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又一款摩旅车—春风400GT试驾报告

    犀牛聊摩托头像犀牛聊摩托头像
    犀牛聊摩托2019-01-02

    从亮相到上市,时隔半年多,春风400GT昨天终于正式发售。

    元旦之前,犀牛拿到了一辆试驾车,骑了1000多公里,算是对这个车有点了解,跟大家聊一下。

    作为一个摩旅爱好者,有多次的长途经验和带队摩旅经历,我更愿意从摩旅这个角度来聊这个车,视频中有些个人的体验,没有怎么摩旅过的车友可能很难体会到。像百公里加速,极速多少这些东西,我不太关注,这个车的动力对于通勤、摩旅和跑山足够了。

    1、春风400GT是一款什么样的车?

    春风400GT定位是旅跑,旅行跑车的概念,具体说是运动型的旅行车,主要还是偏向于旅行,讲求的是舒适度和续航能力,并兼顾了一定的运动性能。如果是纯粹追求运动性,这个车的定位以及动力表现是达不到要求的。

    2、春风400GT和400NK的区别和联系。

    同一个动力平台下的两款车,发动机的表现相差无几,骑行设定上400GT偏舒适,坐姿舒展,油箱更大,座高更低,更容易驾驭;400NK坐姿战斗,运动性更强一点。主要的部件上差别不大。

    3、春风400GT的不足和优点。

    不足

    (1)400GT和400NK同用一个发动机平台,这个发动机在400NK就存在不足,那就是4000-6000转的迟滞现象,原因是发动机的进气机构设计不理想,那么这个问题在400GT上还是存在的。虽然对于质量没有影响,但是在驾驶的畅快感上差了不少,相对400NK,在400GT上这个问题会不那么明显,因为400GT的目标人群是以摩旅为主,激进驾驶的需求比较少,无非是在超车的时候做好档位的配合(提前减档),不然那种油门下去转速半天才上来的感觉会让人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2)喇叭开关位置。这是个看似不起眼,但我却觉得很重要的地方。对于摩旅,尤其是带队摩旅来说,经常会用到喇叭,特别是在山里骑行,盲弯很多,必须鸣笛示意,而且有时候还要配合远近光开关,还要配合对讲机按键,这个时候你会发现,经常找不到喇叭开关,容易造成手忙脚乱的情况。我想做产品设计的人员必定是缺少带队摩旅的经验,或者说,不是一个合格的摩旅队长。

    (3)减震的问题。作为一款运动旅行车,是以铺装路面旅行为主,减震的调教也是偏舒适的。虽然不能要求这套减震在非铺装路面上也如履平地,但也要保证一个滤震性能。在我摩旅试驾的路上,难免也遇到了一段修路路段,我及时调了后减震(后减震可调),但是前减震在非铺装路面上的表现就只能用勉强凑合形容了。

    优点

    (1)中低转速表现不错。虽然4000-6000之间的响应延迟让人很不爽,但如果驾驶风格偏温和,这款车在中低转速表现还是不错,我特意试了在倒上线(皖南一条山路)全程用3档4000转左右行驶,没有出现拖档的情况,很适合悠闲的摩旅。作为一款高转机,这样的中低速表现得益于较大的后牙盘。

    (2)大灯很棒。400GT的大灯要给高分的,不仅看上去漂亮大气辨识度高,关键是好用,夜间骑行的铺照效果非常棒,不用再加装射灯。

    (3)坐姿舒适。400GT的坐姿比较舒展,坐垫比较厚,车把加高,长途骑行不容易疲劳。

    (4)易于操控。虽然是211公斤的整备质量,但是骑行上感觉是要比400NK轻巧很多,尤其是在城区通勤状态下,比较轻松。

    (5)刹车有信心。这套刹车的表现我认为是比较优秀的,在高速弯道激烈驾驶时也能应对自如,在浙西天池和天荒坪开启个人的跑山模式,这套刹车带来很多信心。

    4、油耗表现

    油耗和骑法关系特别大,我试了在悠闲摩旅状态(国道90-100,山路正常节奏)和激进驾驶状态(转速不低于6000,基本8000左右,经常拉断油)的油耗,前者百公里4个油,后者百公里6个油。

    18.5L的油箱,正常摩旅节奏的话,一箱油350-400公里。

    5、质量表现

    当发现这个车的后转向灯不亮的时候,我其实是长出了一口气的,终于出问题了。不然会被很多喷子说这个试驾不客观啥啥的。

    右后转向灯,拿到车的时候正常,骑了300多公里,有几个灯珠不亮了,骑了800公里后转向灯瞎了。

    说明春风还是得加强供应商的管控。

    至于江湖流传已久的三漏:减震漏油,制冷液漏液,发动机渗油,并未发现,比较遗憾

    6、其它

    (1)有车友问400GT档位的情况,档位清晰,换挡平顺,表现没有异常;

    (2)这个车有两个模式,运动模式和旅行模式,动力输出上实际没有明显区别,我基本用的运动模式;

    (3)风挡,试驾期间我一直是把风挡调到最高位置,风大概是吹到我鼻子的位置,本身身高179。

    7、小结

    我认为400GT是一款功能定位比较准确,又能符合不少摩友实际需求的车型,既能轻松通勤代步,又能胜任摩旅的需求。舒适的骑行姿态、较低的坐高、易于操控的特点比较适合成熟稳重型的车友;如果老司机们偶尔想体验一下速度和激情,做好档位和转速的匹配,保持高转的动力输出,在山路上磨脚踏也不是一件难事。

    如果能在前减震上做些升级,提高非铺装路面的舒适度,那就更好了。另外,就是大家最关心的品控问题,也希望能够在2019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去体验。

    建议工厂多组织试驾会,让车友对这个车有更直观的体验。

    次阅读
    14评论
    15赞同
    收藏
    分享
    14评论
    1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