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一个被小股东们“集体反对”而流产的车企,损失无法估量

    今日车界头像今日车界头像
    今日车界2021-11-21

    格力,一个被认为投资者羡慕的企业。尤其是小股东们,通过格力不断整合及发展,股东们基本上赚的是盆满钵满,即使凭再多的钱或许都买不到他们抛售的股票,因为他们压根不会去抛售,凭借手上的股票就能够吃香喝辣。而这些小股东们,也一直被认为是支撑格力走到今天的“功臣”。可是,功臣有时候也犯傻。

    新能源汽车的诞生,让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很多车企彻底翻了身。投入产出比呈直线上升的状态,纵然最后以破产或倒闭为结局,但肯定赚得不少,并且能够成功脱身。而格力当初就差点搭上这艘赚快钱的航班,如果当初能够搭上新能源汽车,或许现在的小股东们会更高兴。可是,就是这么一块蛋糕,让小股东们给集体否决了。

    董明珠的造车梦让小股东们“搅黄了”

    早在2016年,格力电器就曾停牌打算以130亿元的价格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打算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但是就这样的一个收购方案,竟然遭到格力电器小股东们的集体发对而搁浅。随后格力掌门人董明珠拉上万达董事长和京东董事长携资30亿元注入珠海银隆,获得22.388%的股份,董明珠持股比例为7.46%,位列珠海银隆第五大股东。

    随后董明珠再次持资加入,获得17.46%的股份而成为珠海银隆第二大股东。试想,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的2016年,如果能够搭上顺风车的话,尤其是得到格力电器的全力支持,或许汽车制造企业会迎来重新洗牌的境地。外加上珠海银隆和格力相辅相成,势必成为造车势力中绝对的领头羊,按照之前的规划,盈利自然水到渠成。

    现在回过头来看,即使再小的车企都能够赚得盆满钵满,而一旦当初格力电器能够收购珠海银隆,或许现在的小股东们的回报利润就不仅仅是格力电器,或许还有格力汽车的回报。而不知道那些小股东,现在想想是不是应该当时支持收购珠海银隆呢?但是,董明珠显然没有放弃造车梦。

    董明珠的造车梦破碎 管理层监守自盗

    就在遭到小股东们集体反对以后,董明珠凭借个人的影响力拉上两位大佬入资珠海银隆,而且中集集团、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燕赵汇金国际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都在同时注资珠海银隆。注资后珠海银隆迎来了辉煌时期,在隔年的2017年新能源客车销售了6626辆排名全国第四,到2018年销量更是仅次于宇通、比亚迪排名第三。

    而董明珠的造车梦,从珠海银隆最辉煌的时候开始破灭了。由于珠海银隆使用的是钛酸锂电池,导致电池成本增高,同样势必影响车辆的售价。而别人使用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显然成本更低,在价格方面自然要优胜于珠海银隆。到2019年销量下滑62.76%,其余的车型更是因为售价高而销量停滞。

    祸不单行,2018年珠海银隆因为被爆出拖欠供应商货款达10亿元之多,银隆新能源汽车上市计划被一度叫停,随后更是减产、法院查封产业园,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魏英仓、高管孙国华因为涉嫌侵占公司利益而被控制或出逃。这次的影响不亚于电池问题,董明珠的造车梦彻底被击破,只因为管理层监守自盗而破碎。然而,董明珠并不想放弃造车。

    董明珠五年后圆造车梦 小股东们后悔吗

    纵然如此,在管理层出现“缺陷”的时候,董明珠开始新一轮的布局。就在十天前珠海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其实不用多想也知道,加上格力两个字就已经说明银隆新能源汽车正式成为格力旗下的新版块业务。董明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造车梦,不过这个梦想来得稍微晚了一些。

    为了能够短期内能够打造强势团队,“银隆新能源招聘”官方公众账号就已经在9月份的时候开始“招兵买马”,招聘储能研发、电池研发、汽车研发、等方面的岗位。其中,汽车研发在珠海、成都、洛阳均设有岗位,涉及车身工程师、技术工程师、整车电控工程师、仿真工程师等;电池研发岗则在珠海、邯郸、天津。

    对于格力钛新能源汽车没有疑虑,但是坚持钛酸锂电池的技术路线却成为最大的障碍。要知道对于三元材料等动力电池技术,银隆新能源的钛酸锂电池的技术争议较大,在市场上也一直被谨慎看待。而当初让小股东们一票否决错失新能源汽车黄金时间,不知道小股东们现在还后不后悔,毕竟五年的时间完全可以达到量产、上线、销售、获利。

    企业陷拖欠货款、销量下滑、管理层出事泥潭,按理来说很多投资者会直接放弃,尽可能地止损。但是董明珠却反方向而行一直注资银隆新能源汽车。这是因为董明珠有明确的意志力,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期间董明珠就明确表示造车不会盲目跟风,主要是看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尤其是从技术储备包括使用场景、需求,是一个渐进过程。

    或许,有人会说董明珠在投资了手机以后也没有见到明显的效果。其实这种说法明显有失偏颇,就像现在投资传统燃油汽车是相同的道理,当市场饱和的情况下自然没有市场竞争份额,而手机也是相同的道理。

    但是新能源汽车则不同,虽然早在2014年就已经开始规模性的进军领域,可是短短的几年时间其实也不能说明什么。毕竟技术的进步和电池、电机、续航里程等都能够左右行业内的风向标,即使7年的时间也不会拉开太大的差距,而且只要定位准确也能够获得不错的效果。而董明珠本人也承认,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而当初集体反对董明珠收购银隆的小股东们,不知道看到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暴利”不知道作何感想。或许现在心里默默地想,如果2016年收购成功,现在的股票价格完全不是同日而语的。在五年后再次进入,或许要等待很久。

    次阅读
    1评论
    13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1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