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疫情政策放开,明年的汽车市场会更好吗?

    纯电车EV头像纯电车EV头像
    纯电车EV2022-12-26


    在疫情的冲击下,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幸运的是,新型冠状病毒经过不断变异,毒力在不断减弱。再加上此前大规模接种疫苗,感染病例症状总体较轻。


    在此背景下,疫情防控政策得以放开。随着疫情的松绑,2023年汽车市场又会走向何处呢?


    疫情之下的汽车行业


    汽车行业算得上是疫情影响的“重灾区”。自2019年底爆发新冠疫情以来,“缺芯”、“停产”成为汽车行业热词。


    由于疫情冲击,导致汽车行业被迫停产或者减产。新能源汽车对芯片需求日趋旺盛,加重了芯片供应紧张的难题。根据AFS数据显示,这两年全球已减产约1490万辆汽车。同时预计,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将攀升至456万辆。


    疫情之下,青年用户购买力变弱,新车市场受到冲击。据数据显示,2014-2020年,中国车市35岁以下青年加速涌入二手车市场等,导致中国新车市场的首购占比,由65%大幅下滑至40%。根据预测,2021-2026年,青年用户主导的首购新车市场的占比将大幅跌至20%。


    今年的“金九银十铜十一”销售旺季也罕见地出现下滑,其中1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64.8万辆,同比下降9.3%,环比下降10.6%。


    尚在恢复元气中


    那么,现在放开疫情之后,汽车市场能否重现生机了呢?


    会重现生机,但不是现在。目前,汽车产业还处于有序恢复阶段。尽管新冠致死率很低 ,但感冒是难以避免的。如今正处于大规模爆发新冠疫情的阶段,汽车行业也不能幸免。


    据网上人员爆料,自放开后,某车企员工中1/4发烧感染请假,1/4发烧退烧了已经复工,1/4感染了症状轻微坚持上班,1/4还未感染,开工率在60%。


    放开疫情管控后,如何快速复工复产是车企亟待解决的事儿。不久前,岚图汽车就透露,12月份有武汉65%左右员工已经居家,力求做到稳队伍、稳生产、稳服务,全力保障生产和交付。


    因此,短时间内,车企还在逐步恢复元气,明年有望“回春”。


    根据预测,在防疫政策中性的背景下,预计2023年乘用车销量为2365万辆,同比下滑2.0%;其中2023年Q1、Q2、Q3、Q4同比增速分别为-15.7%、+19.6%、-7.3%、-1.1%。而伴随着疫情放开,2023Q2-Q4的销量存在超预期的可能性。


    2023年汽车行业走向


    正如上文所说,芯片短缺与疫情分不开关系。如今,疫情放开,使得芯片生产能力得到提升,再加上芯片供应商积极扩产,2023年缺芯问题将得到改善。而车企的供应链压力减弱,从而降低断供的风险性,保证顺利交付。


    不过,2023年,车企面临的挑战也十分艰巨。


    众所周知,2022年是补贴政策的最后一年,车企本身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比如,动力电池价格上涨,2023年没有补贴政策的车企,成本压力将加剧。


    此外,新能源汽车竞争也将愈发激烈。此前,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是插电混动、增程式以及纯电之间的竞争。2023年,不温不火的氢能源要加入战局。


    根据规划,2023年前,北京力争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2025年前,力争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尽管这一数字对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微不足道,但对氢能源汽车发展具有突破性意义。


    同时,不少车企也纷纷加注氢能源领域。其中,海马汽车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将在2023年在海南开展模拟示范运营。现代汽车计划在2023年引入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


    写到最后


    总的来说,疫情的放开,给汽车市场注入了生机、活力。至于车企未来的走向,完全是各凭本事。竞争更加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加之政策红利的退坡,车企唯有自食其力,才能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纯电车纯电汽车专业资讯

    公众号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