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不只关乎市场,也关乎公平!长城汽车公开举报比亚迪事件全解析

    青岛汽车生活头像青岛汽车生活头像
    青岛汽车生活2023-05-30

    一石激起千层浪!

    5月25日上午10时许,长城汽车在其官微上公布一则举报比亚迪的声明。该声明显示,长城汽车4月11日就比亚迪秦PLUS DM-i(图片|配置|询价)、宋PLUS DM-i(图片|配置|询价)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而秦PLUS与宋PLUS车型为比亚迪前4月贡献了近1/3销量。而比亚迪随后则针锋相对作出回应。该公司表示,测试车辆严格来说,不符合国标要求的送检状态,因此检测报告无效,长城汽车不能以此作为依据,并直言“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

    插混车型追求排放达标,为何要用高压油箱?

    简单的解释一下长城汽车的诉求,咱们国家对于整车蒸发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是有明确要求的,为了达标,市面上主流的插混车型与增程车型都采用了高压油箱,当然,长城也是使用的高压油箱。但是,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的却是常压油箱,而长城汽车认为,比亚迪这两款车型采用常压油箱是无法通过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而值得一提的是,高压油箱加上相关的部件,成本约为1000元左右,而常压油箱的成本则要低的多。

    从技术角度来说,常压油箱和高压油箱最大的区别是油箱内部压力不同。常压油箱箱内燃油蒸气压力达到4~7kPa时,位于燃油箱上的燃油蒸气阀打开,燃油蒸气将被释放到炭罐内。高压油箱一般可以承受35-40kPa的蒸气压力,油气会在高压下继续留在油箱内,到发动机运行的时候才会经过碳罐进入歧管。

    传统燃油车因为发动机一直在工作,炭罐保持运行,可以将多余的燃油蒸汽吸附,再导入发动机内燃烧,避免向大气挥发,但插电混动车型由于发动机运行时间短,炭罐吸附饱和,多余的无法吸附的燃油蒸汽从而泄漏到大气中。插电混动车型之所以采用高压油箱,则因为高压油箱内部压力可以高达35至40kPa,是常压油箱的4倍以上,能够让燃油蒸汽在高压环境下一直保留在油箱内。

    对此,有汽车博主表示,“如果插电混动车型不用密封高压油箱,一般无法通过国6燃油蒸发测试,当然,不排除黑科技的出现”。

    比亚迪回应:我真的有“黑科技”

    对于长城汽车的公开举报,比亚迪方面表示,长城汽车的举报程序存在问题,“测试车辆严格来说,不符合国标要求的送检状态,即应由第三方抽样、保管及送检,并要求完成3000公里磨合后测试,而长城送检的车辆在检测时,里程仅为450-670公里”。

    此外,比亚迪方面也颇为自信的表示,“作为全球第一家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的企业,比亚迪在插混技术上有二十年的积累与迭代,不像有些同行想的那么简单”。而5月29日,比亚迪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解释!

    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常压油箱燃油蒸汽排放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蒸发排放达标。其指出,比亚迪 DM-i 是基于电动车平台设计的双电机串并联架构,可以实现发动机和车轮的解耦(脱开连接),在 EV 模式下发动机可以灵活启动,燃油蒸汽可以进行自由脱附(抽走碳罐内油汽)。同时加上多控制单元的协同策略,以及对碳罐特性的深入研究,研发的常压油箱的燃油蒸汽排放控制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 PHEV 在碳罐饱和前,即便车辆在 EV 模式下长时间使用,也会自动启动发动机,4分钟左右即可解决问题,既不增加油耗,也不增加噪音,还能完成燃油蒸汽脱附、车辆发电和发动机养护,既合情合理,又合规合法。

    比亚迪还通过举例来解释,比亚迪PHEV车型使用常压油箱也能符合排放法规标准。其以深圳地区为例,车辆停放时,油箱里每天可产生3~5克油汽。EV工况下每行驶100公里可产生1克左右油汽,产生的油汽被碳罐吸附,平均下来,一天碳罐重量增加4~6克。如取均值5克/天,6天后碳罐重量增加30克。以比亚迪1.5L自吸发动机为例,高效脱附4分钟左右便可实现40~50克的脱附能力,可以确保蒸发排放合规。

    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只是比亚迪相关人士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的回复,并非正式的官方公告,其具体使用能否满足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标准,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认定。

    业内技术人员及相关车企的看法

    在知乎上,被认证为“汽车盐究员”、“2022汽车年度新知答主”的JackyQ表示,“从技术角度来说,要想整车蒸发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达标必须要用高压油箱,甚至部分合资企业还上了电控电动主动吸附系统,确保不能超标”,“多家自主品牌技术中心都进行了市场车辆的逆向排放测试,CD模式测试确实过不了”,“比亚迪也在研究今年年中开始要换上高压油箱”……

    而有意思的是,理想汽车创始人、CEO李想也在微博上谈了自己的看法,“理想ONE的高压油箱是一个韩国企业开发的,当时国内还没有供应商可以研发高压油箱。当年很多专家不理解为什么用金属高压油箱,还被黑了好久……L系列我们通过联合研发的方式,支持一家本土企业成功研发高压油箱,并把制造工厂放在我们常州工厂旁边”。

    零跑汽车COO也在微博评论表示:在野蛮生长的环境下坚守初心,造用户需要的车。因为C11增程的车主会长时间使用纯电模式,因此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已选用最大承压能力达35kPa的高压油箱,并且在全工况下都能满足国6b排放标准。

    分析事件的可能走向

    一、长城汽车举报内容属实,确认比亚迪相关车型排放不达标,那么比亚迪将对相关车型进行召回整改,并可能招至巨额罚款。如果两款车型进行召回,除了需要额外支出大笔费用外,还可能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二、比亚迪应用相关专利,在使用常压油箱的情况下亦可符合排放标准。那么,长城汽车将面临严峻的舆论考验与市场考验,其举报比亚迪而产生的品牌影响、资本市场动荡,或许只能通过诉讼解决。不难想象,到时,长城汽车的品牌形象会受到剧烈的影响。

    三、两家车企既往不咎,和好如初。前段时间吉利和长安也围绕银河设计是否抄袭而争执过,但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并签订战略合作。而比亚迪汽车与长城汽车在2021年还有过良好的互动,比亚迪于2016年1月提交“魏”商标注册申请,在2021年11月决定将其转让给长城汽车。同时,长城汽车将其他注册商标转让给比亚迪。

    点评:在环保法规面前,我们能不能更严肃一点

    在这件事情出来前后,很多车评人似乎都喜欢谈所谓的“市场影响”,谈“销量影响”,谈“自主品牌的团结”,也有人开玩笑“长城汽车已经给比亚迪做过质检了,除了油箱有点问题,其他没毛病”!似乎就是没有人关心一下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达标的问题。

    笔者是2004年年底进入汽车圈的,那会的排放标准还是国二,这些年来,笔者看着汽车界由国二一步步升级到国六b,而每一步的升级,都需要汽车企业投入真金白银去对动力系统进行升级,而每一次临近升级时,都有很多老款车型降价甩卖。可以说,汽车界对于环保法规真的是不吝啬投入,来严格执行。

    反过来说,环保法规对于每一家车企而言,都要做到绝对的公平。如果有的车企为了降低成本,能用不当的方法蒙混过关,那么对于其他车企而言就会很不公平,进而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汽车企业都会想办法在环保法规面前“偷奸耍滑”,那么,我们每一个人所生存的环境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对于长城汽车公开举报比亚迪这一事件,相关部门还是应进行透明、详尽的调查,给各方一个真正公正的结果。

    次阅读
    1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