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论中端轿车:实力悬殊与真实定位

    天和Auto头像天和Auto头像
    天和Auto2021-11-07

    盘点车系:

    • 日系
    • 德系
    • 美系

    国产轿车。

    一般认为价格在15-30万区间的轿车属于中端车,30万以上才算进入中高端阵营;这个价格分级标准其实没有“和国际接轨”,很多喜欢合资车的消费者不都认为外国汽车品牌高级嘛,那么就先来看几台所谓的高端车的真实价格吧。


    先看日系轿车里的雷克萨斯吧,ES系列被视为高端车,定位高于凯美瑞和亚洲龙;但是它的美版起售价只是39500$,折算后的起售价为25.27万,尴尬的是美版没有ES200,起步就是技术稍显落后到排量足够大的六缸NA机头。这说明了什么呢?

    其次奥迪A4L是普通被认为是高端车的吧,然而它的起售价仅为37400$,折算后只是23.92万;宝马3系的起售价最低为35795$,奔驰C级的价格是4万欧出头,5系等车实际起售价也只是4~5万美元,这些车没有想象中的定位高。那么如果以美版或欧版售价在国内市场给这些车找个定位的话,实际都只是中端车而已,反而是一些国产轿车出口到欧美的价格要高得多,这就是真正懂车的爱好者不会认为这些车有什么高端的原因。



    那么这些不够高端的合资轿车,其真实水平应当如何排名呢?

    日系汽车的定位应当是最低的,以两田一产为例,其在北美市场的理想表现只是因为价格足够低,定位偏高的车的销量其实都很差;尤其是那些价格严重需要的越野车,比如陆巡、途乐、帕杰罗等,这些车在欧美几乎看不到,只能在汽车工业较为落后的中东、非洲或东南亚还有些市场(合资版本全数停产)。

    日系车差在哪呢?

    就以雷克萨斯ES(图片|配置|询价)200为参考吧, 这台车面向国内市场销售的版本使用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与亚洲龙和凯美瑞一样;一台把起售价定在30万左右的车(面向国内),用2.0L NA这种低标准的发动机,配合无级变速器,这是典型的“日式冷幽默”,可以说除了日系汽车以外,往前倒几年是连众泰都不会给C级车用这种组合的。


    油电混合版本用低水平的米勒循环2.5L发动机配合E-CVT,其内燃机水平面对国产米勒循环1.5T都有差距,E-CVT的电驱部分动力储备也不算充足,运行模式还是以油电混合为主,而这种系统更适合内燃机发电为主的增程模式。所以这套系统既没有理想的动力体验,也因内燃机没有变速器而无法有效控制油耗和NVH,它以120km/h的时速续航,噪音强度是超过64db的哦。

    尴尬的是ES 260版本超过65db,300h混动版稍低一些但也接近64db,这个成绩很一般。

    至于操控水平也可想而知,能够用这种动力传动系统,其仅提供前置前驱选项的车,注定是不会有什么操控感可言的;ES进行麋鹿测试出现了这种场景,极限突破不了70km/h,比一些SUV还要差不少。


    丰田所谓的高端轿车就是这种水平,在了解了ES系列真实的定位后,定位更低的凯美瑞和亚洲龙的真实驾驶也就了然了,这种水平的车很难够资格进入中端,混动版本也只是面前进入中端阵营而已。

    剩下的本田没有什么像样的车,1.5T的选项只是入门级标准,适合定位10-15万区间,混动版本的水平和丰田相当;日产不搞什么混动车,涡轮增压发动机倒是还行,比如天籁的2.0T动力就比雅阁或亚洲龙好得多,然而变速器还使用CVT,这就大幅拉低了整车定位。日系汽车的极限就是中端定位,但在中端阵营中排名较低。



    欧系和美系

    欧系车的知名品牌无非是BBA和大众汽车,其次有捷豹路虎、沃尔沃等,这些车的性能普遍优于日系汽车,这是没有争议的;不过综合水平似乎还是要低于美系轿车,比如大众汽车的帕萨特和迈腾的380TSI-2.0T,所谓的高功率不过是160kw多一点,峰值扭矩350N·m,匹配个高传动效率的7DCT,破百成绩不如竞品2.0T&9AT的车,比如实际起售价15万左右的迈锐宝XL 550T。

