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德国汽车将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

    身后意中人头像身后意中人头像
    身后意中人2021-09-18

    虽然距离默克尔完全退休还有一段时间,但参与德国第20届联邦议院角逐的各政党候选人,已经急不可耐的要与她作别。其中,标志性的内容之一是,要改变德国对中国的态度,从之前的对华友好,转变成对华强硬,并大幅减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在中德贸易中占比最重的德国汽车,首先对中国市场动手。在全球汽车市场陷入芯片供应危机的时刻,德国汽车制造商舞动芯片供应分配的大权,扼住在华合资企业的喉咙,向中国的合资伙伴展示其果敢与强硬的姿态。德国汽车将不再遵从之前的游戏规则,在华合资企业的营运,要进入德方主导的阶段。

    其中,大众汽车集团的动作最为迅速。中国台湾的芯片制造商被大众汽车集团要求重新制定供货标准。其中,在中国大陆市场方面,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芯片供应量,执行全球市场通行的车型利润标准,即利润高的车型,可以获得较多的芯片;利润低的车型,供应量会相应减少。


    媒体援引德国工业联合会相关人士的分析说,戴姆勒和宝马集团也会尽快对中国的合作伙伴采取行动,改变原来的做法,经济利益不能再继续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在席卷全球的半导体危机中,德国汽车制造商必须首先确保以德国为中心的欧盟市场的供应安全,保护其“核心利益和价值观”。

    在默克尔执政的16年时间里,中德之间以双边经贸关系为主要导向。自2015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德国最大进口来源国的地位。2020年,德国对华出口达到959亿元。在汽车领域,默克尔一直把德系各大整车制造商的利益摆在重要位置,因此获得了“汽车总理”的名号。在中国汽车市场,从技术的调整到股比的放开,德系车都成为最先的受益者。


    在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德国国内政经气候骤变的形势下,碎片化的政党候选人把向中国发出强硬的声调,作为赢得选票的筹码。最受关注的声音认为,2020年代德国最大的挑战是减少对中国的依存,德国经济界必须保持与中国的距离。于是,正在找寻新靠山的德国汽车制造商,借助芯片向中方合作伙伴划出了新界线。


    一种正在被辅助实施的逻辑是,既然德国汽车在中国以合资的方式营运,那么在芯片的供应上,也应以股比核算的车型利润进行数量的分配。原来中德双方股东所遵守的所遵循的合资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与默克尔时代一起被送别。中国市场优先的规则,应该被德方利益优先所取代。

    目前,宝马已经首先突破了华晨汽车集团的股权壁垒,戴姆勒集团收购北汽集团股比的谈判已在进行中,但大众汽车集团与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关于两家合资公司股比调整的谈判,却始终没有进展。芯片分配的新机制,被德方选定为打破僵局的利器。


    大众汽车集团在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股比分为40%和50%,这两家合资企业所获得的芯片数量将与德方的收益成正比。自今年下半年以来,奥迪、大众等品牌已经陷入了大幅减产的麻烦之中,接下来它们要面对更为严苛的形势。据媒体报道,一汽-大众奥迪的主销车型A6L,在9月份只安排了一天的生产。在芯片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其他车型的生产也处于极其不稳定的状态。


    德国媒体称,德国工业界必须认清中国的真面目,它是德国乃至欧洲的制度性竞争对手,德国与欧盟必须表明态度,默克尔政府从来不敢这样做。对德国汽车而言,默克尔政府的做法会降低大众、宝马、戴姆勒应对未来的竞争力。在汽车的电动化、自动驾驶、网联化等方面,德国汽车做大的挑战是来自于中国的竞争。


    在全球汽车行业大转型的过程中,谁拥有芯片,谁就拥有了市场控制权,德国汽车应该有明确的态度。

    .万次阅读
    114评论
    30赞同
    收藏
    分享
    114评论
    30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