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微博办公”的李想,翻车了!

    黑马有车头像黑马有车头像
    黑马有车2023-06-29

    “微博办公”的李老板还是翻车了。


    近日,有位理想车主表示,他在低速行车过程中撞击了一个石墩,而车辆雷达并没有任何警告。



    李老板闻讯,立即站出来表明D档前行时,整车超声波雷达是不工作的,否则滴滴滴不断的报警声会让乘员受不了。



    但这种说法立即遭到了众多网友的质疑,因为部分网友真的有一台车。他们低速行车过程中,超声波雷达不但会工作,还会主动介入警告。



    面对网友的质疑,李想本人火速删除微博


    这个“超声波雷达”究竟是有多大技术含量的东西,让前沿造车企业的老总都犯迷糊?


    被忽视的超声波雷达


    提起倒车雷达、倒车影像以及360全景影像,相信每个人都很熟悉。在购车过程中,销售一定会把这三样东西作为产品的卖点来吸引顾客。


    其中,倒车雷达其实就是超声波雷达,它负责探测汽车周围5-7米的障碍物。超声波雷达并不是隐形的,它在车身上有明显的探头。



    这是一台理想L7(图片|配置|询价),图中圈画出来的这些小圆点就是超声波雷达探头。超声波雷达探头的形状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你也可以数一数你的车身周围有多少个探头。


    一般来讲,超声波雷达探头分为两种,一种是位于汽车前后保险杠上的,业内称为UPA(Ultrasonic Parking Assistant),用于探测汽车前后障碍物。另一种位于汽车侧面,称为APA(Automatic Parking Assistant),用于探测侧方障碍物。


    两种探头的区别在于工作频率以及功率不同,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探测角度和距离不同。通常,APA探测距离更远,成本更高,功率也更大,但角度更窄。



    翻译成人话就是,UPA主要负责停车时告诉驾驶员,车身跟墙面等障碍物还有多远距离,而APA则保证了在倒车入库过程中,车头和车屁股不会撞上周围的柱子。泊车时看到车身与障碍物距离显示越来越近,就是超声波雷达在工作。


    当然,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不需要关心什么UPA、APA,只需要关心雷达探头的分布位置和数量。在高端车型上,通常配备了前六后六共十二个探头。这里前六后六的意思是,车头保险杠上有4个前雷达,车头轮毂上有2个侧雷达,为了方便称呼统称为前六,后六同理。


    而一些廉价或者低配车型上,可能只有后向4个雷达探头。在这种车型上,驾驶员无法从雷达显示得知车尾侧向的障碍物以及车头全向的障碍物情况。有些车型同样只有4个探头,但分布为前二后二,此时车辆就可以同时探测前后的障碍物情况。一般来说,探头越多、覆盖方向越广越好。



    在大部分车型上,时速低于30km/h行驶时,不管是挂D挡还是R挡,超声波雷达都会自动介入探测。不管是一头扎进去停,还是安分地倒车入库,雷达都会告诉你车身与障碍物还有多少距离。因此,李想认为D档行驶时超声波雷达不工作的言论是不成立的。


    说到这肯定会有人疑惑,激光雷达不同样也能探测路况信息吗,为什么L7 Max的激光雷达没有参与扫描呢?


    激光雷达的局限


    首先要了解的是,理想L7 Max的激光雷达位于车顶,数量只有1颗,其视场角度为横向120°、纵向25.4°。



    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人类眼睛的视场角度横向为124°,但纵向为70°,几乎三倍于激光雷达的视角。也就是说,激光雷达实际能看到的范围只有我们视野的三分之一,相当于遮住眼睛看世界。


    车企为了最大化利用激光雷达的远距探测能力,通常会把车顶的激光雷达视角尽可能地调整为正前方。所以,在低速挪车时,汽车的激光雷达可能就是个远视眼,根本看不到周围有什么东西,自然不会对其建模,进而告诉行车电脑要采取避障措施。



    那为什么不增加激光雷达的数量来全方位探测呢?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没钱。



    虽然激光雷达造价已经相比从前的天文数字降低了好几倍,但目前成本价依然在约一千美元一颗。这价格,比买一颗加利福尼亚产的苹果都要贵,而这部分成本都会转嫁给消费者。况且,一颗激光雷达负责建模前方路况也足够用了,所以主流的方案都是采用一颗。


    但作为成年人,肯定是想“我全都要”的。有没有一种雷达,既造价低廉,又能有激光雷达的性能呢?



    4D毫米波雷达:正是在下


    毫米波雷达并不新奇,几乎所有配备了L2辅助驾驶的车型都会装载。但目前的毫米波雷达有其局限性,它只能探测一个二维水平坐标(x,y),相当于一个棋盘,系统只知道某个位置有个棋子,但并不知道它是扁的五子棋还是高的象棋。4D毫米波雷达增设了一个维度的天线,因此能实现纵向的探测,从而达到与激光雷达同样的三维建模。


    之所以叫4D,其实是因为还包含了建模对象中的速度信息,即系统可识别的信息为(x,y,z,v)四项,故称4D毫米波雷达。



    雷达.gif

    4D毫米波雷达的成本只需要激光雷达的十分之一。目前唯二搭载4D毫米波雷达的车型,新款特斯拉Model S(图片|配置|询价)和Model X(图片|配置|询价),其毫米波雷达成本为120美元。虽然价格上打了一折,但探测范围依然能做到160米,与激光雷达差距并不悬殊。


    但目前4D毫米波雷达还不成熟,无法大规模量产,也无法完全替代激光雷达。作为消费者,我们只需要等待汽车厂商迭代技术即可。


    写在最后


    在被网友以及理想自家团队爆锤一顿后,李想在半夜发了“道歉”微博,表明自己确实弄错了,算是给这次乌龙画上个句号。



    李想懂产品,因此才能搞出爆款的产品,但他确实不怎么懂车。


    作为消费者,我们还是要认清车辆辅助功能的局限性。还是那句话,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针对这次理想车主撞击石墩的情况,也希望理想官方查明原因并优化。

    .万次阅读
    104评论
    41赞同
    收藏
    分享
    104评论
    4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