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A4 allroad:旅行车边界的拓宽者,去更远的地方看不一样的风景

    爱车的诺诺头像爱车的诺诺头像
    爱车的诺诺2021-09-05

    旅行车在国内属于一个蛮特殊的存在,看似热度不小,但街上跑的却很稀少。这种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可以说从旅行车在网络上火起来后一直持续到现在,背后不乏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厂商的无奈。

    要说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从功能性上说旅行车的市场空间已被后出的SUV挤压的所剩无几,从美观度上来说旅行车也对不上国内主流审美的胃口。在如今购车多是基于刚需的环境下,小众的旅行车逐渐成了品味和格调的代名词,因为旅行车的历史底蕴更深厚,能让真正热爱它的人享受其中。

    在生产旅行车的厂家里,奥迪绝对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家。在旅行车市场越来越窄的时候,奥迪凭借着quattro技术拿出了allroad车型,成功扩宽了旅行车的销路。继Volvo的CROSS COUNTRY系列后,奔驰新推出的All-Terrain系列也进一步说明奥迪的前瞻性,也让热爱这类车型的客户群体有了更多选择。

    作为90后,国内B8代的A4确实对我没有什么很强的吸引力。全系加长给后排空间带来了可观的提升,使得实用性大增,但略显刻意的线条也确实让我这个B7粉有点不好接受,直到看到了allroad版。

    未加长版A4的线条动感而匀称,C到D柱的处理显得极为和谐,在同期德系瓦罐里属于那种不容易产生 “这是台XX旅行版”的特殊感、但又非常有旅行车那味的存在。

    轮廓线条对味了,视觉点缀也不可轻视。当粗壮的18寸轮毂还有allroad风格的包围侧裙一上身,看着就想开到非铺装路面上试试。奥迪毕竟是当年Cross风的引路人,细节拿捏的很是劲道,以至于第一次看到A4 allroad时有种新车型的感觉,和脑海里那个印象深刻的A4L很难建立联系。

    仔细端详一阵不难发现其中的门道,标志性的中网是采用奥迪SUV车型的样式,整张前脸仅大灯和中期改款后的轿车保持一致,所以一眼看上去有新车型的感觉也挺正常,放到现在来看也并不会有老气的感觉。

    铝合金行李架也起到了非常好的装饰效果,比较有意思的是A4 allroad上行李架样式比Q5上那个隐藏式的要来的豪放的多。正所谓SUV通常是努力往轿车靠,allroad则是拿轿车往SUV靠,这不全景天窗也安排上了。

    尾灯的造型估计是要照顾Avant版,相比轿车上的要柔和不少,更容易和尾部偏圆润的线条相呼应。

    不同于Avant版上的那份丰腴,allroad车型平直的后杠防擦条和下面金属护板是有意的在视觉上减薄来实现“提臀”的效果以强调车型的通过性,给瓦罐加点野味。

    奥迪接触多了后才知道的知识,不是所有把手上带个小方块的车都带无钥匙进入功能,那只是个通用零件。但这台allroad可不是通用样子货,实车选装了四门无钥匙进入功能。

    一年前第一次看到这台A4 allroad时印象颇深,主要是车型头一次见、而且当时还是全程带记录的个人一手车,内外养护得相当不错。过了一年多从诺粉手里回购后还是那熟悉的味道,漆面状况卖出去时啥样如今回来依旧啥样。

    坐入车内这种感觉愈发强烈,5年的岁月还不足以向奥迪的内饰材质和装配工艺发起挑战。中期改款换上的新款三幅方向盘更具动感、手感也挺不错,就是行车电脑的操作逻辑并没有和方向盘一同升级,还是更多依赖拨杆按钮的那一套。

    奥迪这套内饰无论从时间的长度还是产品的纵深来评价都是相当成功的设计,也是当年还处于模仿探索阶段自主品牌学习的蓝本。定位更年轻的A4 allroad车型上还是黑内最搭,如今看来可能会稍显年代感。不过只要人置身其中,内饰里透着那种精良感会让你忘掉各种大屏,在新车科技豪华的浪潮下重温经典豪华。

    小改款后换装新的MMI系统比上代产品易用性要高不少,功能也更加丰富。触屏可以在功能性上做到无限延伸,也在触觉上变成了无尽妥协,allroad上各种精致的旋钮按键真比搓玻璃要带感许多,熟悉操作逻辑后效率也不低。

    驾驶模式选择也整合到系统之中,不需要中控台上额外的模式切换按键。

    所以中控面板上的黄金区域显得有些空空荡荡,打开盖板后那两个SD卡槽让人深感那个功能性为王的时代性。

    升级带来的好处就是能用更多的媒介来享受这套B&O音响,不需要购买奥迪特殊的连接线。

    成色方面刚刚透露过,5年7万公里的正常偏低的使用程度外加前两任车主的爱惜,基本看不出岁月的痕迹。

    主驾侧翼也依旧坚挺,前排为双电动座椅带腰部支撑调节和加热功能。

    除了着力点的那块皮稍有褶皱外,主驾成色和支撑性都相当不错。

    这个非常容易吸油的皮质方向盘在手搓7万公里后的油光表现比想象中要好很多,从新车开始没清过的行车电脑给出了答案,这台A4 allroad仅使用了不到2600小时。

    没加长的后排表现只能说够用,除了出风口外也别奢求其他配置。这个主要还是文化差异,在奥迪的第一故乡德国,A4、A6主要还是买来驾驶的。

    后备箱则是旅行车的优势环节,开口巨大内部规整实用、相比更高一级的旅行车,像隔板滑轨之类的配置还是有所简化。

    行李遮盖帘没能和电尾门联动有点可惜,毕竟这还是台A4,要求不能太高。

    末期B8赶上了三代EA888的发布节点让选购二手车时的顾虑少了很多,这台A4 allroad还是165千瓦的高功率版本,1500~4500转时350牛顿米的峰值扭矩,搭配7速湿式双离合动力表现很可观,再跟一套采用托森差速器的全时四驱系统,在同级别属于很能打的那种。

    这是上次卖掉这台A4 allroad时的修整清单,三代EA888节温器的通病已开始显现,好在上任车主已更换,下任车主可以省2K+还不用操心。

    除了这个小礼包,轮上耗材方面上任车主还准备了一个大礼包——四条准新的米其林浩悦4外加新的前刹车片,粗略一算也有5K+了。

    20万出头的预算已经可以考虑B9代的二手A4L了,更大的后排空间、更新潮的内饰可能让我这个非瓦罐粉更容易掏钱。但如果你是瓦罐粉、购车预算恰好又在这个区间,你会发现这台A4 allroad会是个让人无法拒绝的选择。

    当然您舍得加钱的话,武汉站还有台3.0T带可调空悬的大哥等着你。

    奥迪在旅行车生存空间越来越窄的时代探出了一条新的路,路上的人在享受这份小众特质的快乐外还能去更多的地方。

    次阅读
    6评论
    2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