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70万辆跌到5万辆,只用了五年!谁还能召唤神龙?

    英明果断山雀N头像英明果断山雀N头像
    英明果断山雀N2020-09-21

    2014年,标致雪铁龙掌门人Carlos Tavares频繁出现在中国,并且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唐唯实。

    那时候,PSA和东风合作进入蜜月期:东风入股了PSA;双方的合资公司神龙将年销量做到了70万辆,进入中国车企销量榜前十。

    那两年,神龙汽车风光无两。东风将其视作乘用车板块最重要的一支。

    那是中国汽车产业最好的时代,整体销量超两位数增长。PSA看到了,而且下了决心要抓住机遇。但唐唯实在中国露面,即便是媒体面前,也永远摆着一张脸,不苟言笑,只言片语。

    被邀请去和他聊天的媒体朋友私下嘀咕:不知道是在中国受了气,还是谁欠了他的钱。

    东风和PSA、中方和法方之间,似乎永远隔着一层纱,即使在最顺利的时候,也少有宾主言欢。这种关系,其实就是之后的神龙汽车断崖式下跌核心矛盾之一。

    神龙汽车在巅峰的反转,几乎可以用溃败来形容。从2016年开始,神龙年销量一路下跌,到了2019年,全年销量只剩下11.36万辆。今年前7个月,神龙销量跌至“地平线”,只有2.36万辆。

    唐唯实近年已经很少到访中国,来了也没意思,他和中国格格不入。去年来了一次,只为了表达一个意思:PSA还没到山穷水尽,不想撤出中国。

    不知道唐唯实说这句话时的心情如何,很多品牌在中国尽显辉煌,比如隔壁的大众。而作为欧洲第二大车企PSA,却面临退出。

    以神龙汽车今年的销量和亏损看,撤不撤出中国市场,唐唯实恐怕需要要重新思考了。

    否定很难,否定自己更难。

    漫画《龙珠》里有一个传说,世界上散落着7颗龙珠,各有一至七颗不等的五角星标记,集齐7颗龙珠念出咒语,就能召唤神龙。

    无论东风汽车,还是PSA,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谁还能唤回神龙?

    01

    9月17日晚,神龙汽车宣布,陈彬接替法方派驻高管罗思博,担任神龙汽车总经理。半个月前,陈彬接替李军,担任神龙汽车执行副总经理。

    神龙汽车已经跌至冰点,再往下已经跌无可跌了。有人猜测,中方派驻个高管担任总经理,是不是法方终于愿意让步了,将大权交给中方。

    实际上,中法方轮流派驻总经理,是东风和PSA建立合资公司之初就约定的。每一届任期四年,双方轮换。后来打破了四年的期限,轮换越来越频繁。

    所以,中方接任总经理,并没有透露出神龙在双方股东和高层关系,以及神龙汽车的中法方话语权上,有变动的迹象。

    2016年8月,苏维彬接替“过渡人物”法国人穆浩然(Jean Mouro),出任神龙总经理,此后开启了中方高层大调整的魔咒。直到2018年,李军接替苏维彬任总经理。

    这段时间,也是神龙汽车的崩盘期,整个体系“兵荒马乱”。2018年初,发生了在北京的东风标致和在上海的东风雪铁龙,核心部门搬回武汉事件,就是最具代表性事件。

    在很大程度上,这一系列的事件,冲击了神龙汽车的营销体系,也动摇了团队的军心。

    其后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渠道也扛不住,开始瓦解。

    有人统计,神龙汽车曾在22个月内实施6次机构改革和10余次人事任免。组织架构变动和人事调整,不但没有扭转局势,反而加速下滑。

    “汽车产业的链条很长,体系庞大,人事大换血意味着很多计划要中断。而且每一个新管理团队必须提出新思路,来满足高层求变的期望。但事实上,就变成了瞎折腾。”一位东风内部人士称。

    神龙一步一步滑向谷底。中国车市在2018年开始负增长后,动荡中的神龙雪上加霜,市场份额拱手让人,成为第一批萎缩的主流车企之一。

    事实上,神龙汽车内部交织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最核心的矛盾,在于中法方的矛盾。曾经有一位神龙汽车的员工说,即使在最辉煌的时候,中法方派驻人员之间,背后都是剑拔弩张。

    汽车合资公司的架构都差不多,从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长到副部长,往往都是一中一外。这种模式斗争和合作共存,有利有弊,而神龙几乎是汽车合资模式中弊端的典范。

    即使后来,中方股东下定决心更改组织架构,对中方的中高层快速更替,也并没有从根底上改变根本矛盾。从PSA总部到派驻神龙的高管,法国人看问题,不会在一朝一夕内改变。

    有人说是中法文化的差异。固然有两国文化的差异,但可能公司内部文化的对立,更直接,更致命。

    02

    2014年前后是神龙汽车的高光时刻,但其实是通过快速推出新品实现的。东风标致比东风雪铁龙跑得快,原因是东风标致的产品推出也比东风雪铁龙快。

    但是,这种盲目的产品计划,彻底地透支了消费市场,和打乱了标致和雪铁龙两个品牌的架构。

    PSA通常将同一平台的两个产品分别投放在标致和雪铁龙,造成了东标和东雪的产品在市场上同门竞争。雪铁龙很快就被标致品牌压制,并越挤越远,东标和东雪在产品上疯狂内耗。

    2014年,东标销量达到38.3万辆,同比增长29%,东雪只有32万辆,同比增长14.3%。

    当年,东标在售产品有8个(除207),销量较大的产品有408、308、2008、3008和301,其中主力是408和308;东雪国产只有5款产品,主力是小型车新爱丽舍和A级车世嘉,小型SUV C3-XR还没有形成规模。

    但就在2016年前后,PSA几乎掐断了对中国市场的新产品供应。神龙汽车扛不住,加上内部的各种矛盾,销量开始暴跌。

    在此后长达四五年的时间内,神龙没有再推出具有影响力的产品。市场缺少了新品效应,而此前构建的产能、渠道,已经规划到了100万、120万辆。

    2018年,神龙销量下滑到40、50万辆的时候,已经不堪重负。不但稳不住,而且背上的包袱甩都甩不掉。体系处于崩溃边缘,要想重新稳住,只能割掉累赘。在东风的协调下,寄望将武汉三厂卖给东风本田。

    尽管东本今年产能不足,但本田方面,不太可能愿意去接手一条PSA的生产线。因为,改造成本可能比新建一个工厂还高。不得已,神龙只能将武汉三厂关闭。

    闲置产能越来越多,神龙几乎无法通过自身的力量实现翻身了。还是在东风的协调下,神龙成都工厂 “出租”给了东风日产。

    从前7个月的销量预测,今年神龙汽车的销量,可能是5万辆量级,已经跌回了15年前的2005年,规模和一家起步不久的造车新势力差不多。

    留给神龙汽车的只有两条路:一是重新定位为一家小而美的车企,把该砍掉的资产、渠道全部砍掉,重新出发,稳定现有主销车型销量,再做电动化转型;二是重新确立跟法方的关系,或者退出合资,让PSA设立独资车企。

    万次阅读
    367评论
    641赞同
    收藏
    分享
    367评论
    64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