    奥迪的水平和大众汽车一样,没有什么好讨论的。

    奔驰和宝马有些性能车,但以2.0T为主的机型还区分了低中高功率,中低功率的版本一塌糊涂,高功率的性能确实不错;比如3系330iM的百公里加速仍旧能达到6秒级别,只是操控极限略低一些,但是分析汽车的水平还是要看质量的哦。


    大众奥迪的DSG变速箱的通病为换挡顿挫和异响,EA888发动机出现了漏油、漏液、异响、共振等通病,GPF又出现了问题,质量不好评价喽;宝马和奔驰的发动机或变速箱漏油问题也比较多见,但捷豹路虎等品牌也是不例外的,欧系车似乎总是有些明显的不足。当然这也许和欧洲车企的供应链体系有关,比如上述品牌用采埃孚变速箱就都有漏油的通病,包括被菲克收购的吉普牧马人都不例外;不过也有车企自身的问题,比如很多问题宝马车的涡轮增压器旁通阀卡滞,难道不能解决?也许只是不想解决或解决成本偏高而已。

    所以欧系车的定位只能高于日系车,整体实力也要高一些;因为日系车的通病其实也有很多,只是比较会掩盖而已——大核民族、躬匠精神、钚泄进取、海纳百氚,假的不能更假了。至于欧洲知名车企也有不少出现过油耗或排放数据等核心内容的作弊品牌,比如大众汽车和宝马奔驰,PSA等。


    美系汽车在合资品牌中是可以给出好评的,因为这是第一个找准定位的车系;比如通用旗下的迈锐宝XL-2.0T,其使用的是智能变缸节油技术,耗油量实际比同排量的同级竞品低,在发动机不区分高低功率的前提下,功率还超过了380TSI,所以性能表现也不错。

    相同技术的车如果在日系或欧系车中,实际起售价那是得看齐ES200的吧,然而真实起售价已经跌破15万;君威略高、君越28T也跌破了19万(C级轿车);所以这些车就显得比较有诚意,但相比国产轿车还是有悬殊的。


    至于凯迪拉克倒是也不错,前置后驱价格最低的轿车是CT4,起售价跌破19万,这显然会更有吸引力;同时以通用系为主的美系车的质量表现更理想,至少近期要超越了德系和日系车,在典型问题的排名中,通用三个品牌往往是比较靠后的(越往后越好)。所以美系车倒是目前合资车系里比较省心的,也是定位比较合理的,那么同级国产轿车与其相比究竟如何呢?



    实力对决·国产领先

    没有争议,咱们来看三台车吧。

    1、传祺GA8新款。

    这台车的主力版本定价15-18万区间,是一台C级中大型轿车,气质很不错、车身用料也扎实;变速箱虽然是6AT,但是钜浪2.0T发动机以185kw/390N·m(1750~4000rpm)的高水平同样实现了低油耗,在整备质量超越君越的前提下还能实现8秒级别破百。可以说这台车的实力是超越林肯MKZ,看齐林肯大陆和沃尔沃S90的,也就是说真实的C级中端轿车的合理价格定位就是GA8的标准。


    2、汉DM-p/EV。

    此车价格覆盖20-30万区间,也是一台C级中大型轿车;如果要和合资车比油耗那就得先看DM-p插电混动版,实测不充电的耗油量为6-7L/100km,短途驾驶用纯电通勤,这对于一台可以在后置后驱和全时四驱模式间切换的、两吨级别的轿车而言,绝对没有更低了。而这台车的百公里加速可以突破4.7秒,麋鹿测试80km/h,EV期间四驱版为3.9秒;一样的价格看一看ES200是什么水平,再看一看汉系列,真实的感受是合资车到底是什么鬼。


    3、红旗H9 2.0T。

    这台车有2.0T和3.0S-V6两个选项,2.0T版的实际起售价可以低至30万以内;这台2.0T有185kw/380N·m的水平,匹配七档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能实现7.3秒破百,性能超越奥迪A6L 2.0T,而且使用的还是前置后驱的驱动系统。

    这就是中等排量高端轿车真实的、合理的价格定位,绝大多数合资汽车都只是单纯的贵而已;贵不代表有品质,现在的合资车真的是一言难尽。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万次阅读
    458评论
    1089赞同
    收藏
    分享
    458评论
    108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