牌的国产新车型上很常见的门把手形式了。它们能够很好地在锁车之后隐藏在车身里,在解锁之后又能自动弹出,方便车外用户拉开。但也有一些相对廉价的车型,本身只是把能把手做成了隐藏式的造型,却没有自动弹出的能力,需要手动按压后,拉起翘起的部分才能开门。

    优点:好看;风阻低;断电了还能用钥匙开(可以用手压住之后拉开,内部露出钥匙孔)

    缺点:冬天容易被冰冻住打不开;可能会夹到手

    4、隐藏式门把手(全自动)

    这种门把手,和半自动的隐藏式门把手相比,内部完全实现由电驱动控制,自动伸缩的状态相比半自动的隐藏式门把手更有仪式感。为了防止有异物落入门把手的间隙中,一般此类门把手都会配有防夹功能。然而一旦发生断电或者锁车故障等异常情况,这种门把手没有自动弹开的情况下,外部人员几乎没有办法把门把手撬开,只能够在外边砸窗进入车内。

    优点:好看;风阻低;科技感强;防盗效果好(全电动伸缩,锁了车就根本抠不出来)

    缺点:容易被冻住;断电了就打不开;容易夹手(不一定有防夹功能)

    5、无门把手设计

    伴随着如今智能座舱技术越发先进,除了传统的门把手造型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车门交互方式被发明了出来,譬如按钮、NFC卡片、人脸识别摄像头、密码键盘等不同的开车门方式。原本此类开车门的方式,大多都停留在概念车上。然而,伴随着智能座舱技术的进步,以及汽车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越来越多的量产车把这些先进甚至花哨的开门方式搭载到自己身上了。

    优点:设计独特,可以构成整车的功能亮点;风阻低;科技感强;

    缺点:断电了就打不开;不容易上手

    总结

    不得不说,花样越来越多的门把手设计形式,的确能够帮助提升不同汽车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也能在感官上更好地刺激消费者。然而门把手的实质依然是车门开启的控制方式,背后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外观和风阻问题,更是在碰撞、严寒等极端场景下的功能安全问题。作为消费者,我们不能盲目的去追求所谓的新技术,要更多地考虑一下实用性和安全性。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