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三十年余的辉煌一朝没落,龙江客车还能否重新崛起?

    北城观车头像北城观车头像
    北城观车2021-08-29

    作为我国的老牌工业基地,东三省的汽车工业一直发展的不错,共和国长子一汽、华晨宝马、哈飞、松花江等等耳熟能详的名字几乎人人都听过,而对于三省中的黑龙江来说,龙江汽车更是一代人的回忆。

    乘风而起的龙江客车

    1951年8月,松江省运输公司汽车修配厂成立,这便是后来黑龙江客车厂的前身,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运输公司维修车辆以及小规模制造汽车零配件,1958年,修配厂更名为黑龙江交通厅第一汽车配件厂,同时划归到交通厅管理,级别一下子就提升上来了。

    1964年,随着黑龙江省干线公路的总里程不断增加,公路客运车辆明显跟不上发展了,于是交通厅等相关部门便决定由配件厂进行汽车试制、改装以及生产工作,同年年末,配件厂利用CA10B的底盘改装的JT660型长途客车正式下线。

    不过,由于当时我国的造车产业才刚刚起步,设备紧缺以及技术力量薄弱是最常见的问题,也正式如此,所以最初仅生产了15辆车,明显是杯水车薪,后来随着需求进一步提升,工厂看到了发展前景,于是便斥资采购了冲压、剪切等设备,大幅度的提升了产能,当年即生产客车28辆。

    然而,就在人们要大干一场的时候,十年浩劫来了,特殊时期的背景下,配件厂无奈的停产了,这一停就停到了1973年才恢复生产。

    在停产的这段时间里,黑龙江司法局下属的监狱企业泰来新生机械厂,也就是黑龙江省第八劳改支队,接手了配件厂,开始制造龙江牌载重汽车。

    在那个特殊时期,监狱里有很多有能力的人,比如哈师大教授兰铁年、哈尔滨电机厂车间主任汪坤元等等,而正是在这些人才的协助下,泰来新生机械厂最终在黄河150型8吨载重汽车的基础上,造出了龙江150型8吨载重汽车。

    1972年,工厂更名为黑龙江汽车制造厂,此后又在150型载货汽车底盘的基础上,研发出了LJ350自卸汽车底盘以及LJ680型客车底盘,然后又利用LJ680底盘制造出了LJ680型柴油客车,正式进入长途客运市场。

    苦尽甘来,好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正是LJ680客车的推出,让黑龙江汽车制造厂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1980年,我国全面恢复春节假期制度,春节期间的客流猛增,而当时由于我国铁路运输效率还非常低,所以公路客运依旧是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就在这种背景下,配备了收音机、豪华座椅和侧置行李箱的龙江LJ680就成为了客运市场上当红的车型。

    随着长途客运市场的持续火爆,黑龙江客车厂发展的越来越顺,成为了交通部公路客车重点生产企业,而且还加入了中国公路客车挂车联营公司,此时的龙江客车在东三省的客车品牌中,绝对是坐上了头把交椅。

    1981年,汽车厂开始对JT661和JT680进行换代升级,于1982年正式推出JT662D及JT680D、JT680E等产品,迅速占领了城市销售市场,并一度成为车厂的主要产品。

    此后,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公路客运的发展也越来越快,更多的企业开始进入客车制造领域,比如大连远征、沈阳沈飞、丹东黄海等,而且这些企业也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品牌的技术了,例如丹东汽车制造厂引进了采用三菱6D22-DA发动机的MP518NLAD型大客车、无锡汽车制造厂引进了南斯拉夫法普-费莫斯汽车公司的桑诺斯牌S411型大客车等。

    1985年,交通部指派大连客车厂、黑龙江客车厂、四川省客车厂及广东省客车厂等生产企业,引进匈牙利底盘装配高级客车,其中,黑龙江客车厂引进的是匈牙利伊卡路斯256客车底盘及拉鲍-MAN后置卧式柴油发动机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LJ111C15及LJ110C14H车型,此后又在LJ110C140H基础上,使用杭汽底盘生产了LJ97Y10中型团体客车,这款车成为了龙江客车所有车型中最长寿的一款,一直卖到了21世纪。

    进入90年代末期,该厂又在LJ97Y10型客车基础上,针对不同客车底盘进行动力适配,并选用一汽CA6960D83底盘,于1999年3月生产了LJK6960型团体旅游客车。

    1993年11月,黑龙江客车厂与日本三井、日野合资成立龙日客车有限公司,开始生产高档豪华型客车,采用日野动力、东风杭汽HZ110WKR2底盘开发了龙日LJ6980CH12型中型旅游客车,最高速度99.2km/h,整体水平与匈牙利IKARUS 256相当。

    在广泛吸取世界先进豪华客车制造经验及技术的同时,黑龙江客车厂也根据不同需求不断拓展产品线,并凭借良好的口碑和性能实现多个车型向多个国家的出口,包括苏联、菲律宾、独联体、朝鲜、缅甸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走错路的龙江客车

    然而,随着改革规划、体制、人员流失以及归属权等问题,黑龙江客车厂开始变的动荡起来,内部管理混乱、投资分散、体制受限等问题层出不穷,慢慢的就造成了工厂生产制造水平开始落后于其他品牌,而且工人的素质低下、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成本提高等问题更是直接制约了黑龙江客车厂的发展。

    随着扬州亚星、郑州宇通、常州客车厂等品牌的崛起,以及市汽车工业总公司和交通局对客车厂的归属权你争我夺,黑龙江客车厂的业务开始持续萎缩,面对着内忧外患的情况,1996年9月,哈尔滨市政府决定由黑龙江客车厂兼并哈尔滨市客车厂,重组为了哈尔滨龙港客车集团,重组后品牌统一为龙江牌。

    然而,强强联手只会更强,弱弱联手只会更弱,1+1不一定会大于二。

    重组后的龙江客车依旧没有太大起色,业务也从客运市场转到了城市公交层面,开始与哈尔滨公共汽车公司、公共电车公司等合作,也正是如此,龙江客车错过了中国豪华公路客车发展的黄金时期。

    2004年,发展不顺的龙江客车开始处于半停工状态,2007年由柏佳经贸接手,但是柏佳经贸接手五年后,龙江客车依旧还是没有起色,此时柏佳经贸觉得可能是自己不适合造车,无奈之下便将龙江客车又卖给了从事汽车配件销售的大庆蚨鼎集团。

    如今,龙江客车已经到蚨鼎集团九年了,虽然还在,但是在市场上,却很难在看到龙江牌的客车了。


    感谢关注!我是北城观车,为您讲述汽车圈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指正。

    .万次阅读
    237评论
    1349赞同
    收藏
    分享
    237评论
    134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