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上市2周只卖出1370辆,看似强大的明锐Pro,再次让斯柯达蒙羞

    猫眼看車头像猫眼看車头像
    猫眼看車2021-06-21

    改款或者换代,一直是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和保持新鲜感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些车型来说,借助改款或者换代能够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提升自身战斗力,而对于某些车型来说,操心费力的改款也许是空欢喜一场,这其中有产品自身的原因,也有背后品牌的问题,今天就来认识一个有点悲催的车子。


    提起斯柯达品牌,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其传承德系的基因,甚至经常把它作为大众的换标品牌,斯柯达早期在国内市场火起来主要是因为明锐(图片|配置|询价),前几代车型也确实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追捧,但热度仅仅持续了几年时间,在今年5月17日,新款明锐Pro重装上阵,彻底改写了老款没颜值、没配置、不运动的局面,那么新款首秀成绩如何呢?

    自从17日上市到结束5月份的14天时间里,明锐Pro累计售出1370辆,合计每天不到100辆,而它的对手其实是锁定速腾、亚洲狮这类A+级轿车的,但速腾单月突破2.5万辆,亚洲狮则突破6000辆,如果说速腾是依靠雄厚的市场基础和价格战,那么刚刚上市不久的亚洲狮并不具备这两个优势,反而是明锐Pro的12.49-15.79万元指导价本身就有价格优势了,这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斯柯达这一次为了把明锐塑造成高级别的轿车,在各个方面都做出了改变,绝对不是简单地加了一个“Pro”英文后缀这么简单,比如全系配备1.4T涡轮增压发动机,调校依然是150马力和250牛米,传动系统匹配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这俩组合再熟悉不过了,可靠性和动力体验都非常出色,关键是12.49万元的门槛,比老款的1.2T还要便宜一些,这说明斯柯达是铁了心要把明锐救活。

    但斯柯达似乎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速腾、亚洲狮,还是刚刚上市的凌尚,它们的身上都保留了很多商务化或者是居家温馨的元素,并没有过多追求所谓激进的视觉冲击力,可以照顾到各个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毕竟真正喜欢个性化的依然是少数派,尤其是这种A+级轿车,大家期待的是大空间更多一些。

    不过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说,明锐Pro确实是挺够意思的,像自动空调、空气净化器、全车窗一键升降、LED大灯系统、运动外观套件、多功能方向盘、电子驻车、上坡辅助等都是全系标配,中高配还出现了10.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12.1英寸触控屏、GPS导航、车联网、仿皮电动座椅带加热和通风、手机无线充电,以及顶配独有的360度全景影像、HUD抬头数字显示、自动泊车、电控后备箱等功能。

    而说道它的轴距,也达到了2730mm,属于超越紧凑级的A+级水准,身高1.8米的体验者,前排调整好坐姿后,头部距离车顶棚还有一拳的空间,保持前排座椅不动进入后排,最佳坐姿情况下,头部距离车顶棚同样是一拳的空间,而腿部居然可以有两拳零三指的活动空间,感觉跟很多B级轿车有得一拼了,而且前后座椅坐垫似乎是刻意加长了一些,对大腿的承托非常充足。

    明锐Pro的外观设计其实并没有跳出斯柯达品牌的理念,比如我们在速派、柯迪亚克等车型身上看到的一些元素,在它身上都有体现,最突出的就是很多直角细节的修饰特别明显,比如前后灯组边角设计,都是特别犀利的风格,还有虎口位置的电镀饰条也是在遵循棱角分明的原则。

    抛开品牌差异化,单纯评判明锐Pro的颜值,我觉得十个人有九个人会竖起大拇指,但真要让他们掏腰包的时候,可能大多数人又会是另外一种态度,非常谨慎、冷静,正所谓你买我推荐、真买我不买,在汽车市场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要怪只能怪斯柯达品牌的影响力下滑太严重了,连带着旗下所有车型都是半死不活的。

    悲催的或许不止斯柯达,还有很多同样命运的合资品牌,它们都曾经在中国市场辉煌过,但每一次费尽周折推出的新品,似乎都很难撬动消费者的神经,你可以说这个市场不够理性,但趋势一旦形成确实不容易改变,好的产品未必有好的未来,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谁都没有对错的说法,关键是自己用着开心才最重要,不过明锐Pro如果可以出现明显的价格波动,倒是挺值得关注一下的。

    .万次阅读
    492评论
    84赞同
    收藏
    分享
    492评论
    84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