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威马M7完成第二轮极热环境下的整车测试

    绵阳威马用户中心头像绵阳威马用户中心头像
    绵阳威马用户中心2022-08-20

    威马M7(图片)于今年1月在牙克石、黑河等地完成了极寒环境下的全面验证和测试工作,并取得好成绩之后。近日,威马M7又前往“热极”的新疆吐鲁番,完成了第二轮极热环境下的整车标定和验证工作。据悉,此次测试主要是在极端高温环境下,针对动力电池的能耗、热管理系统TMS、空调系统性能、充电功率和稳定性,以及三电标定、底盘联调、整车高温耐候性等多方面展开对标验证。

    此次测试的主角是威马汽车旗下的中大型纯电动轿车—威马M7。新车基于Maven概念车所打造,并搭载了第三代Living Motion电动动力总成平台。全车共配备了3颗激光雷达,NEDC续航里程将超过700km,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上市。

    极端高温环境下:威马M7百公里能耗仅15.6kWh

    为有效降低极端环境下的能耗,威马M7进行了整车系统级优化和调校,其搭载能效更高的第三代Living Motion动力域总成,小而精的高效能电驱总成效率超过95.3%,极佳的能量利用率实现3%的续航提升;此外,精心调校、匹配的动能回收系统还能再提升4%续航里程。

    在降低能耗方面,威马还有一个独特的创新设计,就是AGS智能呼吸格栅。它采用威马自研控制算法,具备主动开闭功能,可以根据状态自主设定开启大小,做到高温及时散热,低温主动保暖。AGS智能呼吸格栅会综合电池、车速、冷却系统等要素自主设定全开、全闭及不同程度的开启状态。

    极端高温环境下:空调系统仅需5分钟便能快速降温

    在热浪和烈日之下,很多座舱秒变“桑拿房”、“美黑室”。为了解决这一痛点,威马M7的空调系统针对极端情况做了特殊优化,从60℃降至26℃仅需9.5分钟。对比懂车帝新能源车夏测数据,M7极端高温下的空调制冷性能处于领先地位。

    想要座舱清凉舒适,就要具有出色的保温隔热性能。为了阻隔热量进入,威马M7全景天幕采用了纳米镀银、PVB灰膜、Low-e镀层等三重防晒的隔热玻璃,紫外线阻隔率达到99.99%,总能量透过率(TTS)≤15%,大幅领先同级别车型,真正解决智能电动车秒变“桑拿房”的用车痛点。

    如同家用空调的“变频”功能一样,M7热管理系统也会基于环境温度、电芯温度等系统状态和用户的个性化设置,对空调功率进行精准控温,无论伏暑还是大寒,车内环境舒适度始终如一。通过算法优化及标定匹配,威马M7可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适配不同工作模式,在高温环境能耗也仅为1.13kWh/h,带来真正的“空调自由”。

    极端高温环境下:直流快充充电30%-80%仅需38.6分钟

    充电速度一直是很多电动车用户的心头病,高温环境充电电流减小,会导致充电速度变慢。在这方面,威马M7也有自己的“功夫”——它采用分布式的BMS架构,可以使电池系统保持在最佳工作区间。

    非充电状态下,通过电池温度智能预控功能,可使电芯温度保持在36℃以下的最佳状态,随时为充电做好准备;在进行高温快充时,可通过自研算法智能控制冷却系统的降温速率,确保电池包冷却系统处于最佳状态;与此同时,BMS还可对电池过充、过放等场景进行严格监测和保护,确保用车安全。

    不止要在充电环节保护到位,得益于SOC算法策略和优秀的电芯温控管理,极端环境下M7电芯温差也非常小,有效避免热失控情况的发生,做到高温环境用车、充电皆可零焦虑。

    另外,M7还进行了极端高温下的动力性测试,通过极速地稳定行驶、爬坡极速行驶(4%、12%不同坡度)等全方位验证电驱系统的可靠性。M7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可对电机、空调以及其他附件进行更智能的能耗协调管理,当用户需要大功率行驶时可充分将电池能量赋予电机进行输出,确保驾驶者直面复杂环境的自信。

    从-30℃的极寒环境到地表温度达60℃的极热环境,威马M7在续航能耗、空调以及充电方面的表现均得到了严苛而全面的检验。而威马M7的量产版车辆还将拥有超过700km的续航里程(NEDC),最快将会在今年第四季度上市销售。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