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剑指”新能源汽车!汽车三包新规定从今天开始实施新规定

    今日车界头像今日车界头像
    今日车界2022-01-01

    汽车三包政策对消费者和厂家有多大“保障”和权益,相信“尝试”过的人都清楚里面的好处。而汽车的三包政策,指的就是汽车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实行“包修、包换、包退”的特点,对于卖方和买方都是一种信用保证的办法之一。虽然自2013年以来三包政策不断完善,可是依照目前来看之前的三包政策依然还存在“漏洞”,而2022年的第一天,汽车三包法也“顺应”发展而落地,实现了漏洞的填补。

    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对于家用汽车的三包范围和退换条件都有所增强,尤其是对于消费者的保护力度更加倾斜。相比较已经成熟的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此类的三包政策“依据”还是不够强大,所以此次的三包新政策,基本上都是冲着新能源汽车展开的。

    家用汽车三包新政策“剑指”新能源汽车

    2022年1月1日施行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首先对经营者提出了更加严格和严酷的责任要求,在出厂之前就有对应的标准需要参考,然后才能流入市场。不仅如此,更扩大了家用汽车的三包范围,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来讲,新能源汽车可能“面临”地退换货等要比燃油车更宽泛。

    而从后往前推,这类的问题主要还是在电池方面。尤其是夏天与冬天电池的反差明显、电池标注的续航里程、电池耐用性等等都可能成为消费者退换货的主要理由。而且规定还明确指出,“新三包”还要降低退换车的条件门槛。例如因质量问题修理时间超过35日或者因同一产品质量问题累计修理超过5次的,消费者可以选择换车。

    但是修改后的规定为,只要修理时间超过30日(放宽了5天时间),修理次数只要达到4次的,消费者就可以选择更换或者退车。由于传统燃油汽车已经日渐成熟,但是对于电池、驱动电机等新能源汽车而言,这类的问题或许在日后有一定的爆发量。所以说,此次的新三包就是剑指新能源汽车。

    政策虽好,但是执行起来依然任重而道远

    自2012年12月29日起施行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来,其中一目了然地解释了各自的责任和归属,但是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从每年的汽车投诉量就可以看出来,虽然有三包法作为辅助,可是汽车退换等问题依然是汽车市场上最大的问题。

    尤其是汽车三包的执行力度依然不够,因为汽车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需要车主自己来进行举证,这样的结果就是浪费钱财和精力。纵然可以通过自己举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可是通过鉴定来实现维权而达到目的的消费者基本上微乎其微,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在上海车展上站在车顶维权的特斯拉女车主,虽然自己举证,但是对于举证的权威性都是漏洞百出。

    这就导致车主即使认为特斯拉确实存在问题,可是由于鉴定机构的不完善,纵然有足够的证据也不能完全说明车子就有问题。其他的鉴定机构只需要出具一份汽车没有问题的报告,车主鉴定的报告就会大大减分。所以,纵然三包法不断地完善,可是除去三包法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更多。

    所以新规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建立第三方争议处理机制,可是,鼓励建立第三方争议处理机制只是鼓励建立,但是并没有完全实行或有对应的法律法规,这在真正实行起来的时候依然还会遇到阻力。虽然这一制度的建立,将进一步节约消费者维权成本,减轻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负担,可是消费者却感受到从一个无底洞进来又进入到另一个无底洞。

    新规定虽然对于退换货的时间、要求、机制、补偿等等全部落实到位,可是对于具体执行依然没有对应的标明。而厂家对于一件退换货的事情可以采取长效时间处理,可是对于消费者而言,时间和精力却都承受不起。

    这也就是为什么三包法虽然实施,可是目前通过自我鉴定而维权成功的案例基本上没有的原因。道路依然还漫长,传统燃油汽车经历了8年的时间在汽车三包方面的投诉量依然居高不下,这还是鉴于传统燃油汽车已经成熟的情况下。

    而新能源汽车才刚刚起步,虽然新技术可能会超越,可是质量问题依然还是最大的问题之一。那么在实行三包的时候,碰到的问题就更多,还需要探索得更多。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