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一汽奥迪彻底沦为“二线”,孙惠斌难辞其咎

    燕赵女司机头像燕赵女司机头像
    燕赵女司机2023-03-13

    在与奔驰、宝马的竞争中,奥迪逐渐掉队。

    2022年,一汽奥迪累计销量635588辆,下滑幅度由2021年的3.6%扩大至9.3%,而相比宝马的销量为791985辆,同比下滑6.4%;奔驰的销量为751714辆,同比下滑0.9%。一汽奥迪的成绩不仅处于BBA阵营中垫底的水平,而且同比降幅也最高。

    而进入2023年后,差距又被进一步拉大。今年1月份,宝马在华销量62022辆,奔驰紧随其后,销量达到60869辆,一汽奥迪则继续位居第三位,但仅仅只有36823辆,是宝马销量的近乎一半。显然,一汽奥迪已彻底被奔驰、宝马甩开,逐渐沦为二线豪华品牌。

    为何大家都不认“四个圈”了?究其原因,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一汽奥迪的标签逐渐模糊化。

    从最早的“官车”,到后来主打的科技,一汽奥迪在国内的定位发生了改变。可如今,随着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各家的大灯一个比一个花哨,投影、灯光秀……“奥迪灯厂”便自此黯淡无光。另外,华为、理想、小鹏、蔚来等车型的智能化车机系统都表现出了更强的功能性和易用性,奥迪引以为傲的数字化座舱“完败”。因此,奥迪主打的科技,也成了空中楼阁,相比宝马的运动操控,奔驰的舒适豪华,奥迪的品牌标签是最立不住脚,也是最容易被攻破。

    为了自救,一汽奥迪走上了降价的道路。此后,奥迪的市场价便成为了BBA同级别车型之中最低的存在。而根据威尔森统计数据显示,奥迪的平均成交单价仅有32.50万的水平,甚至比路虎、雷克萨斯、林肯等二线豪华品牌还要低,彻底露出了“二线豪华”的真面目。这也使得奥迪的品牌号召力在国内越来越低,甚至很多消费者认为,如果不打8折就不值得入手。

    而降价的背后,反映的恰恰是产品力的下降。从托森差速器减配到多片离合器的差速器,从AT变速箱减配到双离合变速箱,甚至,上一代奥迪A4L用上了1.4T发动机。而极致的节约成本也不断牺牲产品品质,打开国内某知名投诉平台来看,诸如变速箱异响/顿挫、影音系统故障、部件开裂、车身异响、天窗漏水等质量问题在A6L、A4L及Q5L等主力车型上层出不穷。

    一位奥迪A4L车主就投诉到,大灯流胶泪痕,经销商不给处理;天窗漏水,异响多次维修未能解决;挂挡挂不上店里检查不出问题;加油不走问题检查过多次也不能解决;制动踏板上下跳动制动失灵,进店好几次也不能检查出问题;发动机舱发出哒哒哒的异响、底盘嗡隆嗡隆响也查不出来;转向机异响,打方向方向盘异响,跑偏也不给修;车里主机滴答滴答的响也解决不了,反正是到店就说没有问题。我带着故障灯过去店里,还是说车子没有问题。

    另一位奥迪Q5L车主则表示,购车4个月先后发现如下问题,1、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1200转左右加速,油门踏板及方向盘都明显抖动共振。2、换挡时变速箱出现异响及拖拽感。其中”共振“及”变速箱异响“问题,已经有不少人投诉,至今没有妥善解决。近期再次去4S店沟通,售后服务人员态度恶劣,一开始不想接待,但无奈是厂家下发任务。当确认存在共振抖动问题后,没有解决问题,售后回执单上想填写”检查正常“,被我拒绝,沟通时态度傲慢,说”奥迪40多万50多万的车都有抖动问题“。奥迪Q5L为高销量车型,但是质量堪忧。

    而一位奥迪A6L车主投诉称,车在怠速的状态下时常抖动,任何挡都抖,最严重的是,凉车打火抖得相当严重,去4S店说通病就给我打发走了,奥迪就这么个态度与服务吗?另一位奥迪A6L车主还说到,新车6个月发现6个问题,新发现内饰异响,一汽奥迪品控属实堪忧。

    最后,一汽奥迪在国内逐渐失去话语权的另一重要原因无非是,未能跟上电动化的步伐。

    首款纯电产品e-tron,高达54.68-64.88万元的售价,想卖好都难;虽然第二款车型Q2L e-tron售价24.38万,但325公里的续航实在“不堪入目”,况且上述两款车型都还是“油改电”。接二连三失利后,一汽奥迪意识到“纯电车不能再这么玩了”,于是,第三款纯电车型Q4 e-tron姗姗来迟,可“换壳”大众ID.4 CROZZ的嫌疑,也让消费者提不起兴致。反馈到市场上,2023年1月份,奥迪Q4 e-tron(图片|配置|询价)的销量为508辆,奥迪e-tron销量15辆,而Q2L e-tron仅卖出10辆。

    虽然没卖多少辆,但安全性能却令人担忧。2月12日,西安一辆奥迪Q2L e-tron(图片|配置|询价)发生起火“自燃”,据报道,这辆车刚买了1年多,年前曾送到4S店检修过一次,车主早上正常驾驶,突然闻到车内有类似胶皮烧焦的味道,立即将车停在路边,没想到刚下车就着了。虽然此次自燃的原因还在调查中,但此事难免会劝退一部分潜在的奥迪新能源消费者,毕竟安全无小事。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孙惠斌曾表示,“Q4 e-tron是一汽奥迪电动发展进程的里程碑。”那么,将Q4 e-tron定义为里程碑,那么此前的e-tron以及Q2L e-tron是否是战略失败的产物?一汽奥迪之所以在过去三年停滞不前,除了产品的确存在竞争不足问题之外,负责营销的孙惠斌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我们看到,今年3月1日,曾慧芳正式出任奥迪中国市场营销及销售执行副总裁,向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直接汇报。

    可以说,如今的一汽奥迪几乎陷入了两面失守的处境,一边要应对传统豪华品牌的攻势,另一边,造车新势力也对它发起了挑战。暴跌的销量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了一汽奥迪的“底牌”,相比于奔驰、宝马,一汽奥迪抵御市场风险和波动的能力,明显是不足的。随着中国市场的成熟,消费者对一汽奥迪品牌的认知越来越清晰,一汽奥迪豪华的定位也将被改写。

    .万次阅读
    461评论
    29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