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俄媒:为何中国车企巨头还不来我们这里投资建厂?

    聊车区头像聊车区头像
    聊车区2023-07-24

    中国汽车品牌似乎正在积极进入俄罗斯市场——至少人们普遍是这么认为的。然而他们在俄罗斯市场上的“扩张”却十分“谨慎”,为什么呢?这让人看不懂,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

    注:今天内容相当硬核,烦请大家关注点赞,为小编护体。

    以下来自俄媒汽车观察报道:

    图源:汽车观察报道截图

    按道理,在清除了美西方日韩等竞争品牌后,俄罗斯本该是一个拥有巨大汽车市场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地方,理应吸引更多的中国车企巨头来参与合作。在这里它们不受资金限制,可以大量投入来发展业务。正因如此,很多人认为中国车企巨头们会在俄罗斯建立汽车工厂,甚至是零部件配套厂,从而在这里获得长期的巨大利益,但事实上却截然相反。

    图源:聊车区

    一年过去了,而今年又过了大半,但中国车企巨头们依然没有出现。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哪里?我们在俄罗斯上半年汽车销量前25名内没有看到比亚迪的影子。除了比亚迪之外,在俄罗斯销量靠前的中国车企巨头们呢?奇瑞吉利长安你们在哪里呢?奇瑞在俄销量排名第2,仅次于不可战胜的俄本土品牌拉达,而吉利和长安也排名第4第5,它们都不在这里。为什么中国车企巨头还不来我们这里投资建厂?

    图源:汽车观察报道截图

    是的,中国的车企巨头们只会向俄罗斯出口汽车,并不想在我们的土地上扎根。虽然奇瑞时不时向我们表达它将要建厂的意愿,却一直停留在口头上没有成型。有传言说奇瑞正与加里宁格勒的Avtotor(阿维托托尔公司)合作,但这是不准确的,那里的工厂是由德国大众建造的。

    俄罗斯原大众工厂

    那么,有没有谁真正融入到俄罗斯的经济中来呢?

    图源:汽车观察报道截图

    哈弗是唯一在俄罗斯联邦境内图拉地区拥有自己工厂的中国品牌。继哈弗之后,北汽凯翼加入了阿维托托尔公司,中国的SWM(斯威汽车)也紧随其后。他们将在原来宝马、起亚、现代的车间里改建生产线,并授权阿维托托尔生产他们的所有车型。

    阿维托托尔引进的北汽、凯翼、斯威生产线

    此外,江淮汽车打着Moskvich(莫斯科人公司)品牌的幌子,在我们祖国的首都生产着汽车。该品牌还与Sollers(索勒斯公司)签署了协议,在叶拉布加生产商用车、在远东生产皮卡车。

    思皓X4改标的Moskvich 3

    另一个俄车企Motorinvest正在利佩茨克工厂组装着Evolute电动车,这些电动车本质上是东风风神电车的复制版。以上这些中国品牌的产量在中国排在20名以外,在俄罗斯也处于10名以外。

    下面来谈谈中俄车企已经或将会实施的合作项目。

    俄最大车企AvtoVAZ(伏尔加公司)将利用早前福特的发动机厂,生产JAC江淮的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这也是两国第一个发动机合作项目。还有伊热夫斯克工厂也与东风汽车建立了合作,开始组装东风旗下的两款汽车。此外伏尔加公司在圣彼得堡国际论坛上发布了拉达X-Cross 5,其实也是一汽奔腾T77的换标版,该车将在伏尔加公司持有的原日产工厂进行组装。

    俄投资22亿组装江淮2.0、2.7升柴油涡轮发动机

    俄组装北汽U5 Plus、X35、BJ40

    以上参与合作的中国车企除了奔腾在中国前10名左右徘徊,其他的都排不上号,我们依然无法看到中国车企巨头们的身影。

    是的,中国的车企巨头们正谦虚地站在远处抽着烟,而一些不知名的中国品牌却被引入到国内。而美其名曰的合作无非就是“换标”和“上轮胎”的组装厂,中国车被拆掉轮子分批运到俄工厂再由俄罗斯工人进行组装,这就是合作分工。

    俄1-6月畅销车排行

    也许我们的领导根本没把汽车本土化放在心上,只有我们这些热心肠在关心。不过仔细想来也并没有什么意外,中国车企巨头们根本没被我们管理下的市场所吸引,因为俄罗斯的管理机构有能力毁掉任何萌芽状态中的光明事业。

    也许聊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为什么中国车企巨头们没选择在俄罗斯投资建厂了。是的,在俄罗斯只有“进口汽车”业务会被推崇,在这套业务流程中有十几个部委数百名官员参与,每个部门只需一张审批证就可以从俄进口商手里获得些什么......

    让我们假设这些审批费用是汽车进口商年销售额的15%,你能想象这笔款的规模吗?因此,当局没人想去生产本土汽车,每个人都想要进口......

    如果外来企业在俄罗斯建造一座汽车工厂需要8年时间,那么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他们先要搞清楚的是,需要向哪个部门“表示”?何时需要“表示”?通过什么方式去“表示”?

    图源:汽车观察报道截图

    所以,中国车企巨头们不屑于卷入这么复杂的环境中来,只有小品牌才会以轻资产的合作模式进来,这让他们在遇到大问题后可以没有任何顾忌的,以轻松愉悦的姿态与我们这片土地挥手告别。

    因此,只要我们这里还有那么多“管理者”在汽车行业,这个行业就注定不会繁荣,事实上,他们现在就处在汽车行业的关键位置上。

    聊车区总结:以上即是俄罗斯媒体对于现阶段中俄汽车领域合作的相关报道。此篇报道让我们从侧面了解到一些从未涉及的“新东西”,此外也从中看到了俄媒体对于本土汽车发展的失望与期盼。不知你看后有何想法?关注点赞,我们评论区见。

    .万次阅读
    5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5